武林小说网 > 妖女哪里逃 > 第五三八章 燧发火枪(求月票)

第五三八章 燧发火枪(求月票)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虞红裳凝神细思了片刻:“梁亨此人如何处置,得由父皇决断。不过京营的那些人,我可以尽量换一换。李轩你有什么好人选,可以推荐给我。”

    说到这里,虞红裳又斜睨着李轩:“此事到此为止,在梁亨居家期间,李轩你如果没必要,就别故意招惹他,落人话柄。”

    她知道李轩对于自己的敌人,是何等的狠辣霸道。

    可梁亨到底是于国有功的当世名将,如果不能名正言顺的将之除去,朝廷难免要落下一个‘苛待功臣’的恶名。

    这会在朝堂中生出极大的风波,甚至可能后患无穷。

    甚至李轩本人,也将付出极大代价。

    “我知道。”李轩笑着回应:“你男人还没蠢到这地步。。不过我希望天子闭关的这两个月,你得帮我把他压在朝堂之外。”

    男人?

    虞红裳听到这个词,就唇角一抽,眼现冷笑之意。

    不过她接下来还是微一颔首:“只要我还是监国,他回不来。”

    这事其实很简单,将梁亨密会文武大臣一案尽量拖延就可。

    虞红裳初次监国,日理万机,已经没功夫与李轩闲扯。她在问清楚了太子暴病案与大将军梁亨一事之后,就将李轩打发了出去。

    李轩从太和门出来之后,一时之间却感茫然。

    这个时候,他本该去六道司衙门,或者中军断事官衙门办公的。

    可那边有他的第二元神坐镇,这具分神化体能力十足,精力充沛,比李轩本体可勤快多了。

    至于他身边的女孩,虞红裳得处理政务;薛云柔去了北面主持独石堡的法阵布设;乐芊芊正在衙门里面忙呢;冷雨柔一天到晚呆在她的工坊,无趣得很;江含韵正跟随左副天尊,追查都城隍七毒案;

    还有罗烟,不就在他身边么?

    李轩忽然感觉自己的时间,竟变得绰有余裕起来。

    就连太子暴病一案,也初步水落石出。他们只需逮住幻术师,还有李玥儿记忆里的女主人,此案就可了结。

    他们甚至不许将之抓捕,只需要确证了此女的身份,就足以给天子一个交代。

    景泰帝要的也不是证据,天子只是想要知道敌人是谁,他的怒火该向何处发泄。

    可寻人这种事,李轩真不擅长。

    他是在李玥儿的记忆中,找到了不少线索。可要想将她们与‘蛊母’挖出来,势必得大规模的拉网排查,这事除了绣衣卫与内缉事厂,其他人都干不来。

    六道司有这样的能力,却没有这样的闲工夫——

    李轩唯独对都城隍庙的七毒源头很在意,可左副天尊将都城隍庙的内外都封锁得很严实,一应的人证也被他掐在手中,完全不给他插手的余地。

    李轩也不想用这慢悠悠的办法去查,他有办法直接打通幽冥,让他们进入地府看看究竟。

    不过这需要借助金瓶法王的力量,这位法王手中的圣器‘渡世金瓶’,加上薛云柔的‘九天十地辟魔神梭’,可以帮助他们破开幽冥。

    薛云柔那边好说,可金瓶法王却需明日才能赶至京城。

    此时朝廷的使团已经与吐蕃的诸法王,谈妥了转世之制。金瓶法王即将率领一个规模极大的使团进京,接受天子的‘金册诰书’,从此定为永制。

    这位还需配合朝廷,炼制两枚‘金瓶’。

    原本金瓶法王预定的行程是五天之后入京,不过在接到李轩符书求助之后,这位已经脱离使团,全速往京城进发。

    预计至多明日凌晨,李轩就可以进入北京地府,看看那七毒的源头究竟在何处。

    李轩站在原地想了片刻,就带着罗烟一起,转向了紫禁城的北面,往那边的万岁山走了一趟。

    他部下的神机左营一万两千将士,目前就驻扎在这里,居高临下,控扼宫城。

    李轩得去看看自己的这些部下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别等神机左营整个造反了,他这个上司都不知道。

    说来惭愧,李轩出任神机左营提督已经有小半年的时间,可李轩去神机左营的次数,总共才不到二十次。每一次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一圈,就匆匆离去。

    景泰帝与首辅陈询将‘神机左营’交给李轩统带的目的,自然是出于对他的信任。

    他们也是希望在某些时候,京城中有一支可以信用的精兵。

    可李轩自问是没有达到他们的期许,有愧于心。

    幸亏目前‘神机左营’的状态还不错,诚意伯府根基深厚,底蕴充足。半年前李轩才刚调任,李承基就给他调来了一整队,近一百人的‘家丁’。

    这里所说的‘家丁’,类似于汉唐时的私军部曲,由于卫所军制的败坏,粮饷欠缺。大晋朝的军将不得不大规模的豢养家丁,弥补卫所军战力的不足。

    他们除了充当精锐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帮助他们的主人统摄全军。

    大晋朝将领对部属缺乏控制力,也对麾下将领缺乏信任,这时候就会将家丁大规模的安插到基层,充任基层军官,帮助将领掌控全军。

    这种情况,另一个时代的大明也有。明末的辽东大将李成梁,就拥有九千家丁,全都是无比精锐的具装铁骑。

    大晋朝的‘家丁’虽然还没发展到这个地步,却已盛行于整个勋贵阶层。

    李承基调拨的这一百‘家丁’,就都是来自于北方边军的精锐。

    由于北方卫所田地被大量侵占,许多军户当了逃兵,选地方大户投靠。还有土木堡之战,许多人杀出重围之后担心朝廷问罪,干脆当了逃兵。

    李承基招揽的这些人,全都是武艺精熟,精通阵战,有真本领的,统带一个总旗五十人轻轻松松。

    李轩又动用关系,将之前的南口关守备王源招揽了过来,担任他的副将。

    ——这原本是不合规矩的,大晋的军制讲究大小相制。李轩可以大规模的安插基层军将,可副将,参将,千户等职,却需朝廷委任。

    可天子知道他事务繁忙,所以开了特例,允了他的请求。

    所以李轩虽然不务正业,这‘神机左营’的一营军马,居然被王源他们操练得似模似样。少保于杰几次阅军,都是满意而归,连续三个月的考评都给了‘优’字。

    李轩到来的时候,王源正监督着营中前哨三个千总,练习装弹射击。

    他们用得是新造的燧发枪,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装弹的过程,保证在一百息之内连续装填十发才算合格。

    旁边还有术师坐镇,消除枪弹开火的震鸣与硝烟。

    李轩飞空凌至,身影直接落在了帅台上。他眺望校场的同时微一挥手,示意旁边的众将无需多礼。

    “很不错啊!”李轩的眼神一亮:“比一个多月前又提升不少,基本都能在七十息内了。”

    七十息内开火十次——这速度在战场上已经非常可怕。

    在李轩来的那个世界,英军的精锐在近代用燧发枪开火,也不过是一分钟四发的水准。

    在这个世界,武修的身手更加敏捷,装弹的速度也就更快。

    王源听了之后,却笑着恭维道:“这都是侯爷的功劳,您想出的定装弹药,至少让我们节省了一半的装填时间。”

    他语音刚落,旁边的一众军将,都是一片的恭维之声。

    “正是,这定装火药真是奇思妙想,配合燧石发火,射速确实比以前增加至少一倍。”

    “提督英明,此法如能推广全军,火枪大有可为。”

    “一把燧发枪的威能,可以相当于四重境,专修箭术的武修。可我们培养一个合格的射手至少需要十年之功,一个枪手需要多久?顶多就是五个月的时间。”

    李轩微微一笑,对于众将的吹捧毫不在意。

    这‘定装火药’之法,只是拾前人牙慧,没什么好得意的。

    古时火枪装弹,不但需要动作迅速,还得把握好份量。火药的份量小了,威力就小,火药的份量大了,就会炸膛。

    后来就有人想了个办法,用可以迅速燃烧纸张来包裹额定份量的火药。

    这不但可以保证每次射击的威力,还可大幅度消减装弹的时间。

    这也就让一个火枪手的杀伤力成倍增加。

    李轩继续观察,又亲自走到那些队列中,与那些将士交谈。

    片刻之后,李轩就皱着眉头:“这膛线燧发枪,兵部那边还没送来吗?”

    线膛燧发枪的原理是在火枪里面刻印膛线,这可以让燧发枪的威力与射程都大幅增加,更加精准。

    王源就哭笑道:“被兵部给否了,军器监说铸造线膛燧发枪费时费力,他们没有多余的工匠。神器盟则开出一把一千二百两纹银的价格,兵部说无力承担。倒是侯爷说的那种插在火枪口上的军刀,兵部已经让军器监打造了不少。”

    李轩不禁眉头大皱,他原以为这次朝廷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会高抬贵手。

    一千二百两纹银也不贵,在枪身上压制符文,刻录膛线,还需要使用特殊的钢铁。造价一千二百两纹银还是很划算的,毕竟它的威力,超出了许多下品雷符。

    李轩预计只需三千把这样的火枪,就足以让神机左营在野战中匹敌几倍数量的蒙兀骑军,

    “罢了,线膛火枪的事,我会亲自找于尚书说的。”

    李轩神色颇为无奈,他随后又问道:“那么新的军阵呢?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王源与在场众将互视了一眼,这才抱拳道:“侯爷,在燧发枪口插上军刀,就等同于长度八尺的长矛,这可以让我们省下一些矛兵,这战法肯定得变,可具体怎么变,我们还没有想到万全之法。

    至于您所说的以空心方阵克制蒙兀铁骑,我们虽然操演过几次,却不知实战的效果如何。”

    所谓‘空心方阵’,是近代火枪兵完克骑兵的战法。

    李轩正想让王源带人操演给他看看,就发现远处一张信符飞了过来。

    他当即探手一招,将这信符抓在手中。

    随后李轩的眼中,就现出了惑然之意。

    这信符来自于彭富来,老彭让他尽快回六道司见一个人。

    那是李轩以前见过的一个熟人——全真七子之一‘剑雨’花神笑。

    此人是为全真双姬的另一人‘惜雪姬’来向他求助的,又似乎涉及到文忠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