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节:阴兵崖之十七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掏出指南针看了看,发现指针指向了北方。
白灵子和老罗一脸疑惑地看着我。
这个洞穴本是南北走向,一南一北两个通道的。
我们再选择先从哪个洞穴找的时候,听从白灵子的意见,我们选择了向南的一个通道。
而现在却朝着北边的方向走了,难道这这个洞穴和北边的那个通道互相贯通的?还是它的方向又拐向北方去了?
但是不管这洞穴向哪里去,是不是相通相连,我们都得找一遍。
只不过如果相通的,会省事一些。如果不是相通的,我们得把这个洞穴找遍,然后再折回头去那个。
白灵子虽然不懂指南针,但看我脸色不对,问道:
“怎么了?”
“指南针现在指着北方,我们什么时候折回头走了。”
白灵子说道:“我们明明向南走的,怎么向北了呢?”
老罗说道:“灵子,这地洞子向哪扎谁知道啊。我们现在就是瞎子摸象,摸到哪里是哪里?”
我说道:“罗大哥说的基本上是这个理,运气好的话,早一点摸到牟伊罗王的财宝早一点出去,运气不好,晚一点摸到晚一点出去。”
白灵子点了点头:“嗯。”
我说:“灵子妹妹,你是不是现在后悔跟我们来了?其实我当初不主张你和我们一块来的。”
白灵子撅起小嘴,说道:“文泽哥说的什么话呀,当初我们遇到那食人树差一点死掉都没害怕,现在后悔啥,要是后悔我就不会跟你们来的。”
我看白灵子要生气的样子,急忙说道:
“我开玩笑的。”
我收了指南针,继续向前走。
又不知走了多久,忽然,我从石壁上看出一处奇怪的字符,停了下来,手电光打上去仔细看。
这一串串奇怪的字符好像是某一种文字,但是什么文字我一时竟然想不起来。
白灵子看着我,问道:
“文泽哥,这是啥?和牟伊罗王的财宝有关吗?”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猛然想了起来,说道:
“我想起来了,这是僰(bo)文。”
白灵子说道:“啥是僰文?”
我说:“我家是做古董生意的,你和罗大哥都知道。早些年有个文物贩子拿着一些陶片瓦片的来我家,说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宝贝。我爹也不认识,但凭多年鉴别古董的经验,感觉是个玩意,就给了一些银元收下了。有一年,文物专家吴金鼎、王介忱、曾绍燏去苍山洱海地区的南诏大理国故地进行考古发掘,在那里发现了大量这样的残瓦。前前后后大概共搜集了200余片,54个这样的字符。经过一番鉴别,才知道这些残瓦距今已有1300多年,是南诏大理国时期之物,但不明白是什么文字,需要研究。”
“他们回来后,查阅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元代翰林修撰杨载所著的昆明筇竹寺《大元洪镜雄辩法师大寂塔铭》,明代杨慎《滇载记》谢肇淛《滇略》,发现里面有“以僰人之言为书”的“僰文诸籍”的史料,才知道这些陶片瓦片上的字符是僰文,正是南诏时期使用的文字。僰文其实是白族创造的文字,根据汉字创造的,但又和汉字不同。”
“虽然白族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由于南诏、大理国两个政权都以汉文为官方文字,没有对僰文进行规范和推广。因此,僰文一直没有能发展成为南诏全民族通用的文字。僰文虽然一直在白族民间使用。但从南诏到明代400多年的时间里,僰文只是得到了很小范围的发展,不仅白族民间掌握僰文的人不多,就是南诏和大理国的统治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也很少使用僰文。明代以来,流传至今的只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为数不多的僰文碑铭和书面文献,且明代以前的十分少见。尤其元鞑子为了对云南各民族进行文化和心理上的统治,大肆焚毁南诏大理两朝的文献典册,碑刻勒石,更让僰文这种文字销声匿迹。”
“我父亲做古董生意的,和吴金鼎、王介忱、曾绍燏这些文物专家都有交集联系,和他们一交谈,才知道我们家那些玩意是僰文陶片。”
白灵子说道:“那这些字啥意思?里面有牟伊罗王财宝的信息吗?”
我掏出指南针看了看,发现指针指向了北方。
白灵子和老罗一脸疑惑地看着我。
这个洞穴本是南北走向,一南一北两个通道的。
我们再选择先从哪个洞穴找的时候,听从白灵子的意见,我们选择了向南的一个通道。
而现在却朝着北边的方向走了,难道这这个洞穴和北边的那个通道互相贯通的?还是它的方向又拐向北方去了?
但是不管这洞穴向哪里去,是不是相通相连,我们都得找一遍。
只不过如果相通的,会省事一些。如果不是相通的,我们得把这个洞穴找遍,然后再折回头去那个。
白灵子虽然不懂指南针,但看我脸色不对,问道:
“怎么了?”
“指南针现在指着北方,我们什么时候折回头走了。”
白灵子说道:“我们明明向南走的,怎么向北了呢?”
老罗说道:“灵子,这地洞子向哪扎谁知道啊。我们现在就是瞎子摸象,摸到哪里是哪里?”
我说道:“罗大哥说的基本上是这个理,运气好的话,早一点摸到牟伊罗王的财宝早一点出去,运气不好,晚一点摸到晚一点出去。”
白灵子点了点头:“嗯。”
我说:“灵子妹妹,你是不是现在后悔跟我们来了?其实我当初不主张你和我们一块来的。”
白灵子撅起小嘴,说道:“文泽哥说的什么话呀,当初我们遇到那食人树差一点死掉都没害怕,现在后悔啥,要是后悔我就不会跟你们来的。”
我看白灵子要生气的样子,急忙说道:
“我开玩笑的。”
我收了指南针,继续向前走。
又不知走了多久,忽然,我从石壁上看出一处奇怪的字符,停了下来,手电光打上去仔细看。
这一串串奇怪的字符好像是某一种文字,但是什么文字我一时竟然想不起来。
白灵子看着我,问道:
“文泽哥,这是啥?和牟伊罗王的财宝有关吗?”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猛然想了起来,说道:
“我想起来了,这是僰(bo)文。”
白灵子说道:“啥是僰文?”
我说:“我家是做古董生意的,你和罗大哥都知道。早些年有个文物贩子拿着一些陶片瓦片的来我家,说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宝贝。我爹也不认识,但凭多年鉴别古董的经验,感觉是个玩意,就给了一些银元收下了。有一年,文物专家吴金鼎、王介忱、曾绍燏去苍山洱海地区的南诏大理国故地进行考古发掘,在那里发现了大量这样的残瓦。前前后后大概共搜集了200余片,54个这样的字符。经过一番鉴别,才知道这些残瓦距今已有1300多年,是南诏大理国时期之物,但不明白是什么文字,需要研究。”
“他们回来后,查阅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元代翰林修撰杨载所著的昆明筇竹寺《大元洪镜雄辩法师大寂塔铭》,明代杨慎《滇载记》谢肇淛《滇略》,发现里面有“以僰人之言为书”的“僰文诸籍”的史料,才知道这些陶片瓦片上的字符是僰文,正是南诏时期使用的文字。僰文其实是白族创造的文字,根据汉字创造的,但又和汉字不同。”
“虽然白族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由于南诏、大理国两个政权都以汉文为官方文字,没有对僰文进行规范和推广。因此,僰文一直没有能发展成为南诏全民族通用的文字。僰文虽然一直在白族民间使用。但从南诏到明代400多年的时间里,僰文只是得到了很小范围的发展,不仅白族民间掌握僰文的人不多,就是南诏和大理国的统治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也很少使用僰文。明代以来,流传至今的只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为数不多的僰文碑铭和书面文献,且明代以前的十分少见。尤其元鞑子为了对云南各民族进行文化和心理上的统治,大肆焚毁南诏大理两朝的文献典册,碑刻勒石,更让僰文这种文字销声匿迹。”
“我父亲做古董生意的,和吴金鼎、王介忱、曾绍燏这些文物专家都有交集联系,和他们一交谈,才知道我们家那些玩意是僰文陶片。”
白灵子说道:“那这些字啥意思?里面有牟伊罗王财宝的信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