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两个疯子的碰撞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孙享福想不到王浩搞这些事情,居然是因为他心里有一套和时下完全不同的政治理念,难道,世家的智慧已经到了开始探索如何从封建王朝的怪圈中跳出去的高度了?
封建王朝的弊端太多了,尤其是在孙享福这样的后世人看来,但,以眼下的这种的情况,适合改变封建王朝的格局么?
答案肯定是不,世家子们太自私,太贪婪,首先他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这个世界,还做不到像后世那样,以后健全的法制,来约束他们的欲望。
其次,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就算让他们当国,也不过是在核心政治问题上多了几张说话的嘴而已。
王浩那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消除一切战争隐患的思想要不得,这个民族没有强大到能够消灭所有外族的程度,就不能去做这样的事情,否则,打来打去,灭亡的最终是自己,汉末以来,几百年的战争,导致的结果是什么?人口锐减,经济水平倒退而已。
孙享福在后世的时候不读史书,但在这个时代,在没有什么书读的情况下,对于唐以前的历史书还是读过几本的,由于他看待历史的眼光与这个时期的人不同,所以,他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
在沉默了半盏茶的功夫后,孙享福率先看向王浩道,“你是疯子。”
“你又何尝不是?”王浩不假思索的道,似乎,这是他一早对孙享福的看法。
“本督所做一切,都是为国为民,疯在哪里?”孙享福很好奇王浩对自己这样的感官是怎么来的,问道。
“你居然疯到让南方的夷人,北方的突厥人强大起来,你想过没有,强大后的他们一旦叛乱,汉人江山还能存在吗?”
闻言,孙享福闻言愣住了,在他看来,不管是南方人也好,北方人也好,都是一个国家的人,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有什么问题?
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却是不一样的,百越之地,即便是强汉四百年,也没能真正的统治它,叛乱就从没有停止过。
关外的匈奴,现在的突厥,一直就是汉人的生死大敌,北地的汉人百姓,对于他们的仇视,是延续了几百上千年的固化思维,很难改变。
孙享福帮岭南人治大肚症,教他们种粮食,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的问题,岭南百越各族势必壮大,而在善阳搞的这一套,无疑是跟岭南一样的,提高关外这些突厥人的生产生活水平,大量的铁器,粮食,生产工艺流入突厥人的手中之后,不出意外,突厥人也会空前的强大,这会让持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人感到担忧,甚至觉得孙享福是在祸国殃民,挖汉人根基。
“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叛乱呢?过去的仇恨,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是相互需要的,融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共同强大,我解决了岭南人的问题,岭南人用粮食回报了我,关中之地数百万百姓,今年就是吃着岭南产出的粮食过活的,我再解决突厥的问题,他们将会有更大的回报给我,所有人一起吃饱饭,穿好衣,过好日子,难道不好吗?何必要有什么种族之见呢!”
孙享福想清楚了问题,反问道。
“呵呵,我只能说,你太短视了,有传三五代不出昏君的王朝?他们能保证治下的汉民不乱都是难得,何况是外族。”
王浩这么说,其实一点也没错,孙享福就算再不读历史,后世电视剧里经常放的安史之乱,他还是知道的,这是大唐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起因,正是因为民族矛盾。
“既然知道了问题,那么争对问题,解决问题就好,在我看来,一个一个的融合,总比一次一次的战争要好。”
“看来,我们是谁也不能说服谁了,既然这样,那咱们还是谈正事吧!人,你换还是不换?”王浩可没有说服孙享福,将他拉到自己阵营的心思,他只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做下去。
“既然消灭异族,本来就是王公子心中想要做的事情,那么,本督为何要答应你的条件?难道你刚才说的话都是假的?况且,这个渊盖苏文,也是异族吧!”
利用自己本来就要做的事情去向别人讨要好处,谋取利益,王旭对孙享福做了一次,唐奉义帮孙享福对王旭又做了一次,这样的套路他再熟悉不过了,自然不会上当。
“你还有什么条件,可以提。”王浩淡淡的笑道。好像一早就料到了孙享福不会轻易答应他一样。
“本督自然是有条件,而且,这个条件,对于王公子你也有好处。”
“莫非是想要江南的粮食?”
“王公子是聪慧人,一点就透,如今,王麟策划的截断水路,阻拦岭南粮食运往长安的计划已经落空,长安的粮食危机已解,虽然,我用关外土地为诱饵,引得各大世家大量卖粮套现,但长安的粮价仍然在高位运行,江南之地乃产量重地,王公子手上的屯粮定然不少,如果不趁机出货套现,赚取一笔利益,待得明年,王公子手中大量的占城稻种植出来,那只怕是全部都要砸在手上了。”
孙享福越说,王浩的眉头越往上挑,待他讲完,王浩的眼睛已经眯起来了,就像孙享福之前看他的时候的样子一样,道,“你果然是个人才,我这么做,不仅能够自己获利,也能让你和皇帝的压力减轻不少,而且,还能让我大哥的计划全面溃败,在那些世家子面前彻底失势,当真是一举多得啊!”
囤积粮食,抬高价格,垄断市场的主意是王麟联合那些世家子干的,但是,现在水路被打通,他的垄断计划已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要是再有王浩手中掌握的粮食去冲击长安的粮食市场,估计那些当初响应王麟号召的世家子手中的粮食都会砸在手上,那么,他们就会恨死给他们出这个不靠谱计策的王麟。
“那么,王公子,答应不答应呢?”
“答应,于你于我都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答应?”
王旭几乎没有纠结,很干脆的笑着回答道。
看到他的笑容,孙享福心里顿时一咯噔,心中又快速反应了过来,这他么还是一件他本来就想要做的事情。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长谋略,果然名不虚传。
脑海中飞快的思索之后,孙享福觉得,自己还应该跟他再提点要求。
“王公子所掌江南之地,土地肥沃,如果全部种植占城稻,收成定然不少,然而,江南之地,比岭南之地离北方更近,又有长江水路和运河之便,如果你们大量产出粮食,岭南的粮食,势必无法销售,所以,本督还有一个要求。”
听到孙享福还有下文,这下王浩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人,真的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
“那你且说说看。”
见王浩的语气不复先前的爽快了,孙享福心里才稍安,和他打交道想占点便宜太难了。
“你在岭南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自己用的,不许流入市场,只能卖给我。”孙享福看着王浩的眼睛道。
闻言,王浩眼睛一眯道,“以市价?”
孙享福摇了摇头答道,“比市价底两成的价格。”
“低两成?这个,恐怕你有些强人所难了吧!”王浩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为难之色道。
要知道,他在江南掌握的土地,可是百万亩级别的,不说一年几季,光一季的产量,就能达到几百万石,哪怕是脱壳成为大米,也是三百万石以上,除去自用,至少有两百多万石要流向市场,两百多万石的两成,就是五十万石左右,以目前的市价来算,那可是近百万贯的价值,当然,明年的市价可能会降很多,但是,一年可不止一季,后面的每一季,他都要遭受这样的损失,天长日久,他的损失就大了去了。
“王公子其实可以想一想,你一年几百万石,甚至上千万石的粮食进入市场,是不是会大幅度的拉低粮食价格?这样,你直接将全部产量,以低于市场价格两成的价格卖给我,实际上却是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而且,给你的粮食找到了稳定的销路,这样,你不用担心会砸在手上。只需要一门心思的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就能放大收入,岂不省事?”
王浩闻言,思索了片刻,觉得孙享福说的确实有道理,但又觉得那里有些不对,自己明明只想跟他做一锤子买卖的,怎么还被他搞的捆绑交易了。
但他确实有粮食砸在手上的担忧,因为,如果按照岭南的产量算的话,他手上的田地里每年产出的脱壳大米都可能达到千万石,大唐总共才多少人口?一千多万而已,他一家就种出这么多粮食,其它人呢!到时候,粮食得贱成什么样?
历史上,从贞观四年开始,粮食的价格就降到了史无前例的低价位,斗米才卖三四钱,那还是他们使用原来低效率的种植方法,原来低产出的粮种所产生的后果。
现在,孙享福弄来了更高产的粮种,更高效的种植技术,产出何止翻了一倍。那么,粮食价格之后会低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简直就不可想象,当两个铜钱能买一斗米,一个工人劳作一天的所得,就能买到两石粮食的时候,是盛世,但对于只会种粮食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种灾难,因为人类生活,并不是只需要粮食。
孙享福已经尽量的在用自己的办法,阻止这样的灾难发生了,所以,他要推行更多的非粮食类农作物,将农民可种植的农作物丰满,多样化,才能保证社会最底层的他们在这次农业生产大跃进中,不受伤害。
孙享福想不到王浩搞这些事情,居然是因为他心里有一套和时下完全不同的政治理念,难道,世家的智慧已经到了开始探索如何从封建王朝的怪圈中跳出去的高度了?
封建王朝的弊端太多了,尤其是在孙享福这样的后世人看来,但,以眼下的这种的情况,适合改变封建王朝的格局么?
答案肯定是不,世家子们太自私,太贪婪,首先他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这个世界,还做不到像后世那样,以后健全的法制,来约束他们的欲望。
其次,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就算让他们当国,也不过是在核心政治问题上多了几张说话的嘴而已。
王浩那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消除一切战争隐患的思想要不得,这个民族没有强大到能够消灭所有外族的程度,就不能去做这样的事情,否则,打来打去,灭亡的最终是自己,汉末以来,几百年的战争,导致的结果是什么?人口锐减,经济水平倒退而已。
孙享福在后世的时候不读史书,但在这个时代,在没有什么书读的情况下,对于唐以前的历史书还是读过几本的,由于他看待历史的眼光与这个时期的人不同,所以,他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
在沉默了半盏茶的功夫后,孙享福率先看向王浩道,“你是疯子。”
“你又何尝不是?”王浩不假思索的道,似乎,这是他一早对孙享福的看法。
“本督所做一切,都是为国为民,疯在哪里?”孙享福很好奇王浩对自己这样的感官是怎么来的,问道。
“你居然疯到让南方的夷人,北方的突厥人强大起来,你想过没有,强大后的他们一旦叛乱,汉人江山还能存在吗?”
闻言,孙享福闻言愣住了,在他看来,不管是南方人也好,北方人也好,都是一个国家的人,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有什么问题?
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却是不一样的,百越之地,即便是强汉四百年,也没能真正的统治它,叛乱就从没有停止过。
关外的匈奴,现在的突厥,一直就是汉人的生死大敌,北地的汉人百姓,对于他们的仇视,是延续了几百上千年的固化思维,很难改变。
孙享福帮岭南人治大肚症,教他们种粮食,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的问题,岭南百越各族势必壮大,而在善阳搞的这一套,无疑是跟岭南一样的,提高关外这些突厥人的生产生活水平,大量的铁器,粮食,生产工艺流入突厥人的手中之后,不出意外,突厥人也会空前的强大,这会让持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人感到担忧,甚至觉得孙享福是在祸国殃民,挖汉人根基。
“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叛乱呢?过去的仇恨,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是相互需要的,融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共同强大,我解决了岭南人的问题,岭南人用粮食回报了我,关中之地数百万百姓,今年就是吃着岭南产出的粮食过活的,我再解决突厥的问题,他们将会有更大的回报给我,所有人一起吃饱饭,穿好衣,过好日子,难道不好吗?何必要有什么种族之见呢!”
孙享福想清楚了问题,反问道。
“呵呵,我只能说,你太短视了,有传三五代不出昏君的王朝?他们能保证治下的汉民不乱都是难得,何况是外族。”
王浩这么说,其实一点也没错,孙享福就算再不读历史,后世电视剧里经常放的安史之乱,他还是知道的,这是大唐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起因,正是因为民族矛盾。
“既然知道了问题,那么争对问题,解决问题就好,在我看来,一个一个的融合,总比一次一次的战争要好。”
“看来,我们是谁也不能说服谁了,既然这样,那咱们还是谈正事吧!人,你换还是不换?”王浩可没有说服孙享福,将他拉到自己阵营的心思,他只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做下去。
“既然消灭异族,本来就是王公子心中想要做的事情,那么,本督为何要答应你的条件?难道你刚才说的话都是假的?况且,这个渊盖苏文,也是异族吧!”
利用自己本来就要做的事情去向别人讨要好处,谋取利益,王旭对孙享福做了一次,唐奉义帮孙享福对王旭又做了一次,这样的套路他再熟悉不过了,自然不会上当。
“你还有什么条件,可以提。”王浩淡淡的笑道。好像一早就料到了孙享福不会轻易答应他一样。
“本督自然是有条件,而且,这个条件,对于王公子你也有好处。”
“莫非是想要江南的粮食?”
“王公子是聪慧人,一点就透,如今,王麟策划的截断水路,阻拦岭南粮食运往长安的计划已经落空,长安的粮食危机已解,虽然,我用关外土地为诱饵,引得各大世家大量卖粮套现,但长安的粮价仍然在高位运行,江南之地乃产量重地,王公子手上的屯粮定然不少,如果不趁机出货套现,赚取一笔利益,待得明年,王公子手中大量的占城稻种植出来,那只怕是全部都要砸在手上了。”
孙享福越说,王浩的眉头越往上挑,待他讲完,王浩的眼睛已经眯起来了,就像孙享福之前看他的时候的样子一样,道,“你果然是个人才,我这么做,不仅能够自己获利,也能让你和皇帝的压力减轻不少,而且,还能让我大哥的计划全面溃败,在那些世家子面前彻底失势,当真是一举多得啊!”
囤积粮食,抬高价格,垄断市场的主意是王麟联合那些世家子干的,但是,现在水路被打通,他的垄断计划已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要是再有王浩手中掌握的粮食去冲击长安的粮食市场,估计那些当初响应王麟号召的世家子手中的粮食都会砸在手上,那么,他们就会恨死给他们出这个不靠谱计策的王麟。
“那么,王公子,答应不答应呢?”
“答应,于你于我都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答应?”
王旭几乎没有纠结,很干脆的笑着回答道。
看到他的笑容,孙享福心里顿时一咯噔,心中又快速反应了过来,这他么还是一件他本来就想要做的事情。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长谋略,果然名不虚传。
脑海中飞快的思索之后,孙享福觉得,自己还应该跟他再提点要求。
“王公子所掌江南之地,土地肥沃,如果全部种植占城稻,收成定然不少,然而,江南之地,比岭南之地离北方更近,又有长江水路和运河之便,如果你们大量产出粮食,岭南的粮食,势必无法销售,所以,本督还有一个要求。”
听到孙享福还有下文,这下王浩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人,真的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
“那你且说说看。”
见王浩的语气不复先前的爽快了,孙享福心里才稍安,和他打交道想占点便宜太难了。
“你在岭南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自己用的,不许流入市场,只能卖给我。”孙享福看着王浩的眼睛道。
闻言,王浩眼睛一眯道,“以市价?”
孙享福摇了摇头答道,“比市价底两成的价格。”
“低两成?这个,恐怕你有些强人所难了吧!”王浩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为难之色道。
要知道,他在江南掌握的土地,可是百万亩级别的,不说一年几季,光一季的产量,就能达到几百万石,哪怕是脱壳成为大米,也是三百万石以上,除去自用,至少有两百多万石要流向市场,两百多万石的两成,就是五十万石左右,以目前的市价来算,那可是近百万贯的价值,当然,明年的市价可能会降很多,但是,一年可不止一季,后面的每一季,他都要遭受这样的损失,天长日久,他的损失就大了去了。
“王公子其实可以想一想,你一年几百万石,甚至上千万石的粮食进入市场,是不是会大幅度的拉低粮食价格?这样,你直接将全部产量,以低于市场价格两成的价格卖给我,实际上却是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而且,给你的粮食找到了稳定的销路,这样,你不用担心会砸在手上。只需要一门心思的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就能放大收入,岂不省事?”
王浩闻言,思索了片刻,觉得孙享福说的确实有道理,但又觉得那里有些不对,自己明明只想跟他做一锤子买卖的,怎么还被他搞的捆绑交易了。
但他确实有粮食砸在手上的担忧,因为,如果按照岭南的产量算的话,他手上的田地里每年产出的脱壳大米都可能达到千万石,大唐总共才多少人口?一千多万而已,他一家就种出这么多粮食,其它人呢!到时候,粮食得贱成什么样?
历史上,从贞观四年开始,粮食的价格就降到了史无前例的低价位,斗米才卖三四钱,那还是他们使用原来低效率的种植方法,原来低产出的粮种所产生的后果。
现在,孙享福弄来了更高产的粮种,更高效的种植技术,产出何止翻了一倍。那么,粮食价格之后会低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简直就不可想象,当两个铜钱能买一斗米,一个工人劳作一天的所得,就能买到两石粮食的时候,是盛世,但对于只会种粮食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种灾难,因为人类生活,并不是只需要粮食。
孙享福已经尽量的在用自己的办法,阻止这样的灾难发生了,所以,他要推行更多的非粮食类农作物,将农民可种植的农作物丰满,多样化,才能保证社会最底层的他们在这次农业生产大跃进中,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