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贾诩建言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绣死了!”
“什么!”
贾诩腾地站起身,不可思议地注视刘璟,“这消息可靠吗?”
“先生自己看看吧!”
刘璟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给了贾诩,“这是张绣临终前写给你的一封信,由他儿子张泉带出来,顺便说一句,张泉现在就在外面,如果你愿意见他的话。”
贾诩又慢慢坐下,心中震惊已去,又涌起了一种巨大的哀伤,点点头,“我想见见他,请他进来吧!”
刘璟回头向院子里的一名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会意,立刻出去了。
贾诩已拆开了信,是张绣的亲笔信,应该说是绝笔信,信中回忆当年的一幕幕岁月,以及他投降后这八年的生活,语调中透露出了他对曹氏家族的无尽愤恨,以及对曹丕的仇视和恐惧。
‘。。。。。弟先去也,望先生珍重,早晚看护吾子,绣九泉之下亦可瞑目,来生再谢!’
不知不觉,贾诩的泪水涌了出来,他也感觉自己失态,连忙抹去眼泪,唏嘘不已,刘璟则静静坐在一旁,任何话都没有说。
这时,院子里传来奔跑的脚步声,张泉奔了进来,他在曹均的保护下,得以逃脱追兵,从汝南郡直接来江夏。
一进屋,他便跪下大哭,“世伯,我爹爹死得好惨!”
刘璟又取出一封信,这是贾诩老母写给儿子的平安信,他悄悄把信放在桌上,便起身走了出去。
刘璟走出了院子,负手欣赏路边的池塘小景,他当然是希望贾诩能归降自己,但他要贾诩心悦臣服的归降,而不是徐庶进曹营那种归降。
他不急,他会给贾诩充足的时间考虑,也不需要他明说,贾诩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自己的心意。
这时,刘璟身后传来一个笑声,“使君很悠闲嘛!”
刘璟一回头,却发现在一块大石后,坐着一个钓鱼人,头戴斗笠,手执一根长长的钓竿,原来是庞德公。
这让刘璟有些惊讶,庞德公不应该在教书育人吗?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钓鱼?
“庞公怎么不去外面钓湖鱼?”刘璟笑问道。
“想去啊!但又怕弟子们看见,背后说我偷懒装病。”庞德公笑眯眯道,原来他是请了病假,可是他脸色红润,哪有半点生病的样子。
刘璟忽然发现这个老学究的胸中也藏有一颗童心,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使君有空吗?坐一坐!”庞德公笑着拍了拍身旁的石头。
刘璟坐了下来,笑问道:“收获如何?”
“还行,钓了几条斤把重的鲤鱼,这池子看着不起眼,可下面的鱼却很肥大,都有一尺长。”
庞德公又远远瞥了一眼贾诩住的院子,笑道:“使君是来找文和吧!”
刘璟点点头,叹息一声,“人才不易啊!”
“看得出使君很看重人才,从江夏书院的发展便知道了,使君已经有了大量的人才后备,不过我有点奇怪,为何诸葛孔明不在使君的文官名单中?”
刘璟沉吟一下,笑问道:“庞公觉得诸葛孔明是大才吗?”
庞德公点点头,“我一直认为,他的才华在徐庶、庞统之上,堪称奇才。”
“他和贾公比如何?”
“这个不好比,贾公作为军师谋划数十年,经验丰富,非常人可敌,孔明并没有实战经验,暂时还是一介书生,你不能指望他一出来就神机妙算,不过他是和氏之璧,只要给他磨练的机会,他必会大放光彩。”
停一下,庞德公又笑道:“而且孔明和徐庶一样,是内政之才,如果把贾公比作张良,攻伐谋战,那孔明就可比作萧何,运筹帷幄,有他在,使君的后方会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使君没有后顾之忧。”
刘璟点点头,“庞公说得不错,孔明确实是大才。”
“那使君为何不去把他请出来?”
刘璟微微一笑道:“该做的我都做了,如果孔明愿意助我,他自然会来找我,如果他不愿助我,那求也求不来。”
“呵呵!使君倒也豁达。”
刘璟虽然在后世饱读三国演义,曾一度对此书深信不疑,但当他融入这个时代后,他才发现很多人才干都是由作者喜好而定,和实际并不太符合。
比如廖化,明明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在三国演义中却写成一个普通之辈,再比如李孚,更是一个胆识过人的奇才,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是一笔带过。
而诸葛亮一出山便火烧新野、火烧博望,赤壁之战中更是把他写成了神,可事实上,一个从未打过仗的书生,不管他再有才华,若没有实战经验,是很难打赢胜仗。
这就像后世的大公司招聘主管,文凭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也同样重要。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刘璟对诸葛亮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渴望,而且诸葛亮迟迟不肯来江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委婉的拒绝,让刘璟也不愿再去找他。
倒是有着几十年谋攻经验的贾诩,他极为看重,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他挖到自己手中。
不过如果诸葛亮愿意跟随自己,刘璟也同样会重视他,把他任命为侍中,主管政务,而军师一职,他已经意属于贾诩。
这时,张泉从院子里走了出来,对刘璟施礼道:“贾世伯有请太守。”
刘璟对庞德公笑了笑,起身向院子里走去,房间里贾诩正在看母亲的信,他这才知道,原来母亲和妻儿已经安全离开邺城,到了蒲县。
刘璟的心意已经很明显了,这让贾诩不由叹了口气,其实贾诩并不是愚忠之人,比较随遇而安,他最初效忠董卓,后跟李催,又跟段煨,段煨不敢收他,又放他去张绣处,最后跟随曹操,先后历任五主。
如果让他再投降刘璟,也不是不可以,曹丕逼死张绣,迟早也容不了自己,而曹操对自己不冷不热,始终不让自己进入他的心腹谋士全,骨子里还是对自己不信任。
从这次南征情况来看,刘璟已渐渐表现了一方诸侯的气质,无论实力还是名望都在当年张绣之上,确实能有所作为,而且在他麾下,也能得到重用,至少能当个鸡首。
但贾诩还是有犹豫,就在于曹洪诬陷他勾结刘璟,曹仁态度暧昧,致使他被逼离开军营北归,倘若他就这么投降了刘璟,岂不是让曹洪的诬告坐实?
但更重要是,曹军大军即将南下,跟刘璟算是立于危墙吗?
这时刘璟走了进来,拱手笑道:“先生之家人已安全离开邺城,准备从汉中过来,有陶氏商行掩护,万无一失,请公放心。“
贾诩心中暗暗苦笑,他压根就不希望家人离开邺城,刘璟把自己家人连哄带骗弄出来,自己还得表示感谢,这叫什么事?
但表面上,他还是得表示感激,“感谢使君为诩分忧,此番恩德,诩铭刻于心。”
刘璟又坐下,沉思片刻问道:“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能否请教先生。”
贾诩呵呵一笑,“只要不是太让我为难,我很乐意和使君探讨。”
从刘璟和态度变化,贾诩便敏锐地感觉,他们要开始谈正事了,当然,刘璟要他效忠,不会是一躬到地,‘先生请助我一臂之力。’
那种表白方式未免太浅薄了,刘璟必然会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他不知不觉入局。
贾诩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排斥之意,而是笑眯眯地等待着刘璟继续说下去。
刘璟也意识到自己太紧张了一点,他也笑了笑道:“其实也只是一种想法,因为不止一人劝我不要以江夏为基业,江夏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不适合谋取天下,我也深有此感。。。。”
贾诩点点头,“坦率地说,不止江夏,整个荆州都是四战之地,可以在乱世据守,可一旦中原统一,大军南下必然是首取荆州,巴蜀东进,江东西扩,都是荆州首当其冲,使君想要以荆州为根基取天下,几乎不可能。”
“那先生以为,何处更适合?”
贾诩一笑,“这个要看是否能实现,比如河北地广人稠,物产丰富,又背靠草原,有战马来源,若能得河北,可以问鼎天下,但对使君显然不现实。”
刘璟没有说话,等他继续说下去,贾诩又淡淡道:“其实当年张绣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如果使君想听,我不妨再重复一遍。”
刘璟大喜,连忙道:“先生请讲,我洗耳恭听!”
贾诩注视着刘璟的眼睛缓缓道:“取汉中为跳板,谋关中为根基。”
“为什么是关中,而不是蜀中?关中意味着我有可能会放弃荆州,而蜀中则可以和荆州连为一片。”
贾诩摇了摇头,“蜀中格局太小,是困龙之地,只适合为粮仓,而不宜为争鼎之根基,不过使君若一心去巴蜀,我也无话可说。”
刘璟沉思良久,对贾诩的建议并没有表态,他又拱拱手笑道:“在说说近一点的事情吧!先生以为,怎么才能击败南阳曹仁?”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贾诩一开始就问刘璟,但刘璟没有回答,没有想到,刘璟又绕回来反问他了,贾诩知道,刘璟这就是要他表态了,可是现在,还远远不到表态的时候。
半晌,贾诩苦笑一声道:“这个问题,我不太方便回答。”
刘璟点点头,起身笑道:“那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先生若想去看火油,尽管前去,我已经吩咐过了,不会有人阻拦。”
“呵呵!使君这样一说,让我心痒难耐,看来明天就得动身了。”(未完待续)
“张绣死了!”
“什么!”
贾诩腾地站起身,不可思议地注视刘璟,“这消息可靠吗?”
“先生自己看看吧!”
刘璟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给了贾诩,“这是张绣临终前写给你的一封信,由他儿子张泉带出来,顺便说一句,张泉现在就在外面,如果你愿意见他的话。”
贾诩又慢慢坐下,心中震惊已去,又涌起了一种巨大的哀伤,点点头,“我想见见他,请他进来吧!”
刘璟回头向院子里的一名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会意,立刻出去了。
贾诩已拆开了信,是张绣的亲笔信,应该说是绝笔信,信中回忆当年的一幕幕岁月,以及他投降后这八年的生活,语调中透露出了他对曹氏家族的无尽愤恨,以及对曹丕的仇视和恐惧。
‘。。。。。弟先去也,望先生珍重,早晚看护吾子,绣九泉之下亦可瞑目,来生再谢!’
不知不觉,贾诩的泪水涌了出来,他也感觉自己失态,连忙抹去眼泪,唏嘘不已,刘璟则静静坐在一旁,任何话都没有说。
这时,院子里传来奔跑的脚步声,张泉奔了进来,他在曹均的保护下,得以逃脱追兵,从汝南郡直接来江夏。
一进屋,他便跪下大哭,“世伯,我爹爹死得好惨!”
刘璟又取出一封信,这是贾诩老母写给儿子的平安信,他悄悄把信放在桌上,便起身走了出去。
刘璟走出了院子,负手欣赏路边的池塘小景,他当然是希望贾诩能归降自己,但他要贾诩心悦臣服的归降,而不是徐庶进曹营那种归降。
他不急,他会给贾诩充足的时间考虑,也不需要他明说,贾诩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自己的心意。
这时,刘璟身后传来一个笑声,“使君很悠闲嘛!”
刘璟一回头,却发现在一块大石后,坐着一个钓鱼人,头戴斗笠,手执一根长长的钓竿,原来是庞德公。
这让刘璟有些惊讶,庞德公不应该在教书育人吗?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钓鱼?
“庞公怎么不去外面钓湖鱼?”刘璟笑问道。
“想去啊!但又怕弟子们看见,背后说我偷懒装病。”庞德公笑眯眯道,原来他是请了病假,可是他脸色红润,哪有半点生病的样子。
刘璟忽然发现这个老学究的胸中也藏有一颗童心,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使君有空吗?坐一坐!”庞德公笑着拍了拍身旁的石头。
刘璟坐了下来,笑问道:“收获如何?”
“还行,钓了几条斤把重的鲤鱼,这池子看着不起眼,可下面的鱼却很肥大,都有一尺长。”
庞德公又远远瞥了一眼贾诩住的院子,笑道:“使君是来找文和吧!”
刘璟点点头,叹息一声,“人才不易啊!”
“看得出使君很看重人才,从江夏书院的发展便知道了,使君已经有了大量的人才后备,不过我有点奇怪,为何诸葛孔明不在使君的文官名单中?”
刘璟沉吟一下,笑问道:“庞公觉得诸葛孔明是大才吗?”
庞德公点点头,“我一直认为,他的才华在徐庶、庞统之上,堪称奇才。”
“他和贾公比如何?”
“这个不好比,贾公作为军师谋划数十年,经验丰富,非常人可敌,孔明并没有实战经验,暂时还是一介书生,你不能指望他一出来就神机妙算,不过他是和氏之璧,只要给他磨练的机会,他必会大放光彩。”
停一下,庞德公又笑道:“而且孔明和徐庶一样,是内政之才,如果把贾公比作张良,攻伐谋战,那孔明就可比作萧何,运筹帷幄,有他在,使君的后方会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使君没有后顾之忧。”
刘璟点点头,“庞公说得不错,孔明确实是大才。”
“那使君为何不去把他请出来?”
刘璟微微一笑道:“该做的我都做了,如果孔明愿意助我,他自然会来找我,如果他不愿助我,那求也求不来。”
“呵呵!使君倒也豁达。”
刘璟虽然在后世饱读三国演义,曾一度对此书深信不疑,但当他融入这个时代后,他才发现很多人才干都是由作者喜好而定,和实际并不太符合。
比如廖化,明明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在三国演义中却写成一个普通之辈,再比如李孚,更是一个胆识过人的奇才,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是一笔带过。
而诸葛亮一出山便火烧新野、火烧博望,赤壁之战中更是把他写成了神,可事实上,一个从未打过仗的书生,不管他再有才华,若没有实战经验,是很难打赢胜仗。
这就像后世的大公司招聘主管,文凭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也同样重要。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刘璟对诸葛亮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渴望,而且诸葛亮迟迟不肯来江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委婉的拒绝,让刘璟也不愿再去找他。
倒是有着几十年谋攻经验的贾诩,他极为看重,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他挖到自己手中。
不过如果诸葛亮愿意跟随自己,刘璟也同样会重视他,把他任命为侍中,主管政务,而军师一职,他已经意属于贾诩。
这时,张泉从院子里走了出来,对刘璟施礼道:“贾世伯有请太守。”
刘璟对庞德公笑了笑,起身向院子里走去,房间里贾诩正在看母亲的信,他这才知道,原来母亲和妻儿已经安全离开邺城,到了蒲县。
刘璟的心意已经很明显了,这让贾诩不由叹了口气,其实贾诩并不是愚忠之人,比较随遇而安,他最初效忠董卓,后跟李催,又跟段煨,段煨不敢收他,又放他去张绣处,最后跟随曹操,先后历任五主。
如果让他再投降刘璟,也不是不可以,曹丕逼死张绣,迟早也容不了自己,而曹操对自己不冷不热,始终不让自己进入他的心腹谋士全,骨子里还是对自己不信任。
从这次南征情况来看,刘璟已渐渐表现了一方诸侯的气质,无论实力还是名望都在当年张绣之上,确实能有所作为,而且在他麾下,也能得到重用,至少能当个鸡首。
但贾诩还是有犹豫,就在于曹洪诬陷他勾结刘璟,曹仁态度暧昧,致使他被逼离开军营北归,倘若他就这么投降了刘璟,岂不是让曹洪的诬告坐实?
但更重要是,曹军大军即将南下,跟刘璟算是立于危墙吗?
这时刘璟走了进来,拱手笑道:“先生之家人已安全离开邺城,准备从汉中过来,有陶氏商行掩护,万无一失,请公放心。“
贾诩心中暗暗苦笑,他压根就不希望家人离开邺城,刘璟把自己家人连哄带骗弄出来,自己还得表示感谢,这叫什么事?
但表面上,他还是得表示感激,“感谢使君为诩分忧,此番恩德,诩铭刻于心。”
刘璟又坐下,沉思片刻问道:“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能否请教先生。”
贾诩呵呵一笑,“只要不是太让我为难,我很乐意和使君探讨。”
从刘璟和态度变化,贾诩便敏锐地感觉,他们要开始谈正事了,当然,刘璟要他效忠,不会是一躬到地,‘先生请助我一臂之力。’
那种表白方式未免太浅薄了,刘璟必然会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他不知不觉入局。
贾诩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排斥之意,而是笑眯眯地等待着刘璟继续说下去。
刘璟也意识到自己太紧张了一点,他也笑了笑道:“其实也只是一种想法,因为不止一人劝我不要以江夏为基业,江夏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不适合谋取天下,我也深有此感。。。。”
贾诩点点头,“坦率地说,不止江夏,整个荆州都是四战之地,可以在乱世据守,可一旦中原统一,大军南下必然是首取荆州,巴蜀东进,江东西扩,都是荆州首当其冲,使君想要以荆州为根基取天下,几乎不可能。”
“那先生以为,何处更适合?”
贾诩一笑,“这个要看是否能实现,比如河北地广人稠,物产丰富,又背靠草原,有战马来源,若能得河北,可以问鼎天下,但对使君显然不现实。”
刘璟没有说话,等他继续说下去,贾诩又淡淡道:“其实当年张绣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如果使君想听,我不妨再重复一遍。”
刘璟大喜,连忙道:“先生请讲,我洗耳恭听!”
贾诩注视着刘璟的眼睛缓缓道:“取汉中为跳板,谋关中为根基。”
“为什么是关中,而不是蜀中?关中意味着我有可能会放弃荆州,而蜀中则可以和荆州连为一片。”
贾诩摇了摇头,“蜀中格局太小,是困龙之地,只适合为粮仓,而不宜为争鼎之根基,不过使君若一心去巴蜀,我也无话可说。”
刘璟沉思良久,对贾诩的建议并没有表态,他又拱拱手笑道:“在说说近一点的事情吧!先生以为,怎么才能击败南阳曹仁?”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贾诩一开始就问刘璟,但刘璟没有回答,没有想到,刘璟又绕回来反问他了,贾诩知道,刘璟这就是要他表态了,可是现在,还远远不到表态的时候。
半晌,贾诩苦笑一声道:“这个问题,我不太方便回答。”
刘璟点点头,起身笑道:“那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先生若想去看火油,尽管前去,我已经吩咐过了,不会有人阻拦。”
“呵呵!使君这样一说,让我心痒难耐,看来明天就得动身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