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铁杆庄稼”(2/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楼县,龙固乡。
成为嘉谷林业事业群正式员工的余磊,被抽调至此协助建立文冠果种植合作社。
余磊第一次发现,与人打交道,比种树辛苦多了。
思想观念问题、股权问题、干部作风及能力问题,以及长期运行当中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极度贫困的楼县犹如一个弱小的婴儿,嘉谷在投资前要做的,是先扶他练习走路,就像保姆一样。这是一项最基础,也是最艰难的工作。
可以看到政府的努力: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片区项目规划等方面的工作都在推进。工程也不可谓不多:修路、打坝、移民、栽树……
但余磊切身体会到的,是不少农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肯冒风险,对此兴致乏乏。他们更在乎的是如发放农村低保、冬季取暖煤这样直接拿到钱物的扶持举措,尤其在意是否按标准发放下来,数量和质量会否打折扣。
“这样不行,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加入合作社不需要他们出钱,只需要出力,而且,这也是为他们自己而干的。”余磊找到乡长建议道。
政府上下的全力配合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县高官王清华在全县工作大会上公开发言,如果有哪个部门哪个人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罔顾大局,不用给他面子。遇到不能解决的事,嘉谷可以找地方干部,也可以直接找他。
县高官的态度,决定了政府上下对嘉谷的态度。哪怕是为了出现在县高官的眼帘中,基层干部都愿意放下身段,和嘉谷工作人员谈论项目推进的细节。
但是,态度有了,观念不一定跟得上,龙固乡乡长就感觉颇为为难:“农民没种过文冠果树,看不到长远利益,思想工作不好做啊。”
余磊并不满意他的推脱,深呼吸一口气,道:“我,是在隔壁市长大的,土生土长的晋省人。我知道不少晋省人都羡慕有煤可挖的地区,那收入是噌噌往上蹿。但那是以前,现在煤炭丰富的地区,也在想方设法寻找更多的出路,靠矿产致富很难指望得上了。”
“外出打工也不容易,在外扎根很难,总漂在外面也不是个事儿,结了婚以后就不想出去的大有人在。只有让土地增值,让大家回到家乡,形成真正的农业产业,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楼县人如果不甘于贫困,就绝对不能错过加入嘉谷合作社的机会!”
一口气说下来,余磊自己都差点愣住了。
曾几何时,他一个满脑子里只有煤炭的矿业人,居然能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
就算把当临时工的日子算上,他才加入嘉谷多久啊,嘉谷真是有毒!
但是,他对自己的这一改变乐见其成。
经历过嘉谷的培训后,他意识到,嘉谷的合作社,正在悄然改变着很多人的“活法”。
把零散的种植户、养殖户和经营者凝聚起来,其实并不一定最符合嘉谷的利益——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体系中,农户明显因此提高了与龙头企业进行谈判的地位。
做煤炭工人则不一样。就拿他父亲举例好了,经历了煤炭行业几十年起伏的工人,还不是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把握?即使是行情最好的时候,也就涨了点工资;行情一下跌,随时会被煤企踢出去。
事实证明,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单个都是很弱的,在市场经济中,他们都是弱者。
嘉谷系合作社诞生之初,就提出了“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成果与农民共享”的口号,也一直努力在做,也是社员觉得合作社可信可靠,才会合力走到今天。
他不知道合作社的优势能持续多久,又会在什么时候转变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因为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起码眼下,合作社最符合农民的利益。
龙固乡乡长自然不知道余磊心里的波涛汹涌,但他知道上头领导对于嘉谷的看重,硬着头皮,还是给了准话:“这样吧,我会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所有的村干部,挨家挨户的走访……一定不会拖嘉谷的后腿!”
余磊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
底下的人怎么开展工作,齐政并不在意,以他现在的地位,很多时候,只会看结果。
事实上,动作快的乡镇,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在嘉谷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了文冠果栽种。
在龙固乡的隔壁山头,齐政和县高官王清华弯着腰,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及至文冠果基地时,背上的衬衣已经被汗水浸透。
“这就是文冠果?真的能成活吗?”王清华看着半人高的树苗,有些纠结道。
有一句俗话说:在山上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
下决定的时候不觉得,但直面实物的时候,他才直观地体会到,自己的仕途将维系在这一株株半人高的树苗上,不免心有惴惴。
“当然能成活!”背后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
一位体型微壮的中年人漫步过来,听到王清华的质疑,不假思索的回应道。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齐政轻咳一声,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嘉谷的文冠果技术顾问马专家,也是他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的难题,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
马专家的人生堪称传奇,他本是一名报告文学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究文冠果,成为了一名文冠果专家。
他的梦想就是在荒山、荒坡、荒原,甚至沙漠、戈壁里都种上文冠果,让西北绿起来,把大西北建设成为一个山川秀美的地方。这很符合嘉谷的理念,因此嘉谷实验室主动邀请他合作研究,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又经过七八年的培育,才得到新一代稳产高产的文冠果品种。
王清华连忙与他握了握手,道:“对不起,是我妄言了。”
马专家大手一摆,声若洪钟道:“没事,你的顾虑也没错。文冠果确实是一种移栽成活难的植物。在研究培育文冠果期间,我失败了很多次,也正因为一次次的失败和嘉谷实验室的加入,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文冠果是深根性树种,在水肥充足、光照强的条件下,一年就能长二米多高,杆长得高根就扎得深,挖苗时只能带二十公分,而且主根发达了侧根就弱了,所以移栽成活率就低。
而要规模化种植,首先要解决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经过实验室和马专家的联合研究,摸索出了一套严格主根侧根长度、药水泡根、泥浆蘸根和塑料包根等繁杂的移栽技术措施,才保证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当然,成活率很重要,但果实收获才是重点。
“明年就能产果?”听完马专家的介绍后,王清华惊喜莫名。
只有能赚钱的生意才能长久的做下去,如果是能快速赚到钱的生意,能更长久地做下去。他都赌上了仕途,自然希望文冠果能源林的生意能快速赚到钱,从而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进而帮助扶贫工作继续。
“不仅能产果,还能多产果,产好果。”马专家得意地笑道。
而说到这一点,他就不得不佩服嘉谷了。
他自认是一个外行,只会最简单粗暴的培育方法——精选全国56个地方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发现那一棵苗挂果早、挂果多,就摘下来进行进行第二代育苗。这样连续选育,以培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
而嘉谷加入研究后,这一进度大大加快。也不知道是不是嘉谷氪金经验够丰富的原因,仅经过四代选育,新一代文冠果品种高产性能就已经极其稳定。
一般文冠果都是三瓣的,也有个别四瓣的,但新一代文冠果两年就开始挂果,而且出现了大量四瓣五瓣的果子。
“真是个氪金的世界。”马专家内心也不得不如是感叹。
县高官王清华才不在乎谁的功劳更高,他只在乎能不能保持稳产高产:“我了解到,文冠果树龄可达300余年,新品种的盛果期能保持二十年以上吧?”
各地的文冠果产业化尝试可谓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它们大都是由野生采集而来的,前期发展较快,后期却陷入了低产的死胡同——换言之,文冠果退化的速度超乎想象。
也是因为嘉谷一贯良好的声誉以及成果频出的过往,很多人才敢相信文冠果新品种产业化的可行性。
齐政笑了,轻抚文冠果叶片,语气轻松却不容置疑道:“您放心好了,种植文冠果的农户起码可受益三代人,这可是一年种,百年收的‘铁杆庄稼’!”
让作物一年比一年高产,他不敢断言;但保持作物品质稳定什么的,他最拿手了。
……
楼县,龙固乡。
成为嘉谷林业事业群正式员工的余磊,被抽调至此协助建立文冠果种植合作社。
余磊第一次发现,与人打交道,比种树辛苦多了。
思想观念问题、股权问题、干部作风及能力问题,以及长期运行当中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极度贫困的楼县犹如一个弱小的婴儿,嘉谷在投资前要做的,是先扶他练习走路,就像保姆一样。这是一项最基础,也是最艰难的工作。
可以看到政府的努力: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片区项目规划等方面的工作都在推进。工程也不可谓不多:修路、打坝、移民、栽树……
但余磊切身体会到的,是不少农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肯冒风险,对此兴致乏乏。他们更在乎的是如发放农村低保、冬季取暖煤这样直接拿到钱物的扶持举措,尤其在意是否按标准发放下来,数量和质量会否打折扣。
“这样不行,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加入合作社不需要他们出钱,只需要出力,而且,这也是为他们自己而干的。”余磊找到乡长建议道。
政府上下的全力配合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县高官王清华在全县工作大会上公开发言,如果有哪个部门哪个人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罔顾大局,不用给他面子。遇到不能解决的事,嘉谷可以找地方干部,也可以直接找他。
县高官的态度,决定了政府上下对嘉谷的态度。哪怕是为了出现在县高官的眼帘中,基层干部都愿意放下身段,和嘉谷工作人员谈论项目推进的细节。
但是,态度有了,观念不一定跟得上,龙固乡乡长就感觉颇为为难:“农民没种过文冠果树,看不到长远利益,思想工作不好做啊。”
余磊并不满意他的推脱,深呼吸一口气,道:“我,是在隔壁市长大的,土生土长的晋省人。我知道不少晋省人都羡慕有煤可挖的地区,那收入是噌噌往上蹿。但那是以前,现在煤炭丰富的地区,也在想方设法寻找更多的出路,靠矿产致富很难指望得上了。”
“外出打工也不容易,在外扎根很难,总漂在外面也不是个事儿,结了婚以后就不想出去的大有人在。只有让土地增值,让大家回到家乡,形成真正的农业产业,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楼县人如果不甘于贫困,就绝对不能错过加入嘉谷合作社的机会!”
一口气说下来,余磊自己都差点愣住了。
曾几何时,他一个满脑子里只有煤炭的矿业人,居然能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
就算把当临时工的日子算上,他才加入嘉谷多久啊,嘉谷真是有毒!
但是,他对自己的这一改变乐见其成。
经历过嘉谷的培训后,他意识到,嘉谷的合作社,正在悄然改变着很多人的“活法”。
把零散的种植户、养殖户和经营者凝聚起来,其实并不一定最符合嘉谷的利益——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体系中,农户明显因此提高了与龙头企业进行谈判的地位。
做煤炭工人则不一样。就拿他父亲举例好了,经历了煤炭行业几十年起伏的工人,还不是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把握?即使是行情最好的时候,也就涨了点工资;行情一下跌,随时会被煤企踢出去。
事实证明,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单个都是很弱的,在市场经济中,他们都是弱者。
嘉谷系合作社诞生之初,就提出了“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成果与农民共享”的口号,也一直努力在做,也是社员觉得合作社可信可靠,才会合力走到今天。
他不知道合作社的优势能持续多久,又会在什么时候转变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因为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起码眼下,合作社最符合农民的利益。
龙固乡乡长自然不知道余磊心里的波涛汹涌,但他知道上头领导对于嘉谷的看重,硬着头皮,还是给了准话:“这样吧,我会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所有的村干部,挨家挨户的走访……一定不会拖嘉谷的后腿!”
余磊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
底下的人怎么开展工作,齐政并不在意,以他现在的地位,很多时候,只会看结果。
事实上,动作快的乡镇,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在嘉谷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了文冠果栽种。
在龙固乡的隔壁山头,齐政和县高官王清华弯着腰,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及至文冠果基地时,背上的衬衣已经被汗水浸透。
“这就是文冠果?真的能成活吗?”王清华看着半人高的树苗,有些纠结道。
有一句俗话说:在山上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
下决定的时候不觉得,但直面实物的时候,他才直观地体会到,自己的仕途将维系在这一株株半人高的树苗上,不免心有惴惴。
“当然能成活!”背后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
一位体型微壮的中年人漫步过来,听到王清华的质疑,不假思索的回应道。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齐政轻咳一声,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嘉谷的文冠果技术顾问马专家,也是他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的难题,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
马专家的人生堪称传奇,他本是一名报告文学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究文冠果,成为了一名文冠果专家。
他的梦想就是在荒山、荒坡、荒原,甚至沙漠、戈壁里都种上文冠果,让西北绿起来,把大西北建设成为一个山川秀美的地方。这很符合嘉谷的理念,因此嘉谷实验室主动邀请他合作研究,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又经过七八年的培育,才得到新一代稳产高产的文冠果品种。
王清华连忙与他握了握手,道:“对不起,是我妄言了。”
马专家大手一摆,声若洪钟道:“没事,你的顾虑也没错。文冠果确实是一种移栽成活难的植物。在研究培育文冠果期间,我失败了很多次,也正因为一次次的失败和嘉谷实验室的加入,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文冠果是深根性树种,在水肥充足、光照强的条件下,一年就能长二米多高,杆长得高根就扎得深,挖苗时只能带二十公分,而且主根发达了侧根就弱了,所以移栽成活率就低。
而要规模化种植,首先要解决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经过实验室和马专家的联合研究,摸索出了一套严格主根侧根长度、药水泡根、泥浆蘸根和塑料包根等繁杂的移栽技术措施,才保证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当然,成活率很重要,但果实收获才是重点。
“明年就能产果?”听完马专家的介绍后,王清华惊喜莫名。
只有能赚钱的生意才能长久的做下去,如果是能快速赚到钱的生意,能更长久地做下去。他都赌上了仕途,自然希望文冠果能源林的生意能快速赚到钱,从而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进而帮助扶贫工作继续。
“不仅能产果,还能多产果,产好果。”马专家得意地笑道。
而说到这一点,他就不得不佩服嘉谷了。
他自认是一个外行,只会最简单粗暴的培育方法——精选全国56个地方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发现那一棵苗挂果早、挂果多,就摘下来进行进行第二代育苗。这样连续选育,以培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
而嘉谷加入研究后,这一进度大大加快。也不知道是不是嘉谷氪金经验够丰富的原因,仅经过四代选育,新一代文冠果品种高产性能就已经极其稳定。
一般文冠果都是三瓣的,也有个别四瓣的,但新一代文冠果两年就开始挂果,而且出现了大量四瓣五瓣的果子。
“真是个氪金的世界。”马专家内心也不得不如是感叹。
县高官王清华才不在乎谁的功劳更高,他只在乎能不能保持稳产高产:“我了解到,文冠果树龄可达300余年,新品种的盛果期能保持二十年以上吧?”
各地的文冠果产业化尝试可谓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它们大都是由野生采集而来的,前期发展较快,后期却陷入了低产的死胡同——换言之,文冠果退化的速度超乎想象。
也是因为嘉谷一贯良好的声誉以及成果频出的过往,很多人才敢相信文冠果新品种产业化的可行性。
齐政笑了,轻抚文冠果叶片,语气轻松却不容置疑道:“您放心好了,种植文冠果的农户起码可受益三代人,这可是一年种,百年收的‘铁杆庄稼’!”
让作物一年比一年高产,他不敢断言;但保持作物品质稳定什么的,他最拿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