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扣帽子的来了(1/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嘉谷小麦升级计划的横空出世,着实是打碎了无数人的如意算盘。
从强筋小麦到中筋小麦再到弱筋小麦无所不种,嘉谷系合作社在小麦主产区遍地开花,部分优秀的二三梯队的小麦加工厂相继加入嘉谷的小麦供应体系……
这样的大展拳脚,在其他同行眼中,只余仰望的空间,就好像自己开着拖拉机,抬头一看,一架直升机从头顶掠过似的。这已经不仅仅是速度的超越了,重要的是,飞机能做的事,拖拉机不见得能做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嘉谷的目标一定是制霸小麦行业。要产业化的实现小麦的生产升级,品质升级,也只能用这种贯穿全产业链的方法,偏偏没有哪个同行,能做到这一步。
人家将路子展现出来了,你照样学不来。如此一来,别说反超嘉谷了,能不掉队就已经是万幸了。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因为嘉谷的大举动作,才使得国粮、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得到了相应的参照,或者受到了相应的刺激,才能共同推动行业升级。
归根结底,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
不过,市场经济体系对于竞争不陌生,某些不纯粹属于市场经济的体系,却也被嘉谷的大张旗鼓整蒙了——对他们来说,提前确定好的计划,一成不变的执行下去,才是熟悉的生态,至于产业界有没有升级的,关他毛事。
紧张的情绪,自然可能带来不合常理的动作。
就如齐政没有想到,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国储粮豫省分公司的李总经理。
“……对于嘉谷,对于齐董,我也是久仰大名了。如果能和嘉谷深度合作的话,分公司上下都很感兴趣。这不,我刚就任,就过来拜访齐董了。”李总笑眯眯的望着齐政,气势十足的打了一个招呼。
齐政将人让进会客室,随口寒暄几句。
他的打扮和站像,看着不像是公司高管,反而更像是政府官员,齐政也就安静的等对方开口说明来意。
他停顿了一下,有些不尴不尬的笑道:“齐董,我们是看着嘉谷的粮食基地一下子就在豫省铺开了,就是想提个要求,嘉谷能否适当控制一下自建基地的规模,好让我们有条退路?”
齐政却是稍稍扭头,道:“国储粮的托市收购,不就是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吗?现在嘉谷推动小麦产销两旺,你们还需要什么退路?”
李总挑挑眉毛,道:“储备粮也是需要定时轮换的,我们又不能纯商业收粮,嘉谷这样搞,市场上流通的粮源减少,符合中央储备粮质量标准的粮源更是大大减少,要保证完成储备轮换任务,为难死我们了……”
如果仅仅是嘉谷一家,还不至于影响国储粮的采购粮源。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问题是,嘉谷打开了“锁定粮源”的潘多拉魔盒,粮商主体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纷纷进军产粮源头,待国储粮蓦然惊醒,形势已经不一样了。
变化的源头,就在于嘉谷。解决问题,或者说让问题不继续恶化的方法,自然也只能找嘉谷。
齐政却道:“其实,嘉谷也有托市收储的资格啊……”
“合规”的民营粮企、粮库,经过国储粮和粮食局的审核、验收和筛选,也可以参与粮食托市收购。
别看嘉谷今年才大举攻略豫省,但硬条件却是早就够格了。豫省粮食储备能力超过1万吨以上的粮库,其中有两成半是属于嘉谷的。
“我就是怕这个,你两头不能兼顾啊。别人只做粮食加工、贸易,都不一定能做好,嘉谷两头兼顾,这个呀,不是我说,我觉得不应该了。”李总说着话,看着齐政。
齐政没吭声。
“所以,我们在省内又开设了200多个小麦托市收购点,按照新的规定,已经不需要嘉谷参与托市收购了。我的建议是,嘉谷可以好好巩固现有的小麦基地,而国储粮也能有充足粮源完成储备轮换任务,互相帮扶,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李总一副为你着想的模样,却基本是在下命令了。
齐政看着他,不爽的轻吐一口气。
别看李总这个职位,似乎并不起眼——事实上也确实不咋起眼。
但是,耐不住粮食收储系统的特殊地位啊。尤其是在豫省这种兼顾着保障粮食安全任务的产粮大省,国储粮集团的话语权更加不一般。
粮食产量逐年稳增,市场价格下跌,农民为了丰年保收,就倾向于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最低收购价,把粮食卖给国储粮。
这是粮食主产区最安全的保障,别看现在嘉谷又是小麦订单化,又是合作社保障,不少农民甚至地方官员,要论信任度,还是国储粮优先。
这也能理解。毕竟,一家是有国家托底的国企,一家是纯粹在市场摔打的民企,就算后者的名声更响亮,也不如前者有保障。
李总,正正的就管着豫省的粮食收储系统,一点磕绊都不带的,他的命令,直接就能影响到豫省粮食市场的稳定。
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以嘉谷的体量及独立性,基本不会受国储粮的直接辖制。
李总可以影响部分地方官员对落实嘉谷系合作社不积极,也可以禁止嘉谷参与豫省的小麦托市收储,却无法卡死嘉谷的粮食供应——嘉谷又不是一般粮商,既不需要卖粮给国储粮,也不需要从国储粮的粮库买粮,从而不得不特别注意维持和国储粮的关系。只要国储粮发了话,企业基本都会配合。
事实上,齐政也不可能因为他的所谓“为难”,就轻易改变嘉谷农业的小麦扩种计划。
这种需要调动集团上下的扩张计划,上游是有机肥加工厂的扩产,是育种单位的扩产;中游是面粉加工厂的产能扩张;下游是销售渠道的调整……总不能为了李总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让这一切准备付诸东流吧。
所以,无论他怎么绕弯子,齐政只是不允。
到最后,李总也失去了耐心,愤愤的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还扬声给嘉谷扣上一顶帽子:“你们这是缺乏民生观念和政策观念,凭借雄厚的资金扰乱市场秩序,齐董,请你好好考虑一下。”
待他离开后,谢开济马上和魏明走进了会客室。
……
嘉谷小麦升级计划的横空出世,着实是打碎了无数人的如意算盘。
从强筋小麦到中筋小麦再到弱筋小麦无所不种,嘉谷系合作社在小麦主产区遍地开花,部分优秀的二三梯队的小麦加工厂相继加入嘉谷的小麦供应体系……
这样的大展拳脚,在其他同行眼中,只余仰望的空间,就好像自己开着拖拉机,抬头一看,一架直升机从头顶掠过似的。这已经不仅仅是速度的超越了,重要的是,飞机能做的事,拖拉机不见得能做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嘉谷的目标一定是制霸小麦行业。要产业化的实现小麦的生产升级,品质升级,也只能用这种贯穿全产业链的方法,偏偏没有哪个同行,能做到这一步。
人家将路子展现出来了,你照样学不来。如此一来,别说反超嘉谷了,能不掉队就已经是万幸了。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因为嘉谷的大举动作,才使得国粮、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得到了相应的参照,或者受到了相应的刺激,才能共同推动行业升级。
归根结底,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
不过,市场经济体系对于竞争不陌生,某些不纯粹属于市场经济的体系,却也被嘉谷的大张旗鼓整蒙了——对他们来说,提前确定好的计划,一成不变的执行下去,才是熟悉的生态,至于产业界有没有升级的,关他毛事。
紧张的情绪,自然可能带来不合常理的动作。
就如齐政没有想到,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国储粮豫省分公司的李总经理。
“……对于嘉谷,对于齐董,我也是久仰大名了。如果能和嘉谷深度合作的话,分公司上下都很感兴趣。这不,我刚就任,就过来拜访齐董了。”李总笑眯眯的望着齐政,气势十足的打了一个招呼。
齐政将人让进会客室,随口寒暄几句。
他的打扮和站像,看着不像是公司高管,反而更像是政府官员,齐政也就安静的等对方开口说明来意。
他停顿了一下,有些不尴不尬的笑道:“齐董,我们是看着嘉谷的粮食基地一下子就在豫省铺开了,就是想提个要求,嘉谷能否适当控制一下自建基地的规模,好让我们有条退路?”
齐政却是稍稍扭头,道:“国储粮的托市收购,不就是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吗?现在嘉谷推动小麦产销两旺,你们还需要什么退路?”
李总挑挑眉毛,道:“储备粮也是需要定时轮换的,我们又不能纯商业收粮,嘉谷这样搞,市场上流通的粮源减少,符合中央储备粮质量标准的粮源更是大大减少,要保证完成储备轮换任务,为难死我们了……”
如果仅仅是嘉谷一家,还不至于影响国储粮的采购粮源。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问题是,嘉谷打开了“锁定粮源”的潘多拉魔盒,粮商主体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纷纷进军产粮源头,待国储粮蓦然惊醒,形势已经不一样了。
变化的源头,就在于嘉谷。解决问题,或者说让问题不继续恶化的方法,自然也只能找嘉谷。
齐政却道:“其实,嘉谷也有托市收储的资格啊……”
“合规”的民营粮企、粮库,经过国储粮和粮食局的审核、验收和筛选,也可以参与粮食托市收购。
别看嘉谷今年才大举攻略豫省,但硬条件却是早就够格了。豫省粮食储备能力超过1万吨以上的粮库,其中有两成半是属于嘉谷的。
“我就是怕这个,你两头不能兼顾啊。别人只做粮食加工、贸易,都不一定能做好,嘉谷两头兼顾,这个呀,不是我说,我觉得不应该了。”李总说着话,看着齐政。
齐政没吭声。
“所以,我们在省内又开设了200多个小麦托市收购点,按照新的规定,已经不需要嘉谷参与托市收购了。我的建议是,嘉谷可以好好巩固现有的小麦基地,而国储粮也能有充足粮源完成储备轮换任务,互相帮扶,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李总一副为你着想的模样,却基本是在下命令了。
齐政看着他,不爽的轻吐一口气。
别看李总这个职位,似乎并不起眼——事实上也确实不咋起眼。
但是,耐不住粮食收储系统的特殊地位啊。尤其是在豫省这种兼顾着保障粮食安全任务的产粮大省,国储粮集团的话语权更加不一般。
粮食产量逐年稳增,市场价格下跌,农民为了丰年保收,就倾向于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最低收购价,把粮食卖给国储粮。
这是粮食主产区最安全的保障,别看现在嘉谷又是小麦订单化,又是合作社保障,不少农民甚至地方官员,要论信任度,还是国储粮优先。
这也能理解。毕竟,一家是有国家托底的国企,一家是纯粹在市场摔打的民企,就算后者的名声更响亮,也不如前者有保障。
李总,正正的就管着豫省的粮食收储系统,一点磕绊都不带的,他的命令,直接就能影响到豫省粮食市场的稳定。
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以嘉谷的体量及独立性,基本不会受国储粮的直接辖制。
李总可以影响部分地方官员对落实嘉谷系合作社不积极,也可以禁止嘉谷参与豫省的小麦托市收储,却无法卡死嘉谷的粮食供应——嘉谷又不是一般粮商,既不需要卖粮给国储粮,也不需要从国储粮的粮库买粮,从而不得不特别注意维持和国储粮的关系。只要国储粮发了话,企业基本都会配合。
事实上,齐政也不可能因为他的所谓“为难”,就轻易改变嘉谷农业的小麦扩种计划。
这种需要调动集团上下的扩张计划,上游是有机肥加工厂的扩产,是育种单位的扩产;中游是面粉加工厂的产能扩张;下游是销售渠道的调整……总不能为了李总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让这一切准备付诸东流吧。
所以,无论他怎么绕弯子,齐政只是不允。
到最后,李总也失去了耐心,愤愤的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还扬声给嘉谷扣上一顶帽子:“你们这是缺乏民生观念和政策观念,凭借雄厚的资金扰乱市场秩序,齐董,请你好好考虑一下。”
待他离开后,谢开济马上和魏明走进了会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