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汉魏文魁 > 第十八章、东海傲来

第十八章、东海傲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原本历史上东吴有名的战将很多,如程普、黄盖那些是孙坚时代的故吏,历仕三世,蒋钦、周泰、董袭、凌操等为孙策侧近,潘璋、徐盛乃孙权所简拔, 是勋只是在沿海地区骚扰一番,要说就能够招降上述将领中的任何一位,那根本天方夜谭嘛。

    或许能够招到的,也只有一些小字辈而已,比方说凌统、吕蒙——不过凌统是凌操的儿子,吕蒙是邓当的舅子,不大可能弃家来投。再比方说丁奉,跟演义上不同,这人在前期只是甘宁、陆逊、潘璋麾下小将,要到后期才大放异彩,也就是说,这年月他顶天了一个营长,还是有机会招降的。

    然后就是留赞了,此人虽然并无正传,但其出身和经历都跟丁奉有点儿象,后来的名位也皆相若,就好比陈到之比赵云一般。如今他只是个小小的会稽郡贼曹,正科级或者副处级干部,扔下孙家这条破船,归向自己……啊不,归向朝廷,那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是勋正琢磨着呢,突然旁边司马阙提醒他,说对面派人过来打话了。

    原来当日消息报至山阴,会稽郡丞淳于式召集属吏会商,留赞当即请令,说我愿意领兵前去侦察,要是对方数量不多,那就直接把他们给灭了。山阴长魏滕就说啦,能够攻破县城——这时候鄞县已破的消息刚传过来,鄮县则只知道港口遇袭——说明贼兵势大,城中只有郡兵千余,还是严密防守为好。不宜轻出。咱们应该赶紧派人去吴县向吴侯求救哪。

    留赞一撇嘴。说如今敌情不明。总共多少人,从哪儿来的,咱们全都两眼一抹黑,派人去了吴县,吴侯问起来可该如何回答啊?是否能靠一郡之力将贼众剿灭,要不要求取援兵,还是得我先去两县瞧个究竟再说。

    淳于式认为留赞所言有理,便即下令。命其率领百名郡兵前去打探消息。他知道留赞够勇,胆大包天,所以临行前还特意关照,说不管对方有多少人,你只管探查清楚他们的数量和来意,绝对不可妄起正面冲突。留赞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心里却说,要瞧着打不赢,我当然不会去送死,若是能够打赢。哪有遇而不战的道理呢?

    于是便在郡兵中挑选了一百七十名精锐,并自家乡中勇壮。比淳于式分派的足足多了一倍有余,全都穿戴上最好的铠甲,手持郡内最锋锐的兵刃,匆忙离开山阴,朝向东方疾行。

    途中才知道鄮县也被攻破,于是匆忙赶来。县城才被战火,城内百姓或者被虏,或者逃散,剩下那些也都搞不清楚状况,光会说贼人势大,武器精良。留赞听说贼众还占据着港口不走,于是也不管县城了,略加休整,就赶紧跑到港边来探查了。

    到了港口一瞧,他心里也不禁打鼓,这都是何方的贼人啊,武器装备比我手下还精良呢——这既非山贼,也非海寇,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大致一数,估计敌兵二倍于己,留赞对自身的武力和指挥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心说不妨先战上一场,说不定就有机会将其彻底击溃呢?

    于是他就先披发,再叫天,最后唱了一首歌子以鼓舞士气——那还真不是什么妖法,只是他“倾奇”的臭习惯而已——挺着刀就冲上去了。本来杀伤了秦宜禄,眼瞧着敌方士气大挫,就要全面溃败的,留赞心中正喜,突然从海面上飞来一阵箭雨,就彻底把他给打蒙了。

    是,他是早就瞧见港口的船只啦,然而只当是被贼人掳获的商船而已,没想到船上还有不少的敌兵。直到被箭雨射得存身不住,被迫后撤,留正明才终于醒悟过来,对方不止五百人啊,五百人哪会那么容易就数日内连端两座县城?就箭羽的密度来判断,船上起码还有一两百,说不定更多……

    估计是打不赢了,那还是遵照郡丞的吩咐,先打听清楚他们都是谁、从哪儿来的、意图何为再说吧。

    于是留赞便派一名亲信,脱卸了铠甲,抛下了武器,高举双手来至阵前,说请你们领军的出来说话。消息报来,是勋正琢磨着该怎么收服这位留正明呢——这年月地方势力绝对强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豪门之向背就等同于民心向背了,故此绝不可轻视带路党的作用。吴郡好说,有吴四姓可以联络,但在会稽郡内,他就没有合适的内应啦——终究司马阙只是一县之小吏而已,并且出身寒门,带路的能量很低,若能收得留赞,比司马阙强了十倍还不止。

    可是该怎么收呢?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消息闭塞,哪怕自己在中原再如何名声煊赫,也不可能跑吴会来一呼百应,说不定对方还迷糊呢:是宏辅,何许人也?

    况且两家如今算是敌国,若不能先将其逼至山穷水尽,又待如何收服?就算诸葛亮收姜维吧,那也得姜伯约先有家难归,然后孔明列阵相对,这才四轮小车一推出来,姜维纳头便拜。但凡身后还有平坦大道,谁肯背井离乡去跟从他人呢?又不是说是宏辅可以瞬间便制压全会的。

    略作沉吟,是勋琢磨着既然正道难行,我不如玩点儿花,走走斜道看吧。于是整顿衣冠,下了大船,乘坐小舟登了岸,施施然来至阵前。先派人过去招呼,说我家将军这就出来啦,可是哪有对一名小兵说话的道理?你们那个瘸子主将赶紧阵前来迎。

    留赞得报,即命两兵以大盾相遮,自己手按长刀,坦然而出。那边是勋也在数名部曲的护卫下出来了,双方距离约两丈多远,各距敌阵在百步左右——不怕对方施放冷箭。

    留赞抬眼一瞧,就见敌将并未着甲,宽袍缓带。是士人装扮。心中更加疑惑。于是扬声问道:“汝等何如人也?自何处而来?安敢骚扰吾境。杀掠吏民?!”

    是勋出阵前就已经关照过自家部曲啦,说待会儿不管我说什么,跟敌将如何的来言去语,你们都不准笑,而要紧绷着面皮,仿佛随时都能抄刀子冲上去放对一般——他还特意找的是几名幽默感欠奉的部曲,卫护自己出阵。当下听得留赞询问,是勋乃捋着胡须、撇着嘴巴。大声回复:“吾等自东海傲来国而来,为前此会稽商旅贸易不成,焚我港口,杀我民众,故来相报耳!”

    留赞听得一头雾水——傲来国?那是哪儿啊?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对方此言真的可信么?于是一皱眉头,质问道:“安得虚言诓吾?汝等皆中华衣冠也,如何自甘蛮夷?”

    留赞是没见过外国人,但他见过蛮夷啊,会稽中南部山区就有不少的山越族,穿着打扮、风俗习惯。都与汉人……哦,这年月还没有独立的汉民族——都与中华之人不同。眼瞧着身前这些来历不明的敌匪。全都身着中原式样的铠甲,而眼前这名敌将深衣大袖,也绝类中华衣冠(其实就是)啊,怎么就是什么东海外的蛮夷了?

    要说这年月还并没有公服,但是已有朝服,也就是说,官员们平常坐衙时可以随心所欲,逢朝会、大祀及各节庆日,则都必须穿着的统一服装。这套规矩是从西汉武帝时为其滥觞的,到东汉成为定制,不似后世官服那么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而一律着赭(原本一年四季穿着四色,后来逐渐统一),文吏上衣下裳,头戴介帻和梁冠,武官衣裳略同,但戴平巾帻和皮弁。只以冠梁的数量、弁上雉羽的品质,以及印绶种类来区分秩禄。还有某些特殊装扮,比方说法官戴獬豸冠,如此而已。

    倘若是勋穿着朝服出来,那就彻底假装不了外国人啦,可如今他身着常服,只是中华普通士人打扮——适才于船上观战,也未曾着甲——留赞见到就不禁含糊啊,你真的不是中国人吗?为啥穿的跟我们绝似?

    是勋冷冷而笑:“是无知识者也!吾等本田齐之遗民,迁海外而国,于秦、于汉,并为藩属,岁岁有贡——本中华之人,而着中华之服,何怪也?”

    这种诡言蒙不了后世之人,即便源出中华,海外住得久了,服装、习俗自然会有所改变——比方说朝鲜、琉球,都还一度照搬大明衣冠呢,可是用不了一百年,就走样得没法看了。也蒙不了这年月的有识之士——海外异国,可能我真没听说过,但为朝廷藩属,还年年进贡,哪有典籍不载的道理?

    是勋纯粹欺负留赞就是一乡下土包子,出身暂且不论,在士林中毫无名望,倒打小就喜欢武事,“好读兵书及三史”,所以才敢当面直斥他“是无知识者也”。

    留赞果然被他给说迷糊了,心中似信非信,只好继续问道:“若我会稽商贾于汝国作恶犯法,自可惩治,安有回报我郡之理?或可遣使行文,知会郡府,焉能妄动刀兵?”你们就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啊,就算有商人跟你们那儿做了再大的恶,那也不是我方政府授意的,怎能直接就派兵打过来呢?

    是勋冷笑道:“汝等耳目闭塞,不知我也,我却知汝。今汉室蒙尘,中原动荡,朝廷而难命吴会,吾等何诉?以藩国而就郡府,是自取辱也。故自报之!”你要我们遣使或者行文,外交解决问题?可你们只是小小的郡府,我们是一王国,地位根本就不对等,让我国跟你郡交涉,那是自降身份啊。至于朝廷,朝廷如今管得了吴郡、会稽的事儿吗?所以干脆,我们自己带兵来报仇了。

    留赞闻言,不禁怒火熊熊燃起:“何物蛮夷,而敢轻视中华!”手上一紧,长刀便欲出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