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2章 反转再反转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
隆庆的眼睛瞪起、嘴巴微微地张开,既是惊讶又是愤怒地望向李春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从奏疏泄密的消息传到自己耳中,他当时便认为故意让自己难堪的人正是那个该死的礼部主事李焘,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出自于李春芳之手。
在他的印象中,李春芳是一个极守规矩的人,对自己亦是一直恭敬有加,不曾想这个老好人竟然会朝自己捅来如此狠厉的刀子。
堂堂的内阁首辅竟然故意让自己这位皇帝难堪,若是事情控制不好,那么李春芳恐怕发动百官攻击自己,届时自己明君的形象将要大打折扣了。
“李阁老,你说是你将奏疏的内容泄露出去的?”张福原本不敢插嘴,但这个时候终于忍不住求证道。
郭朴已经清楚事情的原委,面对李春芳的突然间坦白,亦是无奈地叹息一声,然而眼神复杂地望向旁边的李春芳。
李春芳的目光坦然,显得一本正经地点头道:“正是!李焘上疏之时便将副本交给我,此次确实是我将奏疏的内容外泄,所以李焘并没有沽名之举!”
“李阁老,你你为什么要这般做呢?”张福望了一眼脸色铁青的隆庆,而后显得困惑地询问道。
李焘的上疏还能归咎于年轻气盛,只是身居百官之首的李春芳亦是如此态度,更是直接将隆庆推到火坑上烤,这个事情无疑变得复杂起来了。
陈以勤和张居正虽然已经知晓李春芳的举动,但并不知晓其中具体的缘由,不由得好奇地扭头望向李春芳。
隆庆原本还显得十分的坦然,毕竟要针对的人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礼部主事。只是得知堂堂的内阁首辅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当即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不由得紧张地望向李春芳。
“皇上,臣如此之举,缘由有二:一是国有国的章程,官员的奏疏经过通政司到皇上这里,皇上有权直接处置奏疏,但却无权留中不发。若是皇上开创了‘留中不发’的先河,不仅阻塞官员的言路,甚至会耽误朝中要事,故而还请皇上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疏不可留中,此非明君所为!”李春芳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便是亮出理由道。
郭朴等人听到李春芳这个理由,不由得轻轻地点了点头。
留中不发确实不符合国法,嘉靖当年虽然将治安疏“留中”几个月,但最后还是处理了此疏,将海瑞打入了刑部大牢。
隆庆而今效仿嘉靖当年的做法,似乎还打算将酒色财气疏一直留中,这无疑是一种“非法”行径。
正是如此,李春芳的立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隆庆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疏确实不该“留中不发”。
这
张福原来还沾沾自喜自己的逻辑分析,只是听到李春芳的这一番言论,却是不由得担忧地扭头望向靠在床头上的隆庆。
隆庆心里虽然讨厌起李春芳,只是听到李春芳揭开“留中不发”的错误做法,脸上亦是感到一阵火辣辣的。
按着他原本的规划,确实是想要将酒气财气疏永远地留中,让这一道不利于自己的奏疏无法公之于众。
只是如今,内阁首辅李春芳却是咬上了这一件事情,让他感到自己这个皇帝根本不是“无所不能”。
李春芳看着隆庆没有正面回应,便又是继续说道:“其二则是臣之所愿,还请皇上能自省己身!皇上而今疏于政务,不关心朝中诸事,面对臣等改制之策更是一拖再拖。然今国困民穷,审时酌变方为国家经久之图。以宗藩禄米为例,国初亲郡王将军四十九位,今玉牒内见存者二万八千九百二十四位,岁支禄粮八百七十万石余,其中郡县主君及仪宾尚不在内,而今大明财政大半的去向皆为宗藩所获,此乃大明财政之一大症结。而皇上先是失信于林阁老,至今都是悬而未决,臣早已是心急如焚!”
林晧然听到李春芳提及自己,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
宗藩禄米确实已经成为目前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顽疾。虽然嘉靖时期就已经意识到宗藩禄米的危害,但那时大明的财政几乎是供由嘉靖炼丹、修建承天皇宫和道家建筑,致使朝廷拖欠宗藩禄米的情况是极为严重。
尽管嘉靖四十四年颁布了新的宗藩条例,但所削减的宗藩禄米并不多,而今大明的财政得到改善,反而是要足够支付宗藩禄米,致使朝廷每年支付禄米达到八百七十万石之多。
正是如此,现在粮税、市舶司、商税和苏杭织造局的收入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大明财政及百姓,而是这种附身在大明王朝身上的蛆虫,所以这些年朝廷百官辛辛苦苦其实是给宗人打工了。
有鉴于此,百官对削减宗藩禄米的呼声日高,但偏偏隆庆对大明顽疾的坐视不理,将这个事情一直拖着不处理。
郭朴等人听到李春芳的这席话,亦是默默地望向隆庆,却是看这个皇帝有没有将这些话听进耳中。
隆庆的最大问题并不是酒气财气,而是对大明顽疾的坐视不理,却是没有肩负起皇帝爱民的责任。
“李爱卿,即便你是要朕削减宗藩禄米,可以跟朕坐下来细谈,却不必如此令朕难堪!”隆庆努力地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怨气,却是有些不满地道。
郭朴等人听到隆庆这番看似通情达理的话,却是不由得暗暗地摇头。
他们何曾不想跟隆庆坐下来好好细谈,只是隆庆现在一直在躲着他们,而登基四年的时间主动召见他们的数次不超过一个手掌。
“臣并非是故意要皇上难堪,而是希望皇上能够纠正留中不发的错误,亦恳求皇上励精图治!”李春芳面对着隆庆的不满,再度申明态度地道。
隆庆沉默了片刻,当即便对李春芳许诺道:“既然李阁老要求,那么请再制定一份削减宗藩禄米的方案,朕定会认真斟酌!”
“臣领旨!”李春芳看到隆庆如此开明,眼睛不由得迸发光芒地拱手道。
郭朴等人见状,亦是不由得暗松一口气,本以为隆庆是要一意孤行,却没有想到隆庆是一位十分开明的帝王,已然是听进他们此次的劝谏。
事情到此,隆庆不仅没有坚持追究李焘的罪责,而且还同意李春芳提出削减宗藩禄米的提议,可谓是皆大欢喜。
由于隆庆答应削减宗藩禄米,致使包括李春芳在内的阁臣都十分的高兴,感觉卡着数年的削减宗藩禄米是要动真格了。
春节假期结束,李春芳便是急不可耐地制定了一个新的宗藩新例,却是要一举处理宗藩这个毒瘤。
只是到了正月底,仍旧没有得到隆庆的批复。
有鉴于皇宫传出乾清宫急召太医的消息,李春芳等人亦是耐着性子等待,毕竟隆庆的身体不佳还是情有可原。
眨眼到了二月中旬,礼部上公文询问了数次,结果每一份文书都是石沉大海,乾清宫一直没有任何的音信。
众人终于慢慢意识到隆庆突然变卦了,已然是不想要对宗藩禄米动真格。
经过多方打听,却是得到了一些小道消息:隆庆在那次散场后,似乎是越想越委屈,在泡脚的时候突然莫名其妙地骂了李焘和李春芳是“驴牛射出来的贼亡八”。
虽然不知道这位堂堂的大明皇帝从哪里学得这种市井污言,但隆庆的态度已然是昭然若揭,却是不没有推动削减宗藩禄米的心思。
跟着李春芳等人的失望不同,林晧然其实早已经猜到这个结果。
隆庆终究还是朱家的一份子,真要推动新的宗藩新例,难免会激发地方藩王的暴动,而隆庆根本不具备这种魄力。
李春芳无疑是希望彻底解决宗藩禄米的顽疾,从而让大明财政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此举对宗藩的利益无疑是伤筋动骨。
隆庆终究还是朱家的一员,而今更是由于血统才成功地坐上皇位,想必是不愿意冒着得罪近三万宗人的风险而削减宗藩禄米。
有鉴于此,隆庆定然还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却是不愿意冒着自己地位动摇的风险,更愿意碌碌无为地享受如今的生活。
事情确实如同林晧然所料,隆庆不仅逃避着立储的事情,而且对李春芳等人削减宗藩禄米的方案是置之不理。
待到二月下旬来临,李春芳已经确信隆庆那日其实是搪塞于他,便心灰意冷地选择上疏向隆庆请辞。
内阁首辅李春芳上疏请辞的消息一经传出,当即便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
隆庆的眼睛瞪起、嘴巴微微地张开,既是惊讶又是愤怒地望向李春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从奏疏泄密的消息传到自己耳中,他当时便认为故意让自己难堪的人正是那个该死的礼部主事李焘,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出自于李春芳之手。
在他的印象中,李春芳是一个极守规矩的人,对自己亦是一直恭敬有加,不曾想这个老好人竟然会朝自己捅来如此狠厉的刀子。
堂堂的内阁首辅竟然故意让自己这位皇帝难堪,若是事情控制不好,那么李春芳恐怕发动百官攻击自己,届时自己明君的形象将要大打折扣了。
“李阁老,你说是你将奏疏的内容泄露出去的?”张福原本不敢插嘴,但这个时候终于忍不住求证道。
郭朴已经清楚事情的原委,面对李春芳的突然间坦白,亦是无奈地叹息一声,然而眼神复杂地望向旁边的李春芳。
李春芳的目光坦然,显得一本正经地点头道:“正是!李焘上疏之时便将副本交给我,此次确实是我将奏疏的内容外泄,所以李焘并没有沽名之举!”
“李阁老,你你为什么要这般做呢?”张福望了一眼脸色铁青的隆庆,而后显得困惑地询问道。
李焘的上疏还能归咎于年轻气盛,只是身居百官之首的李春芳亦是如此态度,更是直接将隆庆推到火坑上烤,这个事情无疑变得复杂起来了。
陈以勤和张居正虽然已经知晓李春芳的举动,但并不知晓其中具体的缘由,不由得好奇地扭头望向李春芳。
隆庆原本还显得十分的坦然,毕竟要针对的人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礼部主事。只是得知堂堂的内阁首辅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当即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不由得紧张地望向李春芳。
“皇上,臣如此之举,缘由有二:一是国有国的章程,官员的奏疏经过通政司到皇上这里,皇上有权直接处置奏疏,但却无权留中不发。若是皇上开创了‘留中不发’的先河,不仅阻塞官员的言路,甚至会耽误朝中要事,故而还请皇上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疏不可留中,此非明君所为!”李春芳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便是亮出理由道。
郭朴等人听到李春芳这个理由,不由得轻轻地点了点头。
留中不发确实不符合国法,嘉靖当年虽然将治安疏“留中”几个月,但最后还是处理了此疏,将海瑞打入了刑部大牢。
隆庆而今效仿嘉靖当年的做法,似乎还打算将酒色财气疏一直留中,这无疑是一种“非法”行径。
正是如此,李春芳的立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隆庆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疏确实不该“留中不发”。
这
张福原来还沾沾自喜自己的逻辑分析,只是听到李春芳的这一番言论,却是不由得担忧地扭头望向靠在床头上的隆庆。
隆庆心里虽然讨厌起李春芳,只是听到李春芳揭开“留中不发”的错误做法,脸上亦是感到一阵火辣辣的。
按着他原本的规划,确实是想要将酒气财气疏永远地留中,让这一道不利于自己的奏疏无法公之于众。
只是如今,内阁首辅李春芳却是咬上了这一件事情,让他感到自己这个皇帝根本不是“无所不能”。
李春芳看着隆庆没有正面回应,便又是继续说道:“其二则是臣之所愿,还请皇上能自省己身!皇上而今疏于政务,不关心朝中诸事,面对臣等改制之策更是一拖再拖。然今国困民穷,审时酌变方为国家经久之图。以宗藩禄米为例,国初亲郡王将军四十九位,今玉牒内见存者二万八千九百二十四位,岁支禄粮八百七十万石余,其中郡县主君及仪宾尚不在内,而今大明财政大半的去向皆为宗藩所获,此乃大明财政之一大症结。而皇上先是失信于林阁老,至今都是悬而未决,臣早已是心急如焚!”
林晧然听到李春芳提及自己,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
宗藩禄米确实已经成为目前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顽疾。虽然嘉靖时期就已经意识到宗藩禄米的危害,但那时大明的财政几乎是供由嘉靖炼丹、修建承天皇宫和道家建筑,致使朝廷拖欠宗藩禄米的情况是极为严重。
尽管嘉靖四十四年颁布了新的宗藩条例,但所削减的宗藩禄米并不多,而今大明的财政得到改善,反而是要足够支付宗藩禄米,致使朝廷每年支付禄米达到八百七十万石之多。
正是如此,现在粮税、市舶司、商税和苏杭织造局的收入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大明财政及百姓,而是这种附身在大明王朝身上的蛆虫,所以这些年朝廷百官辛辛苦苦其实是给宗人打工了。
有鉴于此,百官对削减宗藩禄米的呼声日高,但偏偏隆庆对大明顽疾的坐视不理,将这个事情一直拖着不处理。
郭朴等人听到李春芳的这席话,亦是默默地望向隆庆,却是看这个皇帝有没有将这些话听进耳中。
隆庆的最大问题并不是酒气财气,而是对大明顽疾的坐视不理,却是没有肩负起皇帝爱民的责任。
“李爱卿,即便你是要朕削减宗藩禄米,可以跟朕坐下来细谈,却不必如此令朕难堪!”隆庆努力地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怨气,却是有些不满地道。
郭朴等人听到隆庆这番看似通情达理的话,却是不由得暗暗地摇头。
他们何曾不想跟隆庆坐下来好好细谈,只是隆庆现在一直在躲着他们,而登基四年的时间主动召见他们的数次不超过一个手掌。
“臣并非是故意要皇上难堪,而是希望皇上能够纠正留中不发的错误,亦恳求皇上励精图治!”李春芳面对着隆庆的不满,再度申明态度地道。
隆庆沉默了片刻,当即便对李春芳许诺道:“既然李阁老要求,那么请再制定一份削减宗藩禄米的方案,朕定会认真斟酌!”
“臣领旨!”李春芳看到隆庆如此开明,眼睛不由得迸发光芒地拱手道。
郭朴等人见状,亦是不由得暗松一口气,本以为隆庆是要一意孤行,却没有想到隆庆是一位十分开明的帝王,已然是听进他们此次的劝谏。
事情到此,隆庆不仅没有坚持追究李焘的罪责,而且还同意李春芳提出削减宗藩禄米的提议,可谓是皆大欢喜。
由于隆庆答应削减宗藩禄米,致使包括李春芳在内的阁臣都十分的高兴,感觉卡着数年的削减宗藩禄米是要动真格了。
春节假期结束,李春芳便是急不可耐地制定了一个新的宗藩新例,却是要一举处理宗藩这个毒瘤。
只是到了正月底,仍旧没有得到隆庆的批复。
有鉴于皇宫传出乾清宫急召太医的消息,李春芳等人亦是耐着性子等待,毕竟隆庆的身体不佳还是情有可原。
眨眼到了二月中旬,礼部上公文询问了数次,结果每一份文书都是石沉大海,乾清宫一直没有任何的音信。
众人终于慢慢意识到隆庆突然变卦了,已然是不想要对宗藩禄米动真格。
经过多方打听,却是得到了一些小道消息:隆庆在那次散场后,似乎是越想越委屈,在泡脚的时候突然莫名其妙地骂了李焘和李春芳是“驴牛射出来的贼亡八”。
虽然不知道这位堂堂的大明皇帝从哪里学得这种市井污言,但隆庆的态度已然是昭然若揭,却是不没有推动削减宗藩禄米的心思。
跟着李春芳等人的失望不同,林晧然其实早已经猜到这个结果。
隆庆终究还是朱家的一份子,真要推动新的宗藩新例,难免会激发地方藩王的暴动,而隆庆根本不具备这种魄力。
李春芳无疑是希望彻底解决宗藩禄米的顽疾,从而让大明财政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此举对宗藩的利益无疑是伤筋动骨。
隆庆终究还是朱家的一员,而今更是由于血统才成功地坐上皇位,想必是不愿意冒着得罪近三万宗人的风险而削减宗藩禄米。
有鉴于此,隆庆定然还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却是不愿意冒着自己地位动摇的风险,更愿意碌碌无为地享受如今的生活。
事情确实如同林晧然所料,隆庆不仅逃避着立储的事情,而且对李春芳等人削减宗藩禄米的方案是置之不理。
待到二月下旬来临,李春芳已经确信隆庆那日其实是搪塞于他,便心灰意冷地选择上疏向隆庆请辞。
内阁首辅李春芳上疏请辞的消息一经传出,当即便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