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咸鱼翻身的亚历山大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无法判断,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真实想法,在英伦三岛本土,遭到德国空军不分昼夜的空袭之下,精锐的德国陆海军,一百五十余万兵力,大小一百余艘军舰集结在英吉利海峡对岸,从敦刻尔克开始,往比利时境内伸展,形成十几个攻击拳头的关键时刻,一向老奸巨猾、善于审时度势的丘吉尔,怎么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在遥远的东方亚洲,向中国的唐秋离发起挑战。
此时的英国,已经被德军打得摇摇晃晃,依赖美国人的不断输血,依仗上帝赐给的天然屏障,英吉利海峡,阻碍了德国人的脚步,英国人才能够支撑到今天,也是所向披靡的德国陆军,在欧洲大陆之外,至今还没有拿下的唯一一块土地。
国内的情况,已经是焦头烂额,英国人凭着最后一口气,在那咬牙苦苦支撑,丘吉尔竟然还要在海外,以印度为基地,向已经在中南半岛站稳脚跟、锐气正盛的唐秋离打起了动手的主意,不但让人十分的费解,还觉得不可思议!
究其原因,除了唐秋离的那份被世界各地广为传发的回电,以及公开枪毙四十七名英国人,让大英帝国和首相阁下,丢尽了脸面之外,恐怕在丘吉尔的内心,对于大英帝国重返中南半岛乃至东南亚一带,念念不忘的结果吧?
丘吉尔被激怒了,唐秋离一集响亮的耳光,打出了他的真火,英国人被激怒了,大英帝国的臣民,从来没有在海外,被亚洲人公开枪毙的先例,雄踞世界之巅百余年的日不落帝国,曾经咆哮世界的英国狮子,虽然已经老迈,连尾巴上,都长满了脓疮,一副日薄西山、风光不再的架势。
但是,这并不妨碍自我感觉良好,依然沉浸在日不落帝国辉煌往昔的英国人,鼓起最后一点儿底蕴,向一直不入流的亚洲中国人,咆哮几声,以显示自己的尊严不可侵犯!
虽然丘吉尔的举动,让一贯与英国交好的美国人,十分的不理解,而且,还忧心忡忡,在东南亚目前的局势下,美国人最大的敌人,是趴在自己家门口的那支饿狼日本人,而不是唐秋离,这种时候,美国人绝不希望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挑起新的争端,牵扯唐秋离的精力。
这会妨碍美国人的“虎鲨行动计划,”更不返回美国人在东南亚的根本利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亲自给丘吉尔发去一封长电,陈述厉害关系,希望丘吉尔,在中国人唐秋离,没有爆发雷霆之怒的情况下,尽早收手,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罗斯福没好意思说,你们英国人已经是自身难保,怎么还会有精力,在中南半岛挑起事端?一个希特勒,就让英国人血流不止,那个唐秋离,就能被你们英国人吓住?
罗斯福就差用不自量力,来讽刺那位固执得让人生厌的英国首相,对于亚洲形势的判断,罗斯福比丘吉尔清醒,英国人是败军之将,被日本人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怎么跑到东印度的,自己还不清楚?
而且,驻印度的十几万英军,在日本人痛打自己同胞的时候,都不敢伸出援助之手,面对击败日本人的唐秋离的虎贲之师,英军能讨到便宜吗?稍有不慎,就会动摇英国本土的根本。
所以,就罗斯福而言,绝不希望丘吉尔冒这个险,可是,一贯对美国人言听计从的丘吉尔,这一回,不知道哪里来了倔脾气,红着眼睛找唐秋离拼命,而且,英国议会两院,授权首相丘吉尔,可以启动战时首相特权,在不经过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可以决定对外使用武力。
当然,对象必须是亚洲国家,日本人除外,全体英国人,把那个东方的魔鬼唐秋离,看做是除了德国元首希特勒之外,大英帝国的第二个不共戴天的敌人,这只约翰牛彻底疯了,失去理智的疯狂了。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忧心忡忡的看着丘吉尔的回电,一阵无力的感觉,油然袭上心头,他无法劝说一意孤行而又固执的丘吉尔,放下这种不切实际而危险的做法,他办不到。
同时,罗斯福更不希望,在英国人在中南半岛,对唐秋离动手,所引发的后果,成为压垮英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果真如此的话,整个欧洲,就是德国人的天下,更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对于丘吉尔来说,是一次从重返东南亚的好机会,可对于罗斯福来说,看到的是危机。
罗斯福也曾经想过,威胁和利诱那个中国人唐秋离,让他与丘吉尔和解,当然,前提条件是唐秋离必须付出代价,让丘吉尔挽回面子、让英国人满意的代价,可这种想法,刚一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可笑而不切实际,那个唐秋离,在涉及到领土和民族尊严的问题上,从来不会妥协,而且,反应超乎寻常的激烈,最主要的,是目前美国的现状,没有可以要挟唐秋离的筹码,一个日本人,就让美国人忧心不已,从根本上来说,美国人还有求于唐秋离。
所以,绝不希望英国人在唐秋离面前吃败仗的罗斯福,只能尽可能的为英国提供帮助,出兵助拳是不可能了,谁知道日本人什么时候发疯,扑上来要麦克阿瑟一口,罗斯福给麦克阿瑟的秘密命令是,提供武器装备和弹药,数量要以满足英军的要求为准。
以苏门答腊岛为英军补给基地,保证英军战斗的一切所需,当然,绝对不能让唐秋离闻到一点儿味道,否则,美国人就是两面不讨好,即不见喜与英国人,又大大的得罪了需要利用的唐秋离,可怜的麦克阿瑟将军,随着罗斯福总统的一道命令,沦落为英国人的后勤部长。
以麦克阿瑟在东南亚混迹多年的经验,和与唐秋离历次打交道的心得体会,他并不认为,总统的这个命令,是如何的高明和睿智,自己畏惧唐秋离的虎狼之师,可麦克阿瑟本人,却很是瞧不起英国人,两相比较之下,他不看好英国人这个愚蠢的举动,但是,总统命令以下,麦克阿瑟只好捏着鼻子,走马上任,心里那个别扭劲儿,就别提了!
和心里乱糟糟的麦克阿瑟相比,原英军驻中南半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却是意气风发,他正在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二个春天,就在几天前,他被英军总参谋部,任命为驻印度英军总司令官,统一指挥十八万英军和二十三万印度军队,负责实施对缅甸北部中.队发动进攻的所有军务。
自从缅甸兵败,逃到印度东部的亚历山大将军,吃尽了白眼儿和冷嘲热讽,曾经的中南半岛第一号人物,沦落成一个区区的地方民政官,日子过得十分憋屈,这一次,时来运转,终于咸鱼翻身,他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罢免和更换了印度东部所有的地方行政长官和军队指挥官,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
上任伊始,亚历山大就搞得印度东部地区,鸡飞狗跳、人人自危,他有这个权力,根据英军总参谋部的授权,为了战争需要,亚历山大可以调集英国驻印度的所有军力和人力,包括对不称职的地方行政长官进行正常的罢免,当然,正不正常的,只有亚历山大自己心里清楚。
亚历山大本人,耍了一通威风之后,静下心来,就跟做梦似的,他就是想不通,国内的那些军政两界大佬们,怎么就会良心发现,对自己青眼有加,给了自己再次翻身的机会,莫非是万能而仁慈的上帝,特别的眷顾自己?
其实,亚历山大还真多心了,选中他作为重返中南半岛的英印军最高指挥官,原因只有一个,他熟悉中南半岛的情况,其他的英军将领,恐怕连那里的河水往哪个方向流淌,都不知道,如果有其他的合适人选,国内的那些大佬们,绝对不会启用他这个丢了东南亚的败军之将。
从四月十六日开始,亚历山大调集了英军第三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九师,英军普拉姆守备第一军,兰姆加守备第一旅、第二旅,第一、第二丛林作战旅,英印混编第三军、第四军,兰普森守备第五军、第一混成旅等步兵部队,共计二十三万英印军部队。
除此之外,亚历山大还调集了二十五个炮兵团,六个坦克旅的重火力部队,以及英国驻印军空军十个战斗机团、六个轰炸机团的航空兵力量,这是英军驻印度部队,所能调集的最多兵力。
而在此之前,英军驻普拉姆、兰姆加、兰普森的守备部队,已经先期开往印缅边境地区,到了四月二十三日,经过一周的准备时间,亚历山大下达了英印军主力部队,往印缅边境,胡康河谷一线推进的命令,他的指挥部,就设在紧挨着边境地区的小镇普拉姆。
而此时的唐秋离,对于英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还一无所知,他的注意力,都放在处理中南半岛暴乱的善后工作上,独立师情报处的关注重点,也在马六甲海峡对岸,对于缅北地区英军的异动,同样毫无觉察。
(未完待续)
无法判断,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真实想法,在英伦三岛本土,遭到德国空军不分昼夜的空袭之下,精锐的德国陆海军,一百五十余万兵力,大小一百余艘军舰集结在英吉利海峡对岸,从敦刻尔克开始,往比利时境内伸展,形成十几个攻击拳头的关键时刻,一向老奸巨猾、善于审时度势的丘吉尔,怎么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在遥远的东方亚洲,向中国的唐秋离发起挑战。
此时的英国,已经被德军打得摇摇晃晃,依赖美国人的不断输血,依仗上帝赐给的天然屏障,英吉利海峡,阻碍了德国人的脚步,英国人才能够支撑到今天,也是所向披靡的德国陆军,在欧洲大陆之外,至今还没有拿下的唯一一块土地。
国内的情况,已经是焦头烂额,英国人凭着最后一口气,在那咬牙苦苦支撑,丘吉尔竟然还要在海外,以印度为基地,向已经在中南半岛站稳脚跟、锐气正盛的唐秋离打起了动手的主意,不但让人十分的费解,还觉得不可思议!
究其原因,除了唐秋离的那份被世界各地广为传发的回电,以及公开枪毙四十七名英国人,让大英帝国和首相阁下,丢尽了脸面之外,恐怕在丘吉尔的内心,对于大英帝国重返中南半岛乃至东南亚一带,念念不忘的结果吧?
丘吉尔被激怒了,唐秋离一集响亮的耳光,打出了他的真火,英国人被激怒了,大英帝国的臣民,从来没有在海外,被亚洲人公开枪毙的先例,雄踞世界之巅百余年的日不落帝国,曾经咆哮世界的英国狮子,虽然已经老迈,连尾巴上,都长满了脓疮,一副日薄西山、风光不再的架势。
但是,这并不妨碍自我感觉良好,依然沉浸在日不落帝国辉煌往昔的英国人,鼓起最后一点儿底蕴,向一直不入流的亚洲中国人,咆哮几声,以显示自己的尊严不可侵犯!
虽然丘吉尔的举动,让一贯与英国交好的美国人,十分的不理解,而且,还忧心忡忡,在东南亚目前的局势下,美国人最大的敌人,是趴在自己家门口的那支饿狼日本人,而不是唐秋离,这种时候,美国人绝不希望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挑起新的争端,牵扯唐秋离的精力。
这会妨碍美国人的“虎鲨行动计划,”更不返回美国人在东南亚的根本利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亲自给丘吉尔发去一封长电,陈述厉害关系,希望丘吉尔,在中国人唐秋离,没有爆发雷霆之怒的情况下,尽早收手,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罗斯福没好意思说,你们英国人已经是自身难保,怎么还会有精力,在中南半岛挑起事端?一个希特勒,就让英国人血流不止,那个唐秋离,就能被你们英国人吓住?
罗斯福就差用不自量力,来讽刺那位固执得让人生厌的英国首相,对于亚洲形势的判断,罗斯福比丘吉尔清醒,英国人是败军之将,被日本人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怎么跑到东印度的,自己还不清楚?
而且,驻印度的十几万英军,在日本人痛打自己同胞的时候,都不敢伸出援助之手,面对击败日本人的唐秋离的虎贲之师,英军能讨到便宜吗?稍有不慎,就会动摇英国本土的根本。
所以,就罗斯福而言,绝不希望丘吉尔冒这个险,可是,一贯对美国人言听计从的丘吉尔,这一回,不知道哪里来了倔脾气,红着眼睛找唐秋离拼命,而且,英国议会两院,授权首相丘吉尔,可以启动战时首相特权,在不经过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可以决定对外使用武力。
当然,对象必须是亚洲国家,日本人除外,全体英国人,把那个东方的魔鬼唐秋离,看做是除了德国元首希特勒之外,大英帝国的第二个不共戴天的敌人,这只约翰牛彻底疯了,失去理智的疯狂了。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忧心忡忡的看着丘吉尔的回电,一阵无力的感觉,油然袭上心头,他无法劝说一意孤行而又固执的丘吉尔,放下这种不切实际而危险的做法,他办不到。
同时,罗斯福更不希望,在英国人在中南半岛,对唐秋离动手,所引发的后果,成为压垮英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果真如此的话,整个欧洲,就是德国人的天下,更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对于丘吉尔来说,是一次从重返东南亚的好机会,可对于罗斯福来说,看到的是危机。
罗斯福也曾经想过,威胁和利诱那个中国人唐秋离,让他与丘吉尔和解,当然,前提条件是唐秋离必须付出代价,让丘吉尔挽回面子、让英国人满意的代价,可这种想法,刚一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可笑而不切实际,那个唐秋离,在涉及到领土和民族尊严的问题上,从来不会妥协,而且,反应超乎寻常的激烈,最主要的,是目前美国的现状,没有可以要挟唐秋离的筹码,一个日本人,就让美国人忧心不已,从根本上来说,美国人还有求于唐秋离。
所以,绝不希望英国人在唐秋离面前吃败仗的罗斯福,只能尽可能的为英国提供帮助,出兵助拳是不可能了,谁知道日本人什么时候发疯,扑上来要麦克阿瑟一口,罗斯福给麦克阿瑟的秘密命令是,提供武器装备和弹药,数量要以满足英军的要求为准。
以苏门答腊岛为英军补给基地,保证英军战斗的一切所需,当然,绝对不能让唐秋离闻到一点儿味道,否则,美国人就是两面不讨好,即不见喜与英国人,又大大的得罪了需要利用的唐秋离,可怜的麦克阿瑟将军,随着罗斯福总统的一道命令,沦落为英国人的后勤部长。
以麦克阿瑟在东南亚混迹多年的经验,和与唐秋离历次打交道的心得体会,他并不认为,总统的这个命令,是如何的高明和睿智,自己畏惧唐秋离的虎狼之师,可麦克阿瑟本人,却很是瞧不起英国人,两相比较之下,他不看好英国人这个愚蠢的举动,但是,总统命令以下,麦克阿瑟只好捏着鼻子,走马上任,心里那个别扭劲儿,就别提了!
和心里乱糟糟的麦克阿瑟相比,原英军驻中南半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却是意气风发,他正在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二个春天,就在几天前,他被英军总参谋部,任命为驻印度英军总司令官,统一指挥十八万英军和二十三万印度军队,负责实施对缅甸北部中.队发动进攻的所有军务。
自从缅甸兵败,逃到印度东部的亚历山大将军,吃尽了白眼儿和冷嘲热讽,曾经的中南半岛第一号人物,沦落成一个区区的地方民政官,日子过得十分憋屈,这一次,时来运转,终于咸鱼翻身,他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罢免和更换了印度东部所有的地方行政长官和军队指挥官,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
上任伊始,亚历山大就搞得印度东部地区,鸡飞狗跳、人人自危,他有这个权力,根据英军总参谋部的授权,为了战争需要,亚历山大可以调集英国驻印度的所有军力和人力,包括对不称职的地方行政长官进行正常的罢免,当然,正不正常的,只有亚历山大自己心里清楚。
亚历山大本人,耍了一通威风之后,静下心来,就跟做梦似的,他就是想不通,国内的那些军政两界大佬们,怎么就会良心发现,对自己青眼有加,给了自己再次翻身的机会,莫非是万能而仁慈的上帝,特别的眷顾自己?
其实,亚历山大还真多心了,选中他作为重返中南半岛的英印军最高指挥官,原因只有一个,他熟悉中南半岛的情况,其他的英军将领,恐怕连那里的河水往哪个方向流淌,都不知道,如果有其他的合适人选,国内的那些大佬们,绝对不会启用他这个丢了东南亚的败军之将。
从四月十六日开始,亚历山大调集了英军第三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九师,英军普拉姆守备第一军,兰姆加守备第一旅、第二旅,第一、第二丛林作战旅,英印混编第三军、第四军,兰普森守备第五军、第一混成旅等步兵部队,共计二十三万英印军部队。
除此之外,亚历山大还调集了二十五个炮兵团,六个坦克旅的重火力部队,以及英国驻印军空军十个战斗机团、六个轰炸机团的航空兵力量,这是英军驻印度部队,所能调集的最多兵力。
而在此之前,英军驻普拉姆、兰姆加、兰普森的守备部队,已经先期开往印缅边境地区,到了四月二十三日,经过一周的准备时间,亚历山大下达了英印军主力部队,往印缅边境,胡康河谷一线推进的命令,他的指挥部,就设在紧挨着边境地区的小镇普拉姆。
而此时的唐秋离,对于英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还一无所知,他的注意力,都放在处理中南半岛暴乱的善后工作上,独立师情报处的关注重点,也在马六甲海峡对岸,对于缅北地区英军的异动,同样毫无觉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