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务虚务实(8)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孟路军说:“现在可不是爬不爬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县城与大龙之间,有近20公里全是山路,黑灯瞎火,救护车怎么过去,即便是我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爬过去了,估计也会是明天拂晓的事情,照黄青海的描述,只怕孕妇撑不到那个时候。”
杨志远点头,下令:“通知县人民医院的医生、麻醉师、护士,立马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血浆、药物,随时待命。”
立马有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把杨志远的第一道指令传达了下去。杨志远站在社港的地图前望着县城到大龙乡那20公里的山路出神,除了公里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杨志远突然眼前一亮:临社窄轨。
杨志远让张穆雨立即接通沈信愈的电话,杨志远问沈信愈临社窄轨沿线的情况怎么样?可不可以通车?沈信愈说张溪岭风雪交加,下雪量为社港之最--。杨志远打断了沈信愈的话,说我们不管什么张溪岭,我就想知道县城到枫树湾之间小火车可不可以通行。沈信愈说社港到枫树湾20公里的窄轨同样依山而建,因为小火车昨晚就已经停运,雪已没膝,需要清除铁轨上的积雪,破除岔道上的冰冻才勉强可以通行。
“那就是可以通行咯。”杨志远不置可否,随即命令沈信愈立即让除雪车和负责清路的员工上岗,无论如何得在社港和枫树湾之间打通一条生命通道出来。另外让一辆蒸汽小火车拉几节豪华车厢于社港车站候命。
杨志远随即发布了二道指令:民兵预备役一营的官兵带上铲雪的工具在半小时内到达社港小火车站候命;医生等人现在就赶往火车站,把所有的器械搬上火车,随时准备于车上剖腹接生。
孟路军对杨志远的用意心领神会,县城到大龙乡30多公里,而县城到枫树湾的铁路走的是一条相对来说比较直的线,距离缩短了不说,而且窄轨清雪相对比那20公里的山路要容易许多,除雪车加上一个营的兵力,便于协同作战。而且天寒地冻,首节豪华车厢可以当手术室,其余的车厢则可以让换班的民兵随时休息,补充能量,优势无疑明显。
杨志远把这边安排妥当,随即告诉黄青海,让黄青海立即将孕妇送到枫树湾岔道口,大龙乡往西到枫树湾有十公里,地势平坦,估计大货车可以通行,实在不行用牛车马车,肩扛人抬都得把孕妇送到枫树湾,具体困难自行解决。以目前的形势估计,黄青海一行肯定会比小火车先到。
杨志远半个小时后出现在了社港火车站,隆冬的夜,已是黑漆漆的一片,民兵们正在有序地上车,杨志远上车一看,医生都已到齐,县人民医院不但派出了妇产科的二位主任医师,还派出了一位儿科主任医师,杨志远和大家一一握手,说辛苦大家了。轮到与儿科主任医师握手,杨志远很重地一握,儿科医生觉得面前的杨书记有些面善,应该在哪见过。杨志远微微一笑,说医生,不记得啦,五一的时候,我家小孩高烧引起突发性抽搐,还是你接的诊呢。医生拍拍头,想起来了,当时自己语气严厉,予以批评,这个杨书记在自己面前态度诚恳,没有任何县委书记的架子,还真是没想到,他就是本县的县委书记。
小火车只往前行走了二三公里,就停了下来,因为除雪车就是前面,缓慢前移,车头的雪堆起来有一人多高。杨志远指挥,一连先上,与铲雪车协调作业,半小时后休息,换上二连,再三连,如此轮换,直到到达枫树湾。
一连跑步上前,在火车灯的照耀下,窄轨周边一时扬起层层雪浪。
二十公里的窄轨,小火车整整走了三个半小时才到达枫树湾。黄青海他们已经等在了离窄轨不远的一户农户家里,一看小火车到了,赶忙抬着孕妇迎了上来。
担架上的孕妇脸色惨白,只有进气没有出气,情况万分危急,两位妇产科主任医师一看,说羊水以破,得赶紧手术,不然就真来不及了。孕妇的丈夫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按说年纪应该与杨志远相差无几,但看上去却比杨志远苍老了上十岁,这几个小时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此时一听医生的话,更是心惊肉跳,脚一软,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说医生,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活她。
医生们说救死扶伤是我们做医生的职责,你起来。那汉子跪在地上没动。杨志远对医生说你们赶快去救治吧,这里我都处理。杨志远看了跪在地上的汉子一眼,其头上和身上满是雪水,不知是冷还是急,浑身哆哆嗦嗦的。杨志远让张穆雨赶快去找列车员要一套干净的衣服过来。汉子的哭声有些揪心,但杨志远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去年的这个时候当自己知道杨石叔去世的消息之时,自己不也是这般的无助和彷徨么,哭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不表示人就一定不坚强。他走到汉子的身边,蹲了下来,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说兄弟,别哭,这会影响医生手术的。
汉子抬起那双无神的眼睛望着杨志远,眼睛空洞和木然,但他还真是停住了哭泣。杨志远说:“起来吧,你这样跪着也是于事无补,你要相信医生,你要相信政府,今天这些多的人迎风搏雪,争分夺秒,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风霜雨雪总会过去,新生命肯定会来临。相信我,因为我也是一个妻子的丈夫,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理解这种害怕失去的痛苦。你也要相信自己的妻子,这么久的时间她都熬过来了,她肯定不会倒在这最后一刻,坚强些,站起来,把头发擦一擦,把衣服换了,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我希望当我们的孩子出生,你这个当爸爸的,能让孩子感到的是温暖,而不是冰冷。”
杨志远握住汉子的手,一用力,两人一同站了起来。张穆雨此时已经找来了一件军大衣,汉子没有再说什么,顺从地把身上的湿衣服扒掉,他抱着杨志远递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这才喘过起来,他打量着杨志远,只见眼前这个像领导一样的年轻人,其实也和他刚才一样,头上热气腾腾,身上也没有几处干净的地方,他有些不安,也有些感动,喃喃地说:“谢谢领导,谢谢政府!”
“用不着谢,职责所在,本该如此。”杨志远笑了笑,说,“我们社港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如果等下是个女孩,你会不会很失落啊。”
汉子摇摇头,说:“我和我老婆是同学,都三十多岁了,想娃都想疯了,好不容易怀上了,那知道会赶上这么个时候,早知道还不如不要了,我现在就希望她们能活着就好,其他的都没想。”
杨志远说:“你怎么不安排老婆上医院住院生娃。”
汉子说:“家里穷,哪住得起啊,再说了,我们这一块,孩子都是接生婆接生,没有谁会上医院啊。”
杨志远知道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穷!不是乡亲们不想上医院生孩子,而是乡亲们没钱,上不起医院。杨志远的眼前不由自主地想起周至诚书记的那四个字:任重道远。是啊,任重道远,自己要想把社港的乡亲们带上一条富裕之路,还真的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当努力之奋斗之。
正在这时,首节车厢传来婴儿哇哇的啼哭声,杨志远心里一喜,生了。知道所有人都揪着心,护士出来给大家报喜,说生了,是个男孩,母子平安。
汉子幸福不已,一把抱住杨志远,说:“谢谢!”
杨志远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说:“快去看看自己的孩子。”
医生们走了出来,告诉杨志远,说孕妇暂时无恙,但得赶快回医院才行。
杨志远让张穆雨通知司机,立马启程,回社港县城。
杨志远带着新晋爸爸走过后面的车厢,孩子哇哇的哭声,传遍了几节车厢,杨志远看着车厢里一个个疲惫不堪的预备役战士,他大声地问:“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战士们说:“孩子的哭声!”
杨志远说:“孩子的哭声代表着生命,你们应该为你们今天的付出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正是你们刚才的努力才给了孩子现在的生。”
车厢里掌声一片,许多战士做出胜利的姿势。
汉子抱着孩子朝预备役的官兵鞠躬,哽咽着说:“谢谢了!”
战士们齐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汉子说:“领导,你是贵人,能不能请你给孩子取一个名字。”
杨志远问:“你贵姓?”
汉子说:“姓杜。”
杨志远没有推辞,深思了一下,说:“我看就叫杜社生吧。一来,这孩子是我们社港人付出了诸多的努力才得以生存下来的;二来也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生命的意思。”
汉子说:“好,就叫杜社生。”
杨志远看了看表,时钟早就过了午夜12点,新的一天伴随着新生命的到来,又开始了。
孟路军说:“现在可不是爬不爬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县城与大龙之间,有近20公里全是山路,黑灯瞎火,救护车怎么过去,即便是我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爬过去了,估计也会是明天拂晓的事情,照黄青海的描述,只怕孕妇撑不到那个时候。”
杨志远点头,下令:“通知县人民医院的医生、麻醉师、护士,立马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血浆、药物,随时待命。”
立马有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把杨志远的第一道指令传达了下去。杨志远站在社港的地图前望着县城到大龙乡那20公里的山路出神,除了公里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杨志远突然眼前一亮:临社窄轨。
杨志远让张穆雨立即接通沈信愈的电话,杨志远问沈信愈临社窄轨沿线的情况怎么样?可不可以通车?沈信愈说张溪岭风雪交加,下雪量为社港之最--。杨志远打断了沈信愈的话,说我们不管什么张溪岭,我就想知道县城到枫树湾之间小火车可不可以通行。沈信愈说社港到枫树湾20公里的窄轨同样依山而建,因为小火车昨晚就已经停运,雪已没膝,需要清除铁轨上的积雪,破除岔道上的冰冻才勉强可以通行。
“那就是可以通行咯。”杨志远不置可否,随即命令沈信愈立即让除雪车和负责清路的员工上岗,无论如何得在社港和枫树湾之间打通一条生命通道出来。另外让一辆蒸汽小火车拉几节豪华车厢于社港车站候命。
杨志远随即发布了二道指令:民兵预备役一营的官兵带上铲雪的工具在半小时内到达社港小火车站候命;医生等人现在就赶往火车站,把所有的器械搬上火车,随时准备于车上剖腹接生。
孟路军对杨志远的用意心领神会,县城到大龙乡30多公里,而县城到枫树湾的铁路走的是一条相对来说比较直的线,距离缩短了不说,而且窄轨清雪相对比那20公里的山路要容易许多,除雪车加上一个营的兵力,便于协同作战。而且天寒地冻,首节豪华车厢可以当手术室,其余的车厢则可以让换班的民兵随时休息,补充能量,优势无疑明显。
杨志远把这边安排妥当,随即告诉黄青海,让黄青海立即将孕妇送到枫树湾岔道口,大龙乡往西到枫树湾有十公里,地势平坦,估计大货车可以通行,实在不行用牛车马车,肩扛人抬都得把孕妇送到枫树湾,具体困难自行解决。以目前的形势估计,黄青海一行肯定会比小火车先到。
杨志远半个小时后出现在了社港火车站,隆冬的夜,已是黑漆漆的一片,民兵们正在有序地上车,杨志远上车一看,医生都已到齐,县人民医院不但派出了妇产科的二位主任医师,还派出了一位儿科主任医师,杨志远和大家一一握手,说辛苦大家了。轮到与儿科主任医师握手,杨志远很重地一握,儿科医生觉得面前的杨书记有些面善,应该在哪见过。杨志远微微一笑,说医生,不记得啦,五一的时候,我家小孩高烧引起突发性抽搐,还是你接的诊呢。医生拍拍头,想起来了,当时自己语气严厉,予以批评,这个杨书记在自己面前态度诚恳,没有任何县委书记的架子,还真是没想到,他就是本县的县委书记。
小火车只往前行走了二三公里,就停了下来,因为除雪车就是前面,缓慢前移,车头的雪堆起来有一人多高。杨志远指挥,一连先上,与铲雪车协调作业,半小时后休息,换上二连,再三连,如此轮换,直到到达枫树湾。
一连跑步上前,在火车灯的照耀下,窄轨周边一时扬起层层雪浪。
二十公里的窄轨,小火车整整走了三个半小时才到达枫树湾。黄青海他们已经等在了离窄轨不远的一户农户家里,一看小火车到了,赶忙抬着孕妇迎了上来。
担架上的孕妇脸色惨白,只有进气没有出气,情况万分危急,两位妇产科主任医师一看,说羊水以破,得赶紧手术,不然就真来不及了。孕妇的丈夫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按说年纪应该与杨志远相差无几,但看上去却比杨志远苍老了上十岁,这几个小时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此时一听医生的话,更是心惊肉跳,脚一软,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说医生,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活她。
医生们说救死扶伤是我们做医生的职责,你起来。那汉子跪在地上没动。杨志远对医生说你们赶快去救治吧,这里我都处理。杨志远看了跪在地上的汉子一眼,其头上和身上满是雪水,不知是冷还是急,浑身哆哆嗦嗦的。杨志远让张穆雨赶快去找列车员要一套干净的衣服过来。汉子的哭声有些揪心,但杨志远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去年的这个时候当自己知道杨石叔去世的消息之时,自己不也是这般的无助和彷徨么,哭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不表示人就一定不坚强。他走到汉子的身边,蹲了下来,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说兄弟,别哭,这会影响医生手术的。
汉子抬起那双无神的眼睛望着杨志远,眼睛空洞和木然,但他还真是停住了哭泣。杨志远说:“起来吧,你这样跪着也是于事无补,你要相信医生,你要相信政府,今天这些多的人迎风搏雪,争分夺秒,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风霜雨雪总会过去,新生命肯定会来临。相信我,因为我也是一个妻子的丈夫,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理解这种害怕失去的痛苦。你也要相信自己的妻子,这么久的时间她都熬过来了,她肯定不会倒在这最后一刻,坚强些,站起来,把头发擦一擦,把衣服换了,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我希望当我们的孩子出生,你这个当爸爸的,能让孩子感到的是温暖,而不是冰冷。”
杨志远握住汉子的手,一用力,两人一同站了起来。张穆雨此时已经找来了一件军大衣,汉子没有再说什么,顺从地把身上的湿衣服扒掉,他抱着杨志远递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这才喘过起来,他打量着杨志远,只见眼前这个像领导一样的年轻人,其实也和他刚才一样,头上热气腾腾,身上也没有几处干净的地方,他有些不安,也有些感动,喃喃地说:“谢谢领导,谢谢政府!”
“用不着谢,职责所在,本该如此。”杨志远笑了笑,说,“我们社港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如果等下是个女孩,你会不会很失落啊。”
汉子摇摇头,说:“我和我老婆是同学,都三十多岁了,想娃都想疯了,好不容易怀上了,那知道会赶上这么个时候,早知道还不如不要了,我现在就希望她们能活着就好,其他的都没想。”
杨志远说:“你怎么不安排老婆上医院住院生娃。”
汉子说:“家里穷,哪住得起啊,再说了,我们这一块,孩子都是接生婆接生,没有谁会上医院啊。”
杨志远知道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穷!不是乡亲们不想上医院生孩子,而是乡亲们没钱,上不起医院。杨志远的眼前不由自主地想起周至诚书记的那四个字:任重道远。是啊,任重道远,自己要想把社港的乡亲们带上一条富裕之路,还真的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当努力之奋斗之。
正在这时,首节车厢传来婴儿哇哇的啼哭声,杨志远心里一喜,生了。知道所有人都揪着心,护士出来给大家报喜,说生了,是个男孩,母子平安。
汉子幸福不已,一把抱住杨志远,说:“谢谢!”
杨志远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说:“快去看看自己的孩子。”
医生们走了出来,告诉杨志远,说孕妇暂时无恙,但得赶快回医院才行。
杨志远让张穆雨通知司机,立马启程,回社港县城。
杨志远带着新晋爸爸走过后面的车厢,孩子哇哇的哭声,传遍了几节车厢,杨志远看着车厢里一个个疲惫不堪的预备役战士,他大声地问:“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战士们说:“孩子的哭声!”
杨志远说:“孩子的哭声代表着生命,你们应该为你们今天的付出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正是你们刚才的努力才给了孩子现在的生。”
车厢里掌声一片,许多战士做出胜利的姿势。
汉子抱着孩子朝预备役的官兵鞠躬,哽咽着说:“谢谢了!”
战士们齐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汉子说:“领导,你是贵人,能不能请你给孩子取一个名字。”
杨志远问:“你贵姓?”
汉子说:“姓杜。”
杨志远没有推辞,深思了一下,说:“我看就叫杜社生吧。一来,这孩子是我们社港人付出了诸多的努力才得以生存下来的;二来也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生命的意思。”
汉子说:“好,就叫杜社生。”
杨志远看了看表,时钟早就过了午夜12点,新的一天伴随着新生命的到来,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