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从政之道(2)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付国良笑,说:“就知道你会这样说。”
杨志远说:“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如果在家不孝,何以指望其在关键时刻会对国尽忠,同样,如果其连家都管理不好,又何以指望其能治国。苏建之所以肆无忌惮,依仗的无非就是苏剑新的权力,以为有权就可以摆平一切,权力不是用来欺压百姓的,权力是用来为百姓服务的,既然权力用不对地方,那我们就该取消这个权力。”
付国良叹气,说:“苏剑新栽倒在这件事上,有些可惜了。”
杨志远说:“这有什么好可惜了,该弃就弃,有能力的人不只苏剑新一个,省厅没有合适的,就到市局调,本省之大,何愁无人。”
付国良笑,说:“要不你举荐举荐。”
杨志远笑,说:“你自己去发掘,别官僚主义,多下去走走。”
付国良笑,说:“要不向省委建议将吴彪调上来?”
杨志远断然拒绝,说:“老兄你可不能釜底抽薪,我坚决不同意,别盯着会通,上别的地市去打主意。”
付国良说:“都说你杨志远只要发现人才,挖别人的墙角从不手软,到你这,就不成了,成釜底抽薪了。”
杨志远嘻嘻直笑。
一周后,M省委做出决定:免去苏剑新同志的省公安厅副厅长的职务。
本省人虽然不知道苏剑新因为何事被免,但本省人还是从省委的免职公示中看出一些端倪,因为苏剑新刚刚五十,而省委在宣布苏剑新免职的同时,并没有‘另有任命’这四个字。也就是说省委免除苏剑新的职务,但并没有准备另行安排,本省人据此认定苏剑新栽了。
省委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林原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洪然接任省公安厅副厅长。
这次省委常委会,杨志远没有参加,看到结果,直摇头,心说这个付兄,怎么就知道盯着自己身边的人不放。杨志远现在已经明白上党校的好处了,那就是遇上付国良这种关键时刻可以有人可用,信手拈来。在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一个人的能力最大,没有志同道合的同志鼎力相帮,也只会是举步艰难。
这天是小课。今天没有教员上课。
田厚云说这段时间同学们的学习比较累,今天咱们就自由谈,劳逸结合,轻松轻松。
学员们都笑,说好。都知道田厚云这个话题比较笼统,不可能任由大家海阔天空,肯定会有选题,然后大家围绕这个选题畅所欲言。大家都看着田厚云没有说话。
田厚云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从政路上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这个选题顿时让大家兴致盎然,这一期一支部的33名学员,工作领域广,学历层次高,领导工作经验都比较丰富。每个人从政路上的心路历程,思想感悟,对他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灵之旅,一支部的学员都会从各自的经历中受到某种启迪。
田厚云说大家可以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围绕这个话题,畅谈各自的成长经历和工作实践,介绍各自的从政体会和人生感悟。供其他学员学习,其他学员也不得吝啬,得据此对每个人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写出心得,供大家参考。
田厚云说:“谁先来?”
学员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望向了杨志远。
每个人的从政经历各不相同,成功路上的真知与灼见,真经与实招对大家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肯定是受益匪浅。同学们对的谁从政经历最感兴趣?自然是杨志远,不只是同学,连田厚云和袁学礼都是饶有兴致,38岁的省委常委,搁谁,谁都会一窥究竟。
田厚云笑,说:“看来还是老规矩,由杨学员先来。”
现在一支部的小课,规矩自成,课上提问,谁第一个回答,杨志远,不管杨志远愿不愿意,教员有什么问题,第一个点到的就是杨志远的名,杨学员说说杨学员谈谈杨学员怎么看?杨志远已经成了一支部的灵魂人物,不可缺失。杨志远一看田厚云点到了自己,也不推辞,说:“既然如此,那好,我就说说我的从政感悟。”
杨志远说我大学毕业回新营杨家坳创业,学员们多有知晓,但究其原因,大家也许就不知了,我高二那年,父亲早逝,孤儿寡母,只差一点就休学,是杨家坳的乡亲们倾其所有,才使我杨志远得以完成学业,我们家族的老人为了劝说我继续学习,在大雪之中怀揣着烤红薯走了几天几夜来到了学校,也正是从那天开始,我知道了什么是恩情,也明白了什么是集体。一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可以经风历雨;我离开杨家坳,从政,在省政府一处,我跟周至诚省长处理一起群众暴力抗法事情,林原的底层民众为了生存与城管对打,群众暴力抗法按说有错,但省长却认为相对于政府,底层民众是弱者,群众即便有错,也是错在政府,是政府不懂得温情执法,关心不够,该反思不是群众而是政府。我从此次事件中,明白同情弱者,是为德,而作为执政者,必须有一颗悲悯之心,此为官德;那一年,我还经历了一件事,林原高架桥坍塌,高架桥坍塌事件因为马少强被绳之以法,轰动一时,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头七之时,群众自发地前往事发现场吊念的情景,人山人海,菊花遍地,在那一天,我知道了什么是敬畏,敬畏生命,生命的尊严不容践踏。
杨志远说人生是由许多片段组成的,但作为一个从政者,我最难忘的就是这三件事,因为这三件事贯穿我的整个执政生涯,让我知道一个人只有知恩感恩,同情弱者,敬畏生命,做人,他会是一个好人,而做官,他肯定是一个好官。而且作为官员,一个人单打独斗不成,得依靠组织,集体,团队,才能迎风战雨,战胜一切困难。这就是从政之道。
学员们根本就没想到杨志远会这样来总结他的从政经历。一个个望着杨志远。杨志远说:“各地之所以野蛮拆迁频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不断,归根究底,就在于为官者麻木不仁,不懂得感恩,缺少怜悯之心,不懂得敬畏,试想我们的官员哪怕有一点点的良知和一点点的责任感,又岂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一个地方的主政者,如果胸怀一颗怜悯之心,又岂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杨志远说:“咱们一支部的33名学员,书记市长占了一多半,我们这一级的官员已经可以左右一个城市的方向乃至城市的命运,我真诚地希望你们在考虑这个方向的时候,多一些怜悯,让自己所主政的城市多一点人情味。我的执政最大的感悟就在于此:真正的政绩不是做给上面的领导看的,政绩是要做给普通老百姓看的。”
杨志远说:“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答案不言自明,大家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但如何在自己的从政道路上坚持正确的答案,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
杨志远说完坐了下来,学员们好半天没有说话,许久,谷歌站了起来,说杨学员的刚才的真情告白让我丛生诸多感慨,我就来说说我的从政经历和最大的感悟。
有了杨志远的起始,这一次的交流活动很是成功,大家意犹未尽,上午的时间不够用,下午继续。学员们畅所欲言,交流的内容涉及到做官、做事、做人的方方面面,用田厚云和袁学礼的话总结,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会,集中展示了每位学员的成功人生和奋斗历程,展示了学员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展示了学员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所必备的高超领导艺术,也展示了学员们的崇高精神境界。
尤其是杨志远,在交流会上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一个人从政究竟是为谁?怎样才能在执政的过程中言行一致,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什么才是真正的从政之道。
田厚云那天在交流会结束后问袁学礼:“对于这33名学员这次的从政经验交流你怎么看?”
袁学礼说:“我认为可以将这次交流会的内容整理成册,供所有中青班的全体学员学习。”
田厚云笑,说:“我也是这般想的,我相信这33名学员的所思所想,一定会给所有学员,不管是做官做事还是做人,带来启迪和警示。”
袁学礼笑,说:“既然你我认同一致,那就让所有学员将今天的交流整理成稿,结集出版,内部发行。”
田厚云一笑,说:“就按联络员所说的去办。”
袁学礼笑,说:“这个杨志远,总能给你带来惊喜,几个简单的事例,就简单直白地把做官做人的道理表达了出来。发人警醒。”
田厚云笑,说:“这就是能力。一个人知道知恩感恩,而且同情弱者,同时敬畏生命,再加上有能力,38岁,官至省委常委,也就不足为奇。”
时隔不久,一本讲述这一期33名学员的《从政经验交流文集》在党校内部发行,供大家学习。
以小课的形式交流从政感悟,此活动为一支部首创,而后被培训部和中央党校有关部门予以肯定,从杨志远这一期学员开始,从政感悟逐步发展成为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
付国良笑,说:“就知道你会这样说。”
杨志远说:“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如果在家不孝,何以指望其在关键时刻会对国尽忠,同样,如果其连家都管理不好,又何以指望其能治国。苏建之所以肆无忌惮,依仗的无非就是苏剑新的权力,以为有权就可以摆平一切,权力不是用来欺压百姓的,权力是用来为百姓服务的,既然权力用不对地方,那我们就该取消这个权力。”
付国良叹气,说:“苏剑新栽倒在这件事上,有些可惜了。”
杨志远说:“这有什么好可惜了,该弃就弃,有能力的人不只苏剑新一个,省厅没有合适的,就到市局调,本省之大,何愁无人。”
付国良笑,说:“要不你举荐举荐。”
杨志远笑,说:“你自己去发掘,别官僚主义,多下去走走。”
付国良笑,说:“要不向省委建议将吴彪调上来?”
杨志远断然拒绝,说:“老兄你可不能釜底抽薪,我坚决不同意,别盯着会通,上别的地市去打主意。”
付国良说:“都说你杨志远只要发现人才,挖别人的墙角从不手软,到你这,就不成了,成釜底抽薪了。”
杨志远嘻嘻直笑。
一周后,M省委做出决定:免去苏剑新同志的省公安厅副厅长的职务。
本省人虽然不知道苏剑新因为何事被免,但本省人还是从省委的免职公示中看出一些端倪,因为苏剑新刚刚五十,而省委在宣布苏剑新免职的同时,并没有‘另有任命’这四个字。也就是说省委免除苏剑新的职务,但并没有准备另行安排,本省人据此认定苏剑新栽了。
省委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林原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洪然接任省公安厅副厅长。
这次省委常委会,杨志远没有参加,看到结果,直摇头,心说这个付兄,怎么就知道盯着自己身边的人不放。杨志远现在已经明白上党校的好处了,那就是遇上付国良这种关键时刻可以有人可用,信手拈来。在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一个人的能力最大,没有志同道合的同志鼎力相帮,也只会是举步艰难。
这天是小课。今天没有教员上课。
田厚云说这段时间同学们的学习比较累,今天咱们就自由谈,劳逸结合,轻松轻松。
学员们都笑,说好。都知道田厚云这个话题比较笼统,不可能任由大家海阔天空,肯定会有选题,然后大家围绕这个选题畅所欲言。大家都看着田厚云没有说话。
田厚云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从政路上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这个选题顿时让大家兴致盎然,这一期一支部的33名学员,工作领域广,学历层次高,领导工作经验都比较丰富。每个人从政路上的心路历程,思想感悟,对他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灵之旅,一支部的学员都会从各自的经历中受到某种启迪。
田厚云说大家可以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围绕这个话题,畅谈各自的成长经历和工作实践,介绍各自的从政体会和人生感悟。供其他学员学习,其他学员也不得吝啬,得据此对每个人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写出心得,供大家参考。
田厚云说:“谁先来?”
学员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望向了杨志远。
每个人的从政经历各不相同,成功路上的真知与灼见,真经与实招对大家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肯定是受益匪浅。同学们对的谁从政经历最感兴趣?自然是杨志远,不只是同学,连田厚云和袁学礼都是饶有兴致,38岁的省委常委,搁谁,谁都会一窥究竟。
田厚云笑,说:“看来还是老规矩,由杨学员先来。”
现在一支部的小课,规矩自成,课上提问,谁第一个回答,杨志远,不管杨志远愿不愿意,教员有什么问题,第一个点到的就是杨志远的名,杨学员说说杨学员谈谈杨学员怎么看?杨志远已经成了一支部的灵魂人物,不可缺失。杨志远一看田厚云点到了自己,也不推辞,说:“既然如此,那好,我就说说我的从政感悟。”
杨志远说我大学毕业回新营杨家坳创业,学员们多有知晓,但究其原因,大家也许就不知了,我高二那年,父亲早逝,孤儿寡母,只差一点就休学,是杨家坳的乡亲们倾其所有,才使我杨志远得以完成学业,我们家族的老人为了劝说我继续学习,在大雪之中怀揣着烤红薯走了几天几夜来到了学校,也正是从那天开始,我知道了什么是恩情,也明白了什么是集体。一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可以经风历雨;我离开杨家坳,从政,在省政府一处,我跟周至诚省长处理一起群众暴力抗法事情,林原的底层民众为了生存与城管对打,群众暴力抗法按说有错,但省长却认为相对于政府,底层民众是弱者,群众即便有错,也是错在政府,是政府不懂得温情执法,关心不够,该反思不是群众而是政府。我从此次事件中,明白同情弱者,是为德,而作为执政者,必须有一颗悲悯之心,此为官德;那一年,我还经历了一件事,林原高架桥坍塌,高架桥坍塌事件因为马少强被绳之以法,轰动一时,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头七之时,群众自发地前往事发现场吊念的情景,人山人海,菊花遍地,在那一天,我知道了什么是敬畏,敬畏生命,生命的尊严不容践踏。
杨志远说人生是由许多片段组成的,但作为一个从政者,我最难忘的就是这三件事,因为这三件事贯穿我的整个执政生涯,让我知道一个人只有知恩感恩,同情弱者,敬畏生命,做人,他会是一个好人,而做官,他肯定是一个好官。而且作为官员,一个人单打独斗不成,得依靠组织,集体,团队,才能迎风战雨,战胜一切困难。这就是从政之道。
学员们根本就没想到杨志远会这样来总结他的从政经历。一个个望着杨志远。杨志远说:“各地之所以野蛮拆迁频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不断,归根究底,就在于为官者麻木不仁,不懂得感恩,缺少怜悯之心,不懂得敬畏,试想我们的官员哪怕有一点点的良知和一点点的责任感,又岂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一个地方的主政者,如果胸怀一颗怜悯之心,又岂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杨志远说:“咱们一支部的33名学员,书记市长占了一多半,我们这一级的官员已经可以左右一个城市的方向乃至城市的命运,我真诚地希望你们在考虑这个方向的时候,多一些怜悯,让自己所主政的城市多一点人情味。我的执政最大的感悟就在于此:真正的政绩不是做给上面的领导看的,政绩是要做给普通老百姓看的。”
杨志远说:“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答案不言自明,大家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但如何在自己的从政道路上坚持正确的答案,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
杨志远说完坐了下来,学员们好半天没有说话,许久,谷歌站了起来,说杨学员的刚才的真情告白让我丛生诸多感慨,我就来说说我的从政经历和最大的感悟。
有了杨志远的起始,这一次的交流活动很是成功,大家意犹未尽,上午的时间不够用,下午继续。学员们畅所欲言,交流的内容涉及到做官、做事、做人的方方面面,用田厚云和袁学礼的话总结,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会,集中展示了每位学员的成功人生和奋斗历程,展示了学员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展示了学员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所必备的高超领导艺术,也展示了学员们的崇高精神境界。
尤其是杨志远,在交流会上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一个人从政究竟是为谁?怎样才能在执政的过程中言行一致,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什么才是真正的从政之道。
田厚云那天在交流会结束后问袁学礼:“对于这33名学员这次的从政经验交流你怎么看?”
袁学礼说:“我认为可以将这次交流会的内容整理成册,供所有中青班的全体学员学习。”
田厚云笑,说:“我也是这般想的,我相信这33名学员的所思所想,一定会给所有学员,不管是做官做事还是做人,带来启迪和警示。”
袁学礼笑,说:“既然你我认同一致,那就让所有学员将今天的交流整理成稿,结集出版,内部发行。”
田厚云一笑,说:“就按联络员所说的去办。”
袁学礼笑,说:“这个杨志远,总能给你带来惊喜,几个简单的事例,就简单直白地把做官做人的道理表达了出来。发人警醒。”
田厚云笑,说:“这就是能力。一个人知道知恩感恩,而且同情弱者,同时敬畏生命,再加上有能力,38岁,官至省委常委,也就不足为奇。”
时隔不久,一本讲述这一期33名学员的《从政经验交流文集》在党校内部发行,供大家学习。
以小课的形式交流从政感悟,此活动为一支部首创,而后被培训部和中央党校有关部门予以肯定,从杨志远这一期学员开始,从政感悟逐步发展成为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