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怀柔之心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跪在面前的朱温,李儒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是这个朱温,终结了大唐的历史,成为了五代十国的第一个皇帝,也是这个朱温,因为残暴的性格和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有争议的名声。
大名鼎鼎的朱温,居然带领两万军士,向自己投降了。
李儒沛的第一想法,是马上斩杀这个朱温,免得留下了后患。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他李儒沛是穿越人士,能够掌控和把握历史的,今后还要做更多的事情,面对一个朱温,就如此的紧张,就要斩杀,那他以后杀得过来吗,产生这样的想法,不过是内心的畏惧,这是对历史的敬畏。
他李儒沛就是要改变历史,就是要让自己矗立在世界的巅峰。
李儒沛亲自扶起来了朱温。
“朱将军,你能够弃暗投明,某非常高兴,你在黄巢麾下,作战勇猛,某是知道一些的,今日你投奔了某,某非常欢迎,不过某也有言在先,铁血军的军规军纪是非常严格的,任何人都不能够例外,你既然到了某的身边,就要遵循这些规矩,否则某一样不会客气。”
“属下誓死效忠王爷,若有二心,天打五雷轰。”
“在某的面前,不需要宣誓,某需要看到实际行动,日后你就会明白的。”
黄巢率领的大军迅速撤离,李儒沛也没有必要去追赶了。
一天之后,宋虎和高驰邦先后都抵达了全州州城。
全州瞬间变得热闹起来了,周遭的百姓还是非常担忧的,毕竟他们多次遭受外镇兵的劫掠,对于军队有着天然的抵触情绪,不过铁血军来到全州,并未给他们找任何的麻烦,军士一律都露宿在官道两边,要知道这可是严冬,严寒是难以承受的。
李儒沛和众人商议之后,留下了五千铁血军,由宋虎率领,驻扎在全州,按照他的意见,从现在开始,全州属于山南西道管辖,与山南东道没有任何关系了,宋虎率领的铁血军,也将长期驻扎在全州,这里是山南西道的最东边了。
大军朝着梁州的方向前进。
朱温编入到高驰邦的麾下,高驰邦的任务更重,需要训练的军士达到了四万人,包括朱温带来的两万军士,这些人全部都打散了重新编队,进入到铁血军的序列,朱温带来的两万军士,在全州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其中一万两千人进入到铁血军之中,余下的八千人,绝大部分都遣散回家去了。
挑选的整个过程,朱温都参加了,其实他也要接受严酷的训练。
领教了铁血军挑选军士的过程,看见了铁血军严格执行军纪军规,朱温瞬间收敛了很多,他总算是明白了,李儒沛麾下的铁血军,的确不是一般的军队。
很快朱温得知了另外一个消息,打败黄巢麾下八万大军的,只有两万铁血军将士,这个情况令朱温目瞪口呆,也庆幸自身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要知道他率领两万大军的时候,还抱有一丝的侥幸心理,认为真正和铁血军厮杀,还说不清楚是什么结果。
埋伏在官道两边的铁血军将士,足有一万人,要是朱温真的率领大军和一万铁血军将士作战,恐怕不仅仅是遭遇到惨败,全军覆没都是有可能的。
进入到李儒沛的麾下,就遭遇到诸多的事情,这令朱温真正的收心了,他真切的感受到了,李儒沛不简单,绝非是黄巢可以比拟的,若是在李儒沛的麾下耍心眼,恐怕结局会非常的惨,若是安安心心跟随李儒沛,将来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毕竟李儒沛的身份是不一般的。
大军朝着梁州的方向进发。
李儒沛终于有机会和刘允章交谈了。在他看来,刘允章做出打开城门投降的决定,是能够理解的,至少避免了东都洛阳遭受屠戮,再说黄巢麾下的大军,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骚扰百姓,没有沿途劫掠,这些都是打动刘允章,促使刘允章做出决定的因素。
李儒沛不会以这个时代的眼光看待刘允章,这也让他能够接受刘允章,毕竟刘允章写出来的奏折,切中了朝廷的要害,这证明刘允章的本事是不一般的。
刘允章万万没有想到,李儒沛和主动和他交谈,尽管投入到李儒沛的麾下,但刘允章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他做出的打开城门投降的决定,损害了大唐的利益,也损坏了朝廷的形象,这是无法洗刷的污点,他唯有在李儒沛的麾下,踏踏实实的做事情,才能够证明自身。
感激涕零的刘允章,做到了知无不言。
谈及山南西道的诸多决定,特别是对士绅富户的要求,刘允章是完全赞同的,他从黄巢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崛起,说到了百姓所承受的痛苦,一方面要承担朝廷的赋税,一方面要缴纳各地节度使额外增加的赋税,这令老百姓没有了活路,唯有加入到黄巢造反的大军之中,说不定还能够活下去。
而加入到黄巢大军之中最多的人,就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佃户,其实这些佃户以前也是农民,只是因为赋税太重,被迫变卖了土地,成为一无所有的人,为士绅富户耕种土地,需要承担的赋税出奇的沉重,刘允章曾经亲自了解到一个佃户,每年耕地上面收成的百分八十都要拿出来,上缴给士绅,还要承担朝廷的赋税,最后这个佃户活不下去了,领着全家投湖。
李儒沛对于百姓的照顾,以及对于农业的重视,更是刘允章赞同的,他很清楚,各地的节度使为了能够扩大力量,大规模的招募军士,组建规模庞大的军队,只重军事,不管不顾民生,这样的政权根本无法稳固,要知道民众的富足对于政权的稳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刘允章唯一对李儒沛政策不理解的地方,就是对商贾的态度。
作为读书人,刘允章对商贾的看法是不好的,认为无奸不商,官府对于商贾就是要严厉的管束,让他们畏惧官府,不敢乱来,但李儒沛的看法不同,商贾若是不赚钱,就不能够称之为商贾,只要商贾在合法的范围之内赚钱,官府就要支持。
李儒沛的这些认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是绝对正确的,这是千年之后得到证明的道理,商贾赚钱了,缴纳了大量的赋税,才有可能减轻农民的负担,否则所谓的予民实惠和休养生息等口号,就是空口号,随着战事的增多和军队的壮大,所有的负担最终还是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就算是最为英明的君主,也无法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
李儒沛没有和刘允章争执,只是耐心的算账,他以铁血军为例,假若铁血军扩大到十万人的规模,每年需要消耗的白银超过百万两,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官府是无法挣来这么多银子的,那就只有百姓来承担,若是全部摊到百姓的身上,就算是十万户人家,每户人家也需要承担十两银子的赋税,这对于寻常的人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根本无法承受,这还没有算官府的开销,以山南西道为例,算是所有官府的开销,每年需要的白银也是接近百万两白银的数目,这么庞大的开销,仅仅从土地上获取,百姓的负担太重了,无法承受。
盐业税是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过说穿了,盐业税也是从百姓身上盘剥而来。
若是重视商贾的交易,那就不一样了,商贾之交易,税赋定在十抽一的基础之上,免去商贾所有的赋税,这样商贾是能够承受的,只要能够大力的支持和发展商贾,让商业交往增多,这样就能够收取到大量的赋税,若是经营得当,每年收取几百万两银子的商业赋税,那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若是能够做的这一步,那就能够真正的减轻农民的负担了。
发展商贾需要眼光,需要官府对商贾坦诚相待,需要得到商贾的支持。
刘允章对于这些道理,虽不是很明白,但一点就通,李儒沛通过算账的办法,让他很快明白商贾的重要,不过对于李儒沛如此的推心置腹,他也有些奇怪,一直到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李儒沛是要赋予他重任,让他统领山南西道的文官队伍。
李儒沛的确是这样的想法,他手下人才不少,但真正有威望的人不多,特别是在朝廷之中做官高官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刘允章就是最好的人选之一,翰林学士出身,加之刘允章的很多观点,的确是以民为重,这是符合李儒沛的思想的,至于说刘允章其他一些不同的看法,两人可以交换意见,可以统一观点,只要两人能够充分的交换意见,达到认识的一致,山南西道就能够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李儒沛真正开始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故而李儒沛从一开始,对待刘允章的态度就是不一样的,是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的。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何况刘允章这样的读书人,受到了李儒沛的尊重和看重,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鞠躬尽瘁,做好所有的事情。
;
看着跪在面前的朱温,李儒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是这个朱温,终结了大唐的历史,成为了五代十国的第一个皇帝,也是这个朱温,因为残暴的性格和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有争议的名声。
大名鼎鼎的朱温,居然带领两万军士,向自己投降了。
李儒沛的第一想法,是马上斩杀这个朱温,免得留下了后患。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他李儒沛是穿越人士,能够掌控和把握历史的,今后还要做更多的事情,面对一个朱温,就如此的紧张,就要斩杀,那他以后杀得过来吗,产生这样的想法,不过是内心的畏惧,这是对历史的敬畏。
他李儒沛就是要改变历史,就是要让自己矗立在世界的巅峰。
李儒沛亲自扶起来了朱温。
“朱将军,你能够弃暗投明,某非常高兴,你在黄巢麾下,作战勇猛,某是知道一些的,今日你投奔了某,某非常欢迎,不过某也有言在先,铁血军的军规军纪是非常严格的,任何人都不能够例外,你既然到了某的身边,就要遵循这些规矩,否则某一样不会客气。”
“属下誓死效忠王爷,若有二心,天打五雷轰。”
“在某的面前,不需要宣誓,某需要看到实际行动,日后你就会明白的。”
黄巢率领的大军迅速撤离,李儒沛也没有必要去追赶了。
一天之后,宋虎和高驰邦先后都抵达了全州州城。
全州瞬间变得热闹起来了,周遭的百姓还是非常担忧的,毕竟他们多次遭受外镇兵的劫掠,对于军队有着天然的抵触情绪,不过铁血军来到全州,并未给他们找任何的麻烦,军士一律都露宿在官道两边,要知道这可是严冬,严寒是难以承受的。
李儒沛和众人商议之后,留下了五千铁血军,由宋虎率领,驻扎在全州,按照他的意见,从现在开始,全州属于山南西道管辖,与山南东道没有任何关系了,宋虎率领的铁血军,也将长期驻扎在全州,这里是山南西道的最东边了。
大军朝着梁州的方向前进。
朱温编入到高驰邦的麾下,高驰邦的任务更重,需要训练的军士达到了四万人,包括朱温带来的两万军士,这些人全部都打散了重新编队,进入到铁血军的序列,朱温带来的两万军士,在全州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其中一万两千人进入到铁血军之中,余下的八千人,绝大部分都遣散回家去了。
挑选的整个过程,朱温都参加了,其实他也要接受严酷的训练。
领教了铁血军挑选军士的过程,看见了铁血军严格执行军纪军规,朱温瞬间收敛了很多,他总算是明白了,李儒沛麾下的铁血军,的确不是一般的军队。
很快朱温得知了另外一个消息,打败黄巢麾下八万大军的,只有两万铁血军将士,这个情况令朱温目瞪口呆,也庆幸自身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要知道他率领两万大军的时候,还抱有一丝的侥幸心理,认为真正和铁血军厮杀,还说不清楚是什么结果。
埋伏在官道两边的铁血军将士,足有一万人,要是朱温真的率领大军和一万铁血军将士作战,恐怕不仅仅是遭遇到惨败,全军覆没都是有可能的。
进入到李儒沛的麾下,就遭遇到诸多的事情,这令朱温真正的收心了,他真切的感受到了,李儒沛不简单,绝非是黄巢可以比拟的,若是在李儒沛的麾下耍心眼,恐怕结局会非常的惨,若是安安心心跟随李儒沛,将来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毕竟李儒沛的身份是不一般的。
大军朝着梁州的方向进发。
李儒沛终于有机会和刘允章交谈了。在他看来,刘允章做出打开城门投降的决定,是能够理解的,至少避免了东都洛阳遭受屠戮,再说黄巢麾下的大军,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骚扰百姓,没有沿途劫掠,这些都是打动刘允章,促使刘允章做出决定的因素。
李儒沛不会以这个时代的眼光看待刘允章,这也让他能够接受刘允章,毕竟刘允章写出来的奏折,切中了朝廷的要害,这证明刘允章的本事是不一般的。
刘允章万万没有想到,李儒沛和主动和他交谈,尽管投入到李儒沛的麾下,但刘允章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他做出的打开城门投降的决定,损害了大唐的利益,也损坏了朝廷的形象,这是无法洗刷的污点,他唯有在李儒沛的麾下,踏踏实实的做事情,才能够证明自身。
感激涕零的刘允章,做到了知无不言。
谈及山南西道的诸多决定,特别是对士绅富户的要求,刘允章是完全赞同的,他从黄巢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崛起,说到了百姓所承受的痛苦,一方面要承担朝廷的赋税,一方面要缴纳各地节度使额外增加的赋税,这令老百姓没有了活路,唯有加入到黄巢造反的大军之中,说不定还能够活下去。
而加入到黄巢大军之中最多的人,就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佃户,其实这些佃户以前也是农民,只是因为赋税太重,被迫变卖了土地,成为一无所有的人,为士绅富户耕种土地,需要承担的赋税出奇的沉重,刘允章曾经亲自了解到一个佃户,每年耕地上面收成的百分八十都要拿出来,上缴给士绅,还要承担朝廷的赋税,最后这个佃户活不下去了,领着全家投湖。
李儒沛对于百姓的照顾,以及对于农业的重视,更是刘允章赞同的,他很清楚,各地的节度使为了能够扩大力量,大规模的招募军士,组建规模庞大的军队,只重军事,不管不顾民生,这样的政权根本无法稳固,要知道民众的富足对于政权的稳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刘允章唯一对李儒沛政策不理解的地方,就是对商贾的态度。
作为读书人,刘允章对商贾的看法是不好的,认为无奸不商,官府对于商贾就是要严厉的管束,让他们畏惧官府,不敢乱来,但李儒沛的看法不同,商贾若是不赚钱,就不能够称之为商贾,只要商贾在合法的范围之内赚钱,官府就要支持。
李儒沛的这些认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是绝对正确的,这是千年之后得到证明的道理,商贾赚钱了,缴纳了大量的赋税,才有可能减轻农民的负担,否则所谓的予民实惠和休养生息等口号,就是空口号,随着战事的增多和军队的壮大,所有的负担最终还是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就算是最为英明的君主,也无法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
李儒沛没有和刘允章争执,只是耐心的算账,他以铁血军为例,假若铁血军扩大到十万人的规模,每年需要消耗的白银超过百万两,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官府是无法挣来这么多银子的,那就只有百姓来承担,若是全部摊到百姓的身上,就算是十万户人家,每户人家也需要承担十两银子的赋税,这对于寻常的人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根本无法承受,这还没有算官府的开销,以山南西道为例,算是所有官府的开销,每年需要的白银也是接近百万两白银的数目,这么庞大的开销,仅仅从土地上获取,百姓的负担太重了,无法承受。
盐业税是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过说穿了,盐业税也是从百姓身上盘剥而来。
若是重视商贾的交易,那就不一样了,商贾之交易,税赋定在十抽一的基础之上,免去商贾所有的赋税,这样商贾是能够承受的,只要能够大力的支持和发展商贾,让商业交往增多,这样就能够收取到大量的赋税,若是经营得当,每年收取几百万两银子的商业赋税,那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若是能够做的这一步,那就能够真正的减轻农民的负担了。
发展商贾需要眼光,需要官府对商贾坦诚相待,需要得到商贾的支持。
刘允章对于这些道理,虽不是很明白,但一点就通,李儒沛通过算账的办法,让他很快明白商贾的重要,不过对于李儒沛如此的推心置腹,他也有些奇怪,一直到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李儒沛是要赋予他重任,让他统领山南西道的文官队伍。
李儒沛的确是这样的想法,他手下人才不少,但真正有威望的人不多,特别是在朝廷之中做官高官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刘允章就是最好的人选之一,翰林学士出身,加之刘允章的很多观点,的确是以民为重,这是符合李儒沛的思想的,至于说刘允章其他一些不同的看法,两人可以交换意见,可以统一观点,只要两人能够充分的交换意见,达到认识的一致,山南西道就能够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李儒沛真正开始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故而李儒沛从一开始,对待刘允章的态度就是不一样的,是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的。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何况刘允章这样的读书人,受到了李儒沛的尊重和看重,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鞠躬尽瘁,做好所有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