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黄河冰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少年们还是以老实本分、马术好为第一考量目标,其次才是拥有武艺,最后才是力量型猛人,因此老百姓中的马户成为了香饽饽。
劝回了两万多人,留下了五千余,其中三千人负责照看战马、挽马、驮马,这些人当然拥有骑术、具备武艺,是扩充骑兵之时的备选,最不济也能够成为骑马步兵。
目前没有要求这五千余人的家小渡海去旅顺口或者辽西走廊屯垦,这段时间搞去的人口太多,关外暂时不缺屯民。
况且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遭遇流寇、建奴祸害过,家庭相对完整,日子还过得下去,他们依附“红旗军”没几天,互相之间的信任度还需要进行稳固。
等到主动随军的劳役中有人得到了转为正兵的机会,让他们预知军饷足以养家糊口,亲眼看到博得军功的战士们会升官发财。
届时镇抚官提出“红旗军”正兵家小必须进入体系种田、做工后,相信就会水到渠成。
几十万青壮年中出现的几万被感召的汉子主动报名随军,经过挑选得到选拔的人数为五中取一,这些汉子的整体素质和质量远远大于那些按照二丁抽一标准成为随军劳役曾经的流民。
由于不断抽丁,又有了五千多主动加入的随军劳役,人数已经超过两万。
黄汉已经用不着如此多的劳役随军,被抽丁的一万余人解除劳役送去辽南、辽西走廊跟家人团聚准备过一个衣食无忧的新年。
这些人大多数服役超过半年,根据表现在来到新家园之时会得到最少一两银子和一石杂粮的奖励,这不包括他们该得的已经被家小领取到手的报酬。
关外安置流民不是采取统一标准,十几万曾经从贼的流寇基本上都安置在宁远外郭。
屯田是宁远东北到塔山南堡之间刚刚整合的一百几十万亩耕地,今年有了大量新屯民,屯田还可以往西再发展几十万亩,还有许多山地可以种玉蜀黍。
以离宁远大概五十里的塔山南堡为中心修建的第一道防线是无论如何承受不了建奴倾巢出动的进攻。
攻防战打响之时“红旗军”会在此处给予建奴大量杀伤后退守以宁远为中心的主要防线,这里到山海关才是永不放弃的地盘。
后金军来攻打辽西不会造成屯民被裹挟或者被杀害,塔山南堡虽然是第一道防线也不是纸糊的,沟壑纵横的工事足以阻挡骑兵突袭。
建奴要来攻打必须玩战地争夺战,几千正兵几千卫所军面对两三万建奴的进攻坚守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
屯民家家户户都会参与军事训练,平时也会模拟建奴大举进攻之时如何有秩序撤退,宁远修建了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外郭,如此大的地盘躲入五十万人都绰绰有余。
只不过宁远东北的百万亩屯田遭受损失避免不了,如果建奴还是秋后发起进攻,损失就微乎其微。
这些通古斯野人没有能力打下有“红旗军”热兵器部队重兵驻防的宁远城。
几个月朝夕相处,被抽丁的劳役习惯了军旅生涯,很满意在能够吃饱肚子穿戴到统一制服的情况下还能够为家小挣到粮饷。
贸然得知被解除劳役去即将去新家之时,许多人舍不得走,太多人哭得泣不成声。
宣传队和镇抚官又开始了宣传,告诉这些人不要担心没有挣粮饷的机会,去了辽南、宁远仅仅种地都能够确保一家子衣食无忧。
想必今年在关外的新屯民最起码有一万几千家在过年之前惊喜万分,当然是因为家中的男丁不仅仅回来了还养壮实了,还带回粮食和银子给让家人过上一个吃得饱的新年。
淘汰了一大半抽丁的劳役,留下的自然是身强力壮或者有一技之长之人,加上了从几万主动报名随军的壮汉中甄选的五千余人,随军劳役拿起武器恐怕都能够干翻上万流寇。
因为主动随军的这些人大都是自耕农或者佃户,其中也有猎户和匠户还有不少马户。
他们不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做出选择,许多自认为武艺出众或者骑术高明的会家子是怀着憧憬而来,是怀着立下军功争取获得一官半职光耀门楣的美好愿望而追随“红旗军”。
黄汉率领“红旗军”在彰德府、卫辉府驻扎,不仅仅确保了潞王的安全,还保障了以工代赈顺利完成,也完善了太行山东麓的防御,使得贼兵无法往东流窜。
陈奇瑜、洪承畴、许鼎臣、卢象升这几个月没闲着,他们整顿人马以具备战斗力的边军为主力采取合围之势杀往高迎祥、老回回、八大王等等三十六营盘踞的沁阳、济源一带。
集中的将领不少,基本上囊括了大明北方能打的所有营伍,有吴襄父子、祖宽、祖大弼率领的六千余关宁军,有延绥总兵官吴自勉带来的人马。
还有贺人龙、王仆、艾万年、王承恩等等,其中居然有老朋友副将黄维正、参将韩志宽的几千兵丁,最猛的依旧是曹文诏叔侄。
流寇眼看着会陷入明军的巨大包围圈之时,老天爷有跟大明过不去,十一月中旬,滔滔黄河冰冻三尺,已经即将陷入绝境的流寇一窝蜂度过黄河杀入河南黄河以南的地盘。
黄河冰封导致没有了天险可凭,流寇可以腾挪的天地更加广阔,官军再多三倍也无法完成围剿,变成了追逐战。
此时河南黄河以南的地盘没有被流寇打烂,这意味着流寇会得到大量粮食、物资和金银财宝。
尾随剿杀的官军良莠不齐,如左良玉、贺人龙、王仆这样的对杀流寇不热衷,他们趁机抢掠倒是干得热火朝天。
这其实就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崇祯六年底,流寇渡过黄河使得虚弱的大明雪上加霜,使得数千万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直接导致数百上千万老百姓死于非命。
最搞笑的是七十年代末小学教科书的内容“李闯王带领农民军,来到黄河边上。队伍准备渡过黄河,去消灭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少年们还是以老实本分、马术好为第一考量目标,其次才是拥有武艺,最后才是力量型猛人,因此老百姓中的马户成为了香饽饽。
劝回了两万多人,留下了五千余,其中三千人负责照看战马、挽马、驮马,这些人当然拥有骑术、具备武艺,是扩充骑兵之时的备选,最不济也能够成为骑马步兵。
目前没有要求这五千余人的家小渡海去旅顺口或者辽西走廊屯垦,这段时间搞去的人口太多,关外暂时不缺屯民。
况且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遭遇流寇、建奴祸害过,家庭相对完整,日子还过得下去,他们依附“红旗军”没几天,互相之间的信任度还需要进行稳固。
等到主动随军的劳役中有人得到了转为正兵的机会,让他们预知军饷足以养家糊口,亲眼看到博得军功的战士们会升官发财。
届时镇抚官提出“红旗军”正兵家小必须进入体系种田、做工后,相信就会水到渠成。
几十万青壮年中出现的几万被感召的汉子主动报名随军,经过挑选得到选拔的人数为五中取一,这些汉子的整体素质和质量远远大于那些按照二丁抽一标准成为随军劳役曾经的流民。
由于不断抽丁,又有了五千多主动加入的随军劳役,人数已经超过两万。
黄汉已经用不着如此多的劳役随军,被抽丁的一万余人解除劳役送去辽南、辽西走廊跟家人团聚准备过一个衣食无忧的新年。
这些人大多数服役超过半年,根据表现在来到新家园之时会得到最少一两银子和一石杂粮的奖励,这不包括他们该得的已经被家小领取到手的报酬。
关外安置流民不是采取统一标准,十几万曾经从贼的流寇基本上都安置在宁远外郭。
屯田是宁远东北到塔山南堡之间刚刚整合的一百几十万亩耕地,今年有了大量新屯民,屯田还可以往西再发展几十万亩,还有许多山地可以种玉蜀黍。
以离宁远大概五十里的塔山南堡为中心修建的第一道防线是无论如何承受不了建奴倾巢出动的进攻。
攻防战打响之时“红旗军”会在此处给予建奴大量杀伤后退守以宁远为中心的主要防线,这里到山海关才是永不放弃的地盘。
后金军来攻打辽西不会造成屯民被裹挟或者被杀害,塔山南堡虽然是第一道防线也不是纸糊的,沟壑纵横的工事足以阻挡骑兵突袭。
建奴要来攻打必须玩战地争夺战,几千正兵几千卫所军面对两三万建奴的进攻坚守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
屯民家家户户都会参与军事训练,平时也会模拟建奴大举进攻之时如何有秩序撤退,宁远修建了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外郭,如此大的地盘躲入五十万人都绰绰有余。
只不过宁远东北的百万亩屯田遭受损失避免不了,如果建奴还是秋后发起进攻,损失就微乎其微。
这些通古斯野人没有能力打下有“红旗军”热兵器部队重兵驻防的宁远城。
几个月朝夕相处,被抽丁的劳役习惯了军旅生涯,很满意在能够吃饱肚子穿戴到统一制服的情况下还能够为家小挣到粮饷。
贸然得知被解除劳役去即将去新家之时,许多人舍不得走,太多人哭得泣不成声。
宣传队和镇抚官又开始了宣传,告诉这些人不要担心没有挣粮饷的机会,去了辽南、宁远仅仅种地都能够确保一家子衣食无忧。
想必今年在关外的新屯民最起码有一万几千家在过年之前惊喜万分,当然是因为家中的男丁不仅仅回来了还养壮实了,还带回粮食和银子给让家人过上一个吃得饱的新年。
淘汰了一大半抽丁的劳役,留下的自然是身强力壮或者有一技之长之人,加上了从几万主动报名随军的壮汉中甄选的五千余人,随军劳役拿起武器恐怕都能够干翻上万流寇。
因为主动随军的这些人大都是自耕农或者佃户,其中也有猎户和匠户还有不少马户。
他们不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做出选择,许多自认为武艺出众或者骑术高明的会家子是怀着憧憬而来,是怀着立下军功争取获得一官半职光耀门楣的美好愿望而追随“红旗军”。
黄汉率领“红旗军”在彰德府、卫辉府驻扎,不仅仅确保了潞王的安全,还保障了以工代赈顺利完成,也完善了太行山东麓的防御,使得贼兵无法往东流窜。
陈奇瑜、洪承畴、许鼎臣、卢象升这几个月没闲着,他们整顿人马以具备战斗力的边军为主力采取合围之势杀往高迎祥、老回回、八大王等等三十六营盘踞的沁阳、济源一带。
集中的将领不少,基本上囊括了大明北方能打的所有营伍,有吴襄父子、祖宽、祖大弼率领的六千余关宁军,有延绥总兵官吴自勉带来的人马。
还有贺人龙、王仆、艾万年、王承恩等等,其中居然有老朋友副将黄维正、参将韩志宽的几千兵丁,最猛的依旧是曹文诏叔侄。
流寇眼看着会陷入明军的巨大包围圈之时,老天爷有跟大明过不去,十一月中旬,滔滔黄河冰冻三尺,已经即将陷入绝境的流寇一窝蜂度过黄河杀入河南黄河以南的地盘。
黄河冰封导致没有了天险可凭,流寇可以腾挪的天地更加广阔,官军再多三倍也无法完成围剿,变成了追逐战。
此时河南黄河以南的地盘没有被流寇打烂,这意味着流寇会得到大量粮食、物资和金银财宝。
尾随剿杀的官军良莠不齐,如左良玉、贺人龙、王仆这样的对杀流寇不热衷,他们趁机抢掠倒是干得热火朝天。
这其实就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崇祯六年底,流寇渡过黄河使得虚弱的大明雪上加霜,使得数千万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直接导致数百上千万老百姓死于非命。
最搞笑的是七十年代末小学教科书的内容“李闯王带领农民军,来到黄河边上。队伍准备渡过黄河,去消灭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