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日落西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红歹是率领大军刚刚回到盛京,朝鲜就有捷报送达。
“都元帅”率领汉军和高丽兵八九万跟东江兵和朝鲜军激战半个多月战损一万余杀敌超过一万,现在已经全取义州。
东江兵和朝鲜军逃到了皮岛、深弥岛等等十几个海岛上苟延残喘,可惜我大金没有强大的水师无法夺取那些岛屿彻底消灭东江镇。
红歹是见孔有德、张存仁等等再立新功又给参战的几十员将领加官进爵,把不少从山西抢来的奇巧赏赐给了孔有德、耿仲明等等。
为了制衡,红歹是把从山西掳掠回辽东的大部分人口汉人往平壤输送,派遣了一万新归顺的察哈尔蒙古骑兵携家带口去朝鲜定居。
奴酋采取八旗子弟伙同蒙古人驱使汉人管理高丽人的办法控制整个朝鲜。
锦州的祖大寿这一次没有准备再次骗红歹是,他在已经得不到大明粮饷的情况下破罐子破摔,紧锣密鼓进行投降准备,当务之急就是要算计不肯追随的文官武将。
祖家在锦州之所以权势熏天,是因为祖大寿是大明挂前锋将军印的左都督总兵官。
祖家子侄、心腹在军中担任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的有几十个,不仅仅拥有朝廷大义,还拥有绝对实力。
可是在他准备叛变投敌的情况下真的不能确保所有人都追随,他甚至于不认为嫡系将领都肯选择投降建奴。
当前锦州的情况跟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在山海关率领人马投降建奴大大不同。
那时大明已经日落西山民不聊生,京城丢了、皇帝吊死了,将士们早就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认为大明已经没有未来。
此时才崇祯七年,大明还没有到众叛亲离被流寇打入京师的绝境。
况且还有一枝独秀的“红旗军”在宁远、塔山一线秀肌肉拉拢祖大寿节制的人马。
惯性思维不简单,大明毕竟是个存在了二百大几十年的泱泱大国,该是多么无耻下作的文官武将才会自甘堕落投降一个野蛮人的部落?
因此祖大寿也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如今开始整夜失眠。
锦州方面人马号称五六万,实际兵马不会超过四万,由于这两年连续抽调骑兵入关,使得骑兵比例降低了,如今有骑兵不足一万。
锦州驻守的人马绝大多数算得上是祖家军,是绝对的嫡系,数量有两万,骑兵有六千。
由于大部分心腹和兄弟、子侄或已经降了建奴,又或在关内打仗。
直接导致祖大寿控制嫡系人马的大将少了,如今只有族弟祖大权和养子祖泽远等等几个可堪一用,祖大寿实在担心宣布投降之时发生哗变。
主要原因就是“红旗军”太坏了,使得锦州明军心中有一方净土。
恐怕有不少明军根本不在意有没有祖大寿这个当家人,可能有些已经觉悟的明军认为没有了祖家,锦州军民在“红旗军”率领下日子应该更加好。
后金军兵临锦州城下却没有发生战斗,连破坏都没搞就退兵了,这违背常理。
绝大多数明军将领都察觉到了什么,许多随军赞画、给事中、御史、屯粮通判之类的文官有了大难临头的预感。
潜伏在锦州军中的锦衣卫和旗卫都已经得到了确切情报,开始收集监军太监和祖太保联合卖国的罪证。
旗卫在活动,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多争取锦州人马投奔宁远。
驻防松山一线的锦州参将金国凤就是旗卫们争取的对象,如今金家两个跟随父亲在军中效力的儿子已经被旗卫蛊惑生出投奔宁远的心思。
只不过耿直的金国凤性格有些类似于何可纲,他根本不相信祖大寿会投降建奴。
毕竟黄汉跟祖家有私仇大多数明军将士都知道,他认为“红旗军”有刻意污蔑祖太保的嫌疑。
这些年“红旗军”跟祖家军明争暗斗摩擦不断,金国凤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在作祟,是因为辽饷比例导致两军内斗不已。
金国凤不肯因私废公,不愿意介入宁远和锦州两大阵营的争权夺利,选择做好本职工作带好归属于他指挥的不足三千人马固守松山。
塔山南堡防线距离金国凤驻守的松山六十余里,祖大寿为了严防锦州人马投奔宁远,已经在塔山堡增加了兵力,祖家铁甲家丁队不定期巡逻。
九月底,黄汉再次进京,身边的“红旗军”人马只有一个百总少年骑兵火枪手和十一个亲卫。
锦衣卫和京营骑兵折损三成有余,其中一小半人战死一大半人还在养伤是,只有两千八百余人载誉归来。
英雄凯旋,京师再次万人空巷那是必然,武纳格果然被千刀万剐,太多京师军民争食其肉。
出兵一万余,斩首数也高达一万余,出击的将领居功至伟。
皇帝论功行赏,司礼监秉笔之一方正化成为提督京营人马的首席大太监,是最当红的宦官。
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这三位京营游击将军当上了从二品参将,而且是实授,麾下人马能够多出一千余。
李若琏成为加了右都督衔的锦衣卫指挥使,负责整个北镇抚司,还有一个卫指挥使骆养性被打发到南京负责南镇抚司。
娄允升职为锦衣卫同知,艾国栋、游存青、张超被委任为锦衣卫签事,各实际控制两个锦衣卫千户所。
刘之纶被皇帝任命为兵部左侍郎,这一次不是虚职,而是实授,以后就是兵部的二把手,兵部尚书的虚衘还加了太子太保。
第一功臣黄汉这一次得到了世袭罔替的侯爵,留在京师任京营提督,还在襁褓里的儿子黄谨就被小侯爷了,成为朝廷承认在册的世子。
黄沂州被册封为加了左都督衘的前锋将军,憨子加衘左都督,杨大年加衔右都督,杨国恩、宋鹏飞、杨汉威、桑羽、刘奋勇、张扬等等将领都得到一两级不等的提拔。
高有谋不仅仅经营登州有功还主动率领骑兵及时入援京师,麾下人马斩获丰厚,高升了,朝廷又恢复了登莱巡抚这个职务,高有谋以左佥都御史巡抚登莱。
红歹是率领大军刚刚回到盛京,朝鲜就有捷报送达。
“都元帅”率领汉军和高丽兵八九万跟东江兵和朝鲜军激战半个多月战损一万余杀敌超过一万,现在已经全取义州。
东江兵和朝鲜军逃到了皮岛、深弥岛等等十几个海岛上苟延残喘,可惜我大金没有强大的水师无法夺取那些岛屿彻底消灭东江镇。
红歹是见孔有德、张存仁等等再立新功又给参战的几十员将领加官进爵,把不少从山西抢来的奇巧赏赐给了孔有德、耿仲明等等。
为了制衡,红歹是把从山西掳掠回辽东的大部分人口汉人往平壤输送,派遣了一万新归顺的察哈尔蒙古骑兵携家带口去朝鲜定居。
奴酋采取八旗子弟伙同蒙古人驱使汉人管理高丽人的办法控制整个朝鲜。
锦州的祖大寿这一次没有准备再次骗红歹是,他在已经得不到大明粮饷的情况下破罐子破摔,紧锣密鼓进行投降准备,当务之急就是要算计不肯追随的文官武将。
祖家在锦州之所以权势熏天,是因为祖大寿是大明挂前锋将军印的左都督总兵官。
祖家子侄、心腹在军中担任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的有几十个,不仅仅拥有朝廷大义,还拥有绝对实力。
可是在他准备叛变投敌的情况下真的不能确保所有人都追随,他甚至于不认为嫡系将领都肯选择投降建奴。
当前锦州的情况跟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在山海关率领人马投降建奴大大不同。
那时大明已经日落西山民不聊生,京城丢了、皇帝吊死了,将士们早就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认为大明已经没有未来。
此时才崇祯七年,大明还没有到众叛亲离被流寇打入京师的绝境。
况且还有一枝独秀的“红旗军”在宁远、塔山一线秀肌肉拉拢祖大寿节制的人马。
惯性思维不简单,大明毕竟是个存在了二百大几十年的泱泱大国,该是多么无耻下作的文官武将才会自甘堕落投降一个野蛮人的部落?
因此祖大寿也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如今开始整夜失眠。
锦州方面人马号称五六万,实际兵马不会超过四万,由于这两年连续抽调骑兵入关,使得骑兵比例降低了,如今有骑兵不足一万。
锦州驻守的人马绝大多数算得上是祖家军,是绝对的嫡系,数量有两万,骑兵有六千。
由于大部分心腹和兄弟、子侄或已经降了建奴,又或在关内打仗。
直接导致祖大寿控制嫡系人马的大将少了,如今只有族弟祖大权和养子祖泽远等等几个可堪一用,祖大寿实在担心宣布投降之时发生哗变。
主要原因就是“红旗军”太坏了,使得锦州明军心中有一方净土。
恐怕有不少明军根本不在意有没有祖大寿这个当家人,可能有些已经觉悟的明军认为没有了祖家,锦州军民在“红旗军”率领下日子应该更加好。
后金军兵临锦州城下却没有发生战斗,连破坏都没搞就退兵了,这违背常理。
绝大多数明军将领都察觉到了什么,许多随军赞画、给事中、御史、屯粮通判之类的文官有了大难临头的预感。
潜伏在锦州军中的锦衣卫和旗卫都已经得到了确切情报,开始收集监军太监和祖太保联合卖国的罪证。
旗卫在活动,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多争取锦州人马投奔宁远。
驻防松山一线的锦州参将金国凤就是旗卫们争取的对象,如今金家两个跟随父亲在军中效力的儿子已经被旗卫蛊惑生出投奔宁远的心思。
只不过耿直的金国凤性格有些类似于何可纲,他根本不相信祖大寿会投降建奴。
毕竟黄汉跟祖家有私仇大多数明军将士都知道,他认为“红旗军”有刻意污蔑祖太保的嫌疑。
这些年“红旗军”跟祖家军明争暗斗摩擦不断,金国凤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在作祟,是因为辽饷比例导致两军内斗不已。
金国凤不肯因私废公,不愿意介入宁远和锦州两大阵营的争权夺利,选择做好本职工作带好归属于他指挥的不足三千人马固守松山。
塔山南堡防线距离金国凤驻守的松山六十余里,祖大寿为了严防锦州人马投奔宁远,已经在塔山堡增加了兵力,祖家铁甲家丁队不定期巡逻。
九月底,黄汉再次进京,身边的“红旗军”人马只有一个百总少年骑兵火枪手和十一个亲卫。
锦衣卫和京营骑兵折损三成有余,其中一小半人战死一大半人还在养伤是,只有两千八百余人载誉归来。
英雄凯旋,京师再次万人空巷那是必然,武纳格果然被千刀万剐,太多京师军民争食其肉。
出兵一万余,斩首数也高达一万余,出击的将领居功至伟。
皇帝论功行赏,司礼监秉笔之一方正化成为提督京营人马的首席大太监,是最当红的宦官。
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这三位京营游击将军当上了从二品参将,而且是实授,麾下人马能够多出一千余。
李若琏成为加了右都督衔的锦衣卫指挥使,负责整个北镇抚司,还有一个卫指挥使骆养性被打发到南京负责南镇抚司。
娄允升职为锦衣卫同知,艾国栋、游存青、张超被委任为锦衣卫签事,各实际控制两个锦衣卫千户所。
刘之纶被皇帝任命为兵部左侍郎,这一次不是虚职,而是实授,以后就是兵部的二把手,兵部尚书的虚衘还加了太子太保。
第一功臣黄汉这一次得到了世袭罔替的侯爵,留在京师任京营提督,还在襁褓里的儿子黄谨就被小侯爷了,成为朝廷承认在册的世子。
黄沂州被册封为加了左都督衘的前锋将军,憨子加衘左都督,杨大年加衔右都督,杨国恩、宋鹏飞、杨汉威、桑羽、刘奋勇、张扬等等将领都得到一两级不等的提拔。
高有谋不仅仅经营登州有功还主动率领骑兵及时入援京师,麾下人马斩获丰厚,高升了,朝廷又恢复了登莱巡抚这个职务,高有谋以左佥都御史巡抚登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