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无坚不摧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红旗军”厉害众所周知,可是怎么连娘们儿也如此凶悍?真他娘的见鬼了!
流寇们欲哭无泪,在犀利的攻击下,要不就是望风而逃,要不就是举手投降。
女兵营一路高歌猛进打出了军威,“秦”字大旗指处无坚不摧,“汉王”妃秦妡怡的名声大噪,川妹子们的地位日渐提高。
马祥麟、秦翼明等等都让着妹妹秦妡怡不主动争功,他们每战都布置人马准备随时策应“红旗军”女兵营。
后来他们发现,女兵营真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综合战斗力还强于白杆兵,难免心生感慨!
观战的秦良玉、张凤仪都是行家,她们观看了几次步炮协同的夺城之战,领悟到了火力的重要性,明白以后的战术、战法都会发生彻底改变,人海战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发展火器乃是必由之路,秦良玉下定决心,此战过后一定要争取让白杆兵全部装备自生铳,为此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出川大军战果辉煌,一路攻城拔寨招降纳叛,九月九日,五万余人马已经推进到离汉中城只有二百里的光雾山南麓。
驻防汉中的是高迎祥麾下大将、李自成的侄儿、绰号“一只虎”的李过,留守西安的是高迎祥的儿子高一功和心腹大将刘哲、黄龙等等。
李过驻防汉中就是防止明军出川发动攻击,有心理准备,也有应急预案,不是什么高明的破敌之策,而是收缩兵力严防死守城高墙厚的汉中坚城。
只要坚守住汉中赢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够等来主力回援,届时展开反包围,势必重创川军,然后跟踪追击顺势杀入四川。
计划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流寇那里不仅仅有靳明虎这样的无间道,还有太多旗卫潜伏。
高迎祥制定的攻防计划,采取的军事行动,“红旗军”总参谋部早就了如指掌。
说实话,孙传庭、陈奇瑜、曹变蛟、黄得功等等以前率领明军跟流寇干都没拿正眼瞧那些乌合之众。
现在的麾下都是忠诚度、纪律性、战斗技能无可挑剔的“红旗军”将士们,他们哪里会把流寇放在心上。
他们同样不担心白杆兵的战斗力,也没有轻视川军的坚韧,再加上有六营“红旗军”乙种营参与川北的行动,那许多人马流寇根本吃不下。
秦良玉、马祥麟、张凤仪、马祥和、顾准都是久经战阵,他们手中有五万余如臂使指的军队,有精良的装备,纵然不能轻取陕西,也能够自保无虞。
黄汉是带着上帝视角的穿越者,更加知道明末流寇就是一群祸国殃民的跳梁小丑而已。
崇祯十七年,以“李闯贼”为首的流寇夺了京城正是鼎盛之时,吴三桂的几万关宁军都能够在一片石跟他们死扛。
多尔衮的几万满蒙骑兵加入战场后,就如同摧枯拉朽般,一战就打得奋斗了十几年的“李闯贼”输光了本钱,从此一蹶不振。
现在的流寇质量恐怕还比不上“李闯贼”夺下京城之时,“红旗军”却是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如今关内、关外的正兵数量不低于二十五万,卫所军人马还要超过二十五万。
不算上乡勇、团练,仅仅卫所军、正兵就已经超过五十万,数量远远超过流寇的实际兵力,质量即便达不到以一当十,以一敌三绰绰有余。
黄汉甚至怀疑,即便流寇倾巢出动,也未必能够拿得下何勇庆、黄惠武、孙应元等等将领经营了三年有余的潼关阵地。
流寇的攻坚能力太差了,历史上“李闯贼”就因为伤亡太大差一点在周遇吉坚守的宁武关下选择放弃。
潼关不仅仅比宁武关大,还坚固许多。
现在驻防潼关的人马比历史上周遇吉的人马多了双倍有余,跟周遇吉那些缺衣少食的明军截然不同,孙应元、何勇庆等等将领的人马装备精良兵强马壮。
流寇分东、西两路围攻潼关的消息被确认后。
总参谋部发布命令,内地“红旗军”全线出击,争取年内解决流寇收复陕西、河南。
接到命令的房连栋、赵坤、谷如山、马福临、裴元武、林顺文、王瑸、雷鸣春等等将领立刻集结人马从四面八方杀奔陕西、河南。
没有骑兵奔袭的迅猛无伤大雅,步兵按部就班推进稳扎稳打。
拿下一地立刻进行甄别,把流寇中的大头目挑出来斩杀,把小头目缉捕劳动改造,明年一开春就会送这些人远赴美洲戴罪立功。
潼关防线用固若金汤来形容毫不为过,得知流寇主力兵分两路前来攻打,孙应元、何勇庆、黄惠武等等将领没有一丝恐惧,一个个暗叫来得好。
表现最积极的当然是以何勇庆为首的“红旗军”将士们,他们都从“红旗日报”连载的报道中得知了平辽战况,都遗憾自己没有能够参与其中。
没了打建奴、鞑子的机会,拿流寇出一口胸中恶气聊胜于无吧!
潼关北濒黄河,南依秦岭理论上是围不死的,斥候、信使可以使用羊皮筏北渡黄河跟外界取得联络。
“红旗军”更加先进,根本用不着派人渡河就可以利用潼关北城头架设的固定式望远镜跟黄河北岸潜伏的旗卫使用旗语和灯光密码进行沟通。
孙应元名义上虽然有五千明军,但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将士们已经彻底投靠了“汉王”,这两年同样享受到了“红旗军”待遇。
“红旗军”的粮饷可不是白拿的,既然待遇相同,训练当然也要跟得上,装备自然也不会亏待。
因此孙应元的兵其实跟“红旗军”正兵的战斗力出入不大,他们同样信心百倍,只等着不知天高地厚的流寇送上门来找打。
流寇气势汹汹而来,孙应元理所当然要派遣信使渡河向上官刘之伦汇报,请求援军、要求给粮饷和装备。
何勇庆也要把军情向总参谋部汇报,但是他没有要求援兵,而是向上级保证,潼关内粮草充足够三十几万军民消耗一年。
言下之意就是让流寇来吧,打一年,他们都讨不到半分便宜。
“红旗军”厉害众所周知,可是怎么连娘们儿也如此凶悍?真他娘的见鬼了!
流寇们欲哭无泪,在犀利的攻击下,要不就是望风而逃,要不就是举手投降。
女兵营一路高歌猛进打出了军威,“秦”字大旗指处无坚不摧,“汉王”妃秦妡怡的名声大噪,川妹子们的地位日渐提高。
马祥麟、秦翼明等等都让着妹妹秦妡怡不主动争功,他们每战都布置人马准备随时策应“红旗军”女兵营。
后来他们发现,女兵营真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综合战斗力还强于白杆兵,难免心生感慨!
观战的秦良玉、张凤仪都是行家,她们观看了几次步炮协同的夺城之战,领悟到了火力的重要性,明白以后的战术、战法都会发生彻底改变,人海战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发展火器乃是必由之路,秦良玉下定决心,此战过后一定要争取让白杆兵全部装备自生铳,为此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出川大军战果辉煌,一路攻城拔寨招降纳叛,九月九日,五万余人马已经推进到离汉中城只有二百里的光雾山南麓。
驻防汉中的是高迎祥麾下大将、李自成的侄儿、绰号“一只虎”的李过,留守西安的是高迎祥的儿子高一功和心腹大将刘哲、黄龙等等。
李过驻防汉中就是防止明军出川发动攻击,有心理准备,也有应急预案,不是什么高明的破敌之策,而是收缩兵力严防死守城高墙厚的汉中坚城。
只要坚守住汉中赢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够等来主力回援,届时展开反包围,势必重创川军,然后跟踪追击顺势杀入四川。
计划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流寇那里不仅仅有靳明虎这样的无间道,还有太多旗卫潜伏。
高迎祥制定的攻防计划,采取的军事行动,“红旗军”总参谋部早就了如指掌。
说实话,孙传庭、陈奇瑜、曹变蛟、黄得功等等以前率领明军跟流寇干都没拿正眼瞧那些乌合之众。
现在的麾下都是忠诚度、纪律性、战斗技能无可挑剔的“红旗军”将士们,他们哪里会把流寇放在心上。
他们同样不担心白杆兵的战斗力,也没有轻视川军的坚韧,再加上有六营“红旗军”乙种营参与川北的行动,那许多人马流寇根本吃不下。
秦良玉、马祥麟、张凤仪、马祥和、顾准都是久经战阵,他们手中有五万余如臂使指的军队,有精良的装备,纵然不能轻取陕西,也能够自保无虞。
黄汉是带着上帝视角的穿越者,更加知道明末流寇就是一群祸国殃民的跳梁小丑而已。
崇祯十七年,以“李闯贼”为首的流寇夺了京城正是鼎盛之时,吴三桂的几万关宁军都能够在一片石跟他们死扛。
多尔衮的几万满蒙骑兵加入战场后,就如同摧枯拉朽般,一战就打得奋斗了十几年的“李闯贼”输光了本钱,从此一蹶不振。
现在的流寇质量恐怕还比不上“李闯贼”夺下京城之时,“红旗军”却是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如今关内、关外的正兵数量不低于二十五万,卫所军人马还要超过二十五万。
不算上乡勇、团练,仅仅卫所军、正兵就已经超过五十万,数量远远超过流寇的实际兵力,质量即便达不到以一当十,以一敌三绰绰有余。
黄汉甚至怀疑,即便流寇倾巢出动,也未必能够拿得下何勇庆、黄惠武、孙应元等等将领经营了三年有余的潼关阵地。
流寇的攻坚能力太差了,历史上“李闯贼”就因为伤亡太大差一点在周遇吉坚守的宁武关下选择放弃。
潼关不仅仅比宁武关大,还坚固许多。
现在驻防潼关的人马比历史上周遇吉的人马多了双倍有余,跟周遇吉那些缺衣少食的明军截然不同,孙应元、何勇庆等等将领的人马装备精良兵强马壮。
流寇分东、西两路围攻潼关的消息被确认后。
总参谋部发布命令,内地“红旗军”全线出击,争取年内解决流寇收复陕西、河南。
接到命令的房连栋、赵坤、谷如山、马福临、裴元武、林顺文、王瑸、雷鸣春等等将领立刻集结人马从四面八方杀奔陕西、河南。
没有骑兵奔袭的迅猛无伤大雅,步兵按部就班推进稳扎稳打。
拿下一地立刻进行甄别,把流寇中的大头目挑出来斩杀,把小头目缉捕劳动改造,明年一开春就会送这些人远赴美洲戴罪立功。
潼关防线用固若金汤来形容毫不为过,得知流寇主力兵分两路前来攻打,孙应元、何勇庆、黄惠武等等将领没有一丝恐惧,一个个暗叫来得好。
表现最积极的当然是以何勇庆为首的“红旗军”将士们,他们都从“红旗日报”连载的报道中得知了平辽战况,都遗憾自己没有能够参与其中。
没了打建奴、鞑子的机会,拿流寇出一口胸中恶气聊胜于无吧!
潼关北濒黄河,南依秦岭理论上是围不死的,斥候、信使可以使用羊皮筏北渡黄河跟外界取得联络。
“红旗军”更加先进,根本用不着派人渡河就可以利用潼关北城头架设的固定式望远镜跟黄河北岸潜伏的旗卫使用旗语和灯光密码进行沟通。
孙应元名义上虽然有五千明军,但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将士们已经彻底投靠了“汉王”,这两年同样享受到了“红旗军”待遇。
“红旗军”的粮饷可不是白拿的,既然待遇相同,训练当然也要跟得上,装备自然也不会亏待。
因此孙应元的兵其实跟“红旗军”正兵的战斗力出入不大,他们同样信心百倍,只等着不知天高地厚的流寇送上门来找打。
流寇气势汹汹而来,孙应元理所当然要派遣信使渡河向上官刘之伦汇报,请求援军、要求给粮饷和装备。
何勇庆也要把军情向总参谋部汇报,但是他没有要求援兵,而是向上级保证,潼关内粮草充足够三十几万军民消耗一年。
言下之意就是让流寇来吧,打一年,他们都讨不到半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