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一十四章 大治之相百姓安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果然不出阎忠所料……
当刺史部官军撤离,鲁国逐渐恢复正常秩序,以张氏家族为首的地方豪强乖乖俯首之后,整个豫州的豪强势力都震动了。
不管心中是否真的服气,此时没哪家豪强势力愿意跟刺史部发生正面冲突。
不就是设卡收税么,十五税一而已算不得什么,又不是逼着他们投靠,损失一点点利益换取刺史部的好感还是很划得来的。
这就是赤落落的现实!
之前刺史部要设卡收税,地方豪强还是三个不服四个不满,甚至还推出了代表跟刺史部打擂台。
结果刺史部态度强硬,使出雷霆手段震慑一番后,这帮豪强权衡利弊立刻就换了嘴脸,一副奉公守法好百姓的架势,套度转变之快实在叫人无语。
“这帮豫州豪强想要试探某的脾气,现在他们应该知晓某不好说话了吧!”
私下里,林沙跟阎忠交流的时候,对所谓的豪强势力嗤之以鼻,不过就是一帮欺软怕硬的货色罢了。
确实,有了这次的试探之后,刺史部的修路搭桥计划顺畅不少,尽管到了各郡和各国依旧少不了各种扯皮,却再也没有主动抬杠的情况出现。
谁心理都有杆秤,新任豫州刺史可不是好惹的主,只要不是跟林沙有深仇大恨的话,就不会拿家族命运开玩笑。
看林沙那疯狂不折手段的架势,真把他惹毛了,大军一围哪家都受不了,就是汝南袁氏也是一样。
毕竟此时还不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大豪强都有军事民用为一体的钨堡,面对蛮横不讲理的官军可没多少办法。
压下了地方豪强的反对声音,刺史部组织的修路工程速度进一步加快,郡与郡,郡与县,县与县之间的官道,全部都是碎石道路。
没有专用的碎石工程机械怎么办?
举石头砸啊!
此方世界天地灵气浓郁,普通成人的力气都有数百斤,军中将士肉食丰富隐含样不缺,个个都是千斤大力士,正好碎石活计作为将士们的一项锻炼科目,一举两得相当便给。
三十万黄巾俘虏之中,足足有十三四万成年青壮,在混乱的局势中老弱妇孺的损耗十分惊人,此乃人间惨剧也是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则。
这些黄巾青壮俘虏的力气虽没有肉食油水不缺,刻意锻炼身体素质极佳的将士差,但在有纪律的组织下,将负责官道添加碎石夯实并不费劲。
林沙没有亏待他们,也没有把他们往死里整的意思,尽管每日的吃食比不得官军将士,可比起在黄巾军时的待遇也不差什么,每日都能吃个七份饱,偶尔还能沾点油腥,这样的生活甚至叫大部分皇甫俘虏有不愿离开的强烈意愿。
这么庞大一笔人力资源,林沙自然也没有想着放手的意思。有三十万黄巾俘虏在手,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撇开朝廷和地方豪强势力,起码不会轻易被朝廷和地方豪强势力拿捏了去。
而三十万人的粮食需求极大,朝廷可不会拨付半分,都得豫州刺史部习性解决。
要不是林沙真的有办法解决三十万黄巾俘虏的吃饭问题,还想依靠三十万张嘴的巨大需求,带动豫州的经济,换了任何一个豪强家族都承担不起,就是汝南袁氏也一样。
豫州刺史部的路修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得到了明显好处,三十万人的吃喝拉撒,随便漏一点出来,对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百姓而言,都是了不得的惊人好处。
柴米油盐酱醋茶,豫州百姓手里不是没有好东西,只是没有将手里资源获取成钱财的渠道罢了。
豫州刺史部组织的三十万人规模工程队,不仅帮助沿途百姓将手头字类的资源全部换成钱粮,还有进一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活力的作用。
林沙不是个苛刻的主,尽管三十万工程人员全是俘虏充当,可每日消耗的粮食菜疏不是一个小数目,还有各种其它物资需求都相当惊人,比如布匹药材之类的东西就必不可少。
大头可以让地方豪强得了去,刺史部甚至还能利用官府的信誉赊欠大半,就算只有小半让普通百姓得了好处,对整个豫州的民生经济都有极大好处。
不仅如此,因为三十万工程人员的巨大布匹和药材消耗,刺史部还特意派遣精干的宣传人员,深入到各郡各国乡亭一级,将刺史部的需求直接告之最底层的百姓,让他们知晓官府的收购地点以及价钱,减少其中可能被乡亭土霸盘剥的可能。
这样的行为前所未有,所谓朝令不下县,这是大汉四百年约定成俗的规矩。
尽管朝廷会任命乡老和亭长,可广大的乡村实际上掌控在地方宗族手上,宗族高层对于底层族人有着惊人和约束和控制力。
刺史部的行为,明显破坏了这样的规矩,明知自身利益将受到削薄,自然引来乡村宗族高层的不满。
可不满归不满,胳膊扭不过大腿,他们在自家地盘上作威作福也就罢了,根本就没资格跟刺史部炸刺。
不要说他们,就是豫州两郡郡守和四国国相,都对刺史部把手伸得过长不满,可刺史林沙实在太过强势,他们就是不敢配合也没那胆子。
中平三年,豫州两郡四国官府首脑,因为不配合刺史部施政,短短不足一年时间足足换了两茬,下面的县令和县长更换频率更加迅速。
刺史林沙摆明态度,他直接划下道来,愿意遵守配合的留下,不乐意的直接滚蛋,三条腿的蛤蟆不要找,想当官的人可多得是。
他的手段简单粗暴,直接拿钱把十常侍砸晕,给灵帝的好处更是多得叫人眼红,之后的事情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管丫后台是宦官还是世族,只要皇帝一心偏袒,谁都没能力越过林沙在豫州炸刺。
林沙的行径遭致士族不满,各种怪话和诋毁言论层出不穷,可他也不是没根底的,真以为卢植和蔡邕等人是吃干饭的啊?
旁的不说,林沙拿出实际的成绩说话,中平三年还没过去,豫州的一些情况还没有报上朝廷。
可单单林沙初任时的中平二年,豫州上交朝廷的税收,就比往年高出两层不止,让朝堂百官和皇帝乐得见眉不见眼。
而且林沙还不是玩的天高三尺这种饮鸠止渴的手段,而是依靠修路搭瞧发展经济,还有清剿境内土匪山贼,以及不法地方豪强所得,并为引起民怨沸腾。
这样的能力就相当了不得了,更不要说豫州作为中原大州,不仅豪强林立,皇帝可没少卖豫州的官职敛财。
林沙能将那些拿钱买官的贪婪之辈压得死死的,还没引起官场动乱,就这样的能力已经相当了不得啦。
放了任何一位朝廷大员接任他的位置,都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不仅如此,离豫州汝南颖川两郡不远的雒阳,很明显感受得到两郡的变化,经济繁荣商业出现极大发展,今年能够上交朝廷和皇帝的税收还有好处只会多不会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豫州地方郡守和国相要跟林沙斗,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林沙可不管你有什么来历和底气,凡是不愿意主动配合刺史部施政方针的统统滚蛋,他就是这么不客气。
待到中平三年秋季,豫州境内的官道修缮已经告一段落。
基本做到了郡与郡之间,郡与国之间,还有郡与县之间的官道,全都变成了宽敞平坦的碎石大道。
有了宽敞平坦的碎石官道相连,豫州各地之间的交流往来提速,再加上刺史部下狠手打击私下设可的路霸以及扰乱秩序的山贼土匪,豫州境内的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当然,一省之地的道路桥梁修缮不可能这么迅速就能完成,县与县之间的官道,还有县与主要市集之间的道路都还没有完善,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慢慢完成。
不过刺史部开始逐渐收回散布豫州各地的工程队,按照早就规划好的步骤屯田安置下来。
经历了黄巾之乱的破坏,豫州作为主要的受灾地区,地方豪强的田地损失不大,甚至趁乱还有更进一步扩张迹象。
可是底层百姓没有多少抗风险能力,他们要么在黄巾之乱中死绝,要么被黄巾军挟裹四下流浪,大量小地主和富农手头天地抛荒成了无主之地。
如果换在天下动乱时期,说不定这些抛荒无主田地已经成了地方豪强的盘中餐。
可惜,黄巾军起得快败得也快,还没等地方豪强反应过来,黄巾叛乱已经被扑灭,林沙这位强势刺史坐镇豫州。
自从上任后他便没打算依靠地方豪强的力量,林沙手头掌握的力量,已经足够横扫整个豫州了。
所以,在他的强势干预下,刺史部手头掌握有大量抛荒土地,林沙正好拿来安置三十五安黄巾俘虏屯田种粮。
老是向外采购,不仅可能引起粮价高企,损及百姓利益,也对刺史部手头掌管的财政是个巨大报复,一个不好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麻烦。
而且林沙心中还有一个相当庞大的惠民计划,只是没有自己掌握耕种的大量田地不好施行,眼下的豫州一片欣欣向荣大盛之相,比之初来时情况好了太多,他倒是不用太过着急……
果然不出阎忠所料……
当刺史部官军撤离,鲁国逐渐恢复正常秩序,以张氏家族为首的地方豪强乖乖俯首之后,整个豫州的豪强势力都震动了。
不管心中是否真的服气,此时没哪家豪强势力愿意跟刺史部发生正面冲突。
不就是设卡收税么,十五税一而已算不得什么,又不是逼着他们投靠,损失一点点利益换取刺史部的好感还是很划得来的。
这就是赤落落的现实!
之前刺史部要设卡收税,地方豪强还是三个不服四个不满,甚至还推出了代表跟刺史部打擂台。
结果刺史部态度强硬,使出雷霆手段震慑一番后,这帮豪强权衡利弊立刻就换了嘴脸,一副奉公守法好百姓的架势,套度转变之快实在叫人无语。
“这帮豫州豪强想要试探某的脾气,现在他们应该知晓某不好说话了吧!”
私下里,林沙跟阎忠交流的时候,对所谓的豪强势力嗤之以鼻,不过就是一帮欺软怕硬的货色罢了。
确实,有了这次的试探之后,刺史部的修路搭桥计划顺畅不少,尽管到了各郡和各国依旧少不了各种扯皮,却再也没有主动抬杠的情况出现。
谁心理都有杆秤,新任豫州刺史可不是好惹的主,只要不是跟林沙有深仇大恨的话,就不会拿家族命运开玩笑。
看林沙那疯狂不折手段的架势,真把他惹毛了,大军一围哪家都受不了,就是汝南袁氏也是一样。
毕竟此时还不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大豪强都有军事民用为一体的钨堡,面对蛮横不讲理的官军可没多少办法。
压下了地方豪强的反对声音,刺史部组织的修路工程速度进一步加快,郡与郡,郡与县,县与县之间的官道,全部都是碎石道路。
没有专用的碎石工程机械怎么办?
举石头砸啊!
此方世界天地灵气浓郁,普通成人的力气都有数百斤,军中将士肉食丰富隐含样不缺,个个都是千斤大力士,正好碎石活计作为将士们的一项锻炼科目,一举两得相当便给。
三十万黄巾俘虏之中,足足有十三四万成年青壮,在混乱的局势中老弱妇孺的损耗十分惊人,此乃人间惨剧也是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则。
这些黄巾青壮俘虏的力气虽没有肉食油水不缺,刻意锻炼身体素质极佳的将士差,但在有纪律的组织下,将负责官道添加碎石夯实并不费劲。
林沙没有亏待他们,也没有把他们往死里整的意思,尽管每日的吃食比不得官军将士,可比起在黄巾军时的待遇也不差什么,每日都能吃个七份饱,偶尔还能沾点油腥,这样的生活甚至叫大部分皇甫俘虏有不愿离开的强烈意愿。
这么庞大一笔人力资源,林沙自然也没有想着放手的意思。有三十万黄巾俘虏在手,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撇开朝廷和地方豪强势力,起码不会轻易被朝廷和地方豪强势力拿捏了去。
而三十万人的粮食需求极大,朝廷可不会拨付半分,都得豫州刺史部习性解决。
要不是林沙真的有办法解决三十万黄巾俘虏的吃饭问题,还想依靠三十万张嘴的巨大需求,带动豫州的经济,换了任何一个豪强家族都承担不起,就是汝南袁氏也一样。
豫州刺史部的路修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得到了明显好处,三十万人的吃喝拉撒,随便漏一点出来,对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百姓而言,都是了不得的惊人好处。
柴米油盐酱醋茶,豫州百姓手里不是没有好东西,只是没有将手里资源获取成钱财的渠道罢了。
豫州刺史部组织的三十万人规模工程队,不仅帮助沿途百姓将手头字类的资源全部换成钱粮,还有进一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活力的作用。
林沙不是个苛刻的主,尽管三十万工程人员全是俘虏充当,可每日消耗的粮食菜疏不是一个小数目,还有各种其它物资需求都相当惊人,比如布匹药材之类的东西就必不可少。
大头可以让地方豪强得了去,刺史部甚至还能利用官府的信誉赊欠大半,就算只有小半让普通百姓得了好处,对整个豫州的民生经济都有极大好处。
不仅如此,因为三十万工程人员的巨大布匹和药材消耗,刺史部还特意派遣精干的宣传人员,深入到各郡各国乡亭一级,将刺史部的需求直接告之最底层的百姓,让他们知晓官府的收购地点以及价钱,减少其中可能被乡亭土霸盘剥的可能。
这样的行为前所未有,所谓朝令不下县,这是大汉四百年约定成俗的规矩。
尽管朝廷会任命乡老和亭长,可广大的乡村实际上掌控在地方宗族手上,宗族高层对于底层族人有着惊人和约束和控制力。
刺史部的行为,明显破坏了这样的规矩,明知自身利益将受到削薄,自然引来乡村宗族高层的不满。
可不满归不满,胳膊扭不过大腿,他们在自家地盘上作威作福也就罢了,根本就没资格跟刺史部炸刺。
不要说他们,就是豫州两郡郡守和四国国相,都对刺史部把手伸得过长不满,可刺史林沙实在太过强势,他们就是不敢配合也没那胆子。
中平三年,豫州两郡四国官府首脑,因为不配合刺史部施政,短短不足一年时间足足换了两茬,下面的县令和县长更换频率更加迅速。
刺史林沙摆明态度,他直接划下道来,愿意遵守配合的留下,不乐意的直接滚蛋,三条腿的蛤蟆不要找,想当官的人可多得是。
他的手段简单粗暴,直接拿钱把十常侍砸晕,给灵帝的好处更是多得叫人眼红,之后的事情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管丫后台是宦官还是世族,只要皇帝一心偏袒,谁都没能力越过林沙在豫州炸刺。
林沙的行径遭致士族不满,各种怪话和诋毁言论层出不穷,可他也不是没根底的,真以为卢植和蔡邕等人是吃干饭的啊?
旁的不说,林沙拿出实际的成绩说话,中平三年还没过去,豫州的一些情况还没有报上朝廷。
可单单林沙初任时的中平二年,豫州上交朝廷的税收,就比往年高出两层不止,让朝堂百官和皇帝乐得见眉不见眼。
而且林沙还不是玩的天高三尺这种饮鸠止渴的手段,而是依靠修路搭瞧发展经济,还有清剿境内土匪山贼,以及不法地方豪强所得,并为引起民怨沸腾。
这样的能力就相当了不得了,更不要说豫州作为中原大州,不仅豪强林立,皇帝可没少卖豫州的官职敛财。
林沙能将那些拿钱买官的贪婪之辈压得死死的,还没引起官场动乱,就这样的能力已经相当了不得啦。
放了任何一位朝廷大员接任他的位置,都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不仅如此,离豫州汝南颖川两郡不远的雒阳,很明显感受得到两郡的变化,经济繁荣商业出现极大发展,今年能够上交朝廷和皇帝的税收还有好处只会多不会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豫州地方郡守和国相要跟林沙斗,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林沙可不管你有什么来历和底气,凡是不愿意主动配合刺史部施政方针的统统滚蛋,他就是这么不客气。
待到中平三年秋季,豫州境内的官道修缮已经告一段落。
基本做到了郡与郡之间,郡与国之间,还有郡与县之间的官道,全都变成了宽敞平坦的碎石大道。
有了宽敞平坦的碎石官道相连,豫州各地之间的交流往来提速,再加上刺史部下狠手打击私下设可的路霸以及扰乱秩序的山贼土匪,豫州境内的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当然,一省之地的道路桥梁修缮不可能这么迅速就能完成,县与县之间的官道,还有县与主要市集之间的道路都还没有完善,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慢慢完成。
不过刺史部开始逐渐收回散布豫州各地的工程队,按照早就规划好的步骤屯田安置下来。
经历了黄巾之乱的破坏,豫州作为主要的受灾地区,地方豪强的田地损失不大,甚至趁乱还有更进一步扩张迹象。
可是底层百姓没有多少抗风险能力,他们要么在黄巾之乱中死绝,要么被黄巾军挟裹四下流浪,大量小地主和富农手头天地抛荒成了无主之地。
如果换在天下动乱时期,说不定这些抛荒无主田地已经成了地方豪强的盘中餐。
可惜,黄巾军起得快败得也快,还没等地方豪强反应过来,黄巾叛乱已经被扑灭,林沙这位强势刺史坐镇豫州。
自从上任后他便没打算依靠地方豪强的力量,林沙手头掌握的力量,已经足够横扫整个豫州了。
所以,在他的强势干预下,刺史部手头掌握有大量抛荒土地,林沙正好拿来安置三十五安黄巾俘虏屯田种粮。
老是向外采购,不仅可能引起粮价高企,损及百姓利益,也对刺史部手头掌管的财政是个巨大报复,一个不好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麻烦。
而且林沙心中还有一个相当庞大的惠民计划,只是没有自己掌握耕种的大量田地不好施行,眼下的豫州一片欣欣向荣大盛之相,比之初来时情况好了太多,他倒是不用太过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