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第326章 开发与拆迁(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管开发大万山岛的计划是否还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制度就是制度,既然这个计划已经在执委会讨论并获得通过,那么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实施阶段。
虽然提出计划的是军委和商务部两个部门,但要实施这一计划,仅靠这两家是远远不够的,民政、海运、建设等部门都得参与进来才行。在岛上的基建工程该如何进行,需要运送多少物资,多少人员,如何安排船只运力,这统统都需要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因此在陶东来的倡议之下,专门又成立了一个“大万山岛项目开发办”,用以运作这个项目。
被选作挡箭牌的“琼联发”自然也没有被忘记,大本营一个电报发到广州,那边就有办事人员花银子去衙门登记了“万山岛货栈”,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对驻广办和“琼联发”来说都是小事情。至于说“琼联发”在岛上修建的究竟是货栈还是炮台,广州府衙的老爷们也没有兴趣为此专门乘船出海去检查。当然“琼联发”顶这个锅也不是白出力,未来大万山岛的设施建设完毕之后,“琼联发”将在当地拥有两间免费使用的仓库作为前期“投资”的回报。
其实如果不是顾虑到大万山岛处在明军水师眼皮子底下,需要一个合法的名声,军方并不希望把“琼联发”这种私人性质的机构扯进来。毕竟大万山岛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开发项目,在迫不得已加入商业因素之后,可以想象军方未来的防卫任务会因为进进出出的商船而变得复杂许多。
虽然在计划书中军方提出的建设进度是三个月,时间非常充裕,但在执委会通过提案两天之后,军方就派出了“闪电号”北上,由王汤姆率领的一支工程队,去大万山岛进行实地的考察。
工程队的领队是建设部二把手刘山夏,也是目前穿越集团中最忙碌的人之一。能把这位大忙人请出来,并不单单是军方的面子,还有陶东来的私人关系起了作用。刘山夏在穿越前就与陶东来同事多年,如果这次不是陶东来亲自出面相邀,他也很难放下手头的一堆事务,跟着军方的人出海去考察荒岛。
当初开发黑土港的时候,就是由刘山夏到当地担任了基建工程总指挥,而这一功绩也大大巩固了他在建设部中的地位。后来的铁炉港开发,乃至现在正在进行的三亚内河新港开发,都是由刘山夏在负责掌管,可以说在建设新定居点方面,刘山夏所具备的经验在穿越集团内无出其右。
“我上次出海还是去年十月了,从铁炉港开发之后就再没坐过船。”虽然风高浪急的海况让刘山夏的脸色显得有点苍白,但还是难掩他语气中的兴奋之情:“好久都没找到这种出来透透气的机会了!”
“那你尽管就把这次的任务当成是度假好了!”王汤姆掌着舵轮打趣道:“你要是有兴趣,等做完事还可以去广州玩几天。”
“算了吧,要是陶总知道我有这闲工夫,回去之后又得扔一堆任务给我。”刘山夏摇摇头道:“广州什么的,还是留着以后有时间再说吧,我这人就是劳碌命,穿越前当个苦逼包工头,穿过来了还是跟原来干一样的活儿!有时候我自己也在琢磨,究竟穿过来是打算干嘛,要真做一辈子包工头,那还不如当初不跟着来!”
“你也别悲观,等我们今后立国了,你好歹也是个……也是个……对了,工部尚书!我听宁崎说那可是正二品的大官啊!”王汤姆笑着应道。
“尚书什么就算了,我现在官职也不低啊,建设部副部长,要是照明朝的官阶来算,那大概也是工部侍郎正三品的级别了!就是待遇还不太到位,顶着这么大的头衔,做着搬砖党的活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享福啊!”刘山夏摇摇头转移了话题:“倒是你这样的比较实际,驾船出海多自在!我要不是有点晕船,都想改行当水手算了。”
“闪电号”在行驶至海南岛东北海域的七洲列岛附近时遭遇了恶劣天气,而这里仅有的几个岛屿又全是乱石海岸,并不具备停靠或者躲避风浪的条件。王汤姆为了安全考虑,不得不改变了原定的航行路线,折向西北行进以避开风浪海域。
“闪电号”顺着雷州半岛东侧的外罗水道向北行进,在抵达了硇洲岛之后才折行向东。当初高桥南所在的海盗团伙,便是从湛江外海的硇洲岛来的。考虑到硇洲岛上或许还有海盗的存在,“闪电号”并未在此靠岸停留,一直行驶到肇庆府阳江县海域,才找了一处较为僻静的海域休整了一晚。
由于途中航行路线的临时变动,考察队比原定的航程多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才达到了珠江口海域。王汤姆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片海域,因此几乎是轻车熟路地便找到了万山列岛所在的方位。
“前边就是大万山岛了。”王汤姆一边说着一边将望远镜递给了刘山夏。
刘山夏接过望远镜向那边望过去,海拔超过400米的岛上山峰在望远镜当中也仅仅只是一个冒出海平面的不起眼小尖,如果不是王汤姆的提示,说不定很容易就忽略掉了它的存在。
又前行了半个小时之后,大万山岛和旁边小万山岛的轮廓才终于变得清晰起来。“闪电号”自西向东而行,正对着大万山岛西边的这处天然避风港。这处港湾其实很小,进深不到500米,宽度不到400米,内外同宽基本呈矩形,因为面积太小而且没有胜利港或者内河港那种狭窄的港湾入口来遮蔽海浪,避风防浪的效果也并不见得会有多好。按刘山夏所掌握的资料,后世这个小港湾专门修建了一北两南三道防波堤来强化这里的避风效果,不过要在当下这个时代修建这种伸入海面的防波堤,工程量就着实太大了一些。
“闪电号”在驶入港湾之后便降帆减速,例行公事地收集了航道、水深的数据,以便海运部门借此来计算港口码头的设计停靠能力。虽然驻广办在此之前的半年中已经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但王汤姆认为必须要靠考虑到季节和潮汐变化的影响,实测数据还是越丰富越好。
登岸之后,主要的工作就交由刘山夏率领的工程队来完成了,王汤姆则带着几个民兵进了山,打算到岛上的制高点大万顶去看看。未来在这里建成军事据点之后,势必会在制高点设置观察哨所,王汤姆也算是打个前站。
由于这个荒岛上并无人迹,也没有食肉猛兽的存在,因此环境还算较为安全,两支小分队约定了电台联络时间之后,便分头开始进行各自的工作。
以军方的计划来看,在这个小小的港湾海岸上,需要修建起客货运码头、仓库、商栈、驻军营房、港口防御工事以及民众居住地等等基础设施,并且还要考虑到饮用水、排污、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程队用了半天的时间,也只是初步完成了码头地区的测绘工作而已。
得到消息的驻广办也派来了萧良和虞尧二人,在当天傍晚乘船抵达了这处港湾。因为这两人都已多次来过大万山岛,对于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军方也特地将他们抽调过来协助考察。
对大万山岛的考察活动进行了整整三天时间才宣告结束,刘山夏对于开发方案已经在脑海中有了大致的想法,等回到胜利港之后慢慢将其整理出来便可以开始进行相关物资的筹备工作了。因为大万山岛的位置距离大陆已经很近,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物资甚至是施工人员都不需要从大本营那边启运,直接在广州这边准备就行,倒是可以省下不少运输过程中的麻烦。
不过有一件事是万能的驻广办没有办法代劳的,那就是大万山岛的驻军。按军方的计划,将在大万山岛派驻至少一个连编制的陆军部队,至于是否派驻海军部队,则需要视海军的成军速度而定——按目前的进度来看,想要派出成建制的海军船队到珠江口据点,至少也是下半年才有可能实现的事情了。
对于被派驻到海外服役这件事,现在的民兵部队已经没有最初时那么抵触。首先军方已经实现了当初承诺过的轮换制度,派驻到海外的部队最长半年,最短三个月,就能回到本土。而大本营新训练出的民兵部队,成军之后必然会有的一项军事任务,便是到海外据点驻扎一段时间,这已经形成了某种默认的惯例。
其次,被派驻到海外的民兵将士,全部都可享受军方发放的特别津贴,最高甚至可达本地服役收入的两倍以上,并且有多次海外服役经历的人员,也享有职位升迁方面的优先待遇,这些措施也大大地提高了民兵们对派驻外地服役的积极性。因此当军方在内部宣布将调派某连到珠江口据点驻防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被挑中那个连的民兵们反而显得十分兴奋,因为哪怕只是三个月的驻扎期,他们将获得的特别津贴至少能当一个月的军饷了。如果在此期间有另外的作战任务,那么还会有额外的收益。
自从安南战役结束之后,民团上上下下都已经意识到了打仗带来的好处。虽然在此过程中也有人死在了战场上,但相比所取得的战果,海汉民团的伤亡率在这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低得惊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战后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战争红利,才是大家瞩目的焦点。在军方宣布了这次的调动令之后,军中已经有人在开始猜测,接下来是不是又有什么仗可打了。
相比红红火火的胜利港地区,远在胜利港以北数十里之外的两河流域却显得越发地冷清。这地方原本就没有太多居民,连成规模的村落都没有,只有一些自行来此开荒的散户居住。自从一年之前海汉人在胜利港开埠以来,也有一些人听说海汉人给劳工的待遇极好,陆陆续续迁去了胜利港最后入了归化民籍贯。这方圆十几里,最后就剩下稀稀拉拉二十多户人家居住。当然对这些留下来的人来说,本地居民减少并不见得是坏事,这样他们能够占有的土地就更多了——尽管这些土地都并未在崖城官府登记过手续,从法律角度来说还算不上合法的私人财产。
从三月开始,本地已经为数不多的居民们慢慢感到自己的好日子似乎也快要到头了,胜利港那边的海汉人派出了好几支工作组,劝告他们迁离这里。如果愿意去胜利港做事的将优先雇佣,并且还能“适当地”对征用的耕地进行一点补偿。当然对于不愿意合作的人,海汉人的态度就没那么和蔼了,直接给出了搬离期限,并声称到期不搬者后果自负。
这些散居的民众根本没有能力与武装到牙齿的海汉民团进行对抗,也没有什么背后的势力能支持他们跟海汉人做对,因此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屈从,迁往胜利港加入到海汉人控制的社会体系中。也有极个别的顽固分子并不打算离开这里,仍然对工作组的警告置若罔闻。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海汉人组织的民团并不仅仅是用来吓人的。
四月二十八日清晨,一支民团部队从三亚内河港附近的临时营地出发,向着两河上游徒步前进。这支民团部队的主力便是近期将会派驻到珠江口的胜利港独立营第四连,连长名叫陈一鑫,差几个月才满20岁,在穿越集团中算是年纪比较小的成员了,同时他也是现在军委下属的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陈一鑫在穿越前并非职业军人,也没有真正入伍从军的经历,只不过是在某兵工厂读完厂办技校后内部分配的青工而已,但因为其单位的特殊性质,所以陈一鑫顺理成章就成为了当地的预备役民兵,并且也像模像样地在业余时间接受过近一年时间的民兵训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穿越集团的消息之后,便十分积极地参与了进来,面试一过就办了辞职手续带着微薄的几千块积蓄跑到广州入伙。当时几名主事的执委都认为这个小家伙应该是穿越小说看太多有点走火入魔的节奏,但既然穿越行动都是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陈一鑫又表现出了极为积极的态度,筹委会也没有什么理由拒绝他的加入,于是他最终得偿所愿,留下来参加了行动。
以专业技能来说,陈一鑫去机械加工部门远比进入军警系统更为合适,毕竟好歹也是学过几年的专业技能。至于他那点业余性质的民兵资历跟军警部的同事们相比就简直如同一张白纸,在军队里待着也是个小透明,如果去生产单位反倒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成为技术骨干。
但陈一鑫在内部分配工作时坚持要到军警部就职,哪怕是当个普通小兵也行,最终执委会满足了他的愿望,让他进了军警部。军警部第一批学员结业的时候,陈一鑫连个军官的实职都没捞着,只有一个空头军衔而已。到第二批学员结业的时候,陈一鑫才有幸当上了排长——前面还挂了“实习”两个字,也足见军方高层对他的个人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感。
不过陈一鑫自己倒是很沉得住气,没有表现出沮丧或不安的情绪,而这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最后终于也为他带来了表现的机会。在远征安南的战役中,陈一鑫作为排长在战场一线参与了数次战斗,并且比较好地完成了指挥部的作战任务。虽然没有荣立个人军功,但其表现却被军方上层看在眼中,在周年庆之前就将他内部提升为连长。
当然这个提升多少也有些不得已的成分在里面,因为当时军警部分家已成定局,分家之后军方的人员立刻就减少了近一半,再除去吴卓、项持南这类挂着军方头衔的技术人员,可以在军队内充当中高层指挥官的人已经不太多了。陈一鑫虽然资历差了一点,但穿越之后的表现可圈可点,基本上也没什么可以挑错的地方,于是就这样被军委提拔为连长。
升迁之后没到一个月的时间,陈一鑫便再次被委派了任务,将会在近期率领所属连队到珠江口据点驻防。这个任务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在陈一鑫看来,却是又一个绝佳的立功机会。不过在那之前,他首先得要完成执委会布置下来的任务,对三亚两河流域上游的待开发区域进行清场。
不管开发大万山岛的计划是否还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制度就是制度,既然这个计划已经在执委会讨论并获得通过,那么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实施阶段。
虽然提出计划的是军委和商务部两个部门,但要实施这一计划,仅靠这两家是远远不够的,民政、海运、建设等部门都得参与进来才行。在岛上的基建工程该如何进行,需要运送多少物资,多少人员,如何安排船只运力,这统统都需要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因此在陶东来的倡议之下,专门又成立了一个“大万山岛项目开发办”,用以运作这个项目。
被选作挡箭牌的“琼联发”自然也没有被忘记,大本营一个电报发到广州,那边就有办事人员花银子去衙门登记了“万山岛货栈”,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对驻广办和“琼联发”来说都是小事情。至于说“琼联发”在岛上修建的究竟是货栈还是炮台,广州府衙的老爷们也没有兴趣为此专门乘船出海去检查。当然“琼联发”顶这个锅也不是白出力,未来大万山岛的设施建设完毕之后,“琼联发”将在当地拥有两间免费使用的仓库作为前期“投资”的回报。
其实如果不是顾虑到大万山岛处在明军水师眼皮子底下,需要一个合法的名声,军方并不希望把“琼联发”这种私人性质的机构扯进来。毕竟大万山岛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开发项目,在迫不得已加入商业因素之后,可以想象军方未来的防卫任务会因为进进出出的商船而变得复杂许多。
虽然在计划书中军方提出的建设进度是三个月,时间非常充裕,但在执委会通过提案两天之后,军方就派出了“闪电号”北上,由王汤姆率领的一支工程队,去大万山岛进行实地的考察。
工程队的领队是建设部二把手刘山夏,也是目前穿越集团中最忙碌的人之一。能把这位大忙人请出来,并不单单是军方的面子,还有陶东来的私人关系起了作用。刘山夏在穿越前就与陶东来同事多年,如果这次不是陶东来亲自出面相邀,他也很难放下手头的一堆事务,跟着军方的人出海去考察荒岛。
当初开发黑土港的时候,就是由刘山夏到当地担任了基建工程总指挥,而这一功绩也大大巩固了他在建设部中的地位。后来的铁炉港开发,乃至现在正在进行的三亚内河新港开发,都是由刘山夏在负责掌管,可以说在建设新定居点方面,刘山夏所具备的经验在穿越集团内无出其右。
“我上次出海还是去年十月了,从铁炉港开发之后就再没坐过船。”虽然风高浪急的海况让刘山夏的脸色显得有点苍白,但还是难掩他语气中的兴奋之情:“好久都没找到这种出来透透气的机会了!”
“那你尽管就把这次的任务当成是度假好了!”王汤姆掌着舵轮打趣道:“你要是有兴趣,等做完事还可以去广州玩几天。”
“算了吧,要是陶总知道我有这闲工夫,回去之后又得扔一堆任务给我。”刘山夏摇摇头道:“广州什么的,还是留着以后有时间再说吧,我这人就是劳碌命,穿越前当个苦逼包工头,穿过来了还是跟原来干一样的活儿!有时候我自己也在琢磨,究竟穿过来是打算干嘛,要真做一辈子包工头,那还不如当初不跟着来!”
“你也别悲观,等我们今后立国了,你好歹也是个……也是个……对了,工部尚书!我听宁崎说那可是正二品的大官啊!”王汤姆笑着应道。
“尚书什么就算了,我现在官职也不低啊,建设部副部长,要是照明朝的官阶来算,那大概也是工部侍郎正三品的级别了!就是待遇还不太到位,顶着这么大的头衔,做着搬砖党的活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享福啊!”刘山夏摇摇头转移了话题:“倒是你这样的比较实际,驾船出海多自在!我要不是有点晕船,都想改行当水手算了。”
“闪电号”在行驶至海南岛东北海域的七洲列岛附近时遭遇了恶劣天气,而这里仅有的几个岛屿又全是乱石海岸,并不具备停靠或者躲避风浪的条件。王汤姆为了安全考虑,不得不改变了原定的航行路线,折向西北行进以避开风浪海域。
“闪电号”顺着雷州半岛东侧的外罗水道向北行进,在抵达了硇洲岛之后才折行向东。当初高桥南所在的海盗团伙,便是从湛江外海的硇洲岛来的。考虑到硇洲岛上或许还有海盗的存在,“闪电号”并未在此靠岸停留,一直行驶到肇庆府阳江县海域,才找了一处较为僻静的海域休整了一晚。
由于途中航行路线的临时变动,考察队比原定的航程多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才达到了珠江口海域。王汤姆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片海域,因此几乎是轻车熟路地便找到了万山列岛所在的方位。
“前边就是大万山岛了。”王汤姆一边说着一边将望远镜递给了刘山夏。
刘山夏接过望远镜向那边望过去,海拔超过400米的岛上山峰在望远镜当中也仅仅只是一个冒出海平面的不起眼小尖,如果不是王汤姆的提示,说不定很容易就忽略掉了它的存在。
又前行了半个小时之后,大万山岛和旁边小万山岛的轮廓才终于变得清晰起来。“闪电号”自西向东而行,正对着大万山岛西边的这处天然避风港。这处港湾其实很小,进深不到500米,宽度不到400米,内外同宽基本呈矩形,因为面积太小而且没有胜利港或者内河港那种狭窄的港湾入口来遮蔽海浪,避风防浪的效果也并不见得会有多好。按刘山夏所掌握的资料,后世这个小港湾专门修建了一北两南三道防波堤来强化这里的避风效果,不过要在当下这个时代修建这种伸入海面的防波堤,工程量就着实太大了一些。
“闪电号”在驶入港湾之后便降帆减速,例行公事地收集了航道、水深的数据,以便海运部门借此来计算港口码头的设计停靠能力。虽然驻广办在此之前的半年中已经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但王汤姆认为必须要靠考虑到季节和潮汐变化的影响,实测数据还是越丰富越好。
登岸之后,主要的工作就交由刘山夏率领的工程队来完成了,王汤姆则带着几个民兵进了山,打算到岛上的制高点大万顶去看看。未来在这里建成军事据点之后,势必会在制高点设置观察哨所,王汤姆也算是打个前站。
由于这个荒岛上并无人迹,也没有食肉猛兽的存在,因此环境还算较为安全,两支小分队约定了电台联络时间之后,便分头开始进行各自的工作。
以军方的计划来看,在这个小小的港湾海岸上,需要修建起客货运码头、仓库、商栈、驻军营房、港口防御工事以及民众居住地等等基础设施,并且还要考虑到饮用水、排污、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程队用了半天的时间,也只是初步完成了码头地区的测绘工作而已。
得到消息的驻广办也派来了萧良和虞尧二人,在当天傍晚乘船抵达了这处港湾。因为这两人都已多次来过大万山岛,对于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军方也特地将他们抽调过来协助考察。
对大万山岛的考察活动进行了整整三天时间才宣告结束,刘山夏对于开发方案已经在脑海中有了大致的想法,等回到胜利港之后慢慢将其整理出来便可以开始进行相关物资的筹备工作了。因为大万山岛的位置距离大陆已经很近,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物资甚至是施工人员都不需要从大本营那边启运,直接在广州这边准备就行,倒是可以省下不少运输过程中的麻烦。
不过有一件事是万能的驻广办没有办法代劳的,那就是大万山岛的驻军。按军方的计划,将在大万山岛派驻至少一个连编制的陆军部队,至于是否派驻海军部队,则需要视海军的成军速度而定——按目前的进度来看,想要派出成建制的海军船队到珠江口据点,至少也是下半年才有可能实现的事情了。
对于被派驻到海外服役这件事,现在的民兵部队已经没有最初时那么抵触。首先军方已经实现了当初承诺过的轮换制度,派驻到海外的部队最长半年,最短三个月,就能回到本土。而大本营新训练出的民兵部队,成军之后必然会有的一项军事任务,便是到海外据点驻扎一段时间,这已经形成了某种默认的惯例。
其次,被派驻到海外的民兵将士,全部都可享受军方发放的特别津贴,最高甚至可达本地服役收入的两倍以上,并且有多次海外服役经历的人员,也享有职位升迁方面的优先待遇,这些措施也大大地提高了民兵们对派驻外地服役的积极性。因此当军方在内部宣布将调派某连到珠江口据点驻防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被挑中那个连的民兵们反而显得十分兴奋,因为哪怕只是三个月的驻扎期,他们将获得的特别津贴至少能当一个月的军饷了。如果在此期间有另外的作战任务,那么还会有额外的收益。
自从安南战役结束之后,民团上上下下都已经意识到了打仗带来的好处。虽然在此过程中也有人死在了战场上,但相比所取得的战果,海汉民团的伤亡率在这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低得惊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战后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战争红利,才是大家瞩目的焦点。在军方宣布了这次的调动令之后,军中已经有人在开始猜测,接下来是不是又有什么仗可打了。
相比红红火火的胜利港地区,远在胜利港以北数十里之外的两河流域却显得越发地冷清。这地方原本就没有太多居民,连成规模的村落都没有,只有一些自行来此开荒的散户居住。自从一年之前海汉人在胜利港开埠以来,也有一些人听说海汉人给劳工的待遇极好,陆陆续续迁去了胜利港最后入了归化民籍贯。这方圆十几里,最后就剩下稀稀拉拉二十多户人家居住。当然对这些留下来的人来说,本地居民减少并不见得是坏事,这样他们能够占有的土地就更多了——尽管这些土地都并未在崖城官府登记过手续,从法律角度来说还算不上合法的私人财产。
从三月开始,本地已经为数不多的居民们慢慢感到自己的好日子似乎也快要到头了,胜利港那边的海汉人派出了好几支工作组,劝告他们迁离这里。如果愿意去胜利港做事的将优先雇佣,并且还能“适当地”对征用的耕地进行一点补偿。当然对于不愿意合作的人,海汉人的态度就没那么和蔼了,直接给出了搬离期限,并声称到期不搬者后果自负。
这些散居的民众根本没有能力与武装到牙齿的海汉民团进行对抗,也没有什么背后的势力能支持他们跟海汉人做对,因此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屈从,迁往胜利港加入到海汉人控制的社会体系中。也有极个别的顽固分子并不打算离开这里,仍然对工作组的警告置若罔闻。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海汉人组织的民团并不仅仅是用来吓人的。
四月二十八日清晨,一支民团部队从三亚内河港附近的临时营地出发,向着两河上游徒步前进。这支民团部队的主力便是近期将会派驻到珠江口的胜利港独立营第四连,连长名叫陈一鑫,差几个月才满20岁,在穿越集团中算是年纪比较小的成员了,同时他也是现在军委下属的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陈一鑫在穿越前并非职业军人,也没有真正入伍从军的经历,只不过是在某兵工厂读完厂办技校后内部分配的青工而已,但因为其单位的特殊性质,所以陈一鑫顺理成章就成为了当地的预备役民兵,并且也像模像样地在业余时间接受过近一年时间的民兵训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穿越集团的消息之后,便十分积极地参与了进来,面试一过就办了辞职手续带着微薄的几千块积蓄跑到广州入伙。当时几名主事的执委都认为这个小家伙应该是穿越小说看太多有点走火入魔的节奏,但既然穿越行动都是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陈一鑫又表现出了极为积极的态度,筹委会也没有什么理由拒绝他的加入,于是他最终得偿所愿,留下来参加了行动。
以专业技能来说,陈一鑫去机械加工部门远比进入军警系统更为合适,毕竟好歹也是学过几年的专业技能。至于他那点业余性质的民兵资历跟军警部的同事们相比就简直如同一张白纸,在军队里待着也是个小透明,如果去生产单位反倒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成为技术骨干。
但陈一鑫在内部分配工作时坚持要到军警部就职,哪怕是当个普通小兵也行,最终执委会满足了他的愿望,让他进了军警部。军警部第一批学员结业的时候,陈一鑫连个军官的实职都没捞着,只有一个空头军衔而已。到第二批学员结业的时候,陈一鑫才有幸当上了排长——前面还挂了“实习”两个字,也足见军方高层对他的个人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感。
不过陈一鑫自己倒是很沉得住气,没有表现出沮丧或不安的情绪,而这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最后终于也为他带来了表现的机会。在远征安南的战役中,陈一鑫作为排长在战场一线参与了数次战斗,并且比较好地完成了指挥部的作战任务。虽然没有荣立个人军功,但其表现却被军方上层看在眼中,在周年庆之前就将他内部提升为连长。
当然这个提升多少也有些不得已的成分在里面,因为当时军警部分家已成定局,分家之后军方的人员立刻就减少了近一半,再除去吴卓、项持南这类挂着军方头衔的技术人员,可以在军队内充当中高层指挥官的人已经不太多了。陈一鑫虽然资历差了一点,但穿越之后的表现可圈可点,基本上也没什么可以挑错的地方,于是就这样被军委提拔为连长。
升迁之后没到一个月的时间,陈一鑫便再次被委派了任务,将会在近期率领所属连队到珠江口据点驻防。这个任务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在陈一鑫看来,却是又一个绝佳的立功机会。不过在那之前,他首先得要完成执委会布置下来的任务,对三亚两河流域上游的待开发区域进行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