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雪原游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们此次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山外这片平原的地理环境,为春季攻势的作战行动做准备。但我希望各位记住,你们是狙击兵而非侦察兵,所以各位的目标是在这片地区中找到合适的作战位置,比如制高点和可以藏身的隐蔽点,抓紧时间熟悉地形。另外此次行动不以消灭敌人为目标,在没有涉及安全状况的时候,不得随意开火射击。”
摩根环视众人,继续沉声说道:“高桥营长会率特战营的弟兄坐镇后方,为我们提供掩护,但大家都知道这次我们投入的兵力很少,所以行动期间尽可能低调一点,别把后金的大部队给勾出来了。”
有士兵问道:“首长,那难道我们来这一趟,不杀点敌人练练手吗?”
摩根应道:“事情一样一样的来,要杀敌还怕没机会?等这次侦察行动收尾的时候,会有相应的安排。”
摩根虽然对麾下的狙击兵寄予厚望,但也并不打算将他们全训练成十项全能的多面手。狙击兵这个特殊兵种所需要养成的作战思想,本来就与其他兵种大相径庭。永远都优先选择躲在暗处发动攻击,保持交战距离并隐藏行迹,这才是狙击兵独有的作战方式。
即便是执行侦察任务,狙击兵的目的和行动方式也会与真正的侦察兵存在着明显差异,这支狙击小队在本地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取代特战营的侦察行动。摩根特地强调这一点,就是担心手下几个经验不足的学员在行动中自作主张开火射击敌人。何时开火杀敌,何时隐蔽待命,这都要视作战目的而定。
开完准备会之后,高桥南见天色已经不早,认为摩根应该等到第二天才会采取行动,正打算离开的时候,摩根却叫住了他:“高桥营长,集合你的人,准备晚上的行动。”
“今晚就要出击?”高桥南微微有些诧异。
“难道还要等什么时机吗?”摩根笑道:“今晚先出去适应一下环境,让大家对这里的夜间状况有个数。”
高桥南点点头,便赶紧通知下属做好相应的准备。特战营虽然不用一同出击,但要为狙击小队提供后路掩护,所以也不可能在营地里歇着。
等到夜幕降临之后,摩根便带着狙击小队翻过山梁,进入到平原地带。高桥南为了防止他们在黑夜中走错方向,还是派了几名熟悉本地环境的士兵为他们充当带路人。
虽然这片平原上目力所及之处并没有任何灯火,但也并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天上的月光洒在茫茫雪原上,能见度其实并不差。而摩根手下这些狙击兵都是目力极佳之人,在这种环境下足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战斗状态。
这支十多人的队伍全部身着雪地伪装服,连背包和枪支都进行了伪装处理,只要隔得稍远一些,就很难将他们与背景的雪原区别开来,更别说这种视距有限的夜晚了。空旷的原野中,士兵们只听到自己的脚踩在雪地里发出的声音,仿佛是在无人区行进一般。
摩根敢带着被国防部视为宝贝的狙击兵就这么结队在夜间出击,自然是有他的倚仗。他头盔上的夜视仪是穿越时带过来的先进装备,虽然已经过去八年,但因为保养得小心,功能依然完好。不过当时带过来的干电池是早就没了,所以现在用的是在这个时空中用铜铁制成的土电池供电,虽然没干电池那么方便,但也能凑合着用了。
这种电池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在粗铁丝外裹上几层吸水性强的纸张,再缠上铜丝,然后用盐水浸透,再用防水材料包裹起来即可。铁丝作为负极,铜丝作为正极,通过调整铜铁丝的粗细比例,盐水浓度等,便可以确定如何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电压。虽然这种电池的供电能力很有限,但取材和制作都极为方便,短时间内使用在夜视仪这种直流电设备上并无大碍。
有了夜视仪加上微光望远镜,足以确保这支队伍在夜间的可视距离远远超过对手,即便是在野外遭遇,摩根也可以快敌人一步作出反应。当然了,后金军也不是什么军纪严明,作战理念先进的强大军队,不太可能安排巡逻队在夜间出动至距离大本营数十里之外的原野——这样做除了锻炼士兵们的抗冻能力之外,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后金也知道海汉在山中并未大量驻军,发动夜袭搞不好连人都找不到,所以干脆就很光棍地放弃了夜间的行动。
所以认真说起来,摩根这些手段多半只能起个有备无患的作用,未必真能派上用场。不过摩根不会拿自己的安全来开玩笑,如今连钱天敦这种大将都极少会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了,像他这样亲自率队到交战区搞拉练的高级将领更是少之又少,自然要先好好顾及自己的安全。
在战前准备会上,摩根已经与高桥南共同拟定了一条行进路线,而他选择在夜间先做一次试探性的行动,一部分原因也是想要先探一探路,在途中设置好几个标识地点,等白天行动的时候就无需再花费太多时间确定方位。
狙击兵们两人一组,各组之间拉开了大约十多米的距离,保持着蛇形前进的队形,互相掩护着次第向前行进。这些狙击兵在被挑选到摩根手下接受训练之前,便已经是在各支部队中服役的军人,有些人甚至是有职务在身的军官,所以他们本身具备的军事素质就让摩根省下了很多麻烦,至少在眼下这样的野外行动中,摩根事前做好了部署,行进期间只要没有遇敌就极少会再出声指挥了。
不过摩根考虑到这两天的山间行军对体力的消耗也是相当大,所以他并没有打算搞一整夜的拉练,在雪野中行进了大约四五里地,确定了几个标识地点之后,摩根便下令返回山中的驻地。
这一来一去又是三个多小时,回到驻地后,摩根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当下便下令解散,让手下的狙击兵抓紧时间去休息。而他自己却是再次将高桥南叫到一起,在火堆前商议刚才行军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因为狙击兵的作战方式实在太过特殊,而这次又是放单线不随特战营一起行动,所以摩根必须要事前与高桥南做好沟通,如果出现突发事件,高桥南的部队要如何进行接应和掩护。好在高桥南也是战斗经验十分丰富的指挥官,对摩根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很快领会,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月十五日晨,中断了两天的降雪再次出现,而摩根的狙击小队没有受到天气的阻碍,趁着天色还未大亮的时候,便已经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风雪之中。而这次他将特战营的向导减少到两人,以尽可能缩小队伍的规模,避免因人员过多而暴露行迹。
狙击小队出发之后,便沿着昨晚探明的路线,向东北方向行军。摩根暂定的目标是地图上十里外的一处山林,那里也是距离他们出发点最近的丘陵地带,虽然方圆不过里许,但在这片平原上已属于难得一见的制高点了。昨晚大概探明了这段路程的一半,但实际上剩下的一半路程也毫无差异,全程都是在雪野中行进。
随着天色逐渐亮起,士兵们也都开始对周遭环境提高了戒备。虽说他们并不担心遇到后金的巡逻队,但总归是要小心为妙。何况根据特战营掌握的情报,后金骑兵巡逻队会不定时地在平原上游弋,如果被骑兵发现,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麻烦,只要开枪射击,就不免容易打草惊蛇,暴露己方深入雪原的状况了。
在雪野中行进到昨晚折返时的地点,摩根下令停下来稍事休息,然后确定一下接下来的行军方向。
摩根喝了两口水,然后抬腕看了一下行军时间,今天的用时比昨晚缩短近半,这当然是提前熟悉了路径和白天视野更好的缘故。而且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路上除了偶遇几只探头探脑的灰狼之外,他们并没有发现附近出现后金的巡逻队。稍事休息之后队伍继续出发,行进一个小时之后,便抵达了预定的第一个目的地。
这个方圆里许的丘陵最高处不过三四十米,但对于狙击兵们来说已经足以监控方圆数里内的动向了。不过就连高桥南也不知道这处山林中是否驻有后金军,因此狙击小队在接近此地时格外小心,谨防林中有敌人潜伏。
摩根让小队主力都留在了距离丘陵大约三百米左右的一处干涸河沟中隐蔽,分作多个狙击位先架设起火力点,然后再命手下经验最为丰富的两名狙击兵和随队的两名特战营士兵一起去摸进这片林子探查情况。
这几名士兵躬着身子,用最快的速度穿行于雪野中为数不多的遮蔽物之间。好在他们身上的伪装服极好地隐藏了身形,摩根相信仅凭肉眼是很难在百米开外分辨出这些时不时动上一下的物体到底是什么东西。
几名士兵交叉行进,很快便摸进了林中,而其他人则是在外等候信号。良久林中都没有任何声响发出,但摩根反而放下心来,如果发现了敌人,或许他们就已经开枪抢占主动了。什么动静都没有,那就极有可能是并未在林中遇敌的正常反应。
果然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才见到林间有一块红布舞动,那是约定好的安全信号,说明先锋已经将林中清理干净了。摩根这才指挥手下小队从隐蔽处出来,快速进入到山林之中。
先前进入林中的士兵立刻向摩根报告了这边状况,他们并没有在林间发现任何人,不过倒是发现了火堆和人工搭建的遮雪棚,但从火堆处的积雪状况和附近发现的食物残渣来看,那些人应该不会是在最近一两天才离开。
摩根亲自去现场确认了一下,然后询问了一下特战营那两人的意见,判断应该是后金军的巡逻队在这里逗留过,极可能还过了夜,否则无法解释火堆中已经燃尽的大量柴火。
摩根皱了皱眉头,这对于狙击小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尽管敌人可能已经离开了好几天,但这说明他们也是将此处当作了一个便于隐蔽行迹的宿营地在使用。这也就是说,下次有后金巡逻队走到这附近,极有可能还会习惯性的选择此地作为宿营地。
“我们在这里休息到中午,然后继续出发。”摩根作出了决定,然后立刻分配任务,布置岗哨。
分配完任务之后,摩根取出地图,开始对照自己的计划,考虑接下来的行军路线。从海汉控制的山区至金州地峡这四十余里,期间只有少数几个丘陵适合狙击小队藏匿和监控周边形势,所以摩根设计的侦察计划,便是要将这几处丘陵都亲身走上一遭,以确定当地的环境是否适合在春季作战行动中作为狙击兵的火力点使用。而狙击小队此行的行军路线,自然也就是串联起了这几处目标地点。
这种行军路线当然是有极大的风险,后金军就算没有狙击兵这种特殊存在,也同样有可能将岗哨部署在这些高点,亦或是将其作为巡逻队在野外的宿营地。不过摩根也算是艺高人胆大,他相信凭借自己手中的各种高科技装备,加上训练有素的部下,一定可以在后金人的眼皮子底下完成这个特殊的侦察任务。
看完地图之后,摩根也顾不得歇息,便开始在这处丘陵上四处走动,查看地形,选择视野良好的观察点,考虑要如何部署火力点,以及紧急情况下撤离此地的路线。这些事并无多少定律可循,主要还得凭借战场上的经验来作出判断才行。
“我们此次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山外这片平原的地理环境,为春季攻势的作战行动做准备。但我希望各位记住,你们是狙击兵而非侦察兵,所以各位的目标是在这片地区中找到合适的作战位置,比如制高点和可以藏身的隐蔽点,抓紧时间熟悉地形。另外此次行动不以消灭敌人为目标,在没有涉及安全状况的时候,不得随意开火射击。”
摩根环视众人,继续沉声说道:“高桥营长会率特战营的弟兄坐镇后方,为我们提供掩护,但大家都知道这次我们投入的兵力很少,所以行动期间尽可能低调一点,别把后金的大部队给勾出来了。”
有士兵问道:“首长,那难道我们来这一趟,不杀点敌人练练手吗?”
摩根应道:“事情一样一样的来,要杀敌还怕没机会?等这次侦察行动收尾的时候,会有相应的安排。”
摩根虽然对麾下的狙击兵寄予厚望,但也并不打算将他们全训练成十项全能的多面手。狙击兵这个特殊兵种所需要养成的作战思想,本来就与其他兵种大相径庭。永远都优先选择躲在暗处发动攻击,保持交战距离并隐藏行迹,这才是狙击兵独有的作战方式。
即便是执行侦察任务,狙击兵的目的和行动方式也会与真正的侦察兵存在着明显差异,这支狙击小队在本地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取代特战营的侦察行动。摩根特地强调这一点,就是担心手下几个经验不足的学员在行动中自作主张开火射击敌人。何时开火杀敌,何时隐蔽待命,这都要视作战目的而定。
开完准备会之后,高桥南见天色已经不早,认为摩根应该等到第二天才会采取行动,正打算离开的时候,摩根却叫住了他:“高桥营长,集合你的人,准备晚上的行动。”
“今晚就要出击?”高桥南微微有些诧异。
“难道还要等什么时机吗?”摩根笑道:“今晚先出去适应一下环境,让大家对这里的夜间状况有个数。”
高桥南点点头,便赶紧通知下属做好相应的准备。特战营虽然不用一同出击,但要为狙击小队提供后路掩护,所以也不可能在营地里歇着。
等到夜幕降临之后,摩根便带着狙击小队翻过山梁,进入到平原地带。高桥南为了防止他们在黑夜中走错方向,还是派了几名熟悉本地环境的士兵为他们充当带路人。
虽然这片平原上目力所及之处并没有任何灯火,但也并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天上的月光洒在茫茫雪原上,能见度其实并不差。而摩根手下这些狙击兵都是目力极佳之人,在这种环境下足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战斗状态。
这支十多人的队伍全部身着雪地伪装服,连背包和枪支都进行了伪装处理,只要隔得稍远一些,就很难将他们与背景的雪原区别开来,更别说这种视距有限的夜晚了。空旷的原野中,士兵们只听到自己的脚踩在雪地里发出的声音,仿佛是在无人区行进一般。
摩根敢带着被国防部视为宝贝的狙击兵就这么结队在夜间出击,自然是有他的倚仗。他头盔上的夜视仪是穿越时带过来的先进装备,虽然已经过去八年,但因为保养得小心,功能依然完好。不过当时带过来的干电池是早就没了,所以现在用的是在这个时空中用铜铁制成的土电池供电,虽然没干电池那么方便,但也能凑合着用了。
这种电池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在粗铁丝外裹上几层吸水性强的纸张,再缠上铜丝,然后用盐水浸透,再用防水材料包裹起来即可。铁丝作为负极,铜丝作为正极,通过调整铜铁丝的粗细比例,盐水浓度等,便可以确定如何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电压。虽然这种电池的供电能力很有限,但取材和制作都极为方便,短时间内使用在夜视仪这种直流电设备上并无大碍。
有了夜视仪加上微光望远镜,足以确保这支队伍在夜间的可视距离远远超过对手,即便是在野外遭遇,摩根也可以快敌人一步作出反应。当然了,后金军也不是什么军纪严明,作战理念先进的强大军队,不太可能安排巡逻队在夜间出动至距离大本营数十里之外的原野——这样做除了锻炼士兵们的抗冻能力之外,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后金也知道海汉在山中并未大量驻军,发动夜袭搞不好连人都找不到,所以干脆就很光棍地放弃了夜间的行动。
所以认真说起来,摩根这些手段多半只能起个有备无患的作用,未必真能派上用场。不过摩根不会拿自己的安全来开玩笑,如今连钱天敦这种大将都极少会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了,像他这样亲自率队到交战区搞拉练的高级将领更是少之又少,自然要先好好顾及自己的安全。
在战前准备会上,摩根已经与高桥南共同拟定了一条行进路线,而他选择在夜间先做一次试探性的行动,一部分原因也是想要先探一探路,在途中设置好几个标识地点,等白天行动的时候就无需再花费太多时间确定方位。
狙击兵们两人一组,各组之间拉开了大约十多米的距离,保持着蛇形前进的队形,互相掩护着次第向前行进。这些狙击兵在被挑选到摩根手下接受训练之前,便已经是在各支部队中服役的军人,有些人甚至是有职务在身的军官,所以他们本身具备的军事素质就让摩根省下了很多麻烦,至少在眼下这样的野外行动中,摩根事前做好了部署,行进期间只要没有遇敌就极少会再出声指挥了。
不过摩根考虑到这两天的山间行军对体力的消耗也是相当大,所以他并没有打算搞一整夜的拉练,在雪野中行进了大约四五里地,确定了几个标识地点之后,摩根便下令返回山中的驻地。
这一来一去又是三个多小时,回到驻地后,摩根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当下便下令解散,让手下的狙击兵抓紧时间去休息。而他自己却是再次将高桥南叫到一起,在火堆前商议刚才行军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因为狙击兵的作战方式实在太过特殊,而这次又是放单线不随特战营一起行动,所以摩根必须要事前与高桥南做好沟通,如果出现突发事件,高桥南的部队要如何进行接应和掩护。好在高桥南也是战斗经验十分丰富的指挥官,对摩根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很快领会,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月十五日晨,中断了两天的降雪再次出现,而摩根的狙击小队没有受到天气的阻碍,趁着天色还未大亮的时候,便已经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风雪之中。而这次他将特战营的向导减少到两人,以尽可能缩小队伍的规模,避免因人员过多而暴露行迹。
狙击小队出发之后,便沿着昨晚探明的路线,向东北方向行军。摩根暂定的目标是地图上十里外的一处山林,那里也是距离他们出发点最近的丘陵地带,虽然方圆不过里许,但在这片平原上已属于难得一见的制高点了。昨晚大概探明了这段路程的一半,但实际上剩下的一半路程也毫无差异,全程都是在雪野中行进。
随着天色逐渐亮起,士兵们也都开始对周遭环境提高了戒备。虽说他们并不担心遇到后金的巡逻队,但总归是要小心为妙。何况根据特战营掌握的情报,后金骑兵巡逻队会不定时地在平原上游弋,如果被骑兵发现,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麻烦,只要开枪射击,就不免容易打草惊蛇,暴露己方深入雪原的状况了。
在雪野中行进到昨晚折返时的地点,摩根下令停下来稍事休息,然后确定一下接下来的行军方向。
摩根喝了两口水,然后抬腕看了一下行军时间,今天的用时比昨晚缩短近半,这当然是提前熟悉了路径和白天视野更好的缘故。而且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路上除了偶遇几只探头探脑的灰狼之外,他们并没有发现附近出现后金的巡逻队。稍事休息之后队伍继续出发,行进一个小时之后,便抵达了预定的第一个目的地。
这个方圆里许的丘陵最高处不过三四十米,但对于狙击兵们来说已经足以监控方圆数里内的动向了。不过就连高桥南也不知道这处山林中是否驻有后金军,因此狙击小队在接近此地时格外小心,谨防林中有敌人潜伏。
摩根让小队主力都留在了距离丘陵大约三百米左右的一处干涸河沟中隐蔽,分作多个狙击位先架设起火力点,然后再命手下经验最为丰富的两名狙击兵和随队的两名特战营士兵一起去摸进这片林子探查情况。
这几名士兵躬着身子,用最快的速度穿行于雪野中为数不多的遮蔽物之间。好在他们身上的伪装服极好地隐藏了身形,摩根相信仅凭肉眼是很难在百米开外分辨出这些时不时动上一下的物体到底是什么东西。
几名士兵交叉行进,很快便摸进了林中,而其他人则是在外等候信号。良久林中都没有任何声响发出,但摩根反而放下心来,如果发现了敌人,或许他们就已经开枪抢占主动了。什么动静都没有,那就极有可能是并未在林中遇敌的正常反应。
果然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才见到林间有一块红布舞动,那是约定好的安全信号,说明先锋已经将林中清理干净了。摩根这才指挥手下小队从隐蔽处出来,快速进入到山林之中。
先前进入林中的士兵立刻向摩根报告了这边状况,他们并没有在林间发现任何人,不过倒是发现了火堆和人工搭建的遮雪棚,但从火堆处的积雪状况和附近发现的食物残渣来看,那些人应该不会是在最近一两天才离开。
摩根亲自去现场确认了一下,然后询问了一下特战营那两人的意见,判断应该是后金军的巡逻队在这里逗留过,极可能还过了夜,否则无法解释火堆中已经燃尽的大量柴火。
摩根皱了皱眉头,这对于狙击小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尽管敌人可能已经离开了好几天,但这说明他们也是将此处当作了一个便于隐蔽行迹的宿营地在使用。这也就是说,下次有后金巡逻队走到这附近,极有可能还会习惯性的选择此地作为宿营地。
“我们在这里休息到中午,然后继续出发。”摩根作出了决定,然后立刻分配任务,布置岗哨。
分配完任务之后,摩根取出地图,开始对照自己的计划,考虑接下来的行军路线。从海汉控制的山区至金州地峡这四十余里,期间只有少数几个丘陵适合狙击小队藏匿和监控周边形势,所以摩根设计的侦察计划,便是要将这几处丘陵都亲身走上一遭,以确定当地的环境是否适合在春季作战行动中作为狙击兵的火力点使用。而狙击小队此行的行军路线,自然也就是串联起了这几处目标地点。
这种行军路线当然是有极大的风险,后金军就算没有狙击兵这种特殊存在,也同样有可能将岗哨部署在这些高点,亦或是将其作为巡逻队在野外的宿营地。不过摩根也算是艺高人胆大,他相信凭借自己手中的各种高科技装备,加上训练有素的部下,一定可以在后金人的眼皮子底下完成这个特殊的侦察任务。
看完地图之后,摩根也顾不得歇息,便开始在这处丘陵上四处走动,查看地形,选择视野良好的观察点,考虑要如何部署火力点,以及紧急情况下撤离此地的路线。这些事并无多少定律可循,主要还得凭借战场上的经验来作出判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