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3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借钱治丧,这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若非当下财政困难到了极致,也断然不会走到这一步。但对于李凒来说,拉下脸向海汉借这笔钱还并不是让他最难受的事,借完钱之后他才知道,这只不过是朝鲜近两年向海汉借到的三十多笔款项之一,数目比这次大的借款比比皆是,前面还有一大堆的欠款需要逐月逐年地慢慢偿还。
“金大人,记得我去年去三亚之前,我们向海汉借的钱远远没到如今的数目,怎地才过了一年时间,我们竟然会欠下了这么多笔借款?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
李凒在审查了户曹衙门送来的一堆欠条之后,当下也是大感头疼,只好是将金尚宪传来,向他询问这些借款的缘由和去向。
金尚宪道:“陛下,其实过去这一年中我国向海汉借的这些钱款,绝大部分都是投在了大同江流域那些与海汉合作经营的产业。只是这些产业目前的营收还不甚理想,回本盈利尚需时日,所以当下朝廷财政还是有些吃紧。”
李凒去年出国的时候,国库便已经快要见底了,就连派遣留学人员的费用都几乎拿不出来。那时候李倧为了维持各个衙门的运转,不得不开始向海汉筹借大笔钱款。不过当时李倧对财政状况的走向还比较乐观,因为海汉承诺了大同江流域的合作项目将会为朝鲜国带来持续的可观收益,也没人会去怀疑海汉的赚钱能力。
但一年过去了,回到故土的李凒发现国家的财政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欠海汉的借款反倒是增加了许多,这显然不是他愿意见到的状况。
关于大同江流域的那些合作产业,李凒也有所了解,出国之前他甚至还去实地考察过一次。不过那个时候当地大部分区域仍是处于工地状态,还没有多少实际产出,所以李凒也很难预计当地那些产业投产之后的情况。
但在李凒看来,既然那边有海汉人盯着,照理说建设进展不应如此缓慢,而且他明明记得去年出国前去大同江那边考察的时候,海汉人所承诺的投产时间可要不了这么久。类似盐场这种相对简单的生产场所,去年就应该可以陆续投产运营了,财政状况应该有所好转才对,怎么会反而让外债越欠越多了。
李凒不悦道:“大同江那些产业,如盐场、矿场,去年便应该投产了,怎地还在只出不进,反倒要继续往那边增加投入?”
金尚宪解释道:“盐场矿场的确是已经陆续投产,但海汉人认为生产规模仍然不够,所以一直还在扩充场地。按照协议我国也得按比例投入相应的经费,如果不跟投,海汉就会在这些产业中占据更多的份额,所以为了确保未来的收益,我们也只能咬着牙继续砸钱进去了。”
李凒听完这番解释后越发觉得头疼了,原本指望这些合作经营的产业能够迅速改善本国的财政状况,但想不到还没看见收益,就已经因此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
李凒有些不耐烦道:“明明说好是聚宝盆,如今反而成了无底洞!那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收益,海汉人可有给出确切的期限?”
金尚宪应道:“据微臣所知,大同江流域的产业在今年年底之前应当会实现盈利,朝廷的财政状况到明年便能有所缓解了。”
李凒摇头道:“还是太慢了,欠了这么多外债,如今还有好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何时才能把坑填上?我在三亚的时候算过,光是组建新军一项,头几年每年都得投入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要指望大同江那边的进账来实现收支平衡,看来短期内是办不到了。”
李凒在三亚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在为本国的未来发展做规划,而最稳妥的强国之法,当然便是效仿海汉的成功经验,经济军事双管齐下,以最快速度提升国力之后,便开始向外扩张势力范围,从而逐步成为令人敬畏的强国。
但海汉走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容易效仿,仅是军事方面所需的投入就足以拖垮朝鲜国的财政了。不论是军备采购、训练开支,还是维持新军编制的日常运转费用,都远远超出了朝鲜国过去的军费预算。
李凒认为要组建新军,所需的费用就得依靠大同江流域那些产业的收入来提供,但现在看来这个想法还是太乐观了一些,在背负大量债务的情况下,即便大同江那边的产业开始有了收益,还得优先用于偿还外债,能够被分配为军费的款项极为有限,对李凒所构想的发展前景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他先前才看了兵曹衙门提交的关于新建水师舰队的方案,这是按照他的要求所制定的十年远景规划。这个方案需要向海汉采购大量军备,仅向其购买二十艘战船和配套的舰载火炮的费用,就多达近百万两白银。
而这还仅仅只是兵曹衙门规划的水师第一期组建计划,申景禛提出的目标是用五到八年的时间,建起一支拥有百艘海汉制式战船的大型舰队,并以此作为对抗日本和满清的资本,真正实现拒敌于国门之外。
申景禛的计划很宏伟,目标很远大,李凒也看得热血沸腾,如果真能实现这个计划,那么或许用不到十年时间,朝鲜水师就会成为这一地区数一数二的强大海上武装。之所以对前景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确定,自然是因为海汉北方舰队的存在,要争这个首位,在李凒看来还是有些困难。
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要实现这个计划所需投入的天价军费,仅靠如今的财政收入可支撑不起,别说五到八年,按现在的状况就算再延长一倍的时间都难以实现这个计划。
李凒到海汉留学一年期间眼界大开,对于本国的客观现状和发展前景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想法,不可能再按照李倧在位时期的执政观念,按部就班地维持现有的统治即可。他要让朝鲜变得强盛,要成为创造历史的君王,组建强大的武装部队就是第一步,而如此宏大的目标竟然因为财政问题被卡在了第一步,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状况。
“金大人,国家需要火枪部队和武装舰队,这些都是吞金兽一般的行当,所以我们得想办法创造出更多的收入才行啊!”
李凒对于现状表示了不满,但以他对国内资源的掌控程度,却又提不出什么更有效的法子,只能看金尚宪是否能给出解决办法。
金尚宪苦着脸道:“陛下,自去年开始,全国的税赋已经加了三成了,民间已有颇多抱怨的声音,再增加的话,只怕会导致民怨沸腾,生出事端。”
去年抗清战事期间,海汉联军的作战费用全都是由朝鲜方面承担。国库拿不出这么多的钱,当然就只能征收更多的税赋来填坑。不过如果将增税作为长期国策来执行,那势必会导致官民矛盾加剧。而目前国内的形势本就不稳,如果再继续加税,那说不得就有可能会出现官逼民反的现象。
李凒沉吟道:“既然加税行不通,那就再想想别的办法。”
金尚宪心道要是能有其他的便宜手段,那又何须一直向海汉借钱。在此之前李倧早就召集各个衙门负责人一起合计过好几次,就没琢磨出什么行之有效的改善手段,此时又哪能有什么突然冒出来的好办法。
“陛下,以微臣之见,倒也不必操之过急……或许陛下可以跟海汉人商量一下,看看能否削减大同江那边的费用投入,让我国财政能有一个缓冲的时间。”金尚宪当下也拿不出什么办法,只能是给了一个和稀泥的方案。
当然他并不指望海汉那边会在这种问题上轻易妥协,但既然李凒跟海汉人的关系交好,那或许由李凒亲自出面去交涉会比较好。就算被拒绝了,起码也能让李凒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是动动嘴皮就能解决。
李凒倒是觉得金尚宪的这个提议不错,既然已经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趁着王汤姆和钱天敦两个管事的人还在汉城没走,那就找他们面谈一下也好。
稍晚一些时候,王汤姆受邀来到宫中与李凒会面。李凒知道对方不喜欢兜圈子,便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自己请他入宫会面的意图。
王汤姆听完之后笑道:“陛下,大同江那边的情况其实没你想的这么糟糕,盐场和矿场的生产水平都在稳步提升,盈利其实有了,只是还没到结算期而已。至于经营投入,后期会逐步减少比例,陛下不用担心会一直这样只进不出。如果还不放心,那等我们撤离汉城的时候,可以一起前往大同江看看实地情况。”
李凒听他这么一说,倒是放心了不少,当下也笑道:“我就知道不用担心贵国经营产业的能力,只是听臣子们报告说大同江那边一直未能盈利,所以还是想能跟王将军核实一下情况,回头也好跟臣子们说明。至于大同江就不必去了,汉城形势卜定,我还是留在这边坐镇比较好。”
王汤姆道:“陛下放心,我们在海外也有不少地方在经营类似盐场、矿场这两类的产业,盈利状况一向都非常好,只是前期的投入比较大,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收回成本。但一旦进入了盈利期,那利润就相当可观了,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同江流域再有一两年,就会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届时陛下就可以验证我所说的这些话是否得到了兑现。”
李凒听到还得等一两年才能尝到甜头,眉头不禁皱了皱道:“那不知王将军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帮助我国改善目前的财政状况?”
王汤姆道:“贵国的财政又运转不灵了吗?是否需要我出面跟海汉银行打个招呼,让他们再借一些钱出来?”
李凒叹道:“倒也不只是这个原因。我只是希望能够尽快组建新军,加强军力,这样也能减少对盟军的依赖程度。但不管是火枪部队还是武装舰队,所需的资金都是很大的数目,以目前的财政状况,恐怕是三五年都难以实现。”
王汤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想这李凒去三亚待了一年,看来果然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隐隐已经有了穷兵黩武的念头。如果不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估计已经开始折腾了。
当然这对海汉来说并非坏事,李凒越是想要加强军事实力,就越要依赖海汉提供的支持,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培训,如果离了海汉那都只是空谈而已。而朝鲜国的军事实力如果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也有助于缓解海汉在东北亚地区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今后要对满清用兵,也能多一支有用的助力。
但组建新军需要花费多少经费,王汤姆当然比李凒更清楚,安南和福建许氏这两家忠实拥趸,这些年里投入到其中的军费早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也正是靠着这样巨大的资源投入,这两家的军事实力才能迅速提升,甚至有能力出兵随海汉一起远征海外各地。仅就武装舰队的战斗力而言,他们甚至已经超过了这个时期的大明水师。
而朝鲜国在这方面的确是一穷二白的水平,在王汤姆看来,其水师也就只能在战时充当后勤部队,根本就没达到上阵作战的水平。李凒对于这样的现状感到不满意,想要组建海汉式的武装舰队,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哪怕是大同江流域的产业进入到了盈利期,维持大规模武装舰队的军费开支对朝鲜国来说仍将会有极大的压力。李凒想要通过大同江流域产业的收益来支撑军队建设,短期内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但王汤姆也不是一点法子都没有,既然李凒这么主动,那似乎可以根据目前的局势,给李凒提一个大胆的建议。
借钱治丧,这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若非当下财政困难到了极致,也断然不会走到这一步。但对于李凒来说,拉下脸向海汉借这笔钱还并不是让他最难受的事,借完钱之后他才知道,这只不过是朝鲜近两年向海汉借到的三十多笔款项之一,数目比这次大的借款比比皆是,前面还有一大堆的欠款需要逐月逐年地慢慢偿还。
“金大人,记得我去年去三亚之前,我们向海汉借的钱远远没到如今的数目,怎地才过了一年时间,我们竟然会欠下了这么多笔借款?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
李凒在审查了户曹衙门送来的一堆欠条之后,当下也是大感头疼,只好是将金尚宪传来,向他询问这些借款的缘由和去向。
金尚宪道:“陛下,其实过去这一年中我国向海汉借的这些钱款,绝大部分都是投在了大同江流域那些与海汉合作经营的产业。只是这些产业目前的营收还不甚理想,回本盈利尚需时日,所以当下朝廷财政还是有些吃紧。”
李凒去年出国的时候,国库便已经快要见底了,就连派遣留学人员的费用都几乎拿不出来。那时候李倧为了维持各个衙门的运转,不得不开始向海汉筹借大笔钱款。不过当时李倧对财政状况的走向还比较乐观,因为海汉承诺了大同江流域的合作项目将会为朝鲜国带来持续的可观收益,也没人会去怀疑海汉的赚钱能力。
但一年过去了,回到故土的李凒发现国家的财政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欠海汉的借款反倒是增加了许多,这显然不是他愿意见到的状况。
关于大同江流域的那些合作产业,李凒也有所了解,出国之前他甚至还去实地考察过一次。不过那个时候当地大部分区域仍是处于工地状态,还没有多少实际产出,所以李凒也很难预计当地那些产业投产之后的情况。
但在李凒看来,既然那边有海汉人盯着,照理说建设进展不应如此缓慢,而且他明明记得去年出国前去大同江那边考察的时候,海汉人所承诺的投产时间可要不了这么久。类似盐场这种相对简单的生产场所,去年就应该可以陆续投产运营了,财政状况应该有所好转才对,怎么会反而让外债越欠越多了。
李凒不悦道:“大同江那些产业,如盐场、矿场,去年便应该投产了,怎地还在只出不进,反倒要继续往那边增加投入?”
金尚宪解释道:“盐场矿场的确是已经陆续投产,但海汉人认为生产规模仍然不够,所以一直还在扩充场地。按照协议我国也得按比例投入相应的经费,如果不跟投,海汉就会在这些产业中占据更多的份额,所以为了确保未来的收益,我们也只能咬着牙继续砸钱进去了。”
李凒听完这番解释后越发觉得头疼了,原本指望这些合作经营的产业能够迅速改善本国的财政状况,但想不到还没看见收益,就已经因此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
李凒有些不耐烦道:“明明说好是聚宝盆,如今反而成了无底洞!那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收益,海汉人可有给出确切的期限?”
金尚宪应道:“据微臣所知,大同江流域的产业在今年年底之前应当会实现盈利,朝廷的财政状况到明年便能有所缓解了。”
李凒摇头道:“还是太慢了,欠了这么多外债,如今还有好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何时才能把坑填上?我在三亚的时候算过,光是组建新军一项,头几年每年都得投入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要指望大同江那边的进账来实现收支平衡,看来短期内是办不到了。”
李凒在三亚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在为本国的未来发展做规划,而最稳妥的强国之法,当然便是效仿海汉的成功经验,经济军事双管齐下,以最快速度提升国力之后,便开始向外扩张势力范围,从而逐步成为令人敬畏的强国。
但海汉走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容易效仿,仅是军事方面所需的投入就足以拖垮朝鲜国的财政了。不论是军备采购、训练开支,还是维持新军编制的日常运转费用,都远远超出了朝鲜国过去的军费预算。
李凒认为要组建新军,所需的费用就得依靠大同江流域那些产业的收入来提供,但现在看来这个想法还是太乐观了一些,在背负大量债务的情况下,即便大同江那边的产业开始有了收益,还得优先用于偿还外债,能够被分配为军费的款项极为有限,对李凒所构想的发展前景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他先前才看了兵曹衙门提交的关于新建水师舰队的方案,这是按照他的要求所制定的十年远景规划。这个方案需要向海汉采购大量军备,仅向其购买二十艘战船和配套的舰载火炮的费用,就多达近百万两白银。
而这还仅仅只是兵曹衙门规划的水师第一期组建计划,申景禛提出的目标是用五到八年的时间,建起一支拥有百艘海汉制式战船的大型舰队,并以此作为对抗日本和满清的资本,真正实现拒敌于国门之外。
申景禛的计划很宏伟,目标很远大,李凒也看得热血沸腾,如果真能实现这个计划,那么或许用不到十年时间,朝鲜水师就会成为这一地区数一数二的强大海上武装。之所以对前景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确定,自然是因为海汉北方舰队的存在,要争这个首位,在李凒看来还是有些困难。
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要实现这个计划所需投入的天价军费,仅靠如今的财政收入可支撑不起,别说五到八年,按现在的状况就算再延长一倍的时间都难以实现这个计划。
李凒到海汉留学一年期间眼界大开,对于本国的客观现状和发展前景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想法,不可能再按照李倧在位时期的执政观念,按部就班地维持现有的统治即可。他要让朝鲜变得强盛,要成为创造历史的君王,组建强大的武装部队就是第一步,而如此宏大的目标竟然因为财政问题被卡在了第一步,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状况。
“金大人,国家需要火枪部队和武装舰队,这些都是吞金兽一般的行当,所以我们得想办法创造出更多的收入才行啊!”
李凒对于现状表示了不满,但以他对国内资源的掌控程度,却又提不出什么更有效的法子,只能看金尚宪是否能给出解决办法。
金尚宪苦着脸道:“陛下,自去年开始,全国的税赋已经加了三成了,民间已有颇多抱怨的声音,再增加的话,只怕会导致民怨沸腾,生出事端。”
去年抗清战事期间,海汉联军的作战费用全都是由朝鲜方面承担。国库拿不出这么多的钱,当然就只能征收更多的税赋来填坑。不过如果将增税作为长期国策来执行,那势必会导致官民矛盾加剧。而目前国内的形势本就不稳,如果再继续加税,那说不得就有可能会出现官逼民反的现象。
李凒沉吟道:“既然加税行不通,那就再想想别的办法。”
金尚宪心道要是能有其他的便宜手段,那又何须一直向海汉借钱。在此之前李倧早就召集各个衙门负责人一起合计过好几次,就没琢磨出什么行之有效的改善手段,此时又哪能有什么突然冒出来的好办法。
“陛下,以微臣之见,倒也不必操之过急……或许陛下可以跟海汉人商量一下,看看能否削减大同江那边的费用投入,让我国财政能有一个缓冲的时间。”金尚宪当下也拿不出什么办法,只能是给了一个和稀泥的方案。
当然他并不指望海汉那边会在这种问题上轻易妥协,但既然李凒跟海汉人的关系交好,那或许由李凒亲自出面去交涉会比较好。就算被拒绝了,起码也能让李凒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是动动嘴皮就能解决。
李凒倒是觉得金尚宪的这个提议不错,既然已经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趁着王汤姆和钱天敦两个管事的人还在汉城没走,那就找他们面谈一下也好。
稍晚一些时候,王汤姆受邀来到宫中与李凒会面。李凒知道对方不喜欢兜圈子,便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自己请他入宫会面的意图。
王汤姆听完之后笑道:“陛下,大同江那边的情况其实没你想的这么糟糕,盐场和矿场的生产水平都在稳步提升,盈利其实有了,只是还没到结算期而已。至于经营投入,后期会逐步减少比例,陛下不用担心会一直这样只进不出。如果还不放心,那等我们撤离汉城的时候,可以一起前往大同江看看实地情况。”
李凒听他这么一说,倒是放心了不少,当下也笑道:“我就知道不用担心贵国经营产业的能力,只是听臣子们报告说大同江那边一直未能盈利,所以还是想能跟王将军核实一下情况,回头也好跟臣子们说明。至于大同江就不必去了,汉城形势卜定,我还是留在这边坐镇比较好。”
王汤姆道:“陛下放心,我们在海外也有不少地方在经营类似盐场、矿场这两类的产业,盈利状况一向都非常好,只是前期的投入比较大,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收回成本。但一旦进入了盈利期,那利润就相当可观了,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同江流域再有一两年,就会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届时陛下就可以验证我所说的这些话是否得到了兑现。”
李凒听到还得等一两年才能尝到甜头,眉头不禁皱了皱道:“那不知王将军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帮助我国改善目前的财政状况?”
王汤姆道:“贵国的财政又运转不灵了吗?是否需要我出面跟海汉银行打个招呼,让他们再借一些钱出来?”
李凒叹道:“倒也不只是这个原因。我只是希望能够尽快组建新军,加强军力,这样也能减少对盟军的依赖程度。但不管是火枪部队还是武装舰队,所需的资金都是很大的数目,以目前的财政状况,恐怕是三五年都难以实现。”
王汤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想这李凒去三亚待了一年,看来果然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隐隐已经有了穷兵黩武的念头。如果不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估计已经开始折腾了。
当然这对海汉来说并非坏事,李凒越是想要加强军事实力,就越要依赖海汉提供的支持,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培训,如果离了海汉那都只是空谈而已。而朝鲜国的军事实力如果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也有助于缓解海汉在东北亚地区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今后要对满清用兵,也能多一支有用的助力。
但组建新军需要花费多少经费,王汤姆当然比李凒更清楚,安南和福建许氏这两家忠实拥趸,这些年里投入到其中的军费早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也正是靠着这样巨大的资源投入,这两家的军事实力才能迅速提升,甚至有能力出兵随海汉一起远征海外各地。仅就武装舰队的战斗力而言,他们甚至已经超过了这个时期的大明水师。
而朝鲜国在这方面的确是一穷二白的水平,在王汤姆看来,其水师也就只能在战时充当后勤部队,根本就没达到上阵作战的水平。李凒对于这样的现状感到不满意,想要组建海汉式的武装舰队,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哪怕是大同江流域的产业进入到了盈利期,维持大规模武装舰队的军费开支对朝鲜国来说仍将会有极大的压力。李凒想要通过大同江流域产业的收益来支撑军队建设,短期内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但王汤姆也不是一点法子都没有,既然李凒这么主动,那似乎可以根据目前的局势,给李凒提一个大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