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1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海汉法令规定,每年的国庆日,全国都会放假一天。官方和民间也都在这天举办各式各样的庆典活动,纪念海汉国的诞生。
而逢五小庆,逢十大庆,这也是穿越众在决定建国时就提前定下的规矩。在这种五年、十年一次的时候,在三亚举行盛大的国庆游行和阅兵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今年时逢穿越行动三十周年,又正是处于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按道理自然是要大大地庆祝一番。
1637年十周年庆典时,正值海汉对外军事行动最为密集的时期,但当时仍在三亚举行了以阅兵式为主的庆祝活动。
年初海汉发动征西行动,调集了全国精锐部队,兵发吕宋,一举攻下了西班牙人控制的马尼拉湾,是为当年的国庆献礼。
战后返回三亚的一部分参战部队,便以凯旋之师的身份参加了国庆阅兵活动。阅兵结束之后,受阅部队随即便出兵北上,远赴朝鲜半岛,协助朝鲜抵抗满清入侵。
这两场大仗都是在海外进行,海汉精锐尽出,投入十分巨大。在1637那一年当中,海汉有近半的时间是处于战争状态,全国上下也都是在围绕着战事运转,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将战备物资作为了优先选项。
到1647年二十周年庆典时,国际局势便轻松多了。海汉已经控制住了周边热点地区,无需再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这一年在三亚举行的庆祝仪式也更为从容,不用再像十年前那样仓促,让部队参加完阅兵式就立刻启程远征。
又是十年过去,海汉今时今日的局面,与十年前,二十年前,又有了明显的差别。
最为显着的一点,便是随着国土疆域的不断增大,为了稳固统治,海汉的行政中心也到了需要北迁的时候。
当然了,海汉并不会效彷明朝,迁都到环境不佳、资源稀缺的北京,而是选定了华东地区距离海岸线非常近的杭州。
关于迁都一事,执委会是早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倒也不存在什么争议。不过迁都行动的进程十分复杂,仍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慢慢解决。
比如这三十周年庆典一事,宁崎所提出的举办地点问题,就必须得早些决定下来,各方面才能有足够的时间组织筹备工作。
颜楚杰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胜利港、胜利大道、胜利广场,基本上每一次大型庆典活动都是在三亚本地举办,杭州那边新城区还没建成,哪有这么大的地方办活动……我看今年还是照以往的规矩来,等三十五周年的庆典活动,再在杭州举办不迟。”
顾凯也附和道:“三亚的活动场地、方案都是现成的,还有大量有经验丰富的组织人员,真要去杭州办,很多事情都得重起炉灶才行。我赞成老颜的意见,还是在本地办。”
宁崎解释道:“在本地办当然是有很多优势,不过石迪文前些天提了个方案,把三十周年的庆典活动放到杭州,邀请我们到那边观礼,由东海大区承担相关的活动经费,你们觉得如何。”
“承担经费?那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啊!”颜楚杰很现实地立刻变了腔调:“庆典活动的花销可不是小数目,财政上能省一点也是好事。你说对吧,老陶?”
陶东来却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将话头抛给了主管财政的施耐德:“老施怎么看?”
施耐德慢腾腾地说道:“按照之前做的预算方案,三亚的庆典活动大概需要投入两百万上下的经费,有一部分前期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了。”
“要换地方办的话,估计中间会损失一成左右的前期费用。另外庆典活动所需的物资和人员要从三亚送往杭州,也会导致预算增加。”
“杭州那边要替国库省钱当然是好事,但我必须提醒各位,杭州那边跟迁都计划相关的大型基建工程,所需的经费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海汉银行的贷款。”
“石迪文承诺的庆典经费是怎么来的,我不清楚,别这边省下来的钱,又都从那边流出去了。”
施耐德的意思,众人都听明白了。他是担心施耐德用本属于国库的资金来办庆典活动,那就相当于是花国家的钱,成就他个人的荣誉了。看似三亚这边省下了一大笔活动经费,但实际上这笔钱只是换了个地方花出去而已。
宁崎应道:“按照石迪文的说法,相关的活动资金会通过民间主动捐赠的方式来募集。而且他制定的预算,比我们原本定的数字要高出五成,应该可以完全覆盖老施所说的前期损失和额外增加部分。”
施耐德笑笑道:“石迪文能耐挺大啊!那我没什么要说的了,预算充足,活动规模也能办得更大一些。”
什么是所谓的“民间主动捐赠”,在场的这些高官们其实都不陌生。
那些依托海汉提供的商业资源而发达的富商们,一向都很热衷于结交海汉高层人物。如果花些钱就能打通其中关节,让他们有机会与执委会的高官们面对面接触,那肯定会有大把的人愿意掏钱换取这种难得的机会。
浙商、徽商,以及鼎鼎大名的扬州盐商,显然都属于这样的群体。外人看他们可能像是冤大头,但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得到高层人脉将会给他们带去的各种好处。
只要能把人脉关系打通,他们在此过程中花出去的钱,日后也会在别的地方通过其他形式捞回来。
还有另一个会向海汉主动示好的有钱人群体,那便是大明的达官显贵了。
像山东德王府那样,选择与海汉合作的大明上层人物,近些年已经越来越多。
天下大势已经逐渐分明,身居高位者更要提前为今后的出路打算。就算眼下还不宜明着投靠海汉,但先设法与海汉高层建立私人关系,日后朝代更替,这可能就会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捐钱,无疑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示好方式。而两个多月后的海汉国庆庆典活动,正好便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海汉法令规定,每年的国庆日,全国都会放假一天。官方和民间也都在这天举办各式各样的庆典活动,纪念海汉国的诞生。
而逢五小庆,逢十大庆,这也是穿越众在决定建国时就提前定下的规矩。在这种五年、十年一次的时候,在三亚举行盛大的国庆游行和阅兵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今年时逢穿越行动三十周年,又正是处于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按道理自然是要大大地庆祝一番。
1637年十周年庆典时,正值海汉对外军事行动最为密集的时期,但当时仍在三亚举行了以阅兵式为主的庆祝活动。
年初海汉发动征西行动,调集了全国精锐部队,兵发吕宋,一举攻下了西班牙人控制的马尼拉湾,是为当年的国庆献礼。
战后返回三亚的一部分参战部队,便以凯旋之师的身份参加了国庆阅兵活动。阅兵结束之后,受阅部队随即便出兵北上,远赴朝鲜半岛,协助朝鲜抵抗满清入侵。
这两场大仗都是在海外进行,海汉精锐尽出,投入十分巨大。在1637那一年当中,海汉有近半的时间是处于战争状态,全国上下也都是在围绕着战事运转,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将战备物资作为了优先选项。
到1647年二十周年庆典时,国际局势便轻松多了。海汉已经控制住了周边热点地区,无需再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这一年在三亚举行的庆祝仪式也更为从容,不用再像十年前那样仓促,让部队参加完阅兵式就立刻启程远征。
又是十年过去,海汉今时今日的局面,与十年前,二十年前,又有了明显的差别。
最为显着的一点,便是随着国土疆域的不断增大,为了稳固统治,海汉的行政中心也到了需要北迁的时候。
当然了,海汉并不会效彷明朝,迁都到环境不佳、资源稀缺的北京,而是选定了华东地区距离海岸线非常近的杭州。
关于迁都一事,执委会是早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倒也不存在什么争议。不过迁都行动的进程十分复杂,仍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慢慢解决。
比如这三十周年庆典一事,宁崎所提出的举办地点问题,就必须得早些决定下来,各方面才能有足够的时间组织筹备工作。
颜楚杰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胜利港、胜利大道、胜利广场,基本上每一次大型庆典活动都是在三亚本地举办,杭州那边新城区还没建成,哪有这么大的地方办活动……我看今年还是照以往的规矩来,等三十五周年的庆典活动,再在杭州举办不迟。”
顾凯也附和道:“三亚的活动场地、方案都是现成的,还有大量有经验丰富的组织人员,真要去杭州办,很多事情都得重起炉灶才行。我赞成老颜的意见,还是在本地办。”
宁崎解释道:“在本地办当然是有很多优势,不过石迪文前些天提了个方案,把三十周年的庆典活动放到杭州,邀请我们到那边观礼,由东海大区承担相关的活动经费,你们觉得如何。”
“承担经费?那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啊!”颜楚杰很现实地立刻变了腔调:“庆典活动的花销可不是小数目,财政上能省一点也是好事。你说对吧,老陶?”
陶东来却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将话头抛给了主管财政的施耐德:“老施怎么看?”
施耐德慢腾腾地说道:“按照之前做的预算方案,三亚的庆典活动大概需要投入两百万上下的经费,有一部分前期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了。”
“要换地方办的话,估计中间会损失一成左右的前期费用。另外庆典活动所需的物资和人员要从三亚送往杭州,也会导致预算增加。”
“杭州那边要替国库省钱当然是好事,但我必须提醒各位,杭州那边跟迁都计划相关的大型基建工程,所需的经费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海汉银行的贷款。”
“石迪文承诺的庆典经费是怎么来的,我不清楚,别这边省下来的钱,又都从那边流出去了。”
施耐德的意思,众人都听明白了。他是担心施耐德用本属于国库的资金来办庆典活动,那就相当于是花国家的钱,成就他个人的荣誉了。看似三亚这边省下了一大笔活动经费,但实际上这笔钱只是换了个地方花出去而已。
宁崎应道:“按照石迪文的说法,相关的活动资金会通过民间主动捐赠的方式来募集。而且他制定的预算,比我们原本定的数字要高出五成,应该可以完全覆盖老施所说的前期损失和额外增加部分。”
施耐德笑笑道:“石迪文能耐挺大啊!那我没什么要说的了,预算充足,活动规模也能办得更大一些。”
什么是所谓的“民间主动捐赠”,在场的这些高官们其实都不陌生。
那些依托海汉提供的商业资源而发达的富商们,一向都很热衷于结交海汉高层人物。如果花些钱就能打通其中关节,让他们有机会与执委会的高官们面对面接触,那肯定会有大把的人愿意掏钱换取这种难得的机会。
浙商、徽商,以及鼎鼎大名的扬州盐商,显然都属于这样的群体。外人看他们可能像是冤大头,但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得到高层人脉将会给他们带去的各种好处。
只要能把人脉关系打通,他们在此过程中花出去的钱,日后也会在别的地方通过其他形式捞回来。
还有另一个会向海汉主动示好的有钱人群体,那便是大明的达官显贵了。
像山东德王府那样,选择与海汉合作的大明上层人物,近些年已经越来越多。
天下大势已经逐渐分明,身居高位者更要提前为今后的出路打算。就算眼下还不宜明着投靠海汉,但先设法与海汉高层建立私人关系,日后朝代更替,这可能就会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捐钱,无疑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示好方式。而两个多月后的海汉国庆庆典活动,正好便是一个绝佳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