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放弃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没有人发现这有什么问题。
因为德军步兵的素质很好,同时步兵师里其实也有炮兵和装甲兵......步兵师里的火炮和坦克只是比较少。
那些炮兵和坦克兵会简单的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操控知识,甚至将老兵与新兵参差在一起使用,也就是一个老兵带着几个新兵组成一个炮组或是坦克组,勉强也能运作。
而这样运作起来的步兵就装备有大量的火炮和坦克,再加上拥有制空权,毫无疑问的就将身后的追兵死死的挡在防线之外。
顿河集团军的大部队丢弃所有重装备,驾驶着汽车、桶车、边三轮从山路甚至是从没有路的位置开辟一条路突围,前后不过一天的时间,顿河集团军就已经跳出了包围圈。
而此时的第51集团军指挥部对此还一无所知,舒尔卡还在与佐洛塔廖夫韦尼亚明科等人紧张的指挥着前线的战斗。
米洛韦城区的战斗已经稳定,不仅稳定了还源源不断的朝“三号”高地及布图尔村派出援兵。
当然,这些援兵都是经过简单的训练之后(基本只是会知道怎么开枪)就派上战场的百姓,使用的还都是德军的毛瑟步枪。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给德军造成一点小麻烦能给两个兵力奇缺的地方带去兵源和一些必要的补给。
“三号”高地方向的战斗一直都不激烈,这是由“三号”高地的地形决定的。
“三号”高地不适合坦克作战。
这不是说德军坦克开不上“三号”高地,事实上“三号”高地大多地方都不陡峭,如果德军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将坦克拉上去。
问题在于这时代的坦克很难适应陡坡的战斗:在陡坡上,坦克炮塔旋转及瞄准与平地不一样,在这个位置可以瞄准目标,往旁一转,炮管就对准到天上或是地面去了(坦克车身左右不平衡就很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另一方面,就是苏空降部队装备有大量的火箭筒,这可以有效的在丛林、灌木或是凹凸不平的山地里隐藏并摧毁坦克。
其实是半人高的野草地最适合火箭筒射手隐藏,因为他们只需要用同类的野草做伪装,然后随便往哪一趴就很难被发现,甚至他们都可以放心的采用跪姿做发射准备并预瞄准,直到真要射击时才突然挺胸然后一扣**......
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火箭弹已“啾”的一声直奔坦克而去了。
“三号”高地就有许多这样的野草,德军坦克在吃过这样几次亏后就再也不往高地派坦克了。
如果德军要正儿八经的进攻这个“三号”高地的话,就应该用*****或是轰炸机投汽油先把这些野草烧干净。
然而德军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于是只能用步兵强行进攻。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队队德军被苏军射杀在冲锋的路上毫无寸进,毕竟苏军居高临下占据地利,而且他们还是空降兵,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被当作步兵使用打过好几场硬仗的空降兵。
战斗打得最激烈的就是布图尔村。
德军赶来增援布图尔村的有一个装甲团。
之所以只有一个装甲团,是因为苏南方面军,其实主力就是第51集团军已经朝德军防线发起全面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已没有更多的兵力增援布图尔村。
不过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为一个装甲团已经足够了,毕竟他们预估的是当装甲团赶到布图尔村时苏军空降兵还在野外“游荡”......没有人会以为苏军能在短时间内攻克布图尔村。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德军一个装甲团扫荡只有轻装备的苏空降兵并巩固布图尔村的防御那当然是绰绰有余。
然而,当这个第285装甲团赶到布图尔村的时候却吃惊的发现苏军不仅攻占了布图尔村甚至还有时间构筑防御。
“怎么回事?”指挥这个装甲团的弗洛里中校不由问了声。
弗洛里中校不知道布图尔村被攻占并不奇怪,因为布图尔村才刚刚被攻下不到二十分钟,德军指挥部甚至还不确定布图尔村是否失守,他们只知道布图尔村遭到大批火箭弹的轰炸然后就失去了联系。
在弗洛里中校与指挥部联系的时候,指挥部还在问:“是吗?你确定苏军已经构筑起防御了?”
“是的!”
“那么,他们就已经占领布图尔村了!”指挥部下令:“马上发起进攻,他们刚刚占领村子不久,还没做好准备!”
“是!”弗洛里中校一声回答,然后马上朝对讲机下令:“前进,进攻!”
苏军的确没做好准备。
一般情况下,苏军是抵挡不住一个装甲团的进攻的。
问题是这不是一般情况,苏军从德军仓库里拖出了88MM高射炮......这些高射炮是对付坦克的利器,它在一公里的范围内几乎不需要考虑坦克装甲厚度的问题,只要命中就没有幸理。
这就给了苏军远程打击目标的能力。
也就是说,将苏军原本只有一重也就是火箭筒五十米距离的反坦克能力变成了两重。
多了这么一重反坦克能力就完全不一样了,德军坦克远远开来,途中不断被88炮击毁,冲到近处时又被一门门火箭筒招呼,很快就丢下大批的坦克残骸无奈退下。
等弗洛里中校意识到应该联系空军与其配合稳步推进时,苏军也已经站稳了脚跟。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有利于苏军的方向发展。
但这时,通讯员却向韦尼亚明科报告:“‘三号’高地的敌人似乎放弃进攻了!”
“放弃进攻?”韦尼亚明科闻言不由眉头一皱,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顿了下,韦尼亚明科就问:“是不是敌人正在做下一轮进攻的准备?”
“不!”通讯员回答:“斯拉瓦少校认为他们是撤退,因为他们放弃了已经攻占的阵地!”
这完全没道理,因为“三号”高地扼守着顿河集团军必须通过的公路。
没有人发现这有什么问题。
因为德军步兵的素质很好,同时步兵师里其实也有炮兵和装甲兵......步兵师里的火炮和坦克只是比较少。
那些炮兵和坦克兵会简单的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操控知识,甚至将老兵与新兵参差在一起使用,也就是一个老兵带着几个新兵组成一个炮组或是坦克组,勉强也能运作。
而这样运作起来的步兵就装备有大量的火炮和坦克,再加上拥有制空权,毫无疑问的就将身后的追兵死死的挡在防线之外。
顿河集团军的大部队丢弃所有重装备,驾驶着汽车、桶车、边三轮从山路甚至是从没有路的位置开辟一条路突围,前后不过一天的时间,顿河集团军就已经跳出了包围圈。
而此时的第51集团军指挥部对此还一无所知,舒尔卡还在与佐洛塔廖夫韦尼亚明科等人紧张的指挥着前线的战斗。
米洛韦城区的战斗已经稳定,不仅稳定了还源源不断的朝“三号”高地及布图尔村派出援兵。
当然,这些援兵都是经过简单的训练之后(基本只是会知道怎么开枪)就派上战场的百姓,使用的还都是德军的毛瑟步枪。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给德军造成一点小麻烦能给两个兵力奇缺的地方带去兵源和一些必要的补给。
“三号”高地方向的战斗一直都不激烈,这是由“三号”高地的地形决定的。
“三号”高地不适合坦克作战。
这不是说德军坦克开不上“三号”高地,事实上“三号”高地大多地方都不陡峭,如果德军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将坦克拉上去。
问题在于这时代的坦克很难适应陡坡的战斗:在陡坡上,坦克炮塔旋转及瞄准与平地不一样,在这个位置可以瞄准目标,往旁一转,炮管就对准到天上或是地面去了(坦克车身左右不平衡就很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另一方面,就是苏空降部队装备有大量的火箭筒,这可以有效的在丛林、灌木或是凹凸不平的山地里隐藏并摧毁坦克。
其实是半人高的野草地最适合火箭筒射手隐藏,因为他们只需要用同类的野草做伪装,然后随便往哪一趴就很难被发现,甚至他们都可以放心的采用跪姿做发射准备并预瞄准,直到真要射击时才突然挺胸然后一扣**......
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火箭弹已“啾”的一声直奔坦克而去了。
“三号”高地就有许多这样的野草,德军坦克在吃过这样几次亏后就再也不往高地派坦克了。
如果德军要正儿八经的进攻这个“三号”高地的话,就应该用*****或是轰炸机投汽油先把这些野草烧干净。
然而德军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于是只能用步兵强行进攻。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队队德军被苏军射杀在冲锋的路上毫无寸进,毕竟苏军居高临下占据地利,而且他们还是空降兵,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被当作步兵使用打过好几场硬仗的空降兵。
战斗打得最激烈的就是布图尔村。
德军赶来增援布图尔村的有一个装甲团。
之所以只有一个装甲团,是因为苏南方面军,其实主力就是第51集团军已经朝德军防线发起全面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已没有更多的兵力增援布图尔村。
不过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为一个装甲团已经足够了,毕竟他们预估的是当装甲团赶到布图尔村时苏军空降兵还在野外“游荡”......没有人会以为苏军能在短时间内攻克布图尔村。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德军一个装甲团扫荡只有轻装备的苏空降兵并巩固布图尔村的防御那当然是绰绰有余。
然而,当这个第285装甲团赶到布图尔村的时候却吃惊的发现苏军不仅攻占了布图尔村甚至还有时间构筑防御。
“怎么回事?”指挥这个装甲团的弗洛里中校不由问了声。
弗洛里中校不知道布图尔村被攻占并不奇怪,因为布图尔村才刚刚被攻下不到二十分钟,德军指挥部甚至还不确定布图尔村是否失守,他们只知道布图尔村遭到大批火箭弹的轰炸然后就失去了联系。
在弗洛里中校与指挥部联系的时候,指挥部还在问:“是吗?你确定苏军已经构筑起防御了?”
“是的!”
“那么,他们就已经占领布图尔村了!”指挥部下令:“马上发起进攻,他们刚刚占领村子不久,还没做好准备!”
“是!”弗洛里中校一声回答,然后马上朝对讲机下令:“前进,进攻!”
苏军的确没做好准备。
一般情况下,苏军是抵挡不住一个装甲团的进攻的。
问题是这不是一般情况,苏军从德军仓库里拖出了88MM高射炮......这些高射炮是对付坦克的利器,它在一公里的范围内几乎不需要考虑坦克装甲厚度的问题,只要命中就没有幸理。
这就给了苏军远程打击目标的能力。
也就是说,将苏军原本只有一重也就是火箭筒五十米距离的反坦克能力变成了两重。
多了这么一重反坦克能力就完全不一样了,德军坦克远远开来,途中不断被88炮击毁,冲到近处时又被一门门火箭筒招呼,很快就丢下大批的坦克残骸无奈退下。
等弗洛里中校意识到应该联系空军与其配合稳步推进时,苏军也已经站稳了脚跟。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有利于苏军的方向发展。
但这时,通讯员却向韦尼亚明科报告:“‘三号’高地的敌人似乎放弃进攻了!”
“放弃进攻?”韦尼亚明科闻言不由眉头一皱,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顿了下,韦尼亚明科就问:“是不是敌人正在做下一轮进攻的准备?”
“不!”通讯员回答:“斯拉瓦少校认为他们是撤退,因为他们放弃了已经攻占的阵地!”
这完全没道理,因为“三号”高地扼守着顿河集团军必须通过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