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凑一块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因着颜彤的打岔,颜彦特地看了她一眼,不过她什么也没说。
接下来,颜彦主动把话题拐到吃的上面来,她知道这个时代对这些闺阁女子的厨艺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说要精通吧,但也得有一两样可以拿出手的特色菜或点心,因而颜彦问大家各自擅长的菜肴是什么。
得知周婉最擅长的是做糍粑,尤其是春天的艾草糍粑,颜彦笑了,邀请她改天有空来教教她。颜彦也很喜欢吃艾草糍粑,上一世的奶奶没少给她做,可惜后来进城后,再也吃不出那种味道来了。
正说着,青秀进来了,说是晚膳已经安排好了。
于是,颜彦扶着青苗,领着大家去了花厅,这顿饭,安排的汤品是佛跳墙,是颜彦打发人去食府取来的,菜式主要以鱼虾为主,除了明园独有的椒盐鳝丝和红烧鳝段,还有酸汤鱼、鱼头豆腐、砂锅鱼丸煲以及椒盐虾,肉类有一个白切鸡和酱鸭,剩下的便是园子里新出的蔬菜,有野水芹、春笋、鸡毛菜和野葱,主食是荠菜虾仁馅的饺子。
这顿饭破了食不言的规矩,主要是没有长辈在,这些小姑娘们放开了,再加上颜彦准备的菜肴大多是她们之前从未吃过的,因而忍不住会评价几句,也会问问某个菜式的做法等。
饭后,颜彦留大家喝了盏茶,天黑之前命人把她们一个个送回家了。
其实,要依颜彤的本意,是想留下来和颜彦说说话,或者干脆留在这边住一晚,可颜彦从她方才的言辞中看出她在意和维护的还是颜彧,因而,她不想留下她自找不痛快。
当然了,颜彦也没有责怪她的意思,毕竟她和颜彧才是亲姐妹,无论从血缘还是情感上肯定比她这个堂姐要亲近些,这是无可厚非的,颜彦能理解。
可理解不代表接受,因而,她借口累了也借口没看到颜彤递过来的眼神,直接命人送她回去了。
接下来几天,颜彦除了忙着去后花园查看红米稻的出苗情况,剩下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刺绣,她在绣给太后祝寿的绣品,这些日子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影响了进度,因而她有点着急了。
不知是不是天气晴暖的缘故,这批红米稻的秧苗二十天后基本可以移栽了,因着秧苗不多,颜彦直接命人在后花园又开了一块水田,把这批秧苗也栽下去了。
这件事一完,时间就进入到五月了,端午节该到了,陆呦也放假回家了,颜彦正和陆呦纠结着该不该搬回陆家过节时,朱氏打发陆鸣和颜彧两人上门来请他们了。
说来也是巧,陆鸣和颜彧两人上门时颜彦和陆呦偏没在家,这天两人一早便出门去拜会那两位传教士了。
这些日子颜彦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可陆呦不在家,她一个人不好意思过去,怕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影响到她和陆呦的声誉。
可颜彦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当她一脸惊喜地和陆呦坐在那两位传教士面前鉴别他们从印度带来的几样种子时,她家里也进了三拨客人。
第一拨是周婉,周婉因上次颜彦说过请她过来教颜彦做艾草糍粑,所以这次特地拎着一篮子新鲜的艾草给颜彦上门了。
得知颜彦和陆呦出门了,周婉和门房交涉了一下,正要离开时,颜彰颜彬颜杉三个人来,这三个人是来看望颜彦同时也是来颜彦家吃饭的。
好容易从书院出来,颜彬最惦记的事就是来颜彦家解馋了。
因着颜彰、颜彬和周婉也认识,且颜彰几个年龄也偏小,周婉也就没想着避嫌,干脆和颜彰三个一起进来了。
而颜彬听说周婉是来给颜彦做什么艾草糍粑的,更是笑得见眉不见眼的,主要是他对自己从没有吃过的东西总有一种特别的执念,什么都想尝尝。
更巧的是,这四个人在前院转了一圈刚进后院时,陆鸣和颜彧的马车也停在了大门外,原本得知颜彦和陆呦不在家时这两人想转身离开,可颜彧在给门房留口信时偏偏报自己是颜彦的妹妹。
门房倒也知道姐妹两个嫁兄弟两个的事情,只是颜彧不说他们一时也没想起来,可颜彧一提,倒是提醒了门房,说颜家三兄弟刚进去了,外带一个周姑娘。
颜彧一听周姑娘倒是也很快想到了是周婉,只是周婉什么时候和颜彦走这么近了她却不得而知。
想着自己三个弟弟在,颜彧征求了下陆鸣的意思,这两人也进来了。
陆鸣是第一次来明园,他知道这是郡主府,也知道这房子肯定比陆家要大,只是他没想到的是颜彦竟然把这家打理得有模有样井井有条。
首先,明园的丫鬟、婆子小厮虽然不多,但一个个都很齐整,比如说,守门的两个小厮都是十四五岁,身高差不多,衣服也一样,都是青衫黑裤和黑鞋,过厅也留了两个小厮待客,这两个人差不多十六七岁,一色的黑衣黑裤。
上房仪门处和二门处都有两个婆子守着,婆子们一律是蓝衣黑裤,进了仪门,上房出来了两个丫鬟,一色的粉衣黑裤。
而不管是从大门口见到的门房还是过厅那看到的小厮,又或者是后来见到的婆子和丫鬟,这些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均是干净,其次,这些人脸上的笑容看了很舒心,亲和、谦卑,但绝不谄媚。
不过更令陆鸣惊讶的是这屋子的布局和改造,这个壁炉他就不止一次听祖母和母亲提过,说是也想把她们住的屋子也改改,暖和,连宫里也改了。
此外,西次间的书房也做了些变动,靠着壁炉的地方是一个地炕,在挨着壁炉这面墙的地方摆放了几个靠枕和引枕,旁边还有两摞一尺多高的书籍,一看就是适合冬天边烤火边看书的。
而地炕的另一边则摆了一张琴台和一张棋台,再往上的墙面上则大部分是字画。
陆鸣正站在墙前欣赏这些字画时,忽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瑶琴的声音。
因着颜彤的打岔,颜彦特地看了她一眼,不过她什么也没说。
接下来,颜彦主动把话题拐到吃的上面来,她知道这个时代对这些闺阁女子的厨艺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说要精通吧,但也得有一两样可以拿出手的特色菜或点心,因而颜彦问大家各自擅长的菜肴是什么。
得知周婉最擅长的是做糍粑,尤其是春天的艾草糍粑,颜彦笑了,邀请她改天有空来教教她。颜彦也很喜欢吃艾草糍粑,上一世的奶奶没少给她做,可惜后来进城后,再也吃不出那种味道来了。
正说着,青秀进来了,说是晚膳已经安排好了。
于是,颜彦扶着青苗,领着大家去了花厅,这顿饭,安排的汤品是佛跳墙,是颜彦打发人去食府取来的,菜式主要以鱼虾为主,除了明园独有的椒盐鳝丝和红烧鳝段,还有酸汤鱼、鱼头豆腐、砂锅鱼丸煲以及椒盐虾,肉类有一个白切鸡和酱鸭,剩下的便是园子里新出的蔬菜,有野水芹、春笋、鸡毛菜和野葱,主食是荠菜虾仁馅的饺子。
这顿饭破了食不言的规矩,主要是没有长辈在,这些小姑娘们放开了,再加上颜彦准备的菜肴大多是她们之前从未吃过的,因而忍不住会评价几句,也会问问某个菜式的做法等。
饭后,颜彦留大家喝了盏茶,天黑之前命人把她们一个个送回家了。
其实,要依颜彤的本意,是想留下来和颜彦说说话,或者干脆留在这边住一晚,可颜彦从她方才的言辞中看出她在意和维护的还是颜彧,因而,她不想留下她自找不痛快。
当然了,颜彦也没有责怪她的意思,毕竟她和颜彧才是亲姐妹,无论从血缘还是情感上肯定比她这个堂姐要亲近些,这是无可厚非的,颜彦能理解。
可理解不代表接受,因而,她借口累了也借口没看到颜彤递过来的眼神,直接命人送她回去了。
接下来几天,颜彦除了忙着去后花园查看红米稻的出苗情况,剩下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刺绣,她在绣给太后祝寿的绣品,这些日子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影响了进度,因而她有点着急了。
不知是不是天气晴暖的缘故,这批红米稻的秧苗二十天后基本可以移栽了,因着秧苗不多,颜彦直接命人在后花园又开了一块水田,把这批秧苗也栽下去了。
这件事一完,时间就进入到五月了,端午节该到了,陆呦也放假回家了,颜彦正和陆呦纠结着该不该搬回陆家过节时,朱氏打发陆鸣和颜彧两人上门来请他们了。
说来也是巧,陆鸣和颜彧两人上门时颜彦和陆呦偏没在家,这天两人一早便出门去拜会那两位传教士了。
这些日子颜彦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可陆呦不在家,她一个人不好意思过去,怕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影响到她和陆呦的声誉。
可颜彦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当她一脸惊喜地和陆呦坐在那两位传教士面前鉴别他们从印度带来的几样种子时,她家里也进了三拨客人。
第一拨是周婉,周婉因上次颜彦说过请她过来教颜彦做艾草糍粑,所以这次特地拎着一篮子新鲜的艾草给颜彦上门了。
得知颜彦和陆呦出门了,周婉和门房交涉了一下,正要离开时,颜彰颜彬颜杉三个人来,这三个人是来看望颜彦同时也是来颜彦家吃饭的。
好容易从书院出来,颜彬最惦记的事就是来颜彦家解馋了。
因着颜彰、颜彬和周婉也认识,且颜彰几个年龄也偏小,周婉也就没想着避嫌,干脆和颜彰三个一起进来了。
而颜彬听说周婉是来给颜彦做什么艾草糍粑的,更是笑得见眉不见眼的,主要是他对自己从没有吃过的东西总有一种特别的执念,什么都想尝尝。
更巧的是,这四个人在前院转了一圈刚进后院时,陆鸣和颜彧的马车也停在了大门外,原本得知颜彦和陆呦不在家时这两人想转身离开,可颜彧在给门房留口信时偏偏报自己是颜彦的妹妹。
门房倒也知道姐妹两个嫁兄弟两个的事情,只是颜彧不说他们一时也没想起来,可颜彧一提,倒是提醒了门房,说颜家三兄弟刚进去了,外带一个周姑娘。
颜彧一听周姑娘倒是也很快想到了是周婉,只是周婉什么时候和颜彦走这么近了她却不得而知。
想着自己三个弟弟在,颜彧征求了下陆鸣的意思,这两人也进来了。
陆鸣是第一次来明园,他知道这是郡主府,也知道这房子肯定比陆家要大,只是他没想到的是颜彦竟然把这家打理得有模有样井井有条。
首先,明园的丫鬟、婆子小厮虽然不多,但一个个都很齐整,比如说,守门的两个小厮都是十四五岁,身高差不多,衣服也一样,都是青衫黑裤和黑鞋,过厅也留了两个小厮待客,这两个人差不多十六七岁,一色的黑衣黑裤。
上房仪门处和二门处都有两个婆子守着,婆子们一律是蓝衣黑裤,进了仪门,上房出来了两个丫鬟,一色的粉衣黑裤。
而不管是从大门口见到的门房还是过厅那看到的小厮,又或者是后来见到的婆子和丫鬟,这些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均是干净,其次,这些人脸上的笑容看了很舒心,亲和、谦卑,但绝不谄媚。
不过更令陆鸣惊讶的是这屋子的布局和改造,这个壁炉他就不止一次听祖母和母亲提过,说是也想把她们住的屋子也改改,暖和,连宫里也改了。
此外,西次间的书房也做了些变动,靠着壁炉的地方是一个地炕,在挨着壁炉这面墙的地方摆放了几个靠枕和引枕,旁边还有两摞一尺多高的书籍,一看就是适合冬天边烤火边看书的。
而地炕的另一边则摆了一张琴台和一张棋台,再往上的墙面上则大部分是字画。
陆鸣正站在墙前欣赏这些字画时,忽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瑶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