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汪淑儿的番外(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七十五章汪淑儿的番外(上)
“小姐,以后你就是侯府的姑娘了。”
春嬷嬷带着欣喜跟她说道,年幼的她并不懂得侯府的小姐跟汪家的小姐有什么不一样,但春嬷嬷这样说,也肯定有她的道理。
忘了说,春嬷嬷是她母亲的陪嫁之人,又是她的乳娘,可以算得上是对她最好的人了。进了府之后,她才知道这侯府有多大,她规行矩步生怕走错了一步。春嬷嬷以前在侯府生活过,她说这地方要老老实实的才能生存的下去。
她是老实了,可陶表姐却不是,陶表姐和她处境想同,却活的很恣意比她也会打算多了,在她迷迷糊糊的时候,这陶表姐不声不响的却跟建国候家最出色的少爷私定了终身,而且让人家非她不娶。
原本很反对她和陶心湄混在一起的春嬷嬷也有点羡慕起陶表姐了,“没想到陶姑娘这么有本事,老太爷现在也宠她,看来以后她肯定是要嫁到李家去了。”
说了之后又感叹自己,“我的姑娘可怎么办哟?”
她知道春嬷嬷是什么意思,她相貌勉强算得上清秀,根本没有嫁妆,读书也只能算勤勉,好在府里的长辈对她颇为怜惜,所以让她能够过得还算不错,但她们也不能管她一生,最多到及笄就会帮她说一门亲事然后就出门子了。
当然,她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直到老太爷过世之后,她的待遇虽然跟从前一样,别人对她的态度却不一样。以前叫她汪小姐,现在称她叫做淑儿姑娘,这名儿跟大舅母屋里的大丫头一样的叫法,这可真是……
再者陶表姐的突然消失,让她有种兔死狐悲之感,她和陶心湄的命运太像了,她会不会也突然不见,即便她不见了,也没有人会为她多说一句话。
她害怕极了,她不知道找谁去诉说,正好白先生有一天看她心情不好,她就主动把这些告诉了她。先生对她极好的,说让她好好做学问,以后也跟她一样去女学做先生,她虽然心动了但也知道不大可能。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她措手不及,玉珠竟然暗示自己去嫁给松明或者松润表哥,她觉得侯府果真没有把她当人看。府中都知道松明和松润表哥是庶子,而且这两位打小就没怎么读过书,行为粗鄙,她不奢望要嫁多好的人,可也不会嫁的这么差的。
她恼怒不已,同时,三皇子贤王的动作也太大了,那个在她心中以前不做考虑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她要离开侯府,出去外边,尽管大舅母不同意,可她知道如果不离开这里,以后怕是被夺嫡之事牵连,再者侯府的人对她也很漠视,她的娘也侯府的女儿,她们却毫不顾念亲情,她也没必要再留下了。
很快在她的接连哭诉下,大舅母终于许了她走,她这些年也没有什么钱,所以的钱都是月例银子以及节庆府下赏的,但据小丫头们说这些钱在外面也可以过的很不错了。
她想跟着白先生一起到通州重新开始,却没想到碰到了独自出来散心的谢大少,谢大少为人颇有侠义精神,也精于谋略。她却傻傻笨笨的,谢大少不知道怎么就喜欢上了她,说她读书认真,也努力,还为她认了一门很体面的干亲,甚至编了一个理由,说她救了辛家。
不知道这是不是叫时来运转呢?
同时她又很担心,谢家的人看不上她,她现在虽然是辛老的干孙女,可究其背景,却只是个孤女。
可没想到谢家的姑娘们对她很好,比陶表姐跟李二的婚事要顺利很多,甚至她还跟谢家的姑娘们去过信郡王府玩。她是客,张玉彤是主,她好像一直都不是特别喜欢张玉彤,她为人太过于高调,跟陶表姐性格有点类似,除了家世比陶表姐稍微好一点之外,并没有特别出众。
只是她的运气要比陶表姐好,能够选秀成了世子妃,做了这么大一间王府的女主人。不过,她对这些财富都不感兴趣,这些事情只会败了兴致,让人变得俗气,而且张玉彤这样子的人一看就是锋芒毕露,让人心生警惕。
之后她安安静静的备嫁,甚至还见到了上了京城的陶表姐,她欣喜不已,二人虽然从小性格迥异,可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她很是高兴。
可惜,她高兴来的太早了,陶表姐之前的情人李二杀了大姨张蕊姝,镇海候世子告了御状,这事她逃不了,可汪淑儿就是同情这位表姐。
她派人盯着动静,想看她什么时候上路她去送行,却没想到下面的人自作主张竟然瞒下此事,她知道她们是为了她着想,尤其是春嬷嬷,她看到她好不容易成为谢家大少奶奶,连王女都被她压了一头,这样的位置如果有什么闪失,她可怎么办?
辛家毕竟不是她真正的娘家,她本身还只是一个孤女,她只希望陶表姐能够坚强的活下去。好在丈夫答应了自己会让人去崖州打点的,她这才放下心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到哪里都能遇到张玉彤,谢家让丈夫去会宁府去,没曾想她还能碰到张玉彤。丈夫很欣喜,因为张玉彤的丈夫是会宁府的主事者,这也是应该的,信郡王在这次打仗立下了汗马功劳,赵群也是王子,自然有这样的机会。
“那位世子妃跟你关系如何?”
她其实很不想回忆那个时候,在侯府里,她谁都比不过,就跟丑小鸭一样。以前她还能安慰自己张家本家的姑娘论学问都不如她,偏偏来了个玉彤不仅仅长的非常出色,艳压群芳,而且学问也是一等一的,虽说她整个心思都在选秀上,可她依然受到众人瞩目,甚至连自己身边的下人春嬷嬷还巴结过她。
看她沉默不已,丈夫似有所察,没有再问过这样的问题了。
她不明白明明应该是低调沉稳的人才会不惹事从而过的更好,可张玉彤那样高调的性格的人不仅仅丈夫只有她一个,还生下聪明伶俐的龙凤胎,京城的人提起她没有羡慕的,就是她那位三弟妹,提起娘家嫂子来都是羡慕嫉妒。
来到会宁,她在这里努力去实现了心中的愿望,办了女学,她希望女子都能读书明理。她很认真的教这些女孩子们,就是那位叫云娘的却怎么也学不进去,她家世好,所以她的祖父找了张玉彤去教她。
她莫名有些不悦,这是什么意思,是说张玉彤比她教的好吗?
还好她有一位女学生,虽然是张玉彤那边幕僚的孙女,可悟性极高,又很好学,也不骄不躁,她几乎想把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
很快她在教书的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很高兴,丈夫也很高兴,因为这个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是谢家的长孙,她当然知道以后谢家肯定是丈夫的,可她有了男孩,婆婆听了肯定很高兴,更稳固了谢大的地位。
她的孩子顺利的出生,祖父亲自取了大名叫君亚,丈夫常常抱着儿子不撒手,只是他官运不好,被下放到军户那边去了。
她想也许这是上天对他的磨练吧,再者她如果去求人,这不是落人口舌吗?而且求的人还是张玉彤,张玉彤那么一个虚荣的人,让她几岁的孩子为了满足她的面子去用功,她去求她,肯定是会被嘲笑的。
如果她做好她自己的事情,安安心心的,不用让丈夫为了自己操心,让他能闯出一片天地这就好了。
可没想到丈夫却跟张玉涵有了首尾,她实在难以相信,她的丈夫曾经对她那么好,好在连家里多少漂亮的想爬床的看都不看一眼,她这才这么放心的,没曾想到竟然跟张玉涵好了。
到了任期也不走,她却有一种终于来了的宿命感,想当年陶表姐那样十拿九稳的事情都吹了,更何况是她。
丈夫可以不要,但儿子不能不要,以前不看重钱的她,也归拢了财产。女子为女则弱,为母则强,她的君亚没有爹了,可不能没有她这个娘啊。
她们跟着信郡王府的人一起回去的,不知道张玉彤是不是做给她看的,一路上故意跟世子表现的很恩爱,实在是可笑。
可赵群却改变了她的看法,他温和有礼,却又不流于俗套,甚至做事滴水不漏又很妥帖,连君亚都很喜欢他。他跟张玉彤完全是不一样的人,她不是觊觎人家的丈夫,只是单纯的觉得他人品好。
张玉彤却紧张不已,生怕别人抢了她的丈夫似的,可惜了赵群呀!
赵群这样的天之骄子就应该配得上更好的人,而不是那位虚荣高调咋呼的张玉彤,她实在是不解,尽管她生了这么多孩子,可孩子多了不会教,其结果还不如只有一个呢?都是当娘的人,她只是心疼那些孩子,年纪那么小就得拼命学,拼命上进,充其量不过是满足一个母亲的虚荣心罢了,这样也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汪淑儿的番外(上)
“小姐,以后你就是侯府的姑娘了。”
春嬷嬷带着欣喜跟她说道,年幼的她并不懂得侯府的小姐跟汪家的小姐有什么不一样,但春嬷嬷这样说,也肯定有她的道理。
忘了说,春嬷嬷是她母亲的陪嫁之人,又是她的乳娘,可以算得上是对她最好的人了。进了府之后,她才知道这侯府有多大,她规行矩步生怕走错了一步。春嬷嬷以前在侯府生活过,她说这地方要老老实实的才能生存的下去。
她是老实了,可陶表姐却不是,陶表姐和她处境想同,却活的很恣意比她也会打算多了,在她迷迷糊糊的时候,这陶表姐不声不响的却跟建国候家最出色的少爷私定了终身,而且让人家非她不娶。
原本很反对她和陶心湄混在一起的春嬷嬷也有点羡慕起陶表姐了,“没想到陶姑娘这么有本事,老太爷现在也宠她,看来以后她肯定是要嫁到李家去了。”
说了之后又感叹自己,“我的姑娘可怎么办哟?”
她知道春嬷嬷是什么意思,她相貌勉强算得上清秀,根本没有嫁妆,读书也只能算勤勉,好在府里的长辈对她颇为怜惜,所以让她能够过得还算不错,但她们也不能管她一生,最多到及笄就会帮她说一门亲事然后就出门子了。
当然,她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直到老太爷过世之后,她的待遇虽然跟从前一样,别人对她的态度却不一样。以前叫她汪小姐,现在称她叫做淑儿姑娘,这名儿跟大舅母屋里的大丫头一样的叫法,这可真是……
再者陶表姐的突然消失,让她有种兔死狐悲之感,她和陶心湄的命运太像了,她会不会也突然不见,即便她不见了,也没有人会为她多说一句话。
她害怕极了,她不知道找谁去诉说,正好白先生有一天看她心情不好,她就主动把这些告诉了她。先生对她极好的,说让她好好做学问,以后也跟她一样去女学做先生,她虽然心动了但也知道不大可能。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她措手不及,玉珠竟然暗示自己去嫁给松明或者松润表哥,她觉得侯府果真没有把她当人看。府中都知道松明和松润表哥是庶子,而且这两位打小就没怎么读过书,行为粗鄙,她不奢望要嫁多好的人,可也不会嫁的这么差的。
她恼怒不已,同时,三皇子贤王的动作也太大了,那个在她心中以前不做考虑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她要离开侯府,出去外边,尽管大舅母不同意,可她知道如果不离开这里,以后怕是被夺嫡之事牵连,再者侯府的人对她也很漠视,她的娘也侯府的女儿,她们却毫不顾念亲情,她也没必要再留下了。
很快在她的接连哭诉下,大舅母终于许了她走,她这些年也没有什么钱,所以的钱都是月例银子以及节庆府下赏的,但据小丫头们说这些钱在外面也可以过的很不错了。
她想跟着白先生一起到通州重新开始,却没想到碰到了独自出来散心的谢大少,谢大少为人颇有侠义精神,也精于谋略。她却傻傻笨笨的,谢大少不知道怎么就喜欢上了她,说她读书认真,也努力,还为她认了一门很体面的干亲,甚至编了一个理由,说她救了辛家。
不知道这是不是叫时来运转呢?
同时她又很担心,谢家的人看不上她,她现在虽然是辛老的干孙女,可究其背景,却只是个孤女。
可没想到谢家的姑娘们对她很好,比陶表姐跟李二的婚事要顺利很多,甚至她还跟谢家的姑娘们去过信郡王府玩。她是客,张玉彤是主,她好像一直都不是特别喜欢张玉彤,她为人太过于高调,跟陶表姐性格有点类似,除了家世比陶表姐稍微好一点之外,并没有特别出众。
只是她的运气要比陶表姐好,能够选秀成了世子妃,做了这么大一间王府的女主人。不过,她对这些财富都不感兴趣,这些事情只会败了兴致,让人变得俗气,而且张玉彤这样子的人一看就是锋芒毕露,让人心生警惕。
之后她安安静静的备嫁,甚至还见到了上了京城的陶表姐,她欣喜不已,二人虽然从小性格迥异,可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她很是高兴。
可惜,她高兴来的太早了,陶表姐之前的情人李二杀了大姨张蕊姝,镇海候世子告了御状,这事她逃不了,可汪淑儿就是同情这位表姐。
她派人盯着动静,想看她什么时候上路她去送行,却没想到下面的人自作主张竟然瞒下此事,她知道她们是为了她着想,尤其是春嬷嬷,她看到她好不容易成为谢家大少奶奶,连王女都被她压了一头,这样的位置如果有什么闪失,她可怎么办?
辛家毕竟不是她真正的娘家,她本身还只是一个孤女,她只希望陶表姐能够坚强的活下去。好在丈夫答应了自己会让人去崖州打点的,她这才放下心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到哪里都能遇到张玉彤,谢家让丈夫去会宁府去,没曾想她还能碰到张玉彤。丈夫很欣喜,因为张玉彤的丈夫是会宁府的主事者,这也是应该的,信郡王在这次打仗立下了汗马功劳,赵群也是王子,自然有这样的机会。
“那位世子妃跟你关系如何?”
她其实很不想回忆那个时候,在侯府里,她谁都比不过,就跟丑小鸭一样。以前她还能安慰自己张家本家的姑娘论学问都不如她,偏偏来了个玉彤不仅仅长的非常出色,艳压群芳,而且学问也是一等一的,虽说她整个心思都在选秀上,可她依然受到众人瞩目,甚至连自己身边的下人春嬷嬷还巴结过她。
看她沉默不已,丈夫似有所察,没有再问过这样的问题了。
她不明白明明应该是低调沉稳的人才会不惹事从而过的更好,可张玉彤那样高调的性格的人不仅仅丈夫只有她一个,还生下聪明伶俐的龙凤胎,京城的人提起她没有羡慕的,就是她那位三弟妹,提起娘家嫂子来都是羡慕嫉妒。
来到会宁,她在这里努力去实现了心中的愿望,办了女学,她希望女子都能读书明理。她很认真的教这些女孩子们,就是那位叫云娘的却怎么也学不进去,她家世好,所以她的祖父找了张玉彤去教她。
她莫名有些不悦,这是什么意思,是说张玉彤比她教的好吗?
还好她有一位女学生,虽然是张玉彤那边幕僚的孙女,可悟性极高,又很好学,也不骄不躁,她几乎想把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
很快她在教书的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很高兴,丈夫也很高兴,因为这个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是谢家的长孙,她当然知道以后谢家肯定是丈夫的,可她有了男孩,婆婆听了肯定很高兴,更稳固了谢大的地位。
她的孩子顺利的出生,祖父亲自取了大名叫君亚,丈夫常常抱着儿子不撒手,只是他官运不好,被下放到军户那边去了。
她想也许这是上天对他的磨练吧,再者她如果去求人,这不是落人口舌吗?而且求的人还是张玉彤,张玉彤那么一个虚荣的人,让她几岁的孩子为了满足她的面子去用功,她去求她,肯定是会被嘲笑的。
如果她做好她自己的事情,安安心心的,不用让丈夫为了自己操心,让他能闯出一片天地这就好了。
可没想到丈夫却跟张玉涵有了首尾,她实在难以相信,她的丈夫曾经对她那么好,好在连家里多少漂亮的想爬床的看都不看一眼,她这才这么放心的,没曾想到竟然跟张玉涵好了。
到了任期也不走,她却有一种终于来了的宿命感,想当年陶表姐那样十拿九稳的事情都吹了,更何况是她。
丈夫可以不要,但儿子不能不要,以前不看重钱的她,也归拢了财产。女子为女则弱,为母则强,她的君亚没有爹了,可不能没有她这个娘啊。
她们跟着信郡王府的人一起回去的,不知道张玉彤是不是做给她看的,一路上故意跟世子表现的很恩爱,实在是可笑。
可赵群却改变了她的看法,他温和有礼,却又不流于俗套,甚至做事滴水不漏又很妥帖,连君亚都很喜欢他。他跟张玉彤完全是不一样的人,她不是觊觎人家的丈夫,只是单纯的觉得他人品好。
张玉彤却紧张不已,生怕别人抢了她的丈夫似的,可惜了赵群呀!
赵群这样的天之骄子就应该配得上更好的人,而不是那位虚荣高调咋呼的张玉彤,她实在是不解,尽管她生了这么多孩子,可孩子多了不会教,其结果还不如只有一个呢?都是当娘的人,她只是心疼那些孩子,年纪那么小就得拼命学,拼命上进,充其量不过是满足一个母亲的虚荣心罢了,这样也实在是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