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我成了一条锦鲤 > 第0438章 赶英超美!

第0438章 赶英超美!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音乐剧版的《默》和电影版的是很不同的,因为表现方式本身就是天差地别——剧情上,比如这个结局,音乐剧版的就比电影版要更加正向一些。对于一个植物人,能够在这样一个想象世界里,抵达自己梦想的舞蹈巅峰时刻,能够演绎一支那么惊心动魄的《寂静湖》,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呢?

    而电影版更为决绝,求而不得,现实中的绝望,在想象的映衬下,只会更加绝望——据一位朋友说,当初拿龙标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委员提出过过于消极的评价,但最后上头还是直接让过了,主要是消极这种评价,跟黄暴黑政那些不一样,全看运作手段了,归根到底,它也是一个艺术片,标准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季铭在掌声响起之后,迟滞了两三秒,才释然一笑,站了起来。

    两边数十名演员,包括艾琪的演唱者王柔柔,也登台了,就站在艾琪的出演者旁边,两人一个角色。傅成杰、连海洋他们也挤上台来,毕竟是首映嘛,季铭让大家伙儿都上来,不过就是要往后站站,站在所有首演场演员的后面。

    但这丝毫无损那些汹涌澎湃的掌声和欢呼声,穿山过海,钻进他们的耳朵里——多么熏熏然的时刻啊。

    他们真的参与了如此杰出的一场作品——毫不夸张地说,这出音乐剧在各个维度上,都是国产音乐剧的巅峰之作,哪怕它不是喜剧,不是全家欢,不是那么典型的西方音乐剧形式,依然无愧于这个评价。

    它的音乐,它的戏剧,它的形体舞蹈,不仅仅在于季铭奉献出来的毫无短板的顶尖表演,也包括合唱团、舞团在内的其他演员们,包括国家爱乐乐团的现场配乐,包括东方艺术中心大动干戈地场地改造……没有人会想到,此时此刻,国内会出现如此高水准的作品。

    场馆二楼的一角。

    有三位外国朋友,正是莫瑞斯、斯图尔特和一定要跟来的鲁迪,纵然他们听不懂中文,有一些遗憾。但作品的质量和惊人程度,已经完全足以让他们瞠目结舌。

    莫瑞斯靠近到鲁迪身边,凑到他耳朵那里,小声儿地说着正事:“你不是很关注各地的音乐剧发展么?为什么说中国的音乐剧水平不太行?”

    作为常年参与各种音乐剧全球巡演的威斯剧院老板,鲁迪确实是西区少有的了解亚洲音乐剧的人才之一,所以最早知道莫瑞斯准备围绕一个中国人和一部中国电影,做一台关乎莫瑞斯剧院命运的音乐剧,他才会那么急躁和反对——对鲁迪而言,中国几乎是一片音乐剧荒漠。原创音乐剧微乎其微,票房被各大经典名剧占据大半,剩下能引起一些动静的,全是英文作品的中文版。

    然而,此时面对莫瑞斯的疑问,他却有些张口结舌。

    这不是他认识的中国音乐剧,建立在高水平技能之上的,独具清晰审美的,行云流水仿佛出自一个经验极其丰富的团队之手——即便在西区,即便是威斯剧院,多年来似乎也没有比这更优秀的作品。

    太惊人了。

    “也许你的运气太好,找到了这片广袤土地上,仅有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那一个。”

    莫瑞斯鼓着掌,想着季铭在英文版中的表演,不由赞同地点点头。他看向斯图尔特:“你觉得如何?”

    “他绝对是一个表演型的天才,哦不,应该说他是一个天才演员,而且又是天才当中表演型天才——句式是不是太复杂了?”斯图尔特的眼睛还看着舞台上。

    莫瑞斯听明白了,无非就是天才中的天才,日常已经是天才,但登台表演时,还会更加天才。

    他们当然不知道,季铭可是一个有登台buff的男人——第三枚金鳞在整场表演中,都在微微发热,至今还未冷下去。

    “我越来越期待《默》在西区首演了。”

    “……我也是。”鲁迪罕见地认可:“不如把它全球巡演的业务交给为威斯剧院吧?怎么样莫瑞斯?”

    “让我想想。”

    臭嘚瑟。

    ……

    季铭的左手边站着导演佟鑫宇,右边站着艾琪的两位演员,当之无愧地第一个接过话筒,不论他让或者不让,所有人都清楚,包括他自己和佟鑫宇本人,这台音乐剧的灵魂,只有一个,是毫无争议的一个——季铭。

    他看着台下,那么多熟悉的面孔,那么多不熟悉,但是脸上洋溢着感动和情绪余味的观众,觉得很神奇——当年田明鑫让他在《雷雨》的首演上发言的时候,他是那么新奇,那么激动,那么心潮汹涌。而此时,作为这片天地的中心,作为享誉海内外的顶级演员,作为功成名就的人生胜利组,他的感受却几乎没有差别。

    依旧新奇,依旧激动,依旧心潮汹涌。

    甚至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第一个字都哑在了嗓子眼儿里。

    “……”

    但他没有流泪的冲动,他的生理情绪在刚才的最后一支舞里被抽空,所以面上有一种麻木的平静感,灵肉分离了似乎。

    “谢谢。”

    掌声比刚才更热烈了,仿佛要冲破音乐剧厅刚刚整修好的穹顶,观众们也在用掌声向他致以谢意和敬意——这个年代,对于一个超级流量,花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做出这么一台空前的音乐剧作品,何其不容易。

    “当我站在这里,听到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其实有一种圆满的感觉,好像从我第一次在田明鑫导演的《雷雨》里登台,到现在为止,我都在为这场表演做准备,我学习表演,学习声乐,学习舞蹈,不论当时是因为电影,还是因为见面会,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但是到此时,都是为这场音乐剧学习的,我不是宿命论者,但我相信,我的心一直在指引我,走到今天,走到现在。

    啊,还是要感谢很多人,国家话剧院的培养,公司的帮助,团队的辛苦努力,以及《默》剧组台前幕后数百人的卓越作为,当然,一直以来支持我的那么多朋友,也许我们素未谋面,但我一直都能感受到你们的真诚和心意,也谢谢你们。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满意。”

    今天的音乐剧厅,掌声响了很多次,很久。

    ……

    “西区音乐剧”几乎掐着点儿,发了微博。

    “今天有看了《默》公演的,能说说么?(没抢到第一天的票,只有第三天去看Sad)”

    “等一个。”

    “我也是第三天哦。”

    ——“你是季铭场么?还是其他演员的。”

    ——“是季铭的啊,我男朋友抢到的。”

    ——“天杀的……居然关门杀狗。”

    “我也买了票了,别剧透啊。”

    ——“放心吧,剧透是无法体现它的牛哔之处的。”

    ——“你看了?”

    ——“刚刚出来哦,好些大咖发言,结束完一个小时才出来。”

    ——“说说呀。”

    这一层楼,顿时热闹非凡。也就是音乐剧这种集聚性很强的细分大V下面,换一个普通的大v,不一定这么快能有看过的来回话。

    ——“我说了,无法描述那种牛哔。可能我看的音乐剧比较少,在西区和百老汇也只看过几部最出名的。我感觉季铭这部剧,更合我的口味,有一种含蓄的激烈,丰富的台面之下有更丰富的意味,而且一些表演是很典型的中国审美的体现。

    至于季铭的演出,应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吧,没有一点薄弱,没有一刻松懈,全场两个小时,一支舞接一支舞,一首歌接一首歌,一段剧情接一段剧情,一次情绪接一次情绪,行云流水,到最后,xiu一下在最爆炸的时刻,创造出那种万籁俱寂的震撼,让你失去表达能力的那种感觉。

    总结一下,就是一夜之间,中国音乐剧赶英超美了。”

    ——“我的妈呀,你把我期待感搞得这么夸张,我可怎么办呐。”

    “西区音乐剧”把这位网友的评论给转发了出来,因为字数太多,还是截图艾特发的。

    自己也加了一段评论:“赶英超美!我相信这是在一种特别的激动中,给出来的真诚评价,没必要真的去把季铭杠上那个难以招架的境地。无论如何,《默》大幅度刷新了国内音乐剧的见光度、专业性、艺术水准,基本是无可置疑的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多多评价,多多宣传,让更多人愿意去看音乐剧,爱上音乐剧,我相信,赶英超美并不是一个空谈,而是一个可以一步一步去接近的目标。”

    《默》本身热度就非常高,再加上一众明星地义务宣传。

    比如刘然,看完之后在微博上发了张跟季铭的合影:“惊人!恭喜!”

    哪怕没有去看的,雷大头、郭大飞、李大洁、黄垒,何老师这些,《流浪地球》的郭导、吴金、吴梦达、麦克隋,其他的还有齐西、任素溪、胡旭……等等吧,合作过的,接触过的,神交过,神往过的,一个圈儿的,比如张成啊,学音乐剧的,总之是惊动了小半个娱乐圈儿,外加好些国话、人艺的低调老戏骨,混迹在微博上的各路影视公司老板、高管,被婉谢的时尚圈朋友,被营销号点一点,问“季铭的人脉圈是个什么水平?”

    ——“合作过的没人说不好,没合作过的都在期待,一个圈子的都敬佩有加,圈子外的都在喊牛叉。红在面上的不太认识,牛在里头的都称老师,跨界跨的让人傻眼,进去一回就成名成家。到了季铭这份上,他才是别人的人脉。”

    ——“牛哔!”

    ——“一个明星走到季铭这份上,已经是算到了某个方向上的巅峰了吧。”

    这样的人脉也好,巅峰也好,也体现在“盗拍”上,各大新闻,用的都是剧组提供的官方宣传图,基本上见不着盗拍图片,更别说视频了,本来就少,偶见一个,分分钟就被举报掉了——独眼浪也是很上道,毕竟季铭这一次也给他们CEO送了票的。

    季铭跟企鹅一贯关系不错,他总是很能满足这些残酷资本家的。所以微博和微信这两块都控住,基本上也就杜绝了各类侵权了。

    “什么时候放下面的票呀?”

    “金陵有巡演不?啥时候啊。”

    “来南极科考站巡演不?”——黑人问号?

    这种严格的控制,加上蒸腾而起的大好口碑,就像加州的山火一样,一日烧的比一日厉害,此前没有买到票的朋友,都在季铭微博下面,工作室微博下面,剧组微博下面,问啊,一刷就是几万条。

    而朋友圈,全是哭泣的黄牛。

    出手早了。

    季铭的场次,好位置真真是要破万了——跟上回被恶炒破万的某天后是不一样的,连着十八场,而且后面肯定还有更多场次的情况下,有人愿意出破万买票,那绝对是真爱了。

    “之前我出过票的朋友,不去看的可以卖回给我啊,这么贵干点什么不好啊,我加一千回收。”黄牛在朋友圈哭完之后,又开始收票了,一头牛宰两次啊,跟哪些个网站作法还挺像来着?

    可能他们也确实收到了一些票,然后就看见季铭发了公演后的第一条微博,也是唯一一条。

    “场次很多,准备演十年,英文版、中文版随便选,不要买黄牛票,钱多可以存着多看几遍,会陪你到谈恋爱结婚生子……”

    “哈哈哈哈,黄牛:我不活了。”

    “真的要演十年么?那我就不急了,肯定会演到家门口的吧。”

    “能跟你生子么?”

    ——“不能!”

    来自本人的冷漠回复,可以说很钢铁了。

    到《默》在东方艺术中心,演过第五场,真正有料的专业评价,才开始见诸媒体——一部分是将将才抢到票,一部分是看到热度才去买的转手票,还有一部分是看过两遍以上的,看过B组或C组之后的,总之,似乎大家对于这样一个作品的评价,都过分慎重。

    微博娱乐发的评论文章,来自一位资深的评论编辑,多次出战过戛纳、威尼斯,也曾执笔过一些重大话剧,然而他依然开门见山地坦白——“这是我第一次写关于音乐剧的评论文章,我甚至去搜索了音乐剧的观赏标准,然后在接连看过两场季铭版和一场B组版之后,才心怀忐忑地打下第一句话:

    如果说在方方面面都有极高水平的基础上,还有让观众长久无法忘怀的惊鸿华彩时刻的作品,会被称之为经典——那么音乐剧《默》,就应该是一部经典了,一部作为经典诞生出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