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点映(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些非常有才华的导演,一上来会拍摄的很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但是薄言不一样,他虽然希望能拍的更文艺一点,但现在公司草创阶段:需要用钱。
他脑袋里有多少奇思妙想,在这个时候都不能拍。最好的就是,拿捏一个比较好的剧本,就按照这个剧本拍,老老实实的把故事说的很顺,娓娓道来就行。
思想性,艺术性,还有能不能流传千古,都很重要。但此时此刻,面包更重要。如果他完全按照自己脑子里的想法拍,大众不一定能接受,就算最后拿了奖,但票房亏了,公司也会赔本。
但他肯定也不甘心只拍一个照猫画虎的“纪录片”。《日出》的原作其实是有点低沉的,堕落无法回头的女主,一个腐朽无法救赎的社会,一些不该却凄惨死去的人,有良知的人没有力气去改变,没有良知的还在做最后的狂欢。
这样的故事,没有《雷雨》那样狗血,也没有《原野》那样疯狂。做文艺片再好不过,想往商业片靠拢,只能稍微修改人设,有些冲突得设定的剧烈一点。尤其还在情人节的档期上映,那肯定得歌颂歌颂感情了。
除了对主角的人设做一定的修改之外,他也利用运镜,里面运用明暗,色彩,花朵,服装来营造不一样主角的心情,激烈的慵懒的绝望的嘲讽的。他在电视里也不曾交代时间,时间除了钟声,收音机里的广播,光影交替里来讲述。把一些解释性的东西全都不写,用镜头语言来呈现。
这些细节,第一遍刷的观众未必能意识到,但是能潜移默化里感觉到时间在推进,主人公的心情在发生变化。
不过,再座的大部分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也有角度刁钻的记者,还有一些电影发烧友。他们对于运镜,明暗,色彩,光影的把握应该是比一般观众要强一些的。但即使没有意识到这些手法,电影也润物细无声的说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
他站上舞台,让大家提问:“有没有什么问题,各位可以各抒己见。”
他刚说完,又顿了顿,还笑:“我知道,很多点映场,邀请了各位前来,不是为了让你们提意见的。是为了让你们说好听的话,回去写几篇好一点的评论,吸引观众来看。即使拍的很烂,也尽量让大家夸出花来。其实站在这里,我大概知道大家会说什么了。有没有才华,有没有思想,一看电影就知道。这是我第一回拍戏,不求多花哨吧。只求把故事原原本本,逻辑通顺的讲好就行。剩下的,请大家提意见。”
现场,先是稍微停顿了好几秒钟,之后,爆发出了掌声。
怎么说,有一样东西,好不好看,观众都有眼睛,能看清楚。导演花了多少心思,是骗钱的还是用心拍的,演员如何,简直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很完备的作品,剧本就是曹老爷子的原著打底,改动了人设但没有大改,基调都还在。故事也是一个好故事,不像有些大导演要玩什么意识流,打从一开始薄言就告诉你,他是在给你讲故事,从故事里能流淌出细节来。
初看过,又是久别重逢,物是人非,身世浮沉的感情悲剧。但等看完再一回想,随便想到里面的什么场景,好像都能咂摸出味道来。尤其加了彩蛋,原本必死的女主后来貌似又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薄言说了那番话以后,下面的讨论倒是激烈起来,比如有问他:“为什么要修改人设?”
虽然他也承认,把男女主的感情改的更深刻纯洁了之后,确实爱情的分量占得更重,也更刺激眼球,最后两人分开的时候,也更刺激眼球。
薄言回答:“一点艺术创作而已。如果一字一句都照搬原书,那跟看话剧也没什么区别。”
有的人批评他思想性不高,虽然有原创情节,但说来说去又是爱情,显得格调低了。虽然运镜有新意,但整部影片没有让人特别印象深刻的思想。或者说,那些思想都是曹禺的,原书的,不是他的。
薄言笑:“我肯定是不能与曹先生比的。我承认加大了爱情戏,做了一些修改,是为了商业方面的取舍,希望不要抢走原本的基调。”
有些人提出他故事里节奏上的一些不合适的地方,虽然做了一点的修改,但前半小时节奏略冗长,毕竟是话剧改编的。
薄言这点虚心点头:“确实如此,这个地方我也需要再加强一点节奏感。”
他前期确实在铺垫,前三十分钟交代所有出场人物的背景和故事的缘起,从三十分钟后,所有人汇集到一处,然后一点点的增加爆点,到最后半小时,各大人物的命运推向高潮。前期确实略慢了些。
还有些敏感的影评人注意到里面的镜头,光影和色彩,最简单也最容易发现的就是女主角心情不同,屋子里放的花和穿的衣服不一样。
薄言也老实点头:“原书写的时候,有些情节除了对话,很多人的心情和境遇无法直观的呈现。我让女主换上不同的衣服,确实为了表达她的心情。但现在看起来——略有点画蛇添足了。”
薄言说“画蛇添足”,是说夏思雨演的……实在太好了。
前几天放出的预告里,有部分夏思雨穿旗袍的样子,但基本没有配合情节,只有一两个简单的镜头,虽然已经足够惊艳,但配上情节来看,简直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她整个人十分服帖的生活在那个老房子里,她周遭的用品,陈设,服装,她整个人的呼吸,仿佛都和那栋老楼融合在一起。
她就像是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灿烂,鲜活,又腐朽。
就像张爱玲说的,一席华美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
一开始,影评人没有点评夏思雨,是因为薄言没让他们夸,只是要求他们多多的提意见。
有些非常有才华的导演,一上来会拍摄的很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但是薄言不一样,他虽然希望能拍的更文艺一点,但现在公司草创阶段:需要用钱。
他脑袋里有多少奇思妙想,在这个时候都不能拍。最好的就是,拿捏一个比较好的剧本,就按照这个剧本拍,老老实实的把故事说的很顺,娓娓道来就行。
思想性,艺术性,还有能不能流传千古,都很重要。但此时此刻,面包更重要。如果他完全按照自己脑子里的想法拍,大众不一定能接受,就算最后拿了奖,但票房亏了,公司也会赔本。
但他肯定也不甘心只拍一个照猫画虎的“纪录片”。《日出》的原作其实是有点低沉的,堕落无法回头的女主,一个腐朽无法救赎的社会,一些不该却凄惨死去的人,有良知的人没有力气去改变,没有良知的还在做最后的狂欢。
这样的故事,没有《雷雨》那样狗血,也没有《原野》那样疯狂。做文艺片再好不过,想往商业片靠拢,只能稍微修改人设,有些冲突得设定的剧烈一点。尤其还在情人节的档期上映,那肯定得歌颂歌颂感情了。
除了对主角的人设做一定的修改之外,他也利用运镜,里面运用明暗,色彩,花朵,服装来营造不一样主角的心情,激烈的慵懒的绝望的嘲讽的。他在电视里也不曾交代时间,时间除了钟声,收音机里的广播,光影交替里来讲述。把一些解释性的东西全都不写,用镜头语言来呈现。
这些细节,第一遍刷的观众未必能意识到,但是能潜移默化里感觉到时间在推进,主人公的心情在发生变化。
不过,再座的大部分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也有角度刁钻的记者,还有一些电影发烧友。他们对于运镜,明暗,色彩,光影的把握应该是比一般观众要强一些的。但即使没有意识到这些手法,电影也润物细无声的说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
他站上舞台,让大家提问:“有没有什么问题,各位可以各抒己见。”
他刚说完,又顿了顿,还笑:“我知道,很多点映场,邀请了各位前来,不是为了让你们提意见的。是为了让你们说好听的话,回去写几篇好一点的评论,吸引观众来看。即使拍的很烂,也尽量让大家夸出花来。其实站在这里,我大概知道大家会说什么了。有没有才华,有没有思想,一看电影就知道。这是我第一回拍戏,不求多花哨吧。只求把故事原原本本,逻辑通顺的讲好就行。剩下的,请大家提意见。”
现场,先是稍微停顿了好几秒钟,之后,爆发出了掌声。
怎么说,有一样东西,好不好看,观众都有眼睛,能看清楚。导演花了多少心思,是骗钱的还是用心拍的,演员如何,简直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很完备的作品,剧本就是曹老爷子的原著打底,改动了人设但没有大改,基调都还在。故事也是一个好故事,不像有些大导演要玩什么意识流,打从一开始薄言就告诉你,他是在给你讲故事,从故事里能流淌出细节来。
初看过,又是久别重逢,物是人非,身世浮沉的感情悲剧。但等看完再一回想,随便想到里面的什么场景,好像都能咂摸出味道来。尤其加了彩蛋,原本必死的女主后来貌似又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薄言说了那番话以后,下面的讨论倒是激烈起来,比如有问他:“为什么要修改人设?”
虽然他也承认,把男女主的感情改的更深刻纯洁了之后,确实爱情的分量占得更重,也更刺激眼球,最后两人分开的时候,也更刺激眼球。
薄言回答:“一点艺术创作而已。如果一字一句都照搬原书,那跟看话剧也没什么区别。”
有的人批评他思想性不高,虽然有原创情节,但说来说去又是爱情,显得格调低了。虽然运镜有新意,但整部影片没有让人特别印象深刻的思想。或者说,那些思想都是曹禺的,原书的,不是他的。
薄言笑:“我肯定是不能与曹先生比的。我承认加大了爱情戏,做了一些修改,是为了商业方面的取舍,希望不要抢走原本的基调。”
有些人提出他故事里节奏上的一些不合适的地方,虽然做了一点的修改,但前半小时节奏略冗长,毕竟是话剧改编的。
薄言这点虚心点头:“确实如此,这个地方我也需要再加强一点节奏感。”
他前期确实在铺垫,前三十分钟交代所有出场人物的背景和故事的缘起,从三十分钟后,所有人汇集到一处,然后一点点的增加爆点,到最后半小时,各大人物的命运推向高潮。前期确实略慢了些。
还有些敏感的影评人注意到里面的镜头,光影和色彩,最简单也最容易发现的就是女主角心情不同,屋子里放的花和穿的衣服不一样。
薄言也老实点头:“原书写的时候,有些情节除了对话,很多人的心情和境遇无法直观的呈现。我让女主换上不同的衣服,确实为了表达她的心情。但现在看起来——略有点画蛇添足了。”
薄言说“画蛇添足”,是说夏思雨演的……实在太好了。
前几天放出的预告里,有部分夏思雨穿旗袍的样子,但基本没有配合情节,只有一两个简单的镜头,虽然已经足够惊艳,但配上情节来看,简直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她整个人十分服帖的生活在那个老房子里,她周遭的用品,陈设,服装,她整个人的呼吸,仿佛都和那栋老楼融合在一起。
她就像是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灿烂,鲜活,又腐朽。
就像张爱玲说的,一席华美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
一开始,影评人没有点评夏思雨,是因为薄言没让他们夸,只是要求他们多多的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