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穿越之细水长流 > 第553章 水陆道场

第553章 水陆道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553章 水陆道场

    七月十五中元节。谢尚早朝回来正在屋里跟红枣说话,门房忽然跑来告诉说云家来人送礼。

    闻言谢尚和红枣面面相觑——中元节又称鬼节,向来是活人给死人烧纸祭祀,从没有给活人送礼的习俗。

    彩画赶紧告诉道:“老爷、太太,京师历来有中元节舅舅给外甥送羊的风俗,所以本地人管中元节又叫送羊节。”

    “云舅老爷必是送羊来了!”

    原来是本地习俗,谢尚去了心底的疑惑换了笑脸叫进,红枣也笑着挽尊道:“京师这风俗还是头回听说。”

    彩画陪笑道:“传说京里这风俗源于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

    只当《劈山就母》是出戏的红枣……

    不过想到这世人迷信,红枣咽下了心里的惊叹听彩画继续道:“沉香劈山救母后继续追杀压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情和甥舅之谊,答应每年七月十五都给沉香送一对活羊。”

    “为什么送羊?”红枣委实好奇:而不是其他,比如猪?

    “这不二郎神姓杨吗?”彩画笑道:“所以以羊代己给沉香赔罪。”

    红枣听着有理当下便信了,谢尚却反驳道:“《说文解字》里羊,祥也。该是京师当地舅舅给外甥讨口彩送吉祥的意思!”

    他舅舅又不是二郎神,没干过对不住他娘的事,根本没必要跟他赔罪。何况舅舅是长辈,如何能由着下人们胡说赔罪不赔罪的话?

    彩画一听赶紧改口道:“是,老爷说得是,刚是小人说岔了,送羊就是送吉祥的意思。”

    对于谢尚的较真,红枣有些不以为然——听故事罢了,有必要这么自我代入?

    不过知道谢尚的鸡毛脾性,红枣挥退彩画,看着云家管家带人抬进院来的两只羊和谢尚感慨道:“真是来送吉祥的!”

    ……

    打发走云家人,红枣看着院子里四蹄并捆的两只羊问彩画道:“依风俗这羊要怎么吃?”

    彩画笑道:“怎么都可以!”

    听说没忌讳,红枣放了心,转问谢尚:“老爷,你说呢?”

    清炖还是煎烤?

    谢尚认真回道:“送庄子里养着吧!”

    《礼》云: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

    故君子养仁有四不食: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

    他既亲见了两只活羊,且又是鬼月,家家念经祈福的时间,便放生养着吧!

    红枣……

    对于谢尚的心血来潮,红枣在经过了最初的惊讶后还算接受良好,叫来晓乐依言照办不提。

    般若寺联合了周边几个庙的僧人在打水陆道场,谢尚在其中捐了个大斋主,供养今晚法会上的一应僧众。

    傍晚临出门,谢尚嘱咐红枣道:“我去般若寺,晚饭你自己用。对了,你现是双身之人,我不在家,只你一个人可别去花园散步。饭后消食只在院子里吧。”

    每年七月初一鬼门关开,无数孤魂野鬼在世间游荡。他阳气足且又是官身不怕,红枣和孩子没他护持还是天黑后不要出门比较保险。

    红枣闻言自是答应。

    一晚不出门散步而已,犯不着叫谢尚担心。

    谢尚受他爹娘影响,打小就迷信这些。

    三观既定,改不了了!

    幸而都是小节,无碍大面。

    水陆道场上供十方诸佛、圣贤,下救六道众生,广设坛场,使与会众生听经闻法,可谓是佛教里最盛大隆重的法会。

    水陆道场功德殊胜,费用也不是小数。

    般若寺也就是依仗地处内城富人区的地利,方才能年年筹办一场,且也只这么一场。

    因为法会难有,除了和谢尚同住一条胡同的邻居,三伯两侯以及文明山、艾正两家都来参与了外,其他邻近胡同的文官武勋也都来了。

    这么多达官显贵,单以论资排辈,原是轮不上谢尚充当今晚圆满法会的大功德主的——普度是法会主题,而今晚大斋的地位于过于七天所有斋饭里则无异于戏园子晚场的压轴。

    按官职大小他只能似文明山一样领个类似昨儿供天香果这一小项。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孟家。

    因为过去几个月,谢尚差不多每个月都来庙设坛祈福,且与僧众的供养都是上上,所以寺里的知客主动示好显荣道:“你家老爷不是跟孟大人有生意来往吗?小寺现筹备的水陆道场就是由孟大人会首。”

    “水陆道场,你知道的,那功德之殊胜……,能在其中充任功德主,那功德就……谢大人一心向善,日常于小寺布施……,所以昨儿孟山孟管家来送东西的时候,贫僧瞅空替你家老爷提了一句,那孟管家就把这大功德主的位置空给了你家老爷。”

    知客虽说出家多年,但安身的寺庙犹处红尘富贵乡,所以日常也订了份邸报以了解朝廷动向。

    “看来你家老爷和孟大人不似一般的交情,”知客自说自话道:“似这法会大功德主一共不过三七二十一位,而这个第七天最后一位功德主……”

    一套福田功德说完,知客方问:“对了,你家老爷有意愿吧!”

    话说至此,显荣能说不吗?

    何况他家老爷现在为了太太和小少爷的平安现在是见庙就拜,见佛就烧香——为祈福已然欠了孟家两个人情,想来也不在乎第三个。

    于是显荣就应了。

    回来告诉谢尚,谢尚闻言自是欢喜——他家还是在他奶过世二十年的时候由他爹出面广邀临近县城各大庙宇的主持方丈方才办成了一场水陆大法会。

    可惜他当时还在襁褓,没什么印象。

    现他儿子还在母腹,便能逢此盛会,这福分真是不得了。

    但可惜他官不够大,不然怎么说也得捐个坛主这样的功德。

    谢尚由书本知道水陆法会分设一个内坛和七个外坛,共有八个坛主功德位。

    身为今晚的大功德主,谢尚早早地来了般若寺的香积厨。

    一时孟辉陪了方丈前来,孟辉继方丈之后跟谢尚行合十礼道:“谢大人!”

    谢尚如样还礼道:“孟大人!”

    谁能想到被后世赞为“史上最强内阁”的两位大佬生平第一回正式见面不是在贡院,也不是在朝堂,而是在一家寺庙的香积厨呢?

    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今儿是法会的最后一天,所有与会会众,包括会首、副会首、内外八坛坛主、二十一位斋主,四十九位功德主以及一应参会信众都来了。

    所有人不份等级的坐在般若寺的斋堂里吃晚饭——一条长桌,两边各摆一条长凳,显荣和谢尚、孟山和孟辉,文思文明山、艾正和艾福都平等地坐在了一处。

    每个人面前都一副竹筷两只碗筷——一只盛粥,一只装菜。

    粥是北方人爱喝的黄小米粥,菜则是素什锦,即芹菜、油豆腐、腐竹、莲藕、豆瓣、花生、木耳、香菇、金针、竹笋等十样素菜混和在一起炒的大杂烩。

    另有大盘装的白面馒头和蜂糕放在长桌上,任人自取。

    几个分饭僧人,一半背着粥、一半背着菜,拿着大竹勺,沿着长桌挨个分发——每人都是一勺粥,一勺菜,不够可以再添,总之管饱!

    不论僧俗,不论主奴,也不论贫贱富贵以及文武立场,都是一样的桌凳,一样的饭食,佛家众生平等的理念在般若寺香积厨体现无疑,实乃是等级森严的大庆朝少有的风景。

    显荣知道不应该,但对于能于谢尚同坐共食还是忍不住在心生欢喜。

    怪不得世人都向往西天,显荣暗想:这种众生平等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显荣吃得特别多,比平常在家吃鱼吃肉地饭量都大——他知道只要他碗底不空,谢尚便不会离席。

    按规矩佛寺吃斋不可以剩饭……

    因为经常祈福的缘故,谢尚近来没少吃斋,倒是有些清心寡欲的意思。

    他看显荣连喝三碗粥,只以为是显荣跟着他奔波辛苦,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日常出门,都是他坐轿,显荣却是走的。

    谢尚虽有谢奕这个亲兄弟,但两人年岁差距巨大。陪伴谢尚童年的反是显荣振理这几个贴身小厮。

    在谢尚心底显荣不似兄弟却胜似兄弟——兄弟将来还会分家,而显荣却是和红枣一样,永远跟他在一处的。

    这么说吧,世间除了跟他亲近到负距离的红枣,就数显荣得他信任。

    谢尚家去后告诉红枣道:“八月节打几个保温杯子赏给显荣他们几个,方便他们随身带着喝水!”

    ……

    七月三十是阎王爷关鬼门关的日子。按雉水城风俗,这一天有小孩子的人家家家斋孤,即傍晚于孩子常走的路边桥头焚烧纸钱,祭祀孤魂野鬼以祈求孩子平安。

    谢尚小时候,他爹谢子安带他斋孤。等他爹做官后他就带着显荣等小厮自己斋孤,直到十八岁成年。

    今年的七月三十,谢尚早便和红枣说好了他要斋孤。

    他算过了,他儿子年底增百岁。为求儿子走路平安,他得安抚好从他家到般若寺沿途的孤魂野鬼。

    傍晚时候,谢尚带着显荣振理等几个小厮提着装满纸钱的大竹篮子出门,正遇上也提着纸钱出门的文明山。谢尚讶异:“你也斋孤?”

    文明山言简意赅道:“我替内子求个平安!”

    他媳妇今年才刚十六,还没成年。虽说日常不大出门,但逢年过节要进宫朝贺以及庵堂烧香同僚家吃席。

    谢尚恍然大悟,笑道:“一起!”

    过去十年,他也有替红枣斋孤。

    于是两个人就小厮合一处地一起烧纸了……

    两个人沿路烧纸,火光很快引来了负责城内治安、火禁、宵禁及疏理沟渠街道的五城兵马司。

    显荣文思一见赶紧左右迎了上去,各塞一锭银子给带队的小队长道:“官爷,您给通融通融。”

    小队长虽不认识谢尚、文明山,但看两人穿戴也知非富即贵,便掂了掂手里的银子。

    感觉出银子的分量,小队长立笑开了花,点头道:“好说,好说。两位管家放心,我必是等完全烧化了再扫!”

    京里聚集了无数外地人,巡街久了,小队长也都知道江州人七月三十斋孤的风俗,所以特地带了手下拿着簸箕扫帚挣外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