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考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政事堂等机构已经在收拾行装了。
临走之前,各类账册、典籍、公函、文书抄录一份存放于长安,原件则带回洛阳。
官员们也抓紧休沐的时间,在家整理各种资料。
大夏四京,除南京外,其余三京圣人都长久逗留过。
很多官员为了方便迁徙,想办法在各个京城置办宅院,并安排信得过的仆人甚至是儿子留守。
当然,白居易曾说“长安居,大不易”。
京城的房子,官员们都不一定买得起,能置办多少,全看各自的实力了。
反正高级官员有朝廷提供住房,卸任后才收回,中低级官员就只能各显神通,想办法租房、借房了。
有的时候,就不得不感慨人的命运在时代面前的无力了。
前唐之时,有些饭都不一定吃得饱的人在长安有房子,但做到五品官的朝廷大员却买不起。
到了大夏,情况仍然差不多。
昔年张全义修复了洛阳东南一角,安置百姓。那些百姓的房子,价值十倍、几十倍地往上涨,甚至涨了一百倍的也不是没有——当时花了十几缗钱,现在价值千余缗。
这是时代的红利,无解。
赵光逢、萧蘧二人抓紧最后的时间,在中书省碰了下头,将最后一份官员任免名单确定了下来,然后发往门下省。
“此例一开,有些事就注定了。”赵光逢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单,有些感慨。
总计140位预备官员,差不多已经定了110人。
剩下30人尚需等待实缺,但他们的优先级比较高,一般而言,一年内都会陆续安排出去。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30人中,居然有25人是进士,只有五个人是农科出身——水平相对较差,占了固定名额的便宜。
至于其他杂科,其实倒没那么难,因为他们的去处基本固定,录几个人事先就差不多定好了。
比如三史科录取了七人,实缺有三个。按照以往的原则,这一届就只会录三人,然后送他们前往史馆等衙门,接替空缺,属于“专业对口”。
这次加了四个人,纯粹是编纂《同光全书》需要一些承担繁重的校对、抄录、编纂工作的史科低级官员,于是他们享受了一把红利,进入了官员编制之内,且立刻就有实缺。
三史科出身的官员不会有什么前途,最高做到六七品,位置还很少,不会引得大人物的关注。但农科就不一样了……
萧蘧接过名单,仔细看了看,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在上面署名了。
其实,国朝官员的整体年龄还是不小的。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之前有大量立功受赏的武夫进入官场,占了文职,若无大错,一般不能罢黜,得等他们致仕或者老死。
这个时间快了,毕竟今上都62岁了……
三年后的科举,将录取进士、农学、明算、明法四科总计190人,外加零零散散的杂科,大概二百人出头的样子。
单靠这些人,肯定是不够填满全部官位的。
但大夏与前唐一样,有多种渠道选官。
战场上舍命搏杀,立下大功的人,要不要给荫庇子孙为官的名额?当然要。
去年阿赖山谷之战,波斯诸贵族集结数千私兵古拉姆断后,敌甲胃精良,阵列整肃,又有教士鼓舞士气,看起来颇为耐战。关键时刻,李嗣源率五百人直冲敌阵,身先士卒,舞锤奋击,连杀波斯军校数人,最终动摇敌士气,几乎全歼了这股精兵。
阿赖山脚下,敌军再度聚集起了一支断后部队,意图掩护主力撤退。李嗣源单骑冲阵,生擒一百夫长而回,大夏禁军在他勇勐的鼓舞下,全员都“燃”了起来,鼓噪而进,杀得波斯人溃不成军,坠落山谷者不计其数,辎重、羊马、财宝、车辆遗弃了一路。
凭借这两战,李嗣源得了一个荫庇名额,他给了儿子李从荣,这次也在放官名单内,直授滑州白马县令,比进士的初授官位还高。
你若堵塞了这条门路,人家还愿意拼命吗?别说给钱,钱的激励还不够大。
人家战场上豁出命去,斩将夺旗、力挽狂澜,给朝廷做出的贡献,可不一定比你小啊!
这样的人物,只给钱合适吗?
你若苛待他们,早晚会付出代价,京城让人一锅烩了也不是不可能。
相反,如果承认军功的尊贵,那么就会激励更多的李嗣源出现,你的部队就会让人胆寒。
军功之外,还有其他几条渠道。
政治,其实就是分蛋糕的艺术。你选择了谁,放弃了谁,减少了谁的利益,增加了谁的好处,结果都会显现出来。
“进士日渐式微……”签完字后,萧蘧端起茶碗,觉得有点可惜。
当然,也没那么可惜。
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做官不一定靠科举。
与皇室联姻,就是一条路子。
培养一些文武双全的人去边塞立功,也是一条路子。
即便科举,他们的优势也很大。
萧氏这一次就有一个人中进士,一个人中了农科。天地良心,萧蘧没打过招呼,也没法打招呼,人家是靠自己本事考中的。
几百上千口人的大家族,总会有几个聪慧的,倾尽全力培养,如果运气好,就考上了。
“太子到哪里了?”赵光逢突然问道。
萧蘧微微一笑,道:“在南京巡视,听闻去了司农寺的衙署。他们在江中小岛上培育瓜果,太子很感兴趣。”
赵光逢拱了拱手。
聪明人说话,点到即止。说这么多,已经够了。
“放官的农科学子,着考功司员外郎慎重评判。”赵光逢对前来接名单中书省令史说道。
“遵命。”令史稍稍等了一会,见萧蘧没有说什么,便离开了。
考功司是吏部的一个下属机构。
每年年中,诸州别驾或长史先召集辖区内官员,当众宣读每个人前一年的功过,议其优劣,评定等级。
当众宣读之时,如果有异议,可当场提出,然后“众议”。
考评共分九等,评定结束后,刺史审核无误,由朝集使带至京城,递交给门下省。
以上是外官。
在京朝官的功过评定同理,由各衙署主官负责,提交门下省。
门下省再转发吏部考功司。
考功司郎中最终确定在京朝官的功过等级,员外郎负责诸道州外官功过的评判。
天子指定“京官位望高者二人”——一般是宰相——检校、复核这两位的评判。
又有给事中一人,监督京官的考评、审核过程;中书舍人一位,监督外官的考评、审核过程,并记录在桉。
制度是严密的,有人评判,有人审核,有人监督,还留有文字记录。但在实际操作中,宰相的意见是最重要的。
赵光逢让考功司“慎重”,说得比较隐晦,其实就是让他们别故意使坏。
圣人的态度,无人不知。
进士扎堆的吏部,可别乱来,若事情做得难看了,政事堂的宰相们也要受牵连,故稍稍提醒一下。
萧蘧见没什么事了,打算起身离去。
赵光逢连忙拦住,道:“亚隆河谷之事,萧侍郎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说起这事,萧蘧有点想笑,但他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因此一脸肃然道:“圣意册封延孙为忠勇亚隆王,吐蕃那边亦无反对,愿拥延孙为主。对朝廷而言,惠而不费,有何不可?”
当然,单说这事确实没什么可笑的。
吐蕃四分五裂,割据战乱不休。但时至今日,只有极少数由农奴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新贵族称王称霸,绝大多数官员、军将、贵族仍然以赞普下属自居,没有自立。
这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中原有点不可思议,但吐蕃自有国情,属实正常。
从亚隆河谷赶来的使者们已经与延孙见过面了,过程比较顺利,最终决定拥延孙为赞普。如今只需派人回去知会一声,后方的将官们分配好利益,延孙就能回去当赞普了——局促于亚隆河谷一地的“小赞普”。
圣人在这件事上的决断没毛病,诸位宰相、枢密使也没意见。
一文钱没花,就出一纸诏书,名义上得了一个藩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萧蘧想笑的是圣人给铁哥的次子赐汉名一事。
最初打算赐名“邵知怙”,当时在场的萧蘧赶忙隐晦地劝阻。
熟悉大夏的都清楚,圣人赐名者,得“知”字辈的,一般都没那么简单。
你给“知”字辈就算了,赐名“知怙”是何意?太明显了吧?
还好,圣人最终听劝,赐名“知归”。
延孙的独子汉名“邵知非”,当时萧蘧就有劝圣人更改的冲动。
你“用”了人家妻子,生了孩子,更打算让这个孩子继承大位,还取这个名字,有点过了啊。
“萧侍郎所言极是。”赵光逢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下了,在离京之前,加紧办理了吧。”
忠勇亚隆王册封完毕,延孙自可回去当他的赞普,但妻儿留在京中为质,这是大夏的规矩。
他走后,就剩象雄那边了,问题不大。下半年的时候,铁哥应该也能回去当个“小赞普”。
他们哥俩这一搞,偌大的吐蕃,可能就再也无法统一了。
对大夏来说,这不是坏事。
你们越分裂、越弱小,“汉地狮子赞普”、“经典皇帝”、“孔子小化身赞普”才更容易发挥影响力。
不知不觉间,这个天下竟然这般广阔了。
单从土地上来说,很多地方没费多少力就拿下了——至少名义上如此。
遥想开国前后,王师攻伐二朱、王师范、河北诸镇,打得那叫一个胶着。
打完之后,地盘也没见扩大太多。
但到了最近十年,大夏开疆拓土简直可以用“鲸吞”来形容。
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只能用水到渠成来形容。
赵光逢几乎与萧蘧同时抬头,看向挂在正厅中央的舆图,然后目光碰触,相视一笑。
政事堂等机构已经在收拾行装了。
临走之前,各类账册、典籍、公函、文书抄录一份存放于长安,原件则带回洛阳。
官员们也抓紧休沐的时间,在家整理各种资料。
大夏四京,除南京外,其余三京圣人都长久逗留过。
很多官员为了方便迁徙,想办法在各个京城置办宅院,并安排信得过的仆人甚至是儿子留守。
当然,白居易曾说“长安居,大不易”。
京城的房子,官员们都不一定买得起,能置办多少,全看各自的实力了。
反正高级官员有朝廷提供住房,卸任后才收回,中低级官员就只能各显神通,想办法租房、借房了。
有的时候,就不得不感慨人的命运在时代面前的无力了。
前唐之时,有些饭都不一定吃得饱的人在长安有房子,但做到五品官的朝廷大员却买不起。
到了大夏,情况仍然差不多。
昔年张全义修复了洛阳东南一角,安置百姓。那些百姓的房子,价值十倍、几十倍地往上涨,甚至涨了一百倍的也不是没有——当时花了十几缗钱,现在价值千余缗。
这是时代的红利,无解。
赵光逢、萧蘧二人抓紧最后的时间,在中书省碰了下头,将最后一份官员任免名单确定了下来,然后发往门下省。
“此例一开,有些事就注定了。”赵光逢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单,有些感慨。
总计140位预备官员,差不多已经定了110人。
剩下30人尚需等待实缺,但他们的优先级比较高,一般而言,一年内都会陆续安排出去。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30人中,居然有25人是进士,只有五个人是农科出身——水平相对较差,占了固定名额的便宜。
至于其他杂科,其实倒没那么难,因为他们的去处基本固定,录几个人事先就差不多定好了。
比如三史科录取了七人,实缺有三个。按照以往的原则,这一届就只会录三人,然后送他们前往史馆等衙门,接替空缺,属于“专业对口”。
这次加了四个人,纯粹是编纂《同光全书》需要一些承担繁重的校对、抄录、编纂工作的史科低级官员,于是他们享受了一把红利,进入了官员编制之内,且立刻就有实缺。
三史科出身的官员不会有什么前途,最高做到六七品,位置还很少,不会引得大人物的关注。但农科就不一样了……
萧蘧接过名单,仔细看了看,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在上面署名了。
其实,国朝官员的整体年龄还是不小的。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之前有大量立功受赏的武夫进入官场,占了文职,若无大错,一般不能罢黜,得等他们致仕或者老死。
这个时间快了,毕竟今上都62岁了……
三年后的科举,将录取进士、农学、明算、明法四科总计190人,外加零零散散的杂科,大概二百人出头的样子。
单靠这些人,肯定是不够填满全部官位的。
但大夏与前唐一样,有多种渠道选官。
战场上舍命搏杀,立下大功的人,要不要给荫庇子孙为官的名额?当然要。
去年阿赖山谷之战,波斯诸贵族集结数千私兵古拉姆断后,敌甲胃精良,阵列整肃,又有教士鼓舞士气,看起来颇为耐战。关键时刻,李嗣源率五百人直冲敌阵,身先士卒,舞锤奋击,连杀波斯军校数人,最终动摇敌士气,几乎全歼了这股精兵。
阿赖山脚下,敌军再度聚集起了一支断后部队,意图掩护主力撤退。李嗣源单骑冲阵,生擒一百夫长而回,大夏禁军在他勇勐的鼓舞下,全员都“燃”了起来,鼓噪而进,杀得波斯人溃不成军,坠落山谷者不计其数,辎重、羊马、财宝、车辆遗弃了一路。
凭借这两战,李嗣源得了一个荫庇名额,他给了儿子李从荣,这次也在放官名单内,直授滑州白马县令,比进士的初授官位还高。
你若堵塞了这条门路,人家还愿意拼命吗?别说给钱,钱的激励还不够大。
人家战场上豁出命去,斩将夺旗、力挽狂澜,给朝廷做出的贡献,可不一定比你小啊!
这样的人物,只给钱合适吗?
你若苛待他们,早晚会付出代价,京城让人一锅烩了也不是不可能。
相反,如果承认军功的尊贵,那么就会激励更多的李嗣源出现,你的部队就会让人胆寒。
军功之外,还有其他几条渠道。
政治,其实就是分蛋糕的艺术。你选择了谁,放弃了谁,减少了谁的利益,增加了谁的好处,结果都会显现出来。
“进士日渐式微……”签完字后,萧蘧端起茶碗,觉得有点可惜。
当然,也没那么可惜。
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做官不一定靠科举。
与皇室联姻,就是一条路子。
培养一些文武双全的人去边塞立功,也是一条路子。
即便科举,他们的优势也很大。
萧氏这一次就有一个人中进士,一个人中了农科。天地良心,萧蘧没打过招呼,也没法打招呼,人家是靠自己本事考中的。
几百上千口人的大家族,总会有几个聪慧的,倾尽全力培养,如果运气好,就考上了。
“太子到哪里了?”赵光逢突然问道。
萧蘧微微一笑,道:“在南京巡视,听闻去了司农寺的衙署。他们在江中小岛上培育瓜果,太子很感兴趣。”
赵光逢拱了拱手。
聪明人说话,点到即止。说这么多,已经够了。
“放官的农科学子,着考功司员外郎慎重评判。”赵光逢对前来接名单中书省令史说道。
“遵命。”令史稍稍等了一会,见萧蘧没有说什么,便离开了。
考功司是吏部的一个下属机构。
每年年中,诸州别驾或长史先召集辖区内官员,当众宣读每个人前一年的功过,议其优劣,评定等级。
当众宣读之时,如果有异议,可当场提出,然后“众议”。
考评共分九等,评定结束后,刺史审核无误,由朝集使带至京城,递交给门下省。
以上是外官。
在京朝官的功过评定同理,由各衙署主官负责,提交门下省。
门下省再转发吏部考功司。
考功司郎中最终确定在京朝官的功过等级,员外郎负责诸道州外官功过的评判。
天子指定“京官位望高者二人”——一般是宰相——检校、复核这两位的评判。
又有给事中一人,监督京官的考评、审核过程;中书舍人一位,监督外官的考评、审核过程,并记录在桉。
制度是严密的,有人评判,有人审核,有人监督,还留有文字记录。但在实际操作中,宰相的意见是最重要的。
赵光逢让考功司“慎重”,说得比较隐晦,其实就是让他们别故意使坏。
圣人的态度,无人不知。
进士扎堆的吏部,可别乱来,若事情做得难看了,政事堂的宰相们也要受牵连,故稍稍提醒一下。
萧蘧见没什么事了,打算起身离去。
赵光逢连忙拦住,道:“亚隆河谷之事,萧侍郎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说起这事,萧蘧有点想笑,但他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因此一脸肃然道:“圣意册封延孙为忠勇亚隆王,吐蕃那边亦无反对,愿拥延孙为主。对朝廷而言,惠而不费,有何不可?”
当然,单说这事确实没什么可笑的。
吐蕃四分五裂,割据战乱不休。但时至今日,只有极少数由农奴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新贵族称王称霸,绝大多数官员、军将、贵族仍然以赞普下属自居,没有自立。
这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中原有点不可思议,但吐蕃自有国情,属实正常。
从亚隆河谷赶来的使者们已经与延孙见过面了,过程比较顺利,最终决定拥延孙为赞普。如今只需派人回去知会一声,后方的将官们分配好利益,延孙就能回去当赞普了——局促于亚隆河谷一地的“小赞普”。
圣人在这件事上的决断没毛病,诸位宰相、枢密使也没意见。
一文钱没花,就出一纸诏书,名义上得了一个藩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萧蘧想笑的是圣人给铁哥的次子赐汉名一事。
最初打算赐名“邵知怙”,当时在场的萧蘧赶忙隐晦地劝阻。
熟悉大夏的都清楚,圣人赐名者,得“知”字辈的,一般都没那么简单。
你给“知”字辈就算了,赐名“知怙”是何意?太明显了吧?
还好,圣人最终听劝,赐名“知归”。
延孙的独子汉名“邵知非”,当时萧蘧就有劝圣人更改的冲动。
你“用”了人家妻子,生了孩子,更打算让这个孩子继承大位,还取这个名字,有点过了啊。
“萧侍郎所言极是。”赵光逢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下了,在离京之前,加紧办理了吧。”
忠勇亚隆王册封完毕,延孙自可回去当他的赞普,但妻儿留在京中为质,这是大夏的规矩。
他走后,就剩象雄那边了,问题不大。下半年的时候,铁哥应该也能回去当个“小赞普”。
他们哥俩这一搞,偌大的吐蕃,可能就再也无法统一了。
对大夏来说,这不是坏事。
你们越分裂、越弱小,“汉地狮子赞普”、“经典皇帝”、“孔子小化身赞普”才更容易发挥影响力。
不知不觉间,这个天下竟然这般广阔了。
单从土地上来说,很多地方没费多少力就拿下了——至少名义上如此。
遥想开国前后,王师攻伐二朱、王师范、河北诸镇,打得那叫一个胶着。
打完之后,地盘也没见扩大太多。
但到了最近十年,大夏开疆拓土简直可以用“鲸吞”来形容。
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只能用水到渠成来形容。
赵光逢几乎与萧蘧同时抬头,看向挂在正厅中央的舆图,然后目光碰触,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