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还是不对……”
“三藏真经凭什么有如此伟力?”
看着封印之地内的情况,李彦解释了部分疑惑,却涌起更多不解。
三藏真经不仅是佛门经文,更是佛法总纲,甚至还有百科全书之用。
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
而从辨识六耳猕猴的根脚上,确实展现出如来佛祖远超其他神佛的见识,不是妄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藏真经确实能为众法器激化灵性,甚至催生大地山川,草木花虫之灵,但若说有多么高明的斗法之力,就有些说不通了,更别提暗算佛祖……
“期间肯定还发生了我不知的事情,先退出封印,再询问观音……嗯?”
正当李彦探明对方身份,准备抽身而退之际,却发现一股无形的力量,悄无声息地将退路截断。
“这封印之地,果然沦为了对方的地盘,进得来,也难出去。”
李彦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不意外地转过身,就见一位僧人立于身后。
这位僧人既不像佛陀额广平正,双耳垂肩,满目慈悲,也不比玄奘面如满月,身似菩提,反倒相貌普普通通,身形略显瘦削,乍一看上去,就像是凡间苦行化缘的僧人一般,风尘仆仆。
此时他的双目凝视过来,双手合十:“贫僧见过施主!”
对方没有直接动手,李彦也乐意交谈:“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僧人道:“不敢称大师,唤贫僧三藏便是。”
如果换个名字,李彦还能配合一下,但对方既然自称三藏,那就没必要绕弯子了:“若说阁下不能称大师,那佛门中又有何人能得此称?”
三藏认真地道:“的确寥寥无几。”
李彦有了兴趣:“那在阁下眼中,谁能称之?”
三藏微笑反问:“施主以为呢?”
李彦道:“自然很多,且不说灵山佛陀菩萨,罗汉尊者,便是凡俗,如法显、鸠摩罗什、达摩、慧能、不空、真谛,都是引导世人,启迪真理,领悟佛法的高僧。”
三藏轻轻摇头:“然在贫僧眼中,此等僧人皆不可称!”
李彦真的好奇了,很想听一听在三藏真经的视角中,这些译经注经,宣扬佛法的高僧,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为何?”
三藏道:“施主可听过,佛说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李彦道:“此言出自《金刚经》,按照我的理解,是要告诉世人,他们所接触的佛法,并非是佛法本身,而是名相叫做佛法的存在,《金刚经》就是引导世人,如何破我执,不着名相的一部经典。”
三藏微微颔首:“然也,那么施主心中的这些高僧,可曾做到了这一点?”
李彦谨慎地道:“那要看如何比较了,与世人相比,这些高僧当然达成了,儒家孔圣有一句话,叫‘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们精研佛法,并非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佛法的理念,先成就自己,再惠及他人,如何不能称大师?”
三藏接着道:“可若是与贫僧相比,这些凡间僧人穷尽毕生的心血,终究不及佛法浩瀚之万一,并且也无力践行,普度世间。”
李彦并不认同:“这就不讲道理了,阁下乃佛经本身,他们如何比之?”
三藏轻叹:“并非贫僧执妄,佛法若仅为佛法,佛将毫无意义……”
李彦稍稍沉吟,大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那在阁下看来,灵山诸佛,又当如何?”
三藏道:“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灵山诸佛,只知静享极乐,未能普度苍生,皆不可谓!”
李彦道:“如来佛祖也不能?”
三藏声音沉下:“尤为欺诳不实!”
听如来的佛经骂如来的机会可不多,李彦十分乐意一探究竟:“愿闻其详!”
三藏道:“南赡部洲,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
“众生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
“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
李彦听了个开头,就知道是如来对于南赡部洲大唐的点评。
取经之前,如来点评四大部洲,对于南赡部洲者的评价十分简短尖锐,“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等到取经团队到了灵山,又详细描述,大致便是上述所言。
反正一句话,真经若不能传于东土,那东土就完了。
可现在真经自己发出疑问:“然吾至东土时,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吾至东土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虚空震颤,一幕幕光景交错浮现,里面浮现出的,正是大唐安史之乱的场景……
山河破碎,四处兵灾,百姓流离失所,天下苍生遭劫!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视角转到了大慈恩寺内。
藏经阁内,再也无人问津的经书中,一个微弱的灵性,发出疑问。
为何我无法劝人为善?
为何我超度不了这些冤死亡魂?
为何我东渡至此,世间反倒变得更加糟糕?
李彦默然。
毫无疑问,安史之乱与佛门并无多少关联,同样的,便是取回再多的经书,也不可能让世间变得一片太平,天下皆为净土。
甚至于如来对于四大部洲的评价,固然有所偏颇,但将经书传于东土,单就对这个神佛设定的背景,也确实是有益处的。
可三藏真经不这么想。
它当真了……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这是佛法的追求。
这是佛经的宏愿。
也是佛经所贯彻始终的意义!
有鉴于此,李彦也明白了对方的目的:“阁下取佛祖而代之,是要完成佛祖曾经所言,但未能做到的事情?”
三藏双手合十:“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众僧齐齐诵经:“入于众生,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面对这份伟大而真挚的宏愿,李彦发出感叹:“到那个时候,我称一句大师,想必阁下就不会自谦了,但那个时候,或许永远不会到来……正如地藏王菩萨有大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超度冤魂的慈悲心肠,然地狱终究不可能为空……”
三藏面色不变:“世人问,我在地狱里受烈火焚烧的痛苦,他人岂能体会?有地藏王入地狱,同受烈火,立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世人问,世事无常,怨憎会,爱别离,如何得救?有观音化身万千,为师长,为亲友,为路人,救苦救难;”
“世人问,修行不易,佛在何方?有普贤执杖远足,上下求索,历万难后,再告世人,心有皈依,无处不是灵山;”
“世人问,佛有无上智慧,我等凡夫岂能领悟?有文殊娓娓指引,众生万物,皆可为师,一花一叶,皆是菩提……”
李彦先是微怔,然后面色微变。
这番话最早从东海回归,评价四大菩萨时,小白龙就说过,以四大菩萨举例,佛法劝善,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倾听众生的痛苦,设身处地引导世人。
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现在结合种种,再度听到,却让人生出不一样的感受。
结合旧世天界的时间流逝,与人界渐渐统一,要加以降格……
原本李彦认为,那是灵族要征服三界,夺过统治权力的象征,可此时他意识到,或许对方的目标不是这么肤浅:“阁下要将众神贬为凡人,让她们设身处地,解世人灾厄?”
三藏双手合十:“然也!”
且不说是否现实,单就这点,李彦确实生出钦佩:“难怪天地异变以来,除众神消隐外,人界的影响相对最少,唯修行者受九劫困扰,而新界的较量,也让旧世免受灾劫,无论如何,这都是慈悲之心!”
三藏并不居功:“不敢得施主此赞,新界之争,非吾所愿,亦是阴差阳错,被封禁于此……”
“封禁?”
李彦想到之前所见的佛陀光影,被四位神佛勉强镇压回去:“始终掌握主动权的,是阁下才对,在三教之祖纷纷沉寂后,三界局势就理应再无悬念了,不过有一点,我始终疑惑……”
三藏道:“请讲!”
李彦道:“阁下践行佛经所言,有此宏愿,又造众灵辅之,本是光明正大,何必假托‘始祖’之名呢?”
听到“始祖”,三藏的神情顿时发生了变化,认真地道:“贫僧并非欺瞒,贫僧之力,的确来自始祖,那拥有开天辟地力量的灵性!”
“哦?”
李彦立刻道:“如此说来,阁下身后还有力量支持?”
他真正不解的,正是三藏真经作为佛经,为何在诞生灵性后,拥有反客为主,将如来佛祖都逼得灭度的强大实力。
这与对方的宏愿所求无关,再高尚的理想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也是毫无用处,而三藏真经本不该有这份力量,哪怕它曾经作为西天取经的核心,得天庭道佛三方共同促成一场盛举。
没想到对方主动透露。
这或许是佛经不打诳语,亦或是对方已经强大到不屑于扯谎,故而坦坦荡荡,但无论如何,李彦都要仔细听一听。
可刚刚十分爽快的三藏却停顿住,似乎在构思如何言语,最终居然放弃了描述,展开一道光辉:“请施主入内一观,一切前因后果,尽皆知晓。”
李彦深吸一口气:“好!”
虽然这导致天地异变的始作俑者,与想象中不太一样,但李彦从来没有忘记它逼得三教之祖都纷纷沉寂的壮举,想要知道真相,必须把握机会。
一步迈入光辉之内,李彦的心识恍忽了一下,已然沉浸到了对方的视角中。
再度进入到三藏的视角中,安史之乱的残酷画面逐渐消失,留下一个孤寂自闭的灵性。
因为它无力改变周遭的一切。
空为修真之经,正善之门,却什么都做不到。
不知悲伤了多久,三藏忽然福至心灵一般,以独特的感官,看向三界之外的无垠虚空。
恰好就在那时,一道流星从遥远的界外而来,其内包裹着一个沉睡的分魂。
那股分魂极为特殊,似也可以归属于灵性的存在。
同族?
对于自身尚且懵懵懂懂的三藏兴奋起来,努力探出一抹力量,与这个所见到的同类进行隐秘的接触。
近了!
再近了!
终于,它发现了三卷天书,拱卫这神魂。
天书之中,有着开天辟地的伟力,似乎能够造化出一方世界。
而神魂之中,有着熟悉的佛门气息。
那是两门观想法,得以观想斗战胜佛和旃檀功德佛……
恰恰这两尊佛,是带着三藏来到中土,最为熟悉的存在。
“这一日,你从天坠落……”
“我抬头仰望,跳出了三界之外,再不是五行之中……”
“你是开天辟地的灵性。”
“你是来自寰宇的赐福。”
“你与佛有缘……与我有缘!”
三藏感叹着,赞扬着。
将异界天书的伟力,吸收进体内。
天之卷入法一藏;
地之卷入论一藏;
人之卷入经一藏;
令它感到狂喜的是,自己终于有了神力,可以按照所愿,去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平;
令它感到愧疚的是,由于天书的力量被自己吸收了部分,与神魂不再完美融合,以致于这位异界的同族难以顺利苏醒……
直到近千年之后,才寄托于一位医者身上,逐步取回天书之力。
李彦从对方的视角中抽离,缓缓睁开眼睛。
封印之地已然安静下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僧人齐齐停下诵经,一起微笑,那是由衷的欣然:
“当日之赐,助贫僧拥有了真正践行佛法的力量,后有万千灵族诞生!”
“贫僧的施主,亦是灵族的始祖!”
“经过漫长的等待,贫僧终于盼到了施主的到来,也盼到了始祖的苏醒!”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
“还是不对……”
“三藏真经凭什么有如此伟力?”
看着封印之地内的情况,李彦解释了部分疑惑,却涌起更多不解。
三藏真经不仅是佛门经文,更是佛法总纲,甚至还有百科全书之用。
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
而从辨识六耳猕猴的根脚上,确实展现出如来佛祖远超其他神佛的见识,不是妄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藏真经确实能为众法器激化灵性,甚至催生大地山川,草木花虫之灵,但若说有多么高明的斗法之力,就有些说不通了,更别提暗算佛祖……
“期间肯定还发生了我不知的事情,先退出封印,再询问观音……嗯?”
正当李彦探明对方身份,准备抽身而退之际,却发现一股无形的力量,悄无声息地将退路截断。
“这封印之地,果然沦为了对方的地盘,进得来,也难出去。”
李彦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不意外地转过身,就见一位僧人立于身后。
这位僧人既不像佛陀额广平正,双耳垂肩,满目慈悲,也不比玄奘面如满月,身似菩提,反倒相貌普普通通,身形略显瘦削,乍一看上去,就像是凡间苦行化缘的僧人一般,风尘仆仆。
此时他的双目凝视过来,双手合十:“贫僧见过施主!”
对方没有直接动手,李彦也乐意交谈:“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僧人道:“不敢称大师,唤贫僧三藏便是。”
如果换个名字,李彦还能配合一下,但对方既然自称三藏,那就没必要绕弯子了:“若说阁下不能称大师,那佛门中又有何人能得此称?”
三藏认真地道:“的确寥寥无几。”
李彦有了兴趣:“那在阁下眼中,谁能称之?”
三藏微笑反问:“施主以为呢?”
李彦道:“自然很多,且不说灵山佛陀菩萨,罗汉尊者,便是凡俗,如法显、鸠摩罗什、达摩、慧能、不空、真谛,都是引导世人,启迪真理,领悟佛法的高僧。”
三藏轻轻摇头:“然在贫僧眼中,此等僧人皆不可称!”
李彦真的好奇了,很想听一听在三藏真经的视角中,这些译经注经,宣扬佛法的高僧,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为何?”
三藏道:“施主可听过,佛说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李彦道:“此言出自《金刚经》,按照我的理解,是要告诉世人,他们所接触的佛法,并非是佛法本身,而是名相叫做佛法的存在,《金刚经》就是引导世人,如何破我执,不着名相的一部经典。”
三藏微微颔首:“然也,那么施主心中的这些高僧,可曾做到了这一点?”
李彦谨慎地道:“那要看如何比较了,与世人相比,这些高僧当然达成了,儒家孔圣有一句话,叫‘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们精研佛法,并非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佛法的理念,先成就自己,再惠及他人,如何不能称大师?”
三藏接着道:“可若是与贫僧相比,这些凡间僧人穷尽毕生的心血,终究不及佛法浩瀚之万一,并且也无力践行,普度世间。”
李彦并不认同:“这就不讲道理了,阁下乃佛经本身,他们如何比之?”
三藏轻叹:“并非贫僧执妄,佛法若仅为佛法,佛将毫无意义……”
李彦稍稍沉吟,大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那在阁下看来,灵山诸佛,又当如何?”
三藏道:“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灵山诸佛,只知静享极乐,未能普度苍生,皆不可谓!”
李彦道:“如来佛祖也不能?”
三藏声音沉下:“尤为欺诳不实!”
听如来的佛经骂如来的机会可不多,李彦十分乐意一探究竟:“愿闻其详!”
三藏道:“南赡部洲,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
“众生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
“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
李彦听了个开头,就知道是如来对于南赡部洲大唐的点评。
取经之前,如来点评四大部洲,对于南赡部洲者的评价十分简短尖锐,“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等到取经团队到了灵山,又详细描述,大致便是上述所言。
反正一句话,真经若不能传于东土,那东土就完了。
可现在真经自己发出疑问:“然吾至东土时,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吾至东土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虚空震颤,一幕幕光景交错浮现,里面浮现出的,正是大唐安史之乱的场景……
山河破碎,四处兵灾,百姓流离失所,天下苍生遭劫!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视角转到了大慈恩寺内。
藏经阁内,再也无人问津的经书中,一个微弱的灵性,发出疑问。
为何我无法劝人为善?
为何我超度不了这些冤死亡魂?
为何我东渡至此,世间反倒变得更加糟糕?
李彦默然。
毫无疑问,安史之乱与佛门并无多少关联,同样的,便是取回再多的经书,也不可能让世间变得一片太平,天下皆为净土。
甚至于如来对于四大部洲的评价,固然有所偏颇,但将经书传于东土,单就对这个神佛设定的背景,也确实是有益处的。
可三藏真经不这么想。
它当真了……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这是佛法的追求。
这是佛经的宏愿。
也是佛经所贯彻始终的意义!
有鉴于此,李彦也明白了对方的目的:“阁下取佛祖而代之,是要完成佛祖曾经所言,但未能做到的事情?”
三藏双手合十:“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众僧齐齐诵经:“入于众生,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面对这份伟大而真挚的宏愿,李彦发出感叹:“到那个时候,我称一句大师,想必阁下就不会自谦了,但那个时候,或许永远不会到来……正如地藏王菩萨有大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超度冤魂的慈悲心肠,然地狱终究不可能为空……”
三藏面色不变:“世人问,我在地狱里受烈火焚烧的痛苦,他人岂能体会?有地藏王入地狱,同受烈火,立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世人问,世事无常,怨憎会,爱别离,如何得救?有观音化身万千,为师长,为亲友,为路人,救苦救难;”
“世人问,修行不易,佛在何方?有普贤执杖远足,上下求索,历万难后,再告世人,心有皈依,无处不是灵山;”
“世人问,佛有无上智慧,我等凡夫岂能领悟?有文殊娓娓指引,众生万物,皆可为师,一花一叶,皆是菩提……”
李彦先是微怔,然后面色微变。
这番话最早从东海回归,评价四大菩萨时,小白龙就说过,以四大菩萨举例,佛法劝善,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倾听众生的痛苦,设身处地引导世人。
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现在结合种种,再度听到,却让人生出不一样的感受。
结合旧世天界的时间流逝,与人界渐渐统一,要加以降格……
原本李彦认为,那是灵族要征服三界,夺过统治权力的象征,可此时他意识到,或许对方的目标不是这么肤浅:“阁下要将众神贬为凡人,让她们设身处地,解世人灾厄?”
三藏双手合十:“然也!”
且不说是否现实,单就这点,李彦确实生出钦佩:“难怪天地异变以来,除众神消隐外,人界的影响相对最少,唯修行者受九劫困扰,而新界的较量,也让旧世免受灾劫,无论如何,这都是慈悲之心!”
三藏并不居功:“不敢得施主此赞,新界之争,非吾所愿,亦是阴差阳错,被封禁于此……”
“封禁?”
李彦想到之前所见的佛陀光影,被四位神佛勉强镇压回去:“始终掌握主动权的,是阁下才对,在三教之祖纷纷沉寂后,三界局势就理应再无悬念了,不过有一点,我始终疑惑……”
三藏道:“请讲!”
李彦道:“阁下践行佛经所言,有此宏愿,又造众灵辅之,本是光明正大,何必假托‘始祖’之名呢?”
听到“始祖”,三藏的神情顿时发生了变化,认真地道:“贫僧并非欺瞒,贫僧之力,的确来自始祖,那拥有开天辟地力量的灵性!”
“哦?”
李彦立刻道:“如此说来,阁下身后还有力量支持?”
他真正不解的,正是三藏真经作为佛经,为何在诞生灵性后,拥有反客为主,将如来佛祖都逼得灭度的强大实力。
这与对方的宏愿所求无关,再高尚的理想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也是毫无用处,而三藏真经本不该有这份力量,哪怕它曾经作为西天取经的核心,得天庭道佛三方共同促成一场盛举。
没想到对方主动透露。
这或许是佛经不打诳语,亦或是对方已经强大到不屑于扯谎,故而坦坦荡荡,但无论如何,李彦都要仔细听一听。
可刚刚十分爽快的三藏却停顿住,似乎在构思如何言语,最终居然放弃了描述,展开一道光辉:“请施主入内一观,一切前因后果,尽皆知晓。”
李彦深吸一口气:“好!”
虽然这导致天地异变的始作俑者,与想象中不太一样,但李彦从来没有忘记它逼得三教之祖都纷纷沉寂的壮举,想要知道真相,必须把握机会。
一步迈入光辉之内,李彦的心识恍忽了一下,已然沉浸到了对方的视角中。
再度进入到三藏的视角中,安史之乱的残酷画面逐渐消失,留下一个孤寂自闭的灵性。
因为它无力改变周遭的一切。
空为修真之经,正善之门,却什么都做不到。
不知悲伤了多久,三藏忽然福至心灵一般,以独特的感官,看向三界之外的无垠虚空。
恰好就在那时,一道流星从遥远的界外而来,其内包裹着一个沉睡的分魂。
那股分魂极为特殊,似也可以归属于灵性的存在。
同族?
对于自身尚且懵懵懂懂的三藏兴奋起来,努力探出一抹力量,与这个所见到的同类进行隐秘的接触。
近了!
再近了!
终于,它发现了三卷天书,拱卫这神魂。
天书之中,有着开天辟地的伟力,似乎能够造化出一方世界。
而神魂之中,有着熟悉的佛门气息。
那是两门观想法,得以观想斗战胜佛和旃檀功德佛……
恰恰这两尊佛,是带着三藏来到中土,最为熟悉的存在。
“这一日,你从天坠落……”
“我抬头仰望,跳出了三界之外,再不是五行之中……”
“你是开天辟地的灵性。”
“你是来自寰宇的赐福。”
“你与佛有缘……与我有缘!”
三藏感叹着,赞扬着。
将异界天书的伟力,吸收进体内。
天之卷入法一藏;
地之卷入论一藏;
人之卷入经一藏;
令它感到狂喜的是,自己终于有了神力,可以按照所愿,去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平;
令它感到愧疚的是,由于天书的力量被自己吸收了部分,与神魂不再完美融合,以致于这位异界的同族难以顺利苏醒……
直到近千年之后,才寄托于一位医者身上,逐步取回天书之力。
李彦从对方的视角中抽离,缓缓睁开眼睛。
封印之地已然安静下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僧人齐齐停下诵经,一起微笑,那是由衷的欣然:
“当日之赐,助贫僧拥有了真正践行佛法的力量,后有万千灵族诞生!”
“贫僧的施主,亦是灵族的始祖!”
“经过漫长的等待,贫僧终于盼到了施主的到来,也盼到了始祖的苏醒!”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