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三百二十一章 飞行器测试参数曝光,国际震撼!赶超种花家的机会?

第三百二十一章 飞行器测试参数曝光,国际震撼!赶超种花家的机会?

作者:不吃小南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等高空发射强度测试结束后,来旁观测试的空军军官们,讨论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点就是飞行高度。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飞行器飞行的越高就越安全,比如,一些侦察机、预警机,都会飞到万米以上的高空,有些甚至能超过两万米。

    高度带来的优势太大了。

    首先有一点,飞行器的高度足够的时候,飞行在万米、最高两万米的战斗机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就不会形成直接威胁。

    有些空对空导弹的爬升高度也能够达到两万米、三万米,听起来爬升高度似乎是足够了,但空对空导弹的爬升主要是为了后续的加速,来击中更远距离的目标,而不是针对比自己高出万米以上的目标,空对空导弹爬升的足够高时,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导弹的轨迹也是无法完全把握的,想要击中万米高以上的目标,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此外,四万米的高度足以让绝大部分防空导弹束手无策。

    国际上比较先进的防空导弹,最大的射高基本都在三万米以内,普通的防空导弹就更不用多说,根本不可能威胁到万米高空以上的目标。

    这主要是因为防空导弹针的是战斗机,而一般战斗机的飞行高度是在两万米以内的。

    即便是针对侦察机、预警机,最高飞行高度也不超过两万五千米。

    在四十公里的高度上,能产生直接威胁的就只有反导导弹,一些国家拥有先进的反导体系,自然能够威胁几十公里高度目标。

    比如,着名的撒徳系统,最远的拦截距离高达两百千米,最大的拦截高度也达到一百五十千米,号称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反导体系’。

    但是,反导体系,从名字上就能知道,针对的是高空导弹进行拦截。

    导弹有一个特点是,飞行轨迹是可以计算的。

    导弹分类两种,一种是弹道导弹,一种是巡航导弹。

    弹道导弹,不管怎么样去修正轨迹,整体都是抛物线形式的,只要提前检测就能够计算出来,拦截难度在于速度和精度。

    巡航导弹使用航空发动机作为动力,轨迹是可变的,并且相对难捕捉的多,但一般情况下,提前预警也是可以计算的。

    反导本来就是个‘概率’问题。

    即便再高端的反导体系,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拦截来袭导弹。

    总之,反导体系针对的是来袭的导弹,而不是飞在空中、人为控制的飞行器。

    正因为如此,军事对抗中打击高空飞行的预警机、侦察机,主要还是依靠战斗机接近并发射空对空导弹,而不是利用防空导弹或反导导弹。

    当一款飞行器能够飞在三万米以上高空的时候,就可以说几乎不可能被击落,因为飞行器的雷达可以提前预警,来袭的导弹飞行需要时间,飞行器就有足够多的时间从容进行躲避。

    这次的测试过程中,反重力飞行器悬浮在四万米高空,并且测试拥有高速飞行的能力,即便是加速并不快,但相对于传统的飞机来说,反重力飞行器可以随时变换方向,相对更加灵活一些。

    这些都是相当惊人的表现。

    有空军将领就直接说道,“即便是阿迈瑞肯航母上的宙斯-盾系统,面对四万米高空的反重力飞行器,也完全成了摆设。”

    “宙斯-盾系统针对是来袭导弹,发射拦截弹要提前计算路径,面对飞行器无能为力……”

    “确实是这样。”

    “我觉得,现在这个性能都可以直接服役了,而且使用很具震慑力。”

    “待在空中,就是威慑啊!”

    “要我看,还能制造的更大一些,直径还是太小了一点。”

    “二十米,确实不大。”

    “如果能有个四十米,挂个几百发导弹,完全能当个空中堡垒啊……”

    反重力飞行器说大也很大,直径已经达到了二十米,放在地面上能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但实际上,和其他高空飞行的军事飞行器对比,也只是正常大小而已。

    比如,阿迈瑞肯有一款侦察机,机身长度超过四十五米,横向翼展也同样接近四十五米,高度则为十三米。

    好多人谈笑着都看向了王浩。

    王浩则是笑着摇头道,“我只负责研究飞行器,至于其他问题,就不是我考虑的了。”

    他也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反重力飞行器确实能制造的更大型,但就需要更高的动力,如果是四十米直径,重量也会多出几倍,就需要更大型的电力推进器。”

    他想了想补充道,“或许,必须要超导电机才够。”

    “另外,电力系统上也要重新进行设计,需要更高的电力供给……”

    “我们第二台样机设计估计是达不到,计划确实是要扩大一些,但直径大概也只在二十五米左右。”

    其他人也顿时说道,“王院士,现在已经很好了,四十米也只是想象一下,并不需要现在就做出来。”

    “现在这个已经很厉害了!”

    “是要十月放出来?到时候肯定很有震撼力啊!”

    “能完成吗,王院士?有什么需要和我们说,我们空军方面,肯定全力支持!”

    “对!”

    “我可是对于这款飞行器非常期待,如果正式服役,就先给我们基地来两台……”

    “怎么你们先呢?像是这种先进的飞行器,肯定优先部署在南方啊!”

    “我们东部才重要啊!”

    “……”

    几个空军将领在争吵,王浩则是乐呵呵的看着,也思考着样机的设计问题。

    第二台样机就不能像第一台样机那么随意了,必须要考虑军事用途,需要和雷达、导弹等相关部门沟通。

    在样机设计的过程中,就要预留出安装高端雷达体系的空间,后续也要考虑挂弹等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动力问题。

    有更好的动力就能让飞行器有更高的灵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超导电机,来完善电力推进系统。

    同时还预留出其他的空间,也包括扩大载人舱室,等等。

    “这样一来,电池的储电量、功率也要增加,冷却体系要继续完善,直径应该会超过二十五米。”

    王浩思考着。

    ……

    反重力飞行器的测试影响很大。

    因为测试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即便是在无人区进行的测试,因为飞行的足够高,也被很多人看到了,还被一些卫星准确的监测到了。

    在测试结束几个小时之内,网络舆论上就有了很多的照片,甚至是拍摄的小视频发布出来。

    有一些机构也发布了监测到的画面,舆论上顿时出现了很多的讨论。

    “竟然真的是飞碟,上次我还以为是假消息。”

    “种花家是真有飞碟了!”

    “这个飞碟看起来好先进,一边飞行还一边旋转,是什么设计?为了拐弯吗?”

    “你们看下面,挂了好多弹,有十几二十个吧……”

    “二十个!”

    “上一条有个天女散花的图片,那些导弹都是空弹,发射以后,尾部打开降落伞着陆,画面很美……”

    “我们研发出了这么高端的飞行器,估计有些国家的心情不美丽……”

    “……”

    国际上确实有很多人在讨论相关的话题。

    这主要是因为飞碟的研发实在太惊人了,感觉就像是科幻里的内容,结果就出现在了现实。

    即便是使用了已经公开的反重力技术,但显然飞碟并不在常规武器体系范畴内,很多人也对此非常关注。

    有些军事爱好者们,都已经完全迷上了飞碟,希望能知道更多的消息。

    因为飞碟被卫星捕捉到,再加上网络上流传的图片、画面,就有很多飞行器的参数被曝光出来。

    最直接的数据,就是速度和高度。

    “种花家研发的飞碟,测试过程中最高速度达到了每秒240米,悬浮高度超过39000米……”

    “挂弹数量则为20枚。”

    “这个高度以及其展现的灵活性,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这些数据非常有震撼力,其打破了常规的军事体系,让绝大部分防空武器都失去效果。

    之前阿迈瑞肯展示的艾福35,马上就被舆论遗忘掉了。

    艾福35的性能再高端,只谈飞行高度就根本无法对反重力飞行器造成威胁,甚至说,艾福35根本不敢出现在反重力飞行器下方,否则就会直接成为移动靶,完全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国际舆论上,大多数人还是关注飞碟本身,但专业人士关注到的是,飞行器测试持续很长时间,并且进行了高速飞行和高空悬浮。

    这两项测试就说明飞行器有足够的动力。

    反重力飞行器的动力,自然来源于电力供给。

    之前舆论上就有猜测说种花家掌握了超导电池技术,但也有分析认为可能并没有掌握,只是应用常规电池技术。

    现在后面的说法完全没有了。

    如果是常规电池技术,根本不可能支持反重力飞行器持续的高速飞行以及长时间的悬空。

    “所以说,种花家一定掌握了超导电池技术,并应用在了反重力飞行器上。”

    “既然种花家能掌握超导电池技术,就说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接下来很多的团队、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都站出来表示要斥巨资,投入到超导电池的研发上。

    其中也包括阿迈瑞肯能源部旗下一个重要的电力研发团队,十几年前,他们完成了smes技术,并且已经支持建造大型储电装置。

    阿迈瑞肯也派出调查员,专门来询问这个电力研发团队,想知道研究出超导电池并投入使用需要多久。

    电力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希伯顿-埃尔克森,他给出的答桉令人失望,“我们一直都在研究超导电池,但是技术难关实在太多了,体系也太过于复杂。”

    “我们的进展速度很快,但距离完成还差的很远。”

    “我估计,要完善技术,最少也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调查员对这个时间很不满,他马上问道,“就不能加快进度吗?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经费。”

    “不可能。”

    希伯顿马上摇头,他很确定的说道,“这不是经费的问题,我们一直都有足够多的经费,也有最优秀的科研人员,但整个体系实在太复杂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

    “单单是热力平衡系统,就已经让整个研究组头昏脑涨……”

    调查员有点不甘心的问道,“为什么种花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研究?我们掌握smes技术比他们还要早。”

    希伯顿听了顿时很生气,他用力拍了下桌子,很不满的说道,“如果你不相信我们的能力,可以找其他团队来研究。”

    “现在很多机构都在研究,如果你相信那些企业的速度比我们更快,当然。”

    “至于种花家的问题,你可以去问他们,而不是来问我。”

    希伯顿也对于种花家快速掌握超导电池技术感到惊讶,但想不通的事情又能有什么办法?

    就像是科学界的王浩……

    那个年轻的种花人,几年前就完成了各种重大成果,还创造了影响人类科技发展的湮灭物理学。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王浩能做到,其他人做不到?”

    这种问题有意义吗?

    ……

    当国际舆论纷纷的时候,反应最平澹的就是各个反重力团队了。

    他们内部也会讨论反重力飞行器,但更多的心思都放在消化种花家公开的两项反重力技术上。

    种花家已经正式公开了技术。

    每一个从事反重力研究的科研人员都对于所公开的技术激动不已,他们根本没想到能这么快接触如此高端的技术。

    能制造强度为百分之七十一的横向反重力技术,理论上已经可以投入到科技应用;高强度的常规反重力技术,也能够用于很多实验研究。

    所有反重力团队都变得忙碌起来,他们急于去消化这两项公开的技术。

    菲利普-罗雷尔也是如此,只不过他只能在个人电脑前看看技术,以自己的知识去进行理解,而不能参与实验研究了。

    因为,他被辞退了。

    这主要就是因为种花家公开的技术,也导致他几年内带领团队所做的研究,几乎没有任何的成果可言,有的也只是一些实验数据的贡献。

    能源部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再也无法容忍类似的情况,菲利普-罗雷尔只有被辞退一条路可走。

    以菲利普-罗雷尔的年纪,也不可能再去找其他工作,就只能提前宣告进入养老生活。

    菲利普-罗雷尔非常的不甘心,离开前还不满的吼道,“这根本不是我的原因!”

    “我们的研究确实比不上种花家的团队,但也要看看竞争对手是谁。”

    “那可是王浩!”

    “我们想要在反重力的研究上,要赶超创造湮灭物理学的王浩?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失败者没有发言权。

    菲利普-罗雷尔离开前说什么都不会再有影响,顶替他的是瓦尔-克罗宁,电力团队负责人希伯顿曾经的老大、上司。

    瓦尔-克罗宁是一名数学家、电力学专家,也是超导的应用专家,他为能源部工作,率领团队完成了smes技术。

    现在瓦尔-克罗宁顶替菲利普-罗雷尔,担任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反重力研究组的负责人。

    瓦尔-克罗宁很清楚上一任下台的原因,就在于研究成果无法赶上种花家的团队。

    所以他很清楚自己上任,必须要有一定的研发成果。

    瓦尔-克罗宁把目标放在了菲利普-罗雷尔没有完成的工作上,也就是建造大型的叠加力场设备和强磁场,来研究叠加力场边缘的新物理现象。

    大概是被反重力飞行器的消息刺激到了,阿迈瑞肯出台了科研支持政策,给予反重力、超导技术等领域大笔的经费支持。

    瓦尔-克罗宁才刚一上台,就有了大笔的经费。

    第一笔就能申请到十亿美元,都足够他们独自去制造大型设备。

    虽然有了足够多的经费支持,并不需要再去联系其他反重力团队,建立什么国际组织来共同研究,但瓦尔-克罗宁的心里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

    他考虑的是,“种花家的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肯定没有投入这么多的经费,他们似乎也没打算建造大型的叠加力场设备。”

    “为什么呢?”

    “如果是经费的限制,也可以联系其他反重力团队,可他们没有这么做……”

    “其中有什么问题呢?”

    瓦尔-克罗宁的心里很是不确定,他查看了各种资料,最终还是觉得建造大型叠加力场设备,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只要他们能先一步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就可能成为反重力相关研究赶超种花家的机会。

    “也许是因为,种花家的团队是把精力都投入到反重力技术的研究上?他们不重视理论,更重视技术!”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掌握了超高端的反重力技术?”

    “这个方向,应该没问题!”

    “只要设备建造出来,很可能会有新的物理发现,到时候,就有了成果,也拥有了赶超的机会!”

    瓦尔-克罗宁还是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