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临行琐事6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现在放下明天早上时怎么报?
真当人家是傻子,看不出她有多真诚就有多假。
李敏的事情黄一曦和于秋不清楚,她们现在已经渐渐习惯她的缺席和沉默。
就这一会儿功夫,郑律师的助理走进来,磕磕巴巴才表达清楚,让黄一曦去立案。
黄一曦微笑地答应了,看来郑律师和郑老板也不是那么为所欲为的。
不过她没有痛打落水狗的习惯,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能少一分敌意,就少一分敌意,更何况,这事和这个小助理无关。
立了案,接下去的程序就简单多了,当天下午,审判官通知郑老板把钱汇到审判机构的账户里,第二天一早,黄一曦通知李蓉蓉和她公公到审判机构签名领取支票。
到签名的时候,黄一曦才知道郑老板汇进来的钱是四十万,本想追问,不过李蓉蓉和她公公非常满意,直接答应了。
在调解笔录上签完名,拿了支票,离审判机构不到一百米就是银行,李蓉蓉和她公公把支票交给柜台人员。
接下去就没黄一曦的事了,四十万都转到李蓉蓉的卡上,因为他公公没办卡,在家乡只有存折账户。
这事就算完全了结了。
接下去的事就是朱学林告诉黄一曦的。
当天下午,李蓉蓉叫了一辆小货车要去医院接张建设出院,医院生怕长途途中出事,直接派一辆救护车把张建设和李蓉蓉一家送回去,医药费和救护车的费用都是医院付的。
…….
要去京都,这和以前拎个包放上两套衣服就走的行程完全不一样,商洛宇拿起笔和纸,一条条地罗列清单。
一听要去京都,俞美清的心活了起来。她这么老了,还没去过呢。
“爷爷奶奶,你们暂时不能去京都,我们没有精力照顾你们。”商洛宇有点头疼,老小孩子老小孩子,一听要去京都,就开始整理行李了。
看来黄一曦的顾虑是对的,还好没告诉他们要去参加阅兵仪式,不然只怕全白水州也都知道了。
“我们两个人腰还挺直,也有力气,还有钱,不需要你们照顾,怎么不能去了?”俞美清不服气。
八十八岁的老人说这话,硬气。
“年纪大怎么了?我们两个人,饭量比她大,干活比她多,走得比她远,爬楼梯比她快,拎东西比她重,我们不用她照顾,我们去的话还能照顾她呢。”
事关自己权益,黄志新也加入战团。
黄一曦只能翻白眼,我弱怎么地,她这是招谁惹谁了,是亲爷孙不是?求不互相伤害。
黄志新神奇地接到孙女的脑电波,不行呀,战场无父子,何况我们还隔一辈呢。
老人家说的是实情,商洛宇求救地看着林舒芳一眼,无奈丈母娘是只鹌鹑。
“真不是嫌弃你们,要是有办法,我们也想大家都去,你们两位老人家想想,我们两个人去的话要集训,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肯定是封闭训练,哪有时间陪你们。”
商洛宇无奈地看着已经把行李打包一半的两位老人家,头都疼了。
这次去听说是封闭式高强度的训练,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
想到黄一曦治病需要外出,他好不容易申请到外住。
“我们不需要你陪我们逛街,你们把地址发在手机上,我们逛累了或迷路了也能自己回家,哪里需要你们陪同。”
俞美清早就想好对策,一句一句在等着呢。
“要是以往也就算了,可现在真不是去京都的时候,马上要阅兵了,京都有多少人你们知道吗?万一出什么事那不得了。”
俞美清不耐烦地挥挥手:“你懂什么?这时候京都是最安全的,我和你说呀,不要说我们两个这么大的人,就是一只苍蝇都有人管着,再也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安全了。”
“而且,你们想去看阅兵仪式,我们也想去。”
“爷爷奶奶,你们就算去了也没办法到现场看的。”
黄一曦吓一跳,那可不是白水州元宵节游行,得邀请函,观礼证。
“我们就算当天不能去,前前后后也能去感受一下,怎么,就你们年轻人爱国,我们老年人就不能爱国了?”
这帽子太大,黄一曦表示自己真的扛不起来。
她不知道爷爷奶奶什么时候口才这么好了。
“爷爷奶奶是农民,在家里干了一辈子的活,你爸又是那么早走,可怜爷爷奶奶白发人送黑发人,本以为老而无依,没想到国家却每个月发抚恤金给我们,让我们老有所养,不象清婶早早走了,就冲着这,我们老两口一辈子感激国家。”
农民工说不出什么高大上的话,朴素的话却蕴藏着真理。
这悲情牌打得大家都动容了。
林舒芳向来眼窝子浅,听了频频擦拭眼睛,根本没发现李玉珍突然沉下的脸。
黄一曦感觉不妙,扯着嘴角笑道:“爷爷奶奶,你们这么一说可就不对了,就算没有我爸,我大伯父和三叔也是孝顺的。”
“是是是,你大伯父和你三叔也是孝顺的,就孝顺在嘴上,要是没有国家,我们两个人早就饿死了,这么多年来,不要说给我们老两口一分钱,就是去年征收地的补偿款,他们拿了还嫌少,这种孝顺我们不稀罕。”
去年到现在,李玉珍无数次说起分地的补偿款方案不公平,老两口早就怒了,却无处发火。趁些机会干脆说出来。
“爸、妈,瞧你们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短你们吃的还是短你们喝的,再说你们老两口比我们有钱多了。”
李玉珍听了的确不服气,她们是没给老两口钱,可是老两口也不需要钱呀,抚恤金一年有一万多,五个孙子女每年过年一人给老两口一人两千红包,平时零零散散的没数,一年至少就有2万元收入。
至于老两口的钱,还真没地方,东西都是家里有的,蔬菜鸡蛋,鸡鸭都是自家里的,衣服是黄一曦和林舒芳买的,两个老人,一年至少也能存两三万。
不象她,这几个月没去干活,手里的钱只出不进。
现在放下明天早上时怎么报?
真当人家是傻子,看不出她有多真诚就有多假。
李敏的事情黄一曦和于秋不清楚,她们现在已经渐渐习惯她的缺席和沉默。
就这一会儿功夫,郑律师的助理走进来,磕磕巴巴才表达清楚,让黄一曦去立案。
黄一曦微笑地答应了,看来郑律师和郑老板也不是那么为所欲为的。
不过她没有痛打落水狗的习惯,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能少一分敌意,就少一分敌意,更何况,这事和这个小助理无关。
立了案,接下去的程序就简单多了,当天下午,审判官通知郑老板把钱汇到审判机构的账户里,第二天一早,黄一曦通知李蓉蓉和她公公到审判机构签名领取支票。
到签名的时候,黄一曦才知道郑老板汇进来的钱是四十万,本想追问,不过李蓉蓉和她公公非常满意,直接答应了。
在调解笔录上签完名,拿了支票,离审判机构不到一百米就是银行,李蓉蓉和她公公把支票交给柜台人员。
接下去就没黄一曦的事了,四十万都转到李蓉蓉的卡上,因为他公公没办卡,在家乡只有存折账户。
这事就算完全了结了。
接下去的事就是朱学林告诉黄一曦的。
当天下午,李蓉蓉叫了一辆小货车要去医院接张建设出院,医院生怕长途途中出事,直接派一辆救护车把张建设和李蓉蓉一家送回去,医药费和救护车的费用都是医院付的。
…….
要去京都,这和以前拎个包放上两套衣服就走的行程完全不一样,商洛宇拿起笔和纸,一条条地罗列清单。
一听要去京都,俞美清的心活了起来。她这么老了,还没去过呢。
“爷爷奶奶,你们暂时不能去京都,我们没有精力照顾你们。”商洛宇有点头疼,老小孩子老小孩子,一听要去京都,就开始整理行李了。
看来黄一曦的顾虑是对的,还好没告诉他们要去参加阅兵仪式,不然只怕全白水州也都知道了。
“我们两个人腰还挺直,也有力气,还有钱,不需要你们照顾,怎么不能去了?”俞美清不服气。
八十八岁的老人说这话,硬气。
“年纪大怎么了?我们两个人,饭量比她大,干活比她多,走得比她远,爬楼梯比她快,拎东西比她重,我们不用她照顾,我们去的话还能照顾她呢。”
事关自己权益,黄志新也加入战团。
黄一曦只能翻白眼,我弱怎么地,她这是招谁惹谁了,是亲爷孙不是?求不互相伤害。
黄志新神奇地接到孙女的脑电波,不行呀,战场无父子,何况我们还隔一辈呢。
老人家说的是实情,商洛宇求救地看着林舒芳一眼,无奈丈母娘是只鹌鹑。
“真不是嫌弃你们,要是有办法,我们也想大家都去,你们两位老人家想想,我们两个人去的话要集训,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肯定是封闭训练,哪有时间陪你们。”
商洛宇无奈地看着已经把行李打包一半的两位老人家,头都疼了。
这次去听说是封闭式高强度的训练,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
想到黄一曦治病需要外出,他好不容易申请到外住。
“我们不需要你陪我们逛街,你们把地址发在手机上,我们逛累了或迷路了也能自己回家,哪里需要你们陪同。”
俞美清早就想好对策,一句一句在等着呢。
“要是以往也就算了,可现在真不是去京都的时候,马上要阅兵了,京都有多少人你们知道吗?万一出什么事那不得了。”
俞美清不耐烦地挥挥手:“你懂什么?这时候京都是最安全的,我和你说呀,不要说我们两个这么大的人,就是一只苍蝇都有人管着,再也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安全了。”
“而且,你们想去看阅兵仪式,我们也想去。”
“爷爷奶奶,你们就算去了也没办法到现场看的。”
黄一曦吓一跳,那可不是白水州元宵节游行,得邀请函,观礼证。
“我们就算当天不能去,前前后后也能去感受一下,怎么,就你们年轻人爱国,我们老年人就不能爱国了?”
这帽子太大,黄一曦表示自己真的扛不起来。
她不知道爷爷奶奶什么时候口才这么好了。
“爷爷奶奶是农民,在家里干了一辈子的活,你爸又是那么早走,可怜爷爷奶奶白发人送黑发人,本以为老而无依,没想到国家却每个月发抚恤金给我们,让我们老有所养,不象清婶早早走了,就冲着这,我们老两口一辈子感激国家。”
农民工说不出什么高大上的话,朴素的话却蕴藏着真理。
这悲情牌打得大家都动容了。
林舒芳向来眼窝子浅,听了频频擦拭眼睛,根本没发现李玉珍突然沉下的脸。
黄一曦感觉不妙,扯着嘴角笑道:“爷爷奶奶,你们这么一说可就不对了,就算没有我爸,我大伯父和三叔也是孝顺的。”
“是是是,你大伯父和你三叔也是孝顺的,就孝顺在嘴上,要是没有国家,我们两个人早就饿死了,这么多年来,不要说给我们老两口一分钱,就是去年征收地的补偿款,他们拿了还嫌少,这种孝顺我们不稀罕。”
去年到现在,李玉珍无数次说起分地的补偿款方案不公平,老两口早就怒了,却无处发火。趁些机会干脆说出来。
“爸、妈,瞧你们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短你们吃的还是短你们喝的,再说你们老两口比我们有钱多了。”
李玉珍听了的确不服气,她们是没给老两口钱,可是老两口也不需要钱呀,抚恤金一年有一万多,五个孙子女每年过年一人给老两口一人两千红包,平时零零散散的没数,一年至少就有2万元收入。
至于老两口的钱,还真没地方,东西都是家里有的,蔬菜鸡蛋,鸡鸭都是自家里的,衣服是黄一曦和林舒芳买的,两个老人,一年至少也能存两三万。
不象她,这几个月没去干活,手里的钱只出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