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后世‘兵仙’的方法。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什么,秦骑回援阏与!”
漳水河畔的上游,赵军营帐内,李牧一脸震惊的看着司马尚,他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不仅是李牧。
其他赵国将军此刻也全都楞在原地,眼中满是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秦骑大军怎会突然回援阏与!”
“就是,此前那秦骑还方才在漳水河畔与我军交战,难不成方才交战,那支秦骑便返回阏与?”
在一名名赵国将军的议论声中。
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何秦军的铁骑,会突然返回阏与。
没道理啊!
秦军主将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猜到武安君已经命司马尚将军率领大军,从干枯的溪河中,穿过山脉。
这绝不可能!若非他们是赵人,若非他们亲眼看到武安君下令,他们都不一定能想到那河道,更别说秦人。还在那么短的时间内。
营帐内。
听着部将的议论声,李牧眉头紧皱。
这时候,李牧的脑海里,浮现那日他亲眼见到的那个,年纪轻轻的秦将。
想起那秦将对着自己拱手的模样,李牧知道,原来那时候的他,小瞧了那秦将。
事已如此。
以王翦的稳重,秦国大军应该不久后就会抵达这里。
想到这里。
“传我命令,全军退回井陉!”
李牧转头看向一众赵国将军,开口下令道。
错失机会固然可惜,但他依旧可以依托井陉关,阻挡秦国大军。
就是王翦亲自领兵,也绝不可能从他手中,攻下井陉关。
“诺!”
“诺!!!”
听到李牧的命令,司马尚、猗坊、惠普等一众赵将,纷纷拱手领命,随后转身离去。
........
四月下旬。
炎热的天气下,明明是耕种之时,然而田地内耕种的百姓,却要面对无地可耕的情况。
土地干裂,无水养田,不知多少百姓,想到家中的老小,满是枯黄的手,一边不住的擦拭那急的掉泪的眼角,一边依旧不断在田里刨沙挖土。
阏与城内。
身穿布衣的白衍,在府邸之中,跪坐在书房内,看着竹简。
一名妙龄女子端着茶水,来到白衍身旁,给白衍倒上一壶茶。
在白衍面前,三盘野果安静的放在木桌上。
“将军!王翦将军命人送来的竹简!”
一名秦卒来到书房,把竹简送给白衍后,便拱手告退。
白衍打开竹简,看着上面的内容。
距离阏与之战,已经过去三日。
当初王翦抵达阏与的当日,因为担忧司马尚与李牧汇合,便率领大军,朝着井陉方向赶去。
因为白衍麾下铁骑,方才经历大战,需要休整,故而便留在阏与。
最重要的是。
王翦担忧后勤粮草,面对赵边骑,没有铁骑的情况下,粮草若是送往井陉,就十分凶险。
“赵军果然退了!”
白衍看着竹简内详细说着,王翦将军率领所部大军,在漳水河畔与王贲部曲三万大军会合,而赵军司马尚与李牧,不知何时,已经离开漳水河畔,撤回井陉关。
“井陉关!”
白衍轻声说着这个熟悉的名字,拿着竹简,缓缓起身,离开木桌,从妙龄侍女身旁走过。
来到书房内挂着的布图面前。
身着布衣的白衍,看着布图上井陉的位置。
按照之前收到的消息,井陉共有两条道路,井陉北道、井陉南道。
南道的道路艰险,沿途容易设伏的地方诸多,若是贸然路过,容易被埋伏。
而北道则地势较为平缓,适合进军,但是在出山脉的时候,依旧要面对治水河,河对岸便是一个死地。
这两路都是天险,难以攻克。
不过记忆之中,后世有个号称‘兵仙’的人,便是在北道走过治水河后,打出闻名后世的一战。
想到这里。
白衍再次拿起竹简,看向其中的内容,确定王翦将军也是走北道。
“北道!”
白衍看着地图。
因为不知道镇守在治水河对岸的是李牧,还是司马尚,故而白衍最终想了想,没有写出后世那个兵仙使用的方法,送去给王翦。
毕竟那个方法需要的条件诸多,而且重要的是,对面是赵边骑与代北军,远非后世匆匆拉出来,没有经过战马操练的大军。
那‘兵仙’的方法,实在过于凶险。
不过换过角度想想,如今他麾下的将士,不管是士气还是精锐程度,都远超那‘兵仙’麾下部曲。
虽说成功几率极低,但若是真的没有办法,在最后关头,也不代表没有机会试试。
“前提是,想办法让李牧去南道!让司马尚在北道!”
白衍看着地图,轻声嘀咕一句,随后看着地图,面露思索。
赵边骑与代北军都是李牧带出来的精锐,不管是代北军还是赵边骑,对李牧的信任与爱戴,都无人可及。
若是真有一天,要从北道过河,那李牧绝对不能在治水对岸。
“可惜在王上心中的地位不够高,否则就能知道,王上会不会启用离间计。”
白衍摇摇头,想起当初上书咸阳的竹简,里面便写有离间计。
可惜的是。
他的爵位或者地位,还是太低,若是能成为像王翦、姚贾那样的重臣,王上看到竹简,一定会恢复他。
哪怕他如今身在赵国境内。
“将军!”
柴这时候从书房外走进来。
白衍转过头,看到柴的脸色有些不好,便收起竹简。
“将军,已经大致清楚,如今阏与城内的百姓,由于连年干旱,尚有存粮者不足百一。”
柴对着白衍说道。
而他的话,让白衍都脸色一变。
白衍知道赵国百姓惨,但还是没想到惨到这样的地步,家有存粮者不足百一。
想到这个数字背后,无数百姓没有粮食,白衍心中都有些慌起来。
看来连年的干旱下,赵国百姓已经饿死不知道多少人。
想起自己的爹娘,以及外祖母,都是百姓。
想起他们的模样。
白衍闭上眼睛,努力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救一救赵国的百姓。
“将军,要不要先把那些钱财拿出来?”
柴看着白衍,轻声问道。
白衍睁开眼睛,摇了摇头。
“那些是将士的,任何情况都不准动。”
白衍说完,转身走回木桌前,再次拿过一卷没有写过的竹简,缓缓摊开,拿起笔墨撰写起来。
眼下赵国百姓这里,要面对两个困境,第一个便是没有粮食,第二个便是需要兴修水利。
白衍想上书咸阳。
虽然白衍也不知道他的竹简,管不管用。
但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战争归战争,百姓归百姓。
不过与其他名垂青史的贤臣不同,白衍在竹简之中,并没有从大公大义方面入手,而是想到王上对于天下一统的期望,从赵人骁勇、弱赵、利于一统这三个方面,上书谏言。
“什么,秦骑回援阏与!”
漳水河畔的上游,赵军营帐内,李牧一脸震惊的看着司马尚,他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不仅是李牧。
其他赵国将军此刻也全都楞在原地,眼中满是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秦骑大军怎会突然回援阏与!”
“就是,此前那秦骑还方才在漳水河畔与我军交战,难不成方才交战,那支秦骑便返回阏与?”
在一名名赵国将军的议论声中。
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何秦军的铁骑,会突然返回阏与。
没道理啊!
秦军主将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猜到武安君已经命司马尚将军率领大军,从干枯的溪河中,穿过山脉。
这绝不可能!若非他们是赵人,若非他们亲眼看到武安君下令,他们都不一定能想到那河道,更别说秦人。还在那么短的时间内。
营帐内。
听着部将的议论声,李牧眉头紧皱。
这时候,李牧的脑海里,浮现那日他亲眼见到的那个,年纪轻轻的秦将。
想起那秦将对着自己拱手的模样,李牧知道,原来那时候的他,小瞧了那秦将。
事已如此。
以王翦的稳重,秦国大军应该不久后就会抵达这里。
想到这里。
“传我命令,全军退回井陉!”
李牧转头看向一众赵国将军,开口下令道。
错失机会固然可惜,但他依旧可以依托井陉关,阻挡秦国大军。
就是王翦亲自领兵,也绝不可能从他手中,攻下井陉关。
“诺!”
“诺!!!”
听到李牧的命令,司马尚、猗坊、惠普等一众赵将,纷纷拱手领命,随后转身离去。
........
四月下旬。
炎热的天气下,明明是耕种之时,然而田地内耕种的百姓,却要面对无地可耕的情况。
土地干裂,无水养田,不知多少百姓,想到家中的老小,满是枯黄的手,一边不住的擦拭那急的掉泪的眼角,一边依旧不断在田里刨沙挖土。
阏与城内。
身穿布衣的白衍,在府邸之中,跪坐在书房内,看着竹简。
一名妙龄女子端着茶水,来到白衍身旁,给白衍倒上一壶茶。
在白衍面前,三盘野果安静的放在木桌上。
“将军!王翦将军命人送来的竹简!”
一名秦卒来到书房,把竹简送给白衍后,便拱手告退。
白衍打开竹简,看着上面的内容。
距离阏与之战,已经过去三日。
当初王翦抵达阏与的当日,因为担忧司马尚与李牧汇合,便率领大军,朝着井陉方向赶去。
因为白衍麾下铁骑,方才经历大战,需要休整,故而便留在阏与。
最重要的是。
王翦担忧后勤粮草,面对赵边骑,没有铁骑的情况下,粮草若是送往井陉,就十分凶险。
“赵军果然退了!”
白衍看着竹简内详细说着,王翦将军率领所部大军,在漳水河畔与王贲部曲三万大军会合,而赵军司马尚与李牧,不知何时,已经离开漳水河畔,撤回井陉关。
“井陉关!”
白衍轻声说着这个熟悉的名字,拿着竹简,缓缓起身,离开木桌,从妙龄侍女身旁走过。
来到书房内挂着的布图面前。
身着布衣的白衍,看着布图上井陉的位置。
按照之前收到的消息,井陉共有两条道路,井陉北道、井陉南道。
南道的道路艰险,沿途容易设伏的地方诸多,若是贸然路过,容易被埋伏。
而北道则地势较为平缓,适合进军,但是在出山脉的时候,依旧要面对治水河,河对岸便是一个死地。
这两路都是天险,难以攻克。
不过记忆之中,后世有个号称‘兵仙’的人,便是在北道走过治水河后,打出闻名后世的一战。
想到这里。
白衍再次拿起竹简,看向其中的内容,确定王翦将军也是走北道。
“北道!”
白衍看着地图。
因为不知道镇守在治水河对岸的是李牧,还是司马尚,故而白衍最终想了想,没有写出后世那个兵仙使用的方法,送去给王翦。
毕竟那个方法需要的条件诸多,而且重要的是,对面是赵边骑与代北军,远非后世匆匆拉出来,没有经过战马操练的大军。
那‘兵仙’的方法,实在过于凶险。
不过换过角度想想,如今他麾下的将士,不管是士气还是精锐程度,都远超那‘兵仙’麾下部曲。
虽说成功几率极低,但若是真的没有办法,在最后关头,也不代表没有机会试试。
“前提是,想办法让李牧去南道!让司马尚在北道!”
白衍看着地图,轻声嘀咕一句,随后看着地图,面露思索。
赵边骑与代北军都是李牧带出来的精锐,不管是代北军还是赵边骑,对李牧的信任与爱戴,都无人可及。
若是真有一天,要从北道过河,那李牧绝对不能在治水对岸。
“可惜在王上心中的地位不够高,否则就能知道,王上会不会启用离间计。”
白衍摇摇头,想起当初上书咸阳的竹简,里面便写有离间计。
可惜的是。
他的爵位或者地位,还是太低,若是能成为像王翦、姚贾那样的重臣,王上看到竹简,一定会恢复他。
哪怕他如今身在赵国境内。
“将军!”
柴这时候从书房外走进来。
白衍转过头,看到柴的脸色有些不好,便收起竹简。
“将军,已经大致清楚,如今阏与城内的百姓,由于连年干旱,尚有存粮者不足百一。”
柴对着白衍说道。
而他的话,让白衍都脸色一变。
白衍知道赵国百姓惨,但还是没想到惨到这样的地步,家有存粮者不足百一。
想到这个数字背后,无数百姓没有粮食,白衍心中都有些慌起来。
看来连年的干旱下,赵国百姓已经饿死不知道多少人。
想起自己的爹娘,以及外祖母,都是百姓。
想起他们的模样。
白衍闭上眼睛,努力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救一救赵国的百姓。
“将军,要不要先把那些钱财拿出来?”
柴看着白衍,轻声问道。
白衍睁开眼睛,摇了摇头。
“那些是将士的,任何情况都不准动。”
白衍说完,转身走回木桌前,再次拿过一卷没有写过的竹简,缓缓摊开,拿起笔墨撰写起来。
眼下赵国百姓这里,要面对两个困境,第一个便是没有粮食,第二个便是需要兴修水利。
白衍想上书咸阳。
虽然白衍也不知道他的竹简,管不管用。
但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战争归战争,百姓归百姓。
不过与其他名垂青史的贤臣不同,白衍在竹简之中,并没有从大公大义方面入手,而是想到王上对于天下一统的期望,从赵人骁勇、弱赵、利于一统这三个方面,上书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