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害他者 > 不存在的稻草

不存在的稻草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63、

    陆识忍不是小姨妈的儿子?怎么会!

    弃婴的说法又是怎么一回事?

    年轻人沉不住气,站在大街上就要问明白其中缘故。

    “——你们难道还有旁的事么。”

    尽管说的是“你们”,陈父的眼神始终停留在他的独子身上。

    “没有了,爸爸。”陈凌谨慎地斟酌其意,不再莽撞发问。

    “那就回去再讲。我车上东西多,不大方便,你们另叫辆车跟上。”陈父满腹狐疑,仔细打量陈凌,见他目光清澈竟不躲闪,抬手示意司机开车,阖上车窗前不禁意味深长地慨叹:

    “你的胆子,这几年是越来越大了。”

    陈凌莫名其妙,想起先前答应姆妈的话,忍下郁闷和不快,低声应下无端的指责。

    他自然不晓得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惹爸爸不满,不过即便什么都不做、爸爸总能挑出几处毛病。

    黑汽车鸣笛两声,平稳地驶离此处。它曾停靠的马路上剩下一滩漆黑黏腻的焦油。

    “陆识忍,你宽心罢。爸爸也许是说着玩。他、他是……我们现回家?”陈凌还旧去牵少年的手。尽管被父亲这么一打岔,他早已忘记了方才牵手的理由。

    “……”陆识忍脑海里思绪万千,见有人靠近,下意识侧身避开。

    两人俱是一愣。

    谁都想说些什么,嘴唇反复启合,最后谁也没有说出一个字。

    陈凌讪讪地把手收回去。

    他们误以为留给彼此的时间还多得很。

    至少、至少要到中秋后。

    这是陈凌今年第二次进父亲的书房。

    一进门,宽硕古朴的四折屏风横亘于眼前,地上刚扫了水,凉嗖嗖的风顺着大开的三角楞格窗穿堂而过。四角各一的珐琅五彩香炉中青雾袅袅,沉香显然是刚点上的,气味还淡薄。

    他的视线从头顶暗刻“光绪八年陈氏玉宅”籀文的横梁逐渐下移,最终停在右侧孔子画像前的草蒲团上。那是他的“老相识”了。

    父亲的书房在陈凌以往的回忆里一向是阴暗沉闷的;可有人相伴,今天他头一次发觉这里只是一间相当宽敞雅致的普通书房。

    他有什么好怕的!

    陈凌堵在胸口的郁气与紧张倏地散去泰半,不由微笑,轻拽身边表弟的衣袖,附耳安慰对方:

    “爸爸定是被姆妈拦下了,哼哼,纵然爸爸今天生气,见过姆妈就好很多。”

    “嗯。姨妈很高兴。”陆识忍没有把内心的忧虑告诉陈凌,装作一副惬意疏淡的模样背手站着。

    不多时,陈齐知就到了,他身后跟着陈太太。

    “……真是的,有什么事?你怎么又闷着不跟我讲?”陈太太看见小辈们,赶紧咽下堆到嘴边的娇嗔,“嗳,陈凌、识忍,你们早上去哪里了?”

    陈凌心里咯噔一下,摇摇头,没敢说话。

    “你问他?哼,你的好儿子,他还能去哪里,总是鬼混——”陈父很不高兴,把下人们都支派出去后,一个人在书房里踱步沉吟,“我想不到会是这样!真是见鬼了不成?”

    “哎唷,你好好讲嘛,到底什么事?拉着脸,把小囡们吓得鹌鹑一样仔。”陈太太见丈夫回家,一下子有了主心骨,眉眼神态十二分的轻松,喜洋洋地盘算一家人今晚去哪里吃饭更好。

    陈父不作声,大步走过来盯着陈凌的眼睛看,愈看愈皱眉。做父亲的常常没有做母亲的细心,他在教育子女的义务方面更缺乏耐心,总之心里不惬意了就先骂儿子两句:

    “陈凌,你倒是比我想得要‘春风得意’阿。脸比元宵时大胖了。”

    陈凌不敢顶撞他,也不后退,就这么站在爸爸和表弟中间,手指间或拽扯长衫两侧的竹叶绣纹。

    陈父冷笑连连,预想劈头盖脸把儿子骂一顿:先从他懒散少规矩的体态说起,转而讲他与父亲回话时不亲近、不恭敬的态度,最后扬起右手——

    屋外阴云密布,惨淡的光线经玻璃过滤剩不下什么。

    陈凌心头一动,瞥看陆识忍一眼。他差点儿就拉着对方跑出去了,因为实在不想在混账表弟面前受爸爸的罚。

    “哎齐知!你——”陈太太再怎么迟钝,也嗅出丈夫今日很不对劲,温柔和气地打圆场,“你做甚么呀!陈凌胖了就胖了嘛,他还很瘦的,我就怕他吃多少都不长呢。”

    经太太一提醒,陈父突然缓和了脸色;他想起盘踞在心头的“大事”,呼出一口气,“六月月底我寄了一封信家来,陈凌,你把它扔到哪里去了?说话!”

    “……”陈凌一头雾水,见姆妈朝自己使眼色,不甘心地先认错道:“爸爸,我大概是疏忽了。我、我想不起是哪封信。”

    香炉底部填塞的霜炭烧得过旺,短短十几分钟,沉香的气息弥漫四散,灰白而缥缈的烟雾压得陈凌脊骨一点点下弯、渐渐喘不过气。

    他心想:这间书房果然不大,是他过于自以为是。

    “你想不起?那么厚一封信,我特意写了条子吩咐你——”陈父按捺怒火,很失望地在陈凌肩头剐了一眼,“我怕上沪的邮局出差错,抽出两张存单留在手里,叫你一定转达他——”

    陆识忍垂眸注视陈凌紧绷的手腕曲线与失去血色的指甲,满腹关心和怜惜,再抬头时讶然发现一道复杂的目光盯着自己瞧了很久。

    “姨夫,怎么了?”

    被叫姨夫的人闷闷不乐,额头浮现四道皱纹:“我的那封信,你没有收到?”

    “……什么信?”他的手装作不经意地擦过陈凌的手,阻止其继续攥握以致伤及手心肉。

    陈齐知不敢置信地在两个年轻人的脸上来回扫视,疑惑为惊怪所取代,“难道、这么说,你们压根没有见到我的信?那么厚的、你姆妈从英吉利寄来的一封信?”

    此话一出,众人各生心思。

    “哈,原来如此!竟然是这样!”陈齐知嘴角噙着一抹冷笑,独自背手往左侧的书架走,“果然是丢了——我竟以为你们都晓得,便没有再在信里讲——”也不算晚。

    秋风簌簌,一片黄绿色的玉兰枯叶跃过门槛服帖地横躺在陈凌脚边。

    他迷茫地听爸爸回忆那封信的内容,不知不觉心头大恸,好像被谁狠狠推了一把。

    姆妈,我……陆识忍他……

    陈凌试图寻求母亲的安慰,然而从陈太太强作镇定的面孔上得不到任何慰藉。他突然想起舅舅的讽刺,犹豫徘徊之际眼前跳出一个荒唐的念头——

    他和陆识忍或许的确不存在血缘联系。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

    陈凌及时遏止了想法,不禁羞愧难当,眼皮火燎般又热又涩。他真是实打实的混账东西!

    “……信的内容差不离就是这些。唉,不像话,真是糊涂。至于信里提到的两张银行存单,现还在上沪。我以为你是路上耽搁了,也曾奇怪怎么不来我的住所取。”

    陈父讲得口干气短,倒了一杯温茶握在手里,淡漠地总结道:

    “现在晓得是邮局的问题。他们罢工终究危害社会的平顺。那么,陆、识、忍,你现就去收拾行李罢。中秋的船票虽难买,我或可帮你买一张来。你去上沪找渚庆、你该认得他的,他会把钱给你。分文不少。”

    陈太太听到这里总算忍不住轻呼一声,蹙眉责怪丈夫:“齐知!你在讲什么呢?即便妹妹是这样写的,还有诸多疑点,就说那个贫济院——”

    “姨夫的意思我明白了。请问您那封信是什么时候寄出的?”陆识忍乍闻自己“曲折”的身世,犹如踩在棉花上、山雾中、泥潭里,望不见光明清晰的出路。

    他不得不怀疑消息的真实性,更不敢往所谓的真相上作进一步的阐发与联想。

    如果是真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双亲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远渡重洋再不回来,他幼少时与家中老仆的一切龃龉争执,连同日日祈盼的赴英团聚……

    一切皆是他一个人编排的独角戏。

    呵,太荒谬了。

    “六月廿五寄出的,相差不出半天。信的下落么,陈凌,你带他去邮局问问,保不齐还在那里——两边一对照,就晓得我从不在这上面撒谎。你的信,我当时以为你是家中小辈,才拆了看——如有冒犯,陆小子你在我家白待这么些天,也足够相抵了罢?”

    陈太太正咬唇出神,一听急忙摆手,“不、不,识忍你不要听你姨夫乱讲。他为人是抠搜了些,哪有这样抵来抵去的说法呀!齐知,你定然累了,晚饭我们就在家简单吃些小菜好吗?”

    不曾想,一向体贴太太的陈先生此次态度尤为坚决,一定要求陆识忍在中秋前离开吴城。

    他的态度和理由不乏破绽,可惜在场三人或急、或惘、或是一种蛰伏十几年的猜测即将落地的愤懑痛苦,竟没有人抓着“区区细节”同陈父进一步纠缠。

    陈凌看陆识忍心情不好,自己抓耳挠腮想不出什么温馨可亲的话,又兼彼此的亲戚关系稍有变化,迷惘困惑至极,索性坐车去邮局找周师傅问。

    他不问还罢,一问,心中好似酱醋油盐翻倒在一个碟子里——乱成一团。

    原来都是我的错,是我害了他。

    若不是我急着看拂方的信、匆匆抹黑进屋,或者我晓得收信时再对着油灯确认一遍……

    一切皆成定局。

    我一辈子待在吴城做个逍遥少爷,父母健在,家产万亩,一封信于我何损益?

    可是却害了陆识忍。他的父母、他的家庭,他将来的学业,全化作昨日泡影。

    今天是八月十二,短短三天,陆识忍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前往英吉利的轮船。

    陈凌以为爸爸是因为顾虑小姨妈信中的时限,才催陆识忍离开,想至此,他勉强抓住最后一根不存在的稻草,吩咐车夫改道去轮船交通局。

    陈齐知推说腰痛头疼,支开了太太和其余下人,躺在床上回顾反省今日的作为。

    唉,他的语气不免板硬。万一教那个小囡起疑心就很不妙……

    回吴城之前,陈父收到了仆人渚庆加急送来的消息。他看完大为震惊:

    渚庆于七月初抵达衡安,广泛搜访当年陆氏夫妇抱养孩子的贫济院的地址,屡屡碰壁,辗转多家才终于见到了曾任该贫济院院长一职的负责人的小儿子,询问无果。

    渚庆不肯放弃,继续寻访调查,又与前院长出嫁至外地的长女联系上,数次波折总算找到了贫济院xx年全年的收养记录。陆则的名姓赫然纸上。

    按说找到这一步即可,但就在渚庆打算返程回沪时,又有一个新发现——他找到了该年正月衡安当地的报纸,在第八页的一个极小的角落里刊登有一则社会文章。

    [街头流浪底父子——记一次偶遇-撰者:王家不肖孙]

    [7日是大雪天,我看见一个年轻底外地人瑟缩在城墙边……他说他原是江南吴城人,家道中落,流寓至衡安……他的怀里有一个新生儿,红扑扑底小脸快要冻僵了。]

    [我可怜他们父子,愿意提供一晚底住宿,可他终于消失在风雪中……他说他要把孩子送到嘉平路上底贫济院去,“总不能教他跟我一样做陈家底流浪种”。我说我一定记得他姓陈。他却笑了……诸君,我们这样底社会……]

    “齐知,你阿起得来?”陈太太不放心,走到半路跑回来问丈夫的病情。

    陈齐知轻笑着说不碍事,待太太转身,复又陷入焦虑:

    陆识忍不是他儿子的表弟,这是真的;陆识忍是陈凌的亲堂弟,这也很可能是真的。

    他爸爸、也就是陈凌的爷爷曾同家生婢女育有一个男孩,后来这个男孩为他病死的母亲抱不平,远走他乡。恐怕最后就落脚在衡安。

    他竟也有了血脉!他也配?!

    更可恶的是,陈家这份家业虽经过陈齐知多年经营,按去世多年的陈老太爷的遗嘱,假如陆识忍发现了秘密,断会索要属于他的那一份……

    晦气!

    太晦气!

    我是昏头了,怎么会请“他”的儿子到我家来住!

    表弟变堂弟……简直天下第一荒诞滑稽事。

    而他绝不会让本该属于他的儿子的东西被旁人分得一点半点。

    他是陈凌的父亲,为人父者天生要保护儿子将来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