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四回 为玉珊铺路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写《心经》需要凝神静气,尽管苏玉珊很担忧,但她并未跟儿子多说什么,不希望给他太大的压力。
幸得永璜年纪小,太后的态度虽令他失望,但他可以很快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外界干扰,目光注视着笔尖,专心书写。
待他搁笔后,高琇雯近前细观,点头笑赞,
“大阿哥的字独有其韵,雅正中蕴着一丝飘逸之感,想必是受了纯妃妹妹的影响,他年纪尚幼,笔力稍有不足,但已初见筋骨,倘若勤练钻研,兴许能自成一派。”
高琇雯这话不假,永璜写的虽是楷书,却又与正统楷书有所区别,皆是受了他母亲的影响。
亲眼目睹永璜写出《心经》,太后大受震撼,可回想自个儿方才所说的那些话,她又觉很没面子,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表态,高琇雯自嘲一笑,
“看来咱们都低估了大阿哥呢!七八岁孩童能写出这一手好字,着实不易,大阿哥肯定下了不少苦功夫。永珹,你可得跟大阿哥多学学书法。”
永珹颔首应道:“儿臣谨记额娘教诲,定会以大阿哥为榜样。”
苏玉珊又岂会瞧不出来,高琇雯明着是在帮永璜说话,实则是在给太后找台阶,意在表明,大伙儿都走了眼,太后会低估再正常不过。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太后不再窘迫,面上有了笑颜,“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象得到,这字是出自七岁孩童之手呢?真是个好孩子,是祖母误会你了。”
为表歉意,太后特地吩咐身边的宫女,“将哀家时常把玩的白玉兔镇尺拿来,赏与大阿哥。”
当宫人拿出镇尺,交与太后时,太后摩挲着白玉兔,感慨丛生,
“这镇尺乃是先帝所赏,哀家保存至今,如今你皇玛法不在了,就让这镇尺陪着你,如同你皇玛法还在你身边一般,激励着你继续努力,戒骄戒躁。”
提及皇玛法,永璜悲从中来,十分怀念与皇玛法相处的那段时日。
此刻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再懊恼,挺直了脊背。即使太后不喜欢他,他也不会记恨,恭恭敬敬的接受了那方镇尺。
苏玉珊心道:幸得容瑜才四岁,不到六岁无需送礼,若是女儿也送了,指不定太后又会说什么伤人心的话。
玉珊统共也就参加了两回寿宴,每一次都出状况。她自己受委屈无甚所谓,但孩子受屈,她实在不能忍受,只觉孩子的一份真心付诸流水,心疼不已。
然而太后已然低头改口,还给了赏赐,她不好再计较,只要永璜能得到认可,不再被质疑就好。
当着众人的面儿,弘历不能再追究母亲的责任,后来寿宴结束后,他打算到后殿去为永璜讨个公道,却被苏玉珊给拦住了。
只因苏玉珊很清楚,这件事是太后无理在先,经此一事,她对永璜会有一份愧意,倘若弘历再拿此事去质问,那么太后便会生出抵触的情绪,继而更加厌恶永璜。
权衡利弊后,她不希望弘历再追究,就此作罢。
她的顾虑不无道理,最终弘历听从了她的意思,没再去找太后。
宴罢弘历还有许多政务需处理,不得空陪她,嘱咐她先回景仁宫。
晚间就寝时,弘历来了景仁宫,问她永璜是什么反应,可有异常。
苏玉珊也在暗中观察着儿子的动向,“没什么异常,今日他不必去上书房,下午自个儿在房中背了一个时辰的书,而后又陪容瑜玩耍。我瞧他面上有笑容,应该没为此事影响心情。”
弘历也是从少年时期过来的,他晓得少年人的自尊心极强,大人无意的一句话很可能会烙印在孩子心底。
他担心今日之事会改变永璜的心境,是以格外关注永璜的反应。
好在玉珊说没事,他才稍稍放心。
提及此事,苏玉珊怅叹道:“原本我还想着,要不要为了你而尝试着主动讨好太后,但看今日这情形,我是没那个勇气了。”
她有这份心,弘历很是感念,然而很多事并非想象得那般容易,
“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真心去感化,心怀成见之人,对她再好也于事无补,你不必为我而委屈自己。”
既然弘历都说没必要,那她干脆放弃这个念头,顺其自然吧!
元旦过后,弘历正式改年号为乾隆,公元一七三六年,是为乾隆元年。
这日午后,养心殿内,和亲王弘昼前来求见,进殿便见他皇兄英眉紧蹙,似是不大高兴。
落座之后,弘昼笑问了句,“皇上何故烦扰?若是方便,大可说与臣弟知晓,臣弟为您排忧解难。”
此事算不得什么秘密,弘历也就没瞒着,“苏鸣凤时任礼部郎中,朕打算将他调至户部,可那几个老臣却说苏鸣凤并无经验,不适合担任户部侍郎一职。”
原是为了苏氏的娘家人,弘昼心下了然,他在皇兄面前向来不避忌,直言不讳,
“皇上,平心而论,如若苏鸣凤不是纯妃娘娘的兄长,单凭他的履历,确实不足以担任户部侍郎一职。
毕竟他才二十七岁,又是汉人出身,让他担任从二品的大员,其他朝臣必然不服气,再者说,六部之中,户部尤为重要,多少人都盯着这块肥肉,又岂肯拱手于人?”
说起此事,弘历义愤填膺,“户部掌管家国财政,关系到国计民生,当需务实,到了他们眼中却成了可以捞油水的肥差,何其可悲!”
不论皇兄他是否承认,这都是事实,
“弊政的确应当改革,皇上您安排苏鸣凤到户部,大约就是这个目的,但直接让他做户部侍郎,那些个老臣们肯定难以接受。依臣弟之见,不若让他先去户部做个笔帖式。”
“他在礼部本是五品官,到了户部做七品官,岂不大材小用?”
因着玉珊的关系,弘历确实对苏鸣凤颇为照顾,但若他本人无能,弘历也不会拿家国大事做赌。
弘历暗自观察了几年,发觉苏鸣凤此人知进退,务实处,颇有才干,并非心浮气躁之人,这才打算将其调至户部,担任要职。
怎奈那几位老臣从中阻挠,气煞人也!
写《心经》需要凝神静气,尽管苏玉珊很担忧,但她并未跟儿子多说什么,不希望给他太大的压力。
幸得永璜年纪小,太后的态度虽令他失望,但他可以很快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外界干扰,目光注视着笔尖,专心书写。
待他搁笔后,高琇雯近前细观,点头笑赞,
“大阿哥的字独有其韵,雅正中蕴着一丝飘逸之感,想必是受了纯妃妹妹的影响,他年纪尚幼,笔力稍有不足,但已初见筋骨,倘若勤练钻研,兴许能自成一派。”
高琇雯这话不假,永璜写的虽是楷书,却又与正统楷书有所区别,皆是受了他母亲的影响。
亲眼目睹永璜写出《心经》,太后大受震撼,可回想自个儿方才所说的那些话,她又觉很没面子,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表态,高琇雯自嘲一笑,
“看来咱们都低估了大阿哥呢!七八岁孩童能写出这一手好字,着实不易,大阿哥肯定下了不少苦功夫。永珹,你可得跟大阿哥多学学书法。”
永珹颔首应道:“儿臣谨记额娘教诲,定会以大阿哥为榜样。”
苏玉珊又岂会瞧不出来,高琇雯明着是在帮永璜说话,实则是在给太后找台阶,意在表明,大伙儿都走了眼,太后会低估再正常不过。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太后不再窘迫,面上有了笑颜,“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象得到,这字是出自七岁孩童之手呢?真是个好孩子,是祖母误会你了。”
为表歉意,太后特地吩咐身边的宫女,“将哀家时常把玩的白玉兔镇尺拿来,赏与大阿哥。”
当宫人拿出镇尺,交与太后时,太后摩挲着白玉兔,感慨丛生,
“这镇尺乃是先帝所赏,哀家保存至今,如今你皇玛法不在了,就让这镇尺陪着你,如同你皇玛法还在你身边一般,激励着你继续努力,戒骄戒躁。”
提及皇玛法,永璜悲从中来,十分怀念与皇玛法相处的那段时日。
此刻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再懊恼,挺直了脊背。即使太后不喜欢他,他也不会记恨,恭恭敬敬的接受了那方镇尺。
苏玉珊心道:幸得容瑜才四岁,不到六岁无需送礼,若是女儿也送了,指不定太后又会说什么伤人心的话。
玉珊统共也就参加了两回寿宴,每一次都出状况。她自己受委屈无甚所谓,但孩子受屈,她实在不能忍受,只觉孩子的一份真心付诸流水,心疼不已。
然而太后已然低头改口,还给了赏赐,她不好再计较,只要永璜能得到认可,不再被质疑就好。
当着众人的面儿,弘历不能再追究母亲的责任,后来寿宴结束后,他打算到后殿去为永璜讨个公道,却被苏玉珊给拦住了。
只因苏玉珊很清楚,这件事是太后无理在先,经此一事,她对永璜会有一份愧意,倘若弘历再拿此事去质问,那么太后便会生出抵触的情绪,继而更加厌恶永璜。
权衡利弊后,她不希望弘历再追究,就此作罢。
她的顾虑不无道理,最终弘历听从了她的意思,没再去找太后。
宴罢弘历还有许多政务需处理,不得空陪她,嘱咐她先回景仁宫。
晚间就寝时,弘历来了景仁宫,问她永璜是什么反应,可有异常。
苏玉珊也在暗中观察着儿子的动向,“没什么异常,今日他不必去上书房,下午自个儿在房中背了一个时辰的书,而后又陪容瑜玩耍。我瞧他面上有笑容,应该没为此事影响心情。”
弘历也是从少年时期过来的,他晓得少年人的自尊心极强,大人无意的一句话很可能会烙印在孩子心底。
他担心今日之事会改变永璜的心境,是以格外关注永璜的反应。
好在玉珊说没事,他才稍稍放心。
提及此事,苏玉珊怅叹道:“原本我还想着,要不要为了你而尝试着主动讨好太后,但看今日这情形,我是没那个勇气了。”
她有这份心,弘历很是感念,然而很多事并非想象得那般容易,
“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真心去感化,心怀成见之人,对她再好也于事无补,你不必为我而委屈自己。”
既然弘历都说没必要,那她干脆放弃这个念头,顺其自然吧!
元旦过后,弘历正式改年号为乾隆,公元一七三六年,是为乾隆元年。
这日午后,养心殿内,和亲王弘昼前来求见,进殿便见他皇兄英眉紧蹙,似是不大高兴。
落座之后,弘昼笑问了句,“皇上何故烦扰?若是方便,大可说与臣弟知晓,臣弟为您排忧解难。”
此事算不得什么秘密,弘历也就没瞒着,“苏鸣凤时任礼部郎中,朕打算将他调至户部,可那几个老臣却说苏鸣凤并无经验,不适合担任户部侍郎一职。”
原是为了苏氏的娘家人,弘昼心下了然,他在皇兄面前向来不避忌,直言不讳,
“皇上,平心而论,如若苏鸣凤不是纯妃娘娘的兄长,单凭他的履历,确实不足以担任户部侍郎一职。
毕竟他才二十七岁,又是汉人出身,让他担任从二品的大员,其他朝臣必然不服气,再者说,六部之中,户部尤为重要,多少人都盯着这块肥肉,又岂肯拱手于人?”
说起此事,弘历义愤填膺,“户部掌管家国财政,关系到国计民生,当需务实,到了他们眼中却成了可以捞油水的肥差,何其可悲!”
不论皇兄他是否承认,这都是事实,
“弊政的确应当改革,皇上您安排苏鸣凤到户部,大约就是这个目的,但直接让他做户部侍郎,那些个老臣们肯定难以接受。依臣弟之见,不若让他先去户部做个笔帖式。”
“他在礼部本是五品官,到了户部做七品官,岂不大材小用?”
因着玉珊的关系,弘历确实对苏鸣凤颇为照顾,但若他本人无能,弘历也不会拿家国大事做赌。
弘历暗自观察了几年,发觉苏鸣凤此人知进退,务实处,颇有才干,并非心浮气躁之人,这才打算将其调至户部,担任要职。
怎奈那几位老臣从中阻挠,气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