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蓟镇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乌云渐渐散去,一轮橘红的太阳高悬于空中,向着四面八方播撒着灿烂的阳光,多尔衮登上一座烽火台,微微仰起头,眯着双眼看了看天空中那轮几日不见的红日,取出望远镜,顺着如同涟漪一般一层层荡漾开来的金色阳光,看向远处草原上渐渐渐渐笼罩在阳光中的大熙军营地。
放眼看去,连绵的素白色帐篷和蒙古包铺满了辽阔无垠的草原,仿佛无边无际一般,一眼看不到头、难窥其全貌,大营外数不清的牛羊战马在悠闲的啃食着青草,偶尔有一群群牧民慢悠悠的骑马巡视而过,看上去无比的松懈,毫无戒备之心。
但多尔衮清楚,这一切都是假象,大熙军的骑兵就隐藏在那座无边无际的大营深处,若是清军被他们松懈的模样欺骗,以为这座大营是个不设防的破屋,冲出去试图悄悄踹上一脚,立马就会被营中涌出的大熙军骑兵暴揍一顿。
占据着骑兵的机动优势,便占据着战场主动性,有太多的战术可以选择,只是以前占据这个优势的是清军,而如今却成了大熙军。
济尔哈朗战败身死,镶蓝旗的马甲和蒙八旗的骑兵逃回关内的不足四千人,而东蒙古诸部除了最早投奔大清、和大清捆绑最深的科尔沁部,还有一些零散的小部落之外,也大多叛附的大熙。
而科尔沁部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大熙的那位无牙帅如今不在蓟镇之外,便是亲自领军往东去扫荡科尔沁部了,科尔沁部本就势弱,又一分为二,一部被困在开原,一部在辽河套流窜,如何能抵挡得住大熙的攻势?恐怕要不了多久,大清朝廷就能收到科尔沁内乱、亲清的当朝皇太后布木布泰的父汗布和父子人头落地的消息了。
多尔衮长长叹了口气,继续用望远镜扫视着远处的大营,大熙军的骑兵军团主力往东而去,不代表蓟镇边墙外就毫无压力了,东蒙古诸部叛附大熙,加上漠北三部,不算大熙自家兵马都有了十几万骑兵之众,这十几万蒙古骑兵,很显然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蓟镇边墙外和清军大眼瞪小眼。
实际上也是如此,这些蒙古骑兵这段时间都在不停尝试着攻击边墙,他们手里没有重炮,用的都是老办法,或者扛着木梯推着盾车大举攻击几处关口,或者派出勇士用勾索潜入长城、暗杀烽火台值守的清军,然后再引军从此段长城大举进攻,或者干脆趁夜悄悄挖墙,试图挖出一个缺口突入边墙之内。
至于小股部队潜渡长城,在蓟镇内横冲直撞,截杀清军辎重、袭击清军兵站营寨之事,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蒙古人表现出比以往清军领着他们入关抢掠之时更为积极的姿态,甚至有些悍不畏死的味道,数次差点突破蓟镇边墙,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在新的东家面前好好露个脸、多讨些赏钱。
又或许,是因为他们崇信的佛爷在看着他们,信仰的力量鼓舞着他们拼死作战,日后往生西天极乐,也能搏一个罗汉的果位。
多尔衮将视线投向营帐外的一座土台,台子上挂着的经幡经旗迎风飘扬,如同一道道鲜艳的彩虹一般,这些日子,黄教的那位五世达赖每天固定时间便会在那座土台上诵经唱佛、做法祈祷,他带来的那几百个喇嘛也是日日诵经不停。
蒙古人,特别是东蒙古诸部,没有几个不信奉黄教的,大清起家之时学的是蒙古,自然也有不少兵将笃信黄教,黄教的宗教领袖、在世的人间活佛站在大熙那一边,日日为他们唱佛祈祷,那些信徒会如何感想,可想而知。
“王爷!快看那边!”身旁一名戈什哈忽然伸手一指,多尔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一支赤红长龙一般的队伍远远行来,汇入那片连绵的营帐之中,多尔衮不由的轻声自言自语道:“武乡贼的步兵.....来了啊!”
多尔衮手里没什么可用的兵马,满八旗要防御柳条边,能够挤出来的精锐大多给了多铎,他手上只有几千甲兵可以使唤,加上镶蓝旗和蒙八旗的败兵,也不过一万余人,四处救火已是捉襟见肘。
如今边墙和蓟镇防御的兵马,大多是临时抓捕征募的城民村民,用刀子押着他们守城和守卫长城边墙都吃力,若不是蓟镇的防御固若金汤,恐怕早就被攻破无数次了。
当年戚继光坐镇蓟镇,在此大兴土木,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修筑起两千余里能够跑马布兵、顶阔砖固的双边边墙,又铸造了数以千计首尾相连的敌台和烽火台,随着蜿蜒曲折的地势,蜿蜒起伏,高低相间,参差错落。
除此之外,戚继光还重新营建了三屯营城、遵化城等二线城池堡塞,用作明军的囤兵之地和蓟镇的防御中心,与长城边墙互相配合,形成纵深防御体系。
只是这一套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在清军入寇之时几乎完全没有发挥作用,清军在蓟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到如今反倒又成了清军用来抵御大熙的防线。
当年戚继光在蓟镇大兴土木,是为了抵御蒙古人,而如今清军驻守蓟镇,大半也是为了防备依附大熙的蒙古人,实在是一种可笑的巧合。
但戚继光修筑蓟镇防线的时候,可没有考虑过红夷大炮的情况,而大熙军不仅有红夷重炮,还有臼炮,还有火箭弹,还有各式各样新奇古怪且威力巨大的火器。
“步兵到了,炮队恐怕不久之后也要到了吧?”多尔衮自言自语着,心情极度的沉重,作为依托的长城和城墙被火炮轰垮,他手里那些新抓的壮丁必然会一哄而散,绝不会有一个人会为大清死战到底的。
就在此时,一名将领飞快地奔上烽火台来,递上一封军情,多尔衮拆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将那军情交给身边一名戈什哈:“速速送去京师给礼亲王,阿济格叛变,盛京城丢了,让他马上收拢兵马、收拾东西准备出关!”
那名戈什哈领命而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多尔衮心中默念道:“出关?出关又能如何?一切都完了啊......该想想日后的打算了!”
乌云渐渐散去,一轮橘红的太阳高悬于空中,向着四面八方播撒着灿烂的阳光,多尔衮登上一座烽火台,微微仰起头,眯着双眼看了看天空中那轮几日不见的红日,取出望远镜,顺着如同涟漪一般一层层荡漾开来的金色阳光,看向远处草原上渐渐渐渐笼罩在阳光中的大熙军营地。
放眼看去,连绵的素白色帐篷和蒙古包铺满了辽阔无垠的草原,仿佛无边无际一般,一眼看不到头、难窥其全貌,大营外数不清的牛羊战马在悠闲的啃食着青草,偶尔有一群群牧民慢悠悠的骑马巡视而过,看上去无比的松懈,毫无戒备之心。
但多尔衮清楚,这一切都是假象,大熙军的骑兵就隐藏在那座无边无际的大营深处,若是清军被他们松懈的模样欺骗,以为这座大营是个不设防的破屋,冲出去试图悄悄踹上一脚,立马就会被营中涌出的大熙军骑兵暴揍一顿。
占据着骑兵的机动优势,便占据着战场主动性,有太多的战术可以选择,只是以前占据这个优势的是清军,而如今却成了大熙军。
济尔哈朗战败身死,镶蓝旗的马甲和蒙八旗的骑兵逃回关内的不足四千人,而东蒙古诸部除了最早投奔大清、和大清捆绑最深的科尔沁部,还有一些零散的小部落之外,也大多叛附的大熙。
而科尔沁部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大熙的那位无牙帅如今不在蓟镇之外,便是亲自领军往东去扫荡科尔沁部了,科尔沁部本就势弱,又一分为二,一部被困在开原,一部在辽河套流窜,如何能抵挡得住大熙的攻势?恐怕要不了多久,大清朝廷就能收到科尔沁内乱、亲清的当朝皇太后布木布泰的父汗布和父子人头落地的消息了。
多尔衮长长叹了口气,继续用望远镜扫视着远处的大营,大熙军的骑兵军团主力往东而去,不代表蓟镇边墙外就毫无压力了,东蒙古诸部叛附大熙,加上漠北三部,不算大熙自家兵马都有了十几万骑兵之众,这十几万蒙古骑兵,很显然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蓟镇边墙外和清军大眼瞪小眼。
实际上也是如此,这些蒙古骑兵这段时间都在不停尝试着攻击边墙,他们手里没有重炮,用的都是老办法,或者扛着木梯推着盾车大举攻击几处关口,或者派出勇士用勾索潜入长城、暗杀烽火台值守的清军,然后再引军从此段长城大举进攻,或者干脆趁夜悄悄挖墙,试图挖出一个缺口突入边墙之内。
至于小股部队潜渡长城,在蓟镇内横冲直撞,截杀清军辎重、袭击清军兵站营寨之事,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蒙古人表现出比以往清军领着他们入关抢掠之时更为积极的姿态,甚至有些悍不畏死的味道,数次差点突破蓟镇边墙,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在新的东家面前好好露个脸、多讨些赏钱。
又或许,是因为他们崇信的佛爷在看着他们,信仰的力量鼓舞着他们拼死作战,日后往生西天极乐,也能搏一个罗汉的果位。
多尔衮将视线投向营帐外的一座土台,台子上挂着的经幡经旗迎风飘扬,如同一道道鲜艳的彩虹一般,这些日子,黄教的那位五世达赖每天固定时间便会在那座土台上诵经唱佛、做法祈祷,他带来的那几百个喇嘛也是日日诵经不停。
蒙古人,特别是东蒙古诸部,没有几个不信奉黄教的,大清起家之时学的是蒙古,自然也有不少兵将笃信黄教,黄教的宗教领袖、在世的人间活佛站在大熙那一边,日日为他们唱佛祈祷,那些信徒会如何感想,可想而知。
“王爷!快看那边!”身旁一名戈什哈忽然伸手一指,多尔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一支赤红长龙一般的队伍远远行来,汇入那片连绵的营帐之中,多尔衮不由的轻声自言自语道:“武乡贼的步兵.....来了啊!”
多尔衮手里没什么可用的兵马,满八旗要防御柳条边,能够挤出来的精锐大多给了多铎,他手上只有几千甲兵可以使唤,加上镶蓝旗和蒙八旗的败兵,也不过一万余人,四处救火已是捉襟见肘。
如今边墙和蓟镇防御的兵马,大多是临时抓捕征募的城民村民,用刀子押着他们守城和守卫长城边墙都吃力,若不是蓟镇的防御固若金汤,恐怕早就被攻破无数次了。
当年戚继光坐镇蓟镇,在此大兴土木,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修筑起两千余里能够跑马布兵、顶阔砖固的双边边墙,又铸造了数以千计首尾相连的敌台和烽火台,随着蜿蜒曲折的地势,蜿蜒起伏,高低相间,参差错落。
除此之外,戚继光还重新营建了三屯营城、遵化城等二线城池堡塞,用作明军的囤兵之地和蓟镇的防御中心,与长城边墙互相配合,形成纵深防御体系。
只是这一套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在清军入寇之时几乎完全没有发挥作用,清军在蓟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到如今反倒又成了清军用来抵御大熙的防线。
当年戚继光在蓟镇大兴土木,是为了抵御蒙古人,而如今清军驻守蓟镇,大半也是为了防备依附大熙的蒙古人,实在是一种可笑的巧合。
但戚继光修筑蓟镇防线的时候,可没有考虑过红夷大炮的情况,而大熙军不仅有红夷重炮,还有臼炮,还有火箭弹,还有各式各样新奇古怪且威力巨大的火器。
“步兵到了,炮队恐怕不久之后也要到了吧?”多尔衮自言自语着,心情极度的沉重,作为依托的长城和城墙被火炮轰垮,他手里那些新抓的壮丁必然会一哄而散,绝不会有一个人会为大清死战到底的。
就在此时,一名将领飞快地奔上烽火台来,递上一封军情,多尔衮拆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将那军情交给身边一名戈什哈:“速速送去京师给礼亲王,阿济格叛变,盛京城丢了,让他马上收拢兵马、收拾东西准备出关!”
那名戈什哈领命而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多尔衮心中默念道:“出关?出关又能如何?一切都完了啊......该想想日后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