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后来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唐贞观
北地祸患扫除,周边小国纷纷来朝,商谈贸易,恭请结成经济联盟。而国内各大世家因有弘农杨氏成功改革的榜样在,也是纷纷行动。各家年轻一代掌门人纷纷出炉,彻底革新了世家几千年来,想要掌权天下的观念。
国内,世家之祸因杨氏、王氏、长孙氏、张氏的举动彻底消弭。与此同时,在李靖、秦叔宝、程知节、柴绍等人的推动下,军队亦进行了军事制度改革。截止到公元633冬至日,大唐已彻底完成了所以州府的军队制度改革。
并且,从颉利袭击绥州城一战之后,大唐边境再无战事。各州府亦再无恶性事件。
农业方面,格物院将水稻产量提高,再提高。而经过四年试验后,格物院在干旱地区实现了木禾的种植。不仅让戈壁、沙漠成绿洲,还让在那里世代居住的百姓有粮食来源。此事一出,震惊全国,并且因胡商之故,迅速就传遍了周边诸国,各国听闻此物种,便纷纷求取。
可这一次,大唐并没有慷慨赠送给各国友人。而是提供出了新有的名词:专利权。
李世民在早朝时,对各国使者严肃地说:“培育木禾,试验木禾,我大唐格物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很多次的反复试验,才成功。千辛万苦之物,就得有其价值。因此,你们也不能白用。我们只有收成的千分之五。”
一干人懵逼状态,长孙无忌就出面举例说明了千分之五的税收概念。
“各位可还觉得合理?”李世民在长孙无忌解释完毕后,补充询问。
“合理,合理。”那些经常来出使中原,拿惯中原物品的使者们不由得抹了抹汗,心里暗暗骂大唐可真吝啬鬼。这几年,大凡求个啥玩意儿,对方外交部那一帮家伙,真是会从你这里相当于此物两倍价值的物品回去。现在居然还整这么个专利权,什么玩意儿。
“各位这么想就对了。只有你们这样支持,我大唐格物院才有经费继续向大家研究更好物品。以后,不管是大唐,还是你们各家研究出新玩意,别国要使用,都可以提出专利权嘛。到时候,就按今日这方法办也是很好的。介于此,我们户部过几日会有人与你们商讨此事,今日就不作讨论了。你们下了朝,签个专利使用合同就可以了。”李世民很是满意第说,在即将要退朝之前,又询问礼部官员,“听闻格物院医学院研究的治疗风寒的颗粒药已经过安全测试了?”
“回陛下,正是如此,前些日子,臣下感染风寒,喝了三包就见效。”
“既是如此,那就给使臣们都送一些吧。另外,今日是冬至日,他们远道而来,你们也不要怠慢了客人。”李世民很认真地说。
礼部官员应了声,使臣们连连谢恩,心里都在骂娘,居然送药,这不是咒人病吗?
然而,他们也架不住好奇,以及对大唐医者的向往,怀着隐隐的期待接下了礼部送去的颗粒药。在医馆小童讲解了用法后,有些人甚至很想风寒一下,试一试是不是真有奇效。
“木禾真的没问题了么?”长安城一座别致的花园内,刚下早朝的王谢问坐在秋千上的江承紫。
江承紫懒懒地说:“经过两年多的试验。从北地到江南,从岭南到西域。沙漠、隔壁、沼泽,最后实验下来的结果是木禾不太适应水多的地方,水分稍微多一点,能活是能活,就是不结籽。”
“这倒是很清醒的物种,看得清楚自己生存位置。”王谢将手中的茶杯放下。
“毕竟是上古之物,稍加点拨就通透了。”江承紫从秋千上下来,拈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昆仑里别的物种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那些鱼、那些鸟类,那些植物,唉,没几样适应的。”
“那凤鸟呢?”王谢问。
江承紫垂眸叹息,说:“凤鸟能适应昆仑之外的寥寥无几。适应得好的,都生活在深山,鲜少与人类接触。”
“可我在长安碰见白凤好几次呢。”王谢说。
“白凤不同,自小受到排挤被扔出来,已适应了。别的凤鸟,除了他的长姐,别的都不能化成人形,那些能化成人形的却适应不了外间,仙逝了。”江承紫叹息。
王谢也叹息,说:“从前,心里眼里只有国家,敌人,任务。如今,仿若一场大梦,看这昆仑之殇,只觉得世事沧桑,人渺如沧海一粟。”
“嗨,不就这样么?不过,你可别看破红尘啥的。”江承紫笑着说。
王谢摆摆手,做出一副嫌弃的样子,说:“我没那嗜好。”
“没有就好。”江承紫又吃了一块。
王谢便问:“你这是刚回来吧?”
“是呀,刚回来,还没回杨府。就来看你了呀!”江承紫笑嘻嘻地说。
“算你有点良心。”王谢满脸笑容,低声问,“木禾已成功了,你还会到处走么?”
“哦。休息一阵子,等到春暖花开,估摸着,还要到处去玩。”江承紫说。
王谢嘟囔着羡慕,说自己俗务缠身,走不开。
“呔,我瞧你投身大唐建设,很是欢乐啊。别装了。”江承紫撇撇嘴,鄙视地斜睨了他一眼。
王谢被戳穿,嘿嘿干笑两声说:“还别说,大唐这发展真是神速。我估摸着你爸他们要鼓捣个火车啥的跑一跑也不是不可能。”
“哦,这样呀,很可能啊。我父亲最感兴趣的是历史,可历史那一本毕业证是他的最低学历。”江承紫说。
王谢鼓起了眼睛,问:“真的?”
“嗯啊。我爸精通五国语言。最高学历貌似是物理系啥的,我也不清楚。我爷爷最想他去军中,他违背了我爷爷的愿望跑去考古,他就成了禁忌话题,我爷爷不喜欢听到说他。我也不敢问。”江承紫又抓了一个林檎吃起来,啧啧地说经过培育改良的林檎就是好吃。
“这,这——,这以后还真的可以跑火车?”王谢激动起来。
“这应该不是梦。”江承紫回答。
王谢激动起来,正要问发电机这种事,下人就禀告说吴王来接吴王妃回去了。
江承紫蹦跶起来,跑到花圃旁,就瞧见自家夫君,披着黑色大氅,一袭淡青衣衫加描金夹袄。
“我来接你回去,时候不早了。”李恪温柔地说。
王谢酸酸的,挥挥手,说:“别在这里秀,请关爱单身狗。”
“行,单身狗,改日设宴请你喝酒。”李恪笑着说。
“我去,你这么直接,没人性。队长,管管你家老公。”王谢抗议。
江承紫掩面吃吃地笑了一阵,挽着李恪的手,向王谢挥手致意。
冬日的长安,虽然日光不错,但到底是冷,风也很大。李恪为将江承紫细心地系上大氅,两人翻身上马,径直往吴王府去了。
吴王府早就打扫一番,一是过冬至,二是行踪飘忽的吴王夫妇居然回来了。吴王府上上下下张灯结彩,很是高兴,菜式一样一样地上,美酒一杯接一杯。
吴王府一直闹到了深夜,两人才上了小楼,因还未到十八岁,依旧是分房而睡。上了小楼,也是恋恋不舍地在厅里的藤椅上坐着,就着暖炉聊天。
这几年很少在长安呆着,两人此番回来,便也是听到了不少趣事。
先是李愔受了江承紫一言点拨,居然去鼓捣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搞房子建设去了。而且,拜访了各地匠人,钻研起房屋设计了。而李泰紧随其后,加入其中,两个不对盘的皇子,居然去做新城建设去了。这些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构想,居然还真的实施了下来。
其次,青湮救治了不少妇人,尤其是难产妇人,开展了不少知识讲座。成为朝廷嘉奖的杰出贡献奖女子,也成了大唐女性的偶像。但其气质高冷,对很多王孙公子亦无意,但这一年过了中秋,却接受了张氏晋华的求亲,明年春三月,就会成为河东张氏的当家主母。
而独孤思南与王瑛则是成婚后,第二年添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一年又为江承紫添了一妹妹。至于杨王氏也是为江承紫添了一个弟弟后,又添了一个妹妹。
自家大兄则是与杜如晦的幺女珠联璧合,也于立夏前成了婚。那杜如晦的幺女知书达理,亦善骑射。
至于格物院,则在农业、医学、天文、科技等方面,皆有喜人成果。
大唐,从贞观629年夏横扫突厥开始,便像一列隆隆启动的列车,开足马力,全面起航,各方面都飞速发展。
历史上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向往的盛唐似乎提前出现了。甚至比人们熟知的那个盛世唐朝更加华美。诗人、书法家、剑客、画家、音乐节、舞蹈的大家,层出不穷。柴令武的酒楼还掀起了长安的舞蹈与音乐的选秀狂潮。整个地球上,各个国度官方使者、民间团体、个人纷纷而来,穿越沙漠或者漂洋过海,他们来到长安城。见识天下最富有华美的城池,见识真正的梦中乐园。无数外国艺术家为了拿到留在长安城的手续绞尽脑汁各方奔走。
至于大唐各地,亦不落长安之后。各地的文学艺术盛会更是数不胜数,人们甚至觉得当年的曲水流觞都过于落伍。
当然,在这些文学艺术盛会里,人们最关心的还是每年一度在扬州举行的话本子与说书人的颁奖。据闻是匿名之人赞助的,奖金丰厚。
话本子与说书人,这是盛世大唐百姓们最好的娱乐方式。酒肆茶楼,说书人折扇一开,就是一段传奇故事。而很多大户人家摆酒宴除了歌舞诗酒助兴外,总是要请一两位著名说书人,来一段传奇故事。
而流传最广的话本子便有关于吴王恪与其王妃的。《吴王梦中遇仙》《杨九姑娘幼年遭难》《惧内》等话本子几乎成了每日必被点的。
说书人也很乐意说他们的故事,那实在是太传奇了。百姓听很多遍,也是听不够。于是这一段传奇经久不衰,氤氲成大唐男女心中最华美的梦,成为他们内心向往的白月光,成为他们梦想的婚姻。
说书人每每讲到他们的传奇,总是带着向往与微笑。
他们说,那极其英武冷漠的吴王恪,如何与他的王妃相遇,如何克服困难相爱。婚后,他如何如何疼爱他的王妃。初听者总是怀疑,但总有人说目击过二人一起游玩。那些有幸曾见过他们的人一致都说,他们彼此的眼中只有彼此,仿若对方就是天下最美的风景。
于是,酒肆茶楼,一个职业说书人的话本子必定有吴王恪夫妇俩的故事。有时,江承紫与李恪在某个酒肆歇脚,也会听上一二。回头像是看着别人的故事似的,论一番这话本子写得好不好。
......
“盛世大唐!”江承紫看着窗外庆祝冬至的火树银花感叹道,语气里充满骄傲。
“嗯,我们的盛世大唐。”李恪微笑,眉目在灯火映照下,更是美好。
江承紫靠在躺椅上,笑着看他,舍不得移开眼睛。
李恪则是俯身将暖炉往她身边挪了挪,将她抱起来,自己坐在躺椅上,将她的手握在掌心里,让她靠在自己胸口。江承紫很乖巧地靠在他胸口,像一只慵懒的猫咪,闻着他好闻的气息,与他一并看着窗外火树银花的长安城。
小楼安静,窗外是不断爆开的烟花。冬至日的夜,甚是寒冷,但江承紫暖暖的,没感觉到一丝的严寒。甚至,没有喝酒的她,觉得有些微醉。
(全书完)
大唐贞观
北地祸患扫除,周边小国纷纷来朝,商谈贸易,恭请结成经济联盟。而国内各大世家因有弘农杨氏成功改革的榜样在,也是纷纷行动。各家年轻一代掌门人纷纷出炉,彻底革新了世家几千年来,想要掌权天下的观念。
国内,世家之祸因杨氏、王氏、长孙氏、张氏的举动彻底消弭。与此同时,在李靖、秦叔宝、程知节、柴绍等人的推动下,军队亦进行了军事制度改革。截止到公元633冬至日,大唐已彻底完成了所以州府的军队制度改革。
并且,从颉利袭击绥州城一战之后,大唐边境再无战事。各州府亦再无恶性事件。
农业方面,格物院将水稻产量提高,再提高。而经过四年试验后,格物院在干旱地区实现了木禾的种植。不仅让戈壁、沙漠成绿洲,还让在那里世代居住的百姓有粮食来源。此事一出,震惊全国,并且因胡商之故,迅速就传遍了周边诸国,各国听闻此物种,便纷纷求取。
可这一次,大唐并没有慷慨赠送给各国友人。而是提供出了新有的名词:专利权。
李世民在早朝时,对各国使者严肃地说:“培育木禾,试验木禾,我大唐格物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很多次的反复试验,才成功。千辛万苦之物,就得有其价值。因此,你们也不能白用。我们只有收成的千分之五。”
一干人懵逼状态,长孙无忌就出面举例说明了千分之五的税收概念。
“各位可还觉得合理?”李世民在长孙无忌解释完毕后,补充询问。
“合理,合理。”那些经常来出使中原,拿惯中原物品的使者们不由得抹了抹汗,心里暗暗骂大唐可真吝啬鬼。这几年,大凡求个啥玩意儿,对方外交部那一帮家伙,真是会从你这里相当于此物两倍价值的物品回去。现在居然还整这么个专利权,什么玩意儿。
“各位这么想就对了。只有你们这样支持,我大唐格物院才有经费继续向大家研究更好物品。以后,不管是大唐,还是你们各家研究出新玩意,别国要使用,都可以提出专利权嘛。到时候,就按今日这方法办也是很好的。介于此,我们户部过几日会有人与你们商讨此事,今日就不作讨论了。你们下了朝,签个专利使用合同就可以了。”李世民很是满意第说,在即将要退朝之前,又询问礼部官员,“听闻格物院医学院研究的治疗风寒的颗粒药已经过安全测试了?”
“回陛下,正是如此,前些日子,臣下感染风寒,喝了三包就见效。”
“既是如此,那就给使臣们都送一些吧。另外,今日是冬至日,他们远道而来,你们也不要怠慢了客人。”李世民很认真地说。
礼部官员应了声,使臣们连连谢恩,心里都在骂娘,居然送药,这不是咒人病吗?
然而,他们也架不住好奇,以及对大唐医者的向往,怀着隐隐的期待接下了礼部送去的颗粒药。在医馆小童讲解了用法后,有些人甚至很想风寒一下,试一试是不是真有奇效。
“木禾真的没问题了么?”长安城一座别致的花园内,刚下早朝的王谢问坐在秋千上的江承紫。
江承紫懒懒地说:“经过两年多的试验。从北地到江南,从岭南到西域。沙漠、隔壁、沼泽,最后实验下来的结果是木禾不太适应水多的地方,水分稍微多一点,能活是能活,就是不结籽。”
“这倒是很清醒的物种,看得清楚自己生存位置。”王谢将手中的茶杯放下。
“毕竟是上古之物,稍加点拨就通透了。”江承紫从秋千上下来,拈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昆仑里别的物种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那些鱼、那些鸟类,那些植物,唉,没几样适应的。”
“那凤鸟呢?”王谢问。
江承紫垂眸叹息,说:“凤鸟能适应昆仑之外的寥寥无几。适应得好的,都生活在深山,鲜少与人类接触。”
“可我在长安碰见白凤好几次呢。”王谢说。
“白凤不同,自小受到排挤被扔出来,已适应了。别的凤鸟,除了他的长姐,别的都不能化成人形,那些能化成人形的却适应不了外间,仙逝了。”江承紫叹息。
王谢也叹息,说:“从前,心里眼里只有国家,敌人,任务。如今,仿若一场大梦,看这昆仑之殇,只觉得世事沧桑,人渺如沧海一粟。”
“嗨,不就这样么?不过,你可别看破红尘啥的。”江承紫笑着说。
王谢摆摆手,做出一副嫌弃的样子,说:“我没那嗜好。”
“没有就好。”江承紫又吃了一块。
王谢便问:“你这是刚回来吧?”
“是呀,刚回来,还没回杨府。就来看你了呀!”江承紫笑嘻嘻地说。
“算你有点良心。”王谢满脸笑容,低声问,“木禾已成功了,你还会到处走么?”
“哦。休息一阵子,等到春暖花开,估摸着,还要到处去玩。”江承紫说。
王谢嘟囔着羡慕,说自己俗务缠身,走不开。
“呔,我瞧你投身大唐建设,很是欢乐啊。别装了。”江承紫撇撇嘴,鄙视地斜睨了他一眼。
王谢被戳穿,嘿嘿干笑两声说:“还别说,大唐这发展真是神速。我估摸着你爸他们要鼓捣个火车啥的跑一跑也不是不可能。”
“哦,这样呀,很可能啊。我父亲最感兴趣的是历史,可历史那一本毕业证是他的最低学历。”江承紫说。
王谢鼓起了眼睛,问:“真的?”
“嗯啊。我爸精通五国语言。最高学历貌似是物理系啥的,我也不清楚。我爷爷最想他去军中,他违背了我爷爷的愿望跑去考古,他就成了禁忌话题,我爷爷不喜欢听到说他。我也不敢问。”江承紫又抓了一个林檎吃起来,啧啧地说经过培育改良的林檎就是好吃。
“这,这——,这以后还真的可以跑火车?”王谢激动起来。
“这应该不是梦。”江承紫回答。
王谢激动起来,正要问发电机这种事,下人就禀告说吴王来接吴王妃回去了。
江承紫蹦跶起来,跑到花圃旁,就瞧见自家夫君,披着黑色大氅,一袭淡青衣衫加描金夹袄。
“我来接你回去,时候不早了。”李恪温柔地说。
王谢酸酸的,挥挥手,说:“别在这里秀,请关爱单身狗。”
“行,单身狗,改日设宴请你喝酒。”李恪笑着说。
“我去,你这么直接,没人性。队长,管管你家老公。”王谢抗议。
江承紫掩面吃吃地笑了一阵,挽着李恪的手,向王谢挥手致意。
冬日的长安,虽然日光不错,但到底是冷,风也很大。李恪为将江承紫细心地系上大氅,两人翻身上马,径直往吴王府去了。
吴王府早就打扫一番,一是过冬至,二是行踪飘忽的吴王夫妇居然回来了。吴王府上上下下张灯结彩,很是高兴,菜式一样一样地上,美酒一杯接一杯。
吴王府一直闹到了深夜,两人才上了小楼,因还未到十八岁,依旧是分房而睡。上了小楼,也是恋恋不舍地在厅里的藤椅上坐着,就着暖炉聊天。
这几年很少在长安呆着,两人此番回来,便也是听到了不少趣事。
先是李愔受了江承紫一言点拨,居然去鼓捣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搞房子建设去了。而且,拜访了各地匠人,钻研起房屋设计了。而李泰紧随其后,加入其中,两个不对盘的皇子,居然去做新城建设去了。这些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构想,居然还真的实施了下来。
其次,青湮救治了不少妇人,尤其是难产妇人,开展了不少知识讲座。成为朝廷嘉奖的杰出贡献奖女子,也成了大唐女性的偶像。但其气质高冷,对很多王孙公子亦无意,但这一年过了中秋,却接受了张氏晋华的求亲,明年春三月,就会成为河东张氏的当家主母。
而独孤思南与王瑛则是成婚后,第二年添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一年又为江承紫添了一妹妹。至于杨王氏也是为江承紫添了一个弟弟后,又添了一个妹妹。
自家大兄则是与杜如晦的幺女珠联璧合,也于立夏前成了婚。那杜如晦的幺女知书达理,亦善骑射。
至于格物院,则在农业、医学、天文、科技等方面,皆有喜人成果。
大唐,从贞观629年夏横扫突厥开始,便像一列隆隆启动的列车,开足马力,全面起航,各方面都飞速发展。
历史上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向往的盛唐似乎提前出现了。甚至比人们熟知的那个盛世唐朝更加华美。诗人、书法家、剑客、画家、音乐节、舞蹈的大家,层出不穷。柴令武的酒楼还掀起了长安的舞蹈与音乐的选秀狂潮。整个地球上,各个国度官方使者、民间团体、个人纷纷而来,穿越沙漠或者漂洋过海,他们来到长安城。见识天下最富有华美的城池,见识真正的梦中乐园。无数外国艺术家为了拿到留在长安城的手续绞尽脑汁各方奔走。
至于大唐各地,亦不落长安之后。各地的文学艺术盛会更是数不胜数,人们甚至觉得当年的曲水流觞都过于落伍。
当然,在这些文学艺术盛会里,人们最关心的还是每年一度在扬州举行的话本子与说书人的颁奖。据闻是匿名之人赞助的,奖金丰厚。
话本子与说书人,这是盛世大唐百姓们最好的娱乐方式。酒肆茶楼,说书人折扇一开,就是一段传奇故事。而很多大户人家摆酒宴除了歌舞诗酒助兴外,总是要请一两位著名说书人,来一段传奇故事。
而流传最广的话本子便有关于吴王恪与其王妃的。《吴王梦中遇仙》《杨九姑娘幼年遭难》《惧内》等话本子几乎成了每日必被点的。
说书人也很乐意说他们的故事,那实在是太传奇了。百姓听很多遍,也是听不够。于是这一段传奇经久不衰,氤氲成大唐男女心中最华美的梦,成为他们内心向往的白月光,成为他们梦想的婚姻。
说书人每每讲到他们的传奇,总是带着向往与微笑。
他们说,那极其英武冷漠的吴王恪,如何与他的王妃相遇,如何克服困难相爱。婚后,他如何如何疼爱他的王妃。初听者总是怀疑,但总有人说目击过二人一起游玩。那些有幸曾见过他们的人一致都说,他们彼此的眼中只有彼此,仿若对方就是天下最美的风景。
于是,酒肆茶楼,一个职业说书人的话本子必定有吴王恪夫妇俩的故事。有时,江承紫与李恪在某个酒肆歇脚,也会听上一二。回头像是看着别人的故事似的,论一番这话本子写得好不好。
......
“盛世大唐!”江承紫看着窗外庆祝冬至的火树银花感叹道,语气里充满骄傲。
“嗯,我们的盛世大唐。”李恪微笑,眉目在灯火映照下,更是美好。
江承紫靠在躺椅上,笑着看他,舍不得移开眼睛。
李恪则是俯身将暖炉往她身边挪了挪,将她抱起来,自己坐在躺椅上,将她的手握在掌心里,让她靠在自己胸口。江承紫很乖巧地靠在他胸口,像一只慵懒的猫咪,闻着他好闻的气息,与他一并看着窗外火树银花的长安城。
小楼安静,窗外是不断爆开的烟花。冬至日的夜,甚是寒冷,但江承紫暖暖的,没感觉到一丝的严寒。甚至,没有喝酒的她,觉得有些微醉。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