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离心离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宁渝跟吴敬梓的这一番对话,整整持续了一个时辰,这种情况对于目前的宁渝来说是非常少见的,由此可见宁渝对其言辞的重视程度。
吴敬梓虽说只是一个书生,所谈所思也都难以超越这个时代的局限,可是他敢于提出这些想法,就显得十分难得了。
“大义之说,可以再修缮一下,等到将来父亲登基之后,也许就能拿出来了。”
宁渝的眼睛里带着光,要将目前的复汉军大义调整为适合当下情况,这其实已经逐渐成为了复汉军当中的共识。可以说吴敬梓不提,其他的人将来也会提出来。
只是很多人的想法已经陷入到了局势当中,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做这样的提醒。反倒是吴敬梓,却能拨开眼前复汉军面前的迷雾,探寻到本质,由此可见其人对时势的洞察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
早在复汉军起兵之初,提出的大义是‘驱除鞑虏,反清复明’,说白了重点在于前半句,也就是驱逐鞑虏上,团结更多的人来反对清廷,其中也就包括了心怀故明的地方士绅和士林群体,还有像朱一贵、白莲教等势力,大家只要能够一起干清廷,那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可是问题来了,现如今复汉军已经拿下了江南,登基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这个时候再用原来的大义,其实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毕竟大家伙跟着宁家拼死拼活的,可不是为了重新立起那个已经被埋进土里的大明,新朝建制是所有人共同的想法,因此反清复明就不能继续作为大义了。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宁渝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了这么一句话来,想着想着,却是有些痴了。
.......
九月初九,苏州城被复汉军团团围住,百炮齐鸣,在淡淡的的白色烟雾笼罩下,苏州城头竖起了降旗。
这不投降不行啊,杨宗仁带着几万团练跑了路,剩下的人自然也就没了反抗的心思,再打下去也就没有了必要,城内的士绅百姓们便将城池给献了出来。
“混蛋!都是混蛋!”
江苏按察使杨宗仁此时坐在杭州城巡抚衙门里开口痛骂,倒让坐在一旁的浙江上下官员感觉到几分尴尬,也不知这人到底是在骂苏州城的乱民,还是在骂依然呆在福州见死不救的闽浙总督满保。
苏州城失陷的消息很快就到了杭州,复汉军第七师与杭州的距离只有短短的三百里,最多十天的时间,就能抵达杭州城下,到时候以杭州城内的八万大军,很难跟复汉军进行抗衡。
江宁城怎么丢的?复汉军的一个师发起了一次冲击,就直接打到了城头上面,再一次发起冲击,江宁城就没了,整个过程几乎让人瞠目结舌。
那时候的江宁城堪称坚城在手,五万绿营加上一万八旗驻守,就算战斗力再怎么差劲,那也是在朝廷的小本本上有记录的正规军队,可即便如此,也没能抵住复汉军的一次攻击,实在是一堆豆腐渣。
眼下的杭州城与当时的江宁城还要多有不如,看似汇聚了八万人,可是有七万人是未经过训练的团练,只有一万的绿营兵,到时候哪怕面临复汉军一个新组建师的进攻,恐怕都很难守住杭州城。
坐在一旁的浙江巡抚李馥抚须叹道:“天爵兄,这苏州一枪未开便告陷落,咱们可没办法跟皇上交代啊......”
另一边的孙文成听了这话,面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心里却是不禁摇摇头,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想着甩锅,这大清也确实该完蛋了。
杨宗仁冷冷一笑,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吹了口茶汤,缓缓道:“李大人所言,下官在心里已经思虑多时,已经将折子写好了,若是大人看完觉得还行,便跟下官一同联名具折。”说着,却是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黄绫布包着的奏折。
李馥不知道杨宗仁这潭水到底有多深,心里自然未免对其高看了几分,一听这话连忙接过折子,细细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李馥轻轻点点头,叹道:“天爵兄的意思,老夫是明白的,苏州城并非不战而下,实际上也是战了的,只是实在抵不过,为了保存大局,将这几万团练撤出苏州,也是无奈之举。只是,孙大人以为如何?”
前文就已经说过了,在江南官场上面,三织造的身份十分特殊,不光是负责织造采买一事,还负责监控整个江南大局,拥有密折上奏之权(此时雍正还未将密折制度推广到全天下),因此哪怕是李馥,对面前的孙文成也不得不小心几分。
当然了,大家伙要过关,这自然也包括孙文成本人,因此李馥心里也不担心孙文成不答应下来,真要是把所有的实情禀告了雍正,到时候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雍正自己恐怕都不会想着去追究,要知道眼下这北面都被复汉军给封锁住了,谁还知道浙江能报住多久?
孙文成连忙低声道:“下官明白,这眼下的事情,自然还是要以全局为重。若是一味苛责求全,那不是在故意刁难人不是?若是下官置身于二位的职责上,也不能做到更好了。”
一番话却是说得众人都是点点头,这官场嘛,花花轿子人抬人,要真有那等不识趣的人物,也做不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也就没办法参与到这般决策当中了。
杨宗仁见无人反对,也就收回了折子,继续道:“几位大人,眼下咱们能跟皇上交代,可是这复汉军的威胁,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不知李大人心里可有分寸?”
李馥却是拱拱手,叹气道:“眼下这杭州城的兵,都让满军门带到了福州去了,说是应对朱逆.....可是眼下这朱逆是没看到,楚逆却已经压过来了.......”言辞当中,未尝没有对闽浙总督满保的怨气。
“下官听说,这新上任才半年不到的福建水师提督姚大人,终究是年纪大了,这还没多久呢,身子骨就已经趴下了......或许朝廷还能再派一位水师提督过来。”
孙文成嘿嘿一笑,借着机会故意抛出这番言辞,想要试探试探面前的这两个人,相对来说,他其实才是不受雍正待见的一位,或许面前这两个人从雍正那里,有什么新的东西没说出来。
杨宗仁眼神一凝,他有些吃惊道:“这消息都已经传到了浙江来?”
他的话语利虽然是带着疑问,可是无疑肯定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却是将在座的李馥和孙文成有些惊讶,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这才肯定面前这位所谓的按察使,搞不好才是雍正真正的亲信。
三人整个沟通过程表面上来看很复杂,实际上核心很简单,那就是看谁更能得到雍正的信任,谁了解的情况也就更丰富些。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杨宗仁却是成为了雍正在江南的真实耳目。
见到孙文成和李馥的神态,杨宗仁似乎也发现了什么,他知道自己刚刚那句话肯定是没有瞒住这二人的,当下心里便有些懊恼,适才却是被动了,便也就不再肯主动说话了。
三人之间又瞬间宁静了下来,各人想着各人的心思,却让整个氛围显得更加怪异。
李馥轻声叹道:“只是眼下,咱们恐怕还是得请满军门来浙,否则想要守住,怕是不太可能,只要能守住两三个月,咱们也算是跟皇上有了交差的底气......”他说这话时,却是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杨宗仁的身上了。
杨宗仁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却是让李馥心里一凉,他心里明白了过来,雍正怕是彻底已经放弃了江南,或者说根本无力救援江南。
这大清,还真的是亡了的好......
“大清不会亡!”
闽浙总督满保感觉嘴里有些发苦,他站在金门岛上,望着平静宽阔的海面,从内心发出了一声吼声。
眼前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只有满保心里明白,金门岛上马上将会发生一场大战,这一场大战也将会决定整个东南局势的走向。只是原本应该站在这里的福建水师提督姚堂,却已经病倒在塌上,留下来的一大串事情,却是让满保感觉有些分身乏术。
在前段时间,清廷继位之时,台湾的朱一贵也在整合自己的势力,裁汰了许多老弱病残,将所有的义军重新编练成为了一只仅仅拥兵五万的大军,自号大明军。
这一支五万大军在装备上比起之前的义军却是要强上不少,再加上大多数人都是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和战场实战,因此战斗力相当不错,针对如今的福建清军却是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常常在战场上将清军打得狼狈鼠窜。
后来为了应对朱一贵的势力上岸,满保便将浙江的清军抽调了过来,让自己手底下的清军达到了六万人,其中有一万八旗还是从杭州给抽调过来的,战斗力相对来说还算可以。当然,绝对的主力自然便是原来的施世骠手下的福建水师。
可是天不佑大清,这施世骠被一场雨给淋死了,来的新任水师提督姚堂也是一大把年纪,在军营了折腾了许久,也终于将自己给折腾病了,眼看着都奄奄一息了,满保也只得再次向雍正求援。
而这一次的求援结果也很明显,雍正不愿意再派人支援福建这个无底洞,他更希望的是,让满保带着剩下的人,坚守在福建尽忠尽责,如果能够拖住朱逆固然更好,拖不住也就算了,让朱逆去岸上找复汉军的麻烦好了。
“军门,这一次朱一贵是带着大军倾巢而出,看来是打算再重演郑明故事。”
中军副将俆清脸上带着几分忧虑之色,问题是清军眼下的战船数量,在经过前番大战后开始变得越来越少,而朱一贵的战船反而变多了起来。此消彼长之下,想要在海面上彻底消灭朱一贵,也就成为了一种不可能的事情。
满保举着千里镜,望着眼前宽阔的海面上,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船只,心里却是涌现出一丝悲凉,这一幕多么像当年大清攻克明郑,只是如今世事却颠倒了过来,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当初大清在攻克台湾之后,康熙甚至有打算直接取消掉福建水师,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选择撤销,然而对于福建水师的支持力度却是小了许多,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船只已经许多年都没有更换了,大伙一直都是靠着修修补补,才勉强撑起的福建水师。
如今在朱一贵的战船面前,清廷的战船并没有明显优势,特别是福建水师上下兵丁的士气,更是变得一蹶不振,银钱都没有给足的情况下,怎能指望他们给大清朝效命甚至是效死呢?
随着一阵炮声响起,金门岛上的清军火炮却是开始嘶吼起来,这些门火炮也都是当年打明郑的时候留下来的,虽然都很老旧可是工艺质量都还不错,如今也能用起来,只是这些火炮毕竟技术落后,因此发射出的弹丸,却是离朱一贵的战船还有好远便落进了海里。
过了好一会,朱一贵战船上的火炮也响了起来,当然表现并没有比清军好到哪去,双方象征性地互射了一通,战船便开始朝着金门岛接近,大伙心里都明白,这问题最终还是要在陆上去解决掉。
满保捏着千里镜的手有些微微发抖,“命令炮兵抓紧开炮,剩下的人准备接敌!”
“轰隆隆——”
炮声轰鸣之间,清军与朱一贵大军也就开始了交锋,双方的船只火力都差不多,军队素质也几乎没啥太大的区别,因此一时间杀了个难解难分,大量的尸体在海面上漂浮着,描绘出了这一世间的残酷画卷。
九月十四,就在苏州城失陷的五日后,清军与朱一贵在金门岛上发生了一场大战,双方投入兵力多达四万余人,最终以清军惨败结束,满保带着残军退往了福州。
只是这一战也就决定了,清军在东南战局的彻底失利,这让远在京城的雍正皇帝,遭受到了清廷内部的强烈反击。
宁渝跟吴敬梓的这一番对话,整整持续了一个时辰,这种情况对于目前的宁渝来说是非常少见的,由此可见宁渝对其言辞的重视程度。
吴敬梓虽说只是一个书生,所谈所思也都难以超越这个时代的局限,可是他敢于提出这些想法,就显得十分难得了。
“大义之说,可以再修缮一下,等到将来父亲登基之后,也许就能拿出来了。”
宁渝的眼睛里带着光,要将目前的复汉军大义调整为适合当下情况,这其实已经逐渐成为了复汉军当中的共识。可以说吴敬梓不提,其他的人将来也会提出来。
只是很多人的想法已经陷入到了局势当中,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做这样的提醒。反倒是吴敬梓,却能拨开眼前复汉军面前的迷雾,探寻到本质,由此可见其人对时势的洞察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
早在复汉军起兵之初,提出的大义是‘驱除鞑虏,反清复明’,说白了重点在于前半句,也就是驱逐鞑虏上,团结更多的人来反对清廷,其中也就包括了心怀故明的地方士绅和士林群体,还有像朱一贵、白莲教等势力,大家只要能够一起干清廷,那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可是问题来了,现如今复汉军已经拿下了江南,登基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这个时候再用原来的大义,其实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毕竟大家伙跟着宁家拼死拼活的,可不是为了重新立起那个已经被埋进土里的大明,新朝建制是所有人共同的想法,因此反清复明就不能继续作为大义了。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宁渝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了这么一句话来,想着想着,却是有些痴了。
.......
九月初九,苏州城被复汉军团团围住,百炮齐鸣,在淡淡的的白色烟雾笼罩下,苏州城头竖起了降旗。
这不投降不行啊,杨宗仁带着几万团练跑了路,剩下的人自然也就没了反抗的心思,再打下去也就没有了必要,城内的士绅百姓们便将城池给献了出来。
“混蛋!都是混蛋!”
江苏按察使杨宗仁此时坐在杭州城巡抚衙门里开口痛骂,倒让坐在一旁的浙江上下官员感觉到几分尴尬,也不知这人到底是在骂苏州城的乱民,还是在骂依然呆在福州见死不救的闽浙总督满保。
苏州城失陷的消息很快就到了杭州,复汉军第七师与杭州的距离只有短短的三百里,最多十天的时间,就能抵达杭州城下,到时候以杭州城内的八万大军,很难跟复汉军进行抗衡。
江宁城怎么丢的?复汉军的一个师发起了一次冲击,就直接打到了城头上面,再一次发起冲击,江宁城就没了,整个过程几乎让人瞠目结舌。
那时候的江宁城堪称坚城在手,五万绿营加上一万八旗驻守,就算战斗力再怎么差劲,那也是在朝廷的小本本上有记录的正规军队,可即便如此,也没能抵住复汉军的一次攻击,实在是一堆豆腐渣。
眼下的杭州城与当时的江宁城还要多有不如,看似汇聚了八万人,可是有七万人是未经过训练的团练,只有一万的绿营兵,到时候哪怕面临复汉军一个新组建师的进攻,恐怕都很难守住杭州城。
坐在一旁的浙江巡抚李馥抚须叹道:“天爵兄,这苏州一枪未开便告陷落,咱们可没办法跟皇上交代啊......”
另一边的孙文成听了这话,面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心里却是不禁摇摇头,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想着甩锅,这大清也确实该完蛋了。
杨宗仁冷冷一笑,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吹了口茶汤,缓缓道:“李大人所言,下官在心里已经思虑多时,已经将折子写好了,若是大人看完觉得还行,便跟下官一同联名具折。”说着,却是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黄绫布包着的奏折。
李馥不知道杨宗仁这潭水到底有多深,心里自然未免对其高看了几分,一听这话连忙接过折子,细细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李馥轻轻点点头,叹道:“天爵兄的意思,老夫是明白的,苏州城并非不战而下,实际上也是战了的,只是实在抵不过,为了保存大局,将这几万团练撤出苏州,也是无奈之举。只是,孙大人以为如何?”
前文就已经说过了,在江南官场上面,三织造的身份十分特殊,不光是负责织造采买一事,还负责监控整个江南大局,拥有密折上奏之权(此时雍正还未将密折制度推广到全天下),因此哪怕是李馥,对面前的孙文成也不得不小心几分。
当然了,大家伙要过关,这自然也包括孙文成本人,因此李馥心里也不担心孙文成不答应下来,真要是把所有的实情禀告了雍正,到时候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雍正自己恐怕都不会想着去追究,要知道眼下这北面都被复汉军给封锁住了,谁还知道浙江能报住多久?
孙文成连忙低声道:“下官明白,这眼下的事情,自然还是要以全局为重。若是一味苛责求全,那不是在故意刁难人不是?若是下官置身于二位的职责上,也不能做到更好了。”
一番话却是说得众人都是点点头,这官场嘛,花花轿子人抬人,要真有那等不识趣的人物,也做不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也就没办法参与到这般决策当中了。
杨宗仁见无人反对,也就收回了折子,继续道:“几位大人,眼下咱们能跟皇上交代,可是这复汉军的威胁,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不知李大人心里可有分寸?”
李馥却是拱拱手,叹气道:“眼下这杭州城的兵,都让满军门带到了福州去了,说是应对朱逆.....可是眼下这朱逆是没看到,楚逆却已经压过来了.......”言辞当中,未尝没有对闽浙总督满保的怨气。
“下官听说,这新上任才半年不到的福建水师提督姚大人,终究是年纪大了,这还没多久呢,身子骨就已经趴下了......或许朝廷还能再派一位水师提督过来。”
孙文成嘿嘿一笑,借着机会故意抛出这番言辞,想要试探试探面前的这两个人,相对来说,他其实才是不受雍正待见的一位,或许面前这两个人从雍正那里,有什么新的东西没说出来。
杨宗仁眼神一凝,他有些吃惊道:“这消息都已经传到了浙江来?”
他的话语利虽然是带着疑问,可是无疑肯定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却是将在座的李馥和孙文成有些惊讶,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这才肯定面前这位所谓的按察使,搞不好才是雍正真正的亲信。
三人整个沟通过程表面上来看很复杂,实际上核心很简单,那就是看谁更能得到雍正的信任,谁了解的情况也就更丰富些。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杨宗仁却是成为了雍正在江南的真实耳目。
见到孙文成和李馥的神态,杨宗仁似乎也发现了什么,他知道自己刚刚那句话肯定是没有瞒住这二人的,当下心里便有些懊恼,适才却是被动了,便也就不再肯主动说话了。
三人之间又瞬间宁静了下来,各人想着各人的心思,却让整个氛围显得更加怪异。
李馥轻声叹道:“只是眼下,咱们恐怕还是得请满军门来浙,否则想要守住,怕是不太可能,只要能守住两三个月,咱们也算是跟皇上有了交差的底气......”他说这话时,却是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杨宗仁的身上了。
杨宗仁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却是让李馥心里一凉,他心里明白了过来,雍正怕是彻底已经放弃了江南,或者说根本无力救援江南。
这大清,还真的是亡了的好......
“大清不会亡!”
闽浙总督满保感觉嘴里有些发苦,他站在金门岛上,望着平静宽阔的海面,从内心发出了一声吼声。
眼前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只有满保心里明白,金门岛上马上将会发生一场大战,这一场大战也将会决定整个东南局势的走向。只是原本应该站在这里的福建水师提督姚堂,却已经病倒在塌上,留下来的一大串事情,却是让满保感觉有些分身乏术。
在前段时间,清廷继位之时,台湾的朱一贵也在整合自己的势力,裁汰了许多老弱病残,将所有的义军重新编练成为了一只仅仅拥兵五万的大军,自号大明军。
这一支五万大军在装备上比起之前的义军却是要强上不少,再加上大多数人都是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和战场实战,因此战斗力相当不错,针对如今的福建清军却是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常常在战场上将清军打得狼狈鼠窜。
后来为了应对朱一贵的势力上岸,满保便将浙江的清军抽调了过来,让自己手底下的清军达到了六万人,其中有一万八旗还是从杭州给抽调过来的,战斗力相对来说还算可以。当然,绝对的主力自然便是原来的施世骠手下的福建水师。
可是天不佑大清,这施世骠被一场雨给淋死了,来的新任水师提督姚堂也是一大把年纪,在军营了折腾了许久,也终于将自己给折腾病了,眼看着都奄奄一息了,满保也只得再次向雍正求援。
而这一次的求援结果也很明显,雍正不愿意再派人支援福建这个无底洞,他更希望的是,让满保带着剩下的人,坚守在福建尽忠尽责,如果能够拖住朱逆固然更好,拖不住也就算了,让朱逆去岸上找复汉军的麻烦好了。
“军门,这一次朱一贵是带着大军倾巢而出,看来是打算再重演郑明故事。”
中军副将俆清脸上带着几分忧虑之色,问题是清军眼下的战船数量,在经过前番大战后开始变得越来越少,而朱一贵的战船反而变多了起来。此消彼长之下,想要在海面上彻底消灭朱一贵,也就成为了一种不可能的事情。
满保举着千里镜,望着眼前宽阔的海面上,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船只,心里却是涌现出一丝悲凉,这一幕多么像当年大清攻克明郑,只是如今世事却颠倒了过来,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当初大清在攻克台湾之后,康熙甚至有打算直接取消掉福建水师,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选择撤销,然而对于福建水师的支持力度却是小了许多,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船只已经许多年都没有更换了,大伙一直都是靠着修修补补,才勉强撑起的福建水师。
如今在朱一贵的战船面前,清廷的战船并没有明显优势,特别是福建水师上下兵丁的士气,更是变得一蹶不振,银钱都没有给足的情况下,怎能指望他们给大清朝效命甚至是效死呢?
随着一阵炮声响起,金门岛上的清军火炮却是开始嘶吼起来,这些门火炮也都是当年打明郑的时候留下来的,虽然都很老旧可是工艺质量都还不错,如今也能用起来,只是这些火炮毕竟技术落后,因此发射出的弹丸,却是离朱一贵的战船还有好远便落进了海里。
过了好一会,朱一贵战船上的火炮也响了起来,当然表现并没有比清军好到哪去,双方象征性地互射了一通,战船便开始朝着金门岛接近,大伙心里都明白,这问题最终还是要在陆上去解决掉。
满保捏着千里镜的手有些微微发抖,“命令炮兵抓紧开炮,剩下的人准备接敌!”
“轰隆隆——”
炮声轰鸣之间,清军与朱一贵大军也就开始了交锋,双方的船只火力都差不多,军队素质也几乎没啥太大的区别,因此一时间杀了个难解难分,大量的尸体在海面上漂浮着,描绘出了这一世间的残酷画卷。
九月十四,就在苏州城失陷的五日后,清军与朱一贵在金门岛上发生了一场大战,双方投入兵力多达四万余人,最终以清军惨败结束,满保带着残军退往了福州。
只是这一战也就决定了,清军在东南战局的彻底失利,这让远在京城的雍正皇帝,遭受到了清廷内部的强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