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农村建设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清晨,白茫茫的蜃气像灰色的大网,笼罩在宜兰平原上。
太阳很快从地平线后面升了上来,原野上飘忽的雾气立时淡了许多,兰阳溪东岸大片大片经过整治的田园、河道、村庄渐渐露了出来。
宜兰是穿越团队确定的准现代农业基地。
宜兰平原是一个面积约有320平方公里的小型平原,现有人口十一万不到,正是开展新型农村建设的理想之地。
杜南岛青龙卫的数千学兵组成工作组像豆子一样被撒到了宜兰的村村寨寨,他们在宜兰县委县府的统一组织下,广泛发动群众,组建起稳定的乡村政权,以水银泻地之势在各个乡村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集村并寨,二是建设集体农庄。
“集村并寨”就是把将宜兰各个自然村的百姓,按小家庭为单位,打散了之后重新分配到各个新村。
宜兰的自然村是移民进入宜阳平原之后,同乡同宗成员逐土而居,大多数村寨的人口都在三百人左右,布局上很不合理。
宜兰县委县府制定的新村规划布局,早≮□,就进行了认真考证和规划,并派人实地进行了勘查。其人数规模基本控制在两千左右,设置有村公所、联防队等政府权力机构。每个村除了农民公寓、农村联排别墅这些居住区之外,还设有幼儿园、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农技站、广播电影室等等公共设施。
新村建设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新建相当数量的房屋。宜兰县府早就在苏澳南部山区建起了一座座水泥厂、砖瓦厂、石灰厂、砂石厂,源源不断的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
新村建设不但合理规划了乡镇分布,同时也打破了封建宗族关系,彻底粉碎乡村的族权体系。在强大的武力压制下,宜兰乡村的大姓、大家族全被拆散,跨村分配到各个区镇。那些不识时务、抗拒新农村建设的不良分子受到了严厉打击,一千多人被押送到苏澳矿区下井采矿。
“集村并寨”稳步推进的同时,集体农庄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之中。
集体农庄建设首先是全部土地实行国有化改造,而后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进行整治,建设集体农庄。
土地国有化改造进行得很快,集团农庄也顺利组建起来,但土地集约化整治却遭遇到了严重困难。
宜兰是冲积平原,地势看起来平整,实际上还是有坡度。高标准农田中,最高可以要求每块水田的坡度不能超过1%。
如果土地不够平整,不同位置水位就不一样,只能是保留较多田埂,以保证每个小田块适宜水稻的生长。倘若都搞成大田块,平整的工作量是天文数字。
闫岳臣是农业组的组长,也是宜兰土地集约化整理的总设计师。他是遗传育种博士,专攻水稻。读博士的时候,他曾经带一个师弟做过川东丘陵地带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对土地集约化整治很有研究。
根据地形地貌勘察的结果,阎岳臣通过电脑模拟计算了一下,如按预先方案实施,需要的工作量将是巨大的,需要耗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看到岳臣得到的计算结果,一向稳重的毛辟几乎要跳了起来,“草,需要拿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还需要花费一整年的时间进行土地整治!”
吴林云叹了口气,“一年还不一定能看到成效。”
“这不行,团队需要尽快看到成效!”毛辟连连摇头,“执委会不可能容忍,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成果却在两三年之后才看到。”
宜兰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想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尽快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多快好的生产大批粮食支援台湾工业化建设。
军队三月份就会南下,拿下整个台湾。毛辟在宜兰县最多也就干到四月份,他觉得应该在四月份之前结束“新农村建设”的工作。
对于毛辟的想法,闫岳臣心知肚明,他胸有成竹的说道,“我这里还有个二号方案。”
闫岳臣根据勘察的结果,拿出了一个替代方案。替代方案主要就是因地制宜,分批推进高标准化农田。
对于闫博士的变通,他的助手南海有些不乐意,“博士,咱们搞的是现代农业样板工程,分批推进不说费时费力,只怕到时候再而衰、三而竭,等我们被调度流动到其他地方,这农业样板就废成了半拉子工程。”
南海是浙江人,住在城市非市民,户籍农村又韭麦不分。南海在穿越之前,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怨念之下自学了农业知识,想回到农村奋斗。
岳臣知道南海是半瓶醋,对土地集约化整治知之不多。他耐心的解释道,“要想把一块带有缓坡的土地平整成一整块大的水田,非常非常难。对于像宜兰这样雨水多的地区,彻底进行整治也不经济。因为地块又大又平,排灌设施就要非常高的标准。而小田块,排灌设施小而密集,更容易设计,成本也低。”
“如果有足够时间,足够人力物力,想要一鼓作气,也不是说不可以。”闫岳臣呵呵一笑,“就怕工程才干了一半,夏天来它几次台风,神马都白玩了。老百姓看不到实惠,就会消极抵御。”
“台风~~,这倒是不能不防。”南海立即眉头紧蹙起来。他是浙江人,知道台风的威力。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搞出一个样板,让整个宜兰看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闫岳臣呵呵一笑,“有了金光闪闪的钱途,宜兰百姓自然会主动,积极的跟进。”
岳臣的二号方案一报上去,立即得到执委会的首肯。
一月初,随着等级公路的修通,大批机械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到了宜兰平原。宜兰县土地集约化整理正式拉开了序幕。
数十辆拖拉机、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轰隆隆的开进了田野,数万农民被组织起来,带着工具、车辆和牛马配合着机器作业。
宜兰像个扇形,为兰阳溪冲积作用所产生之冲积平原。宜兰又是一个雨量特别充沛的地方,台风也经常过来袭扰。阎岳臣的土地治理方案,首先从兴建沟渠、路、林三网结合布局。
排水沟是最密集的网络,每隔100m左右1条,顺坡降方向由上向下展布;在排水沟的基础上配建灌溉沟,每隔200m左右1条,与排水沟相邻或相间布局;配建生产机耕道,顺坡向间距200~300m,横坡向间距500~1000m,与排水沟相邻;林带纵横间距500~1000m,与主排水沟、机耕道相邻布局。
高标准稻田规划单元选择在田地相对集中连片、灌溉水源有保障的区域进行。土地特别平整的区域以1000x667平方米为一个规划单元,对地形坡度小于10度的冲、垅田进行规划,以一个冲、垅为一个规划单元,面积在200x667平方米以上。
所谓的规划单元,在工程上就是指这里要出一套图(总平、截面、断面等等)。一个规划单元内,往往分成几十或者上百个田块不等。
经过一个月的奋力苦干,兰阳溪下游已经整治成笔直的河道,兰阳溪东岸与宜兰城之间的大批土地得到彻底整治。整体调整为水平展布、形状规则、面积较大、便于机械耕作的方格大田,成为大明农科所的标准示范田。
一月三十日,宜兰西郊农科所的一间大教室内,宜兰农村建设二期培训班的四百多学员,认真听着农科所所长阎岳臣的讲课。
“……
大明新农村建设,主要就是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效果,大大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极大的改善了宜兰平原的生产条件。”
“地形较为平坦的地方先行建设高标准大方田,干支渠、斗农渠硬化处理;在大田中,设农机下田坡道,用条石加固下田坡道,勾连机耕道。机耕道用煤矸石夯实,连接乡村公路。”
“稍微有坡度的地方,按着地形尽量把一个水平面的划到一块,在落差处做硬化堡坎,保持水土。”
学员们坐得端端正正,聚精会神的听着闫博士的授课。他们都是宜兰各个新村的农家子弟,在村学读过几天书。大明强势进入宜兰之后,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审时度势,表示坚决支持华夏复兴。工作组把他们发展成华夏复兴先锋队的成员,并把他们选送到农村建设培训班学习。
在培训班里,这些学员不光要学习大明国子学的小学教程,还在学习大量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农科所外面原本是原本横七竖八、弯弯绕绕的田埂。现在全部变成了四四方方的1000亩标准大田。星罗棋布的小河、土沟也都被拉直、拓宽,变成纵横交错、灌排分开的河网、渠道系统。
一块示范田的田埂边上,聚集着一期培训班的一百多学员。农科所副所长南海正带领他们,进行进行水稻抛秧技术的现场展示。
农业组带来的适应台湾当地水土的优良稻种,已经在培育成秧苗。秧苗连带秧盘一起拔起,被直接运了过来。
“抛栽技术没有巧,关键要点掌握好。一是田要整平水少;二是秧要抛得高,最好3米以上,越高越远越好;三是是保证基本苗,每亩60-80盘,移密补稀……”
南海拿着育秧软盘,取下一大把秧苗,用力向一抛,一道绿色弧线在空中散开,一根根秧苗稳稳当当扎进泥土里,溅起一朵朵水花。
学员们纷纷抢着田边软盘开始抛秧,南海一边示范要领,一边逐个纠正,不到半个小时,3亩示范田添上了浅浅的新绿。
清晨,白茫茫的蜃气像灰色的大网,笼罩在宜兰平原上。
太阳很快从地平线后面升了上来,原野上飘忽的雾气立时淡了许多,兰阳溪东岸大片大片经过整治的田园、河道、村庄渐渐露了出来。
宜兰是穿越团队确定的准现代农业基地。
宜兰平原是一个面积约有320平方公里的小型平原,现有人口十一万不到,正是开展新型农村建设的理想之地。
杜南岛青龙卫的数千学兵组成工作组像豆子一样被撒到了宜兰的村村寨寨,他们在宜兰县委县府的统一组织下,广泛发动群众,组建起稳定的乡村政权,以水银泻地之势在各个乡村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集村并寨,二是建设集体农庄。
“集村并寨”就是把将宜兰各个自然村的百姓,按小家庭为单位,打散了之后重新分配到各个新村。
宜兰的自然村是移民进入宜阳平原之后,同乡同宗成员逐土而居,大多数村寨的人口都在三百人左右,布局上很不合理。
宜兰县委县府制定的新村规划布局,早≮□,就进行了认真考证和规划,并派人实地进行了勘查。其人数规模基本控制在两千左右,设置有村公所、联防队等政府权力机构。每个村除了农民公寓、农村联排别墅这些居住区之外,还设有幼儿园、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农技站、广播电影室等等公共设施。
新村建设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新建相当数量的房屋。宜兰县府早就在苏澳南部山区建起了一座座水泥厂、砖瓦厂、石灰厂、砂石厂,源源不断的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
新村建设不但合理规划了乡镇分布,同时也打破了封建宗族关系,彻底粉碎乡村的族权体系。在强大的武力压制下,宜兰乡村的大姓、大家族全被拆散,跨村分配到各个区镇。那些不识时务、抗拒新农村建设的不良分子受到了严厉打击,一千多人被押送到苏澳矿区下井采矿。
“集村并寨”稳步推进的同时,集体农庄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之中。
集体农庄建设首先是全部土地实行国有化改造,而后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进行整治,建设集体农庄。
土地国有化改造进行得很快,集团农庄也顺利组建起来,但土地集约化整治却遭遇到了严重困难。
宜兰是冲积平原,地势看起来平整,实际上还是有坡度。高标准农田中,最高可以要求每块水田的坡度不能超过1%。
如果土地不够平整,不同位置水位就不一样,只能是保留较多田埂,以保证每个小田块适宜水稻的生长。倘若都搞成大田块,平整的工作量是天文数字。
闫岳臣是农业组的组长,也是宜兰土地集约化整理的总设计师。他是遗传育种博士,专攻水稻。读博士的时候,他曾经带一个师弟做过川东丘陵地带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对土地集约化整治很有研究。
根据地形地貌勘察的结果,阎岳臣通过电脑模拟计算了一下,如按预先方案实施,需要的工作量将是巨大的,需要耗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看到岳臣得到的计算结果,一向稳重的毛辟几乎要跳了起来,“草,需要拿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还需要花费一整年的时间进行土地整治!”
吴林云叹了口气,“一年还不一定能看到成效。”
“这不行,团队需要尽快看到成效!”毛辟连连摇头,“执委会不可能容忍,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成果却在两三年之后才看到。”
宜兰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想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尽快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多快好的生产大批粮食支援台湾工业化建设。
军队三月份就会南下,拿下整个台湾。毛辟在宜兰县最多也就干到四月份,他觉得应该在四月份之前结束“新农村建设”的工作。
对于毛辟的想法,闫岳臣心知肚明,他胸有成竹的说道,“我这里还有个二号方案。”
闫岳臣根据勘察的结果,拿出了一个替代方案。替代方案主要就是因地制宜,分批推进高标准化农田。
对于闫博士的变通,他的助手南海有些不乐意,“博士,咱们搞的是现代农业样板工程,分批推进不说费时费力,只怕到时候再而衰、三而竭,等我们被调度流动到其他地方,这农业样板就废成了半拉子工程。”
南海是浙江人,住在城市非市民,户籍农村又韭麦不分。南海在穿越之前,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怨念之下自学了农业知识,想回到农村奋斗。
岳臣知道南海是半瓶醋,对土地集约化整治知之不多。他耐心的解释道,“要想把一块带有缓坡的土地平整成一整块大的水田,非常非常难。对于像宜兰这样雨水多的地区,彻底进行整治也不经济。因为地块又大又平,排灌设施就要非常高的标准。而小田块,排灌设施小而密集,更容易设计,成本也低。”
“如果有足够时间,足够人力物力,想要一鼓作气,也不是说不可以。”闫岳臣呵呵一笑,“就怕工程才干了一半,夏天来它几次台风,神马都白玩了。老百姓看不到实惠,就会消极抵御。”
“台风~~,这倒是不能不防。”南海立即眉头紧蹙起来。他是浙江人,知道台风的威力。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搞出一个样板,让整个宜兰看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闫岳臣呵呵一笑,“有了金光闪闪的钱途,宜兰百姓自然会主动,积极的跟进。”
岳臣的二号方案一报上去,立即得到执委会的首肯。
一月初,随着等级公路的修通,大批机械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到了宜兰平原。宜兰县土地集约化整理正式拉开了序幕。
数十辆拖拉机、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轰隆隆的开进了田野,数万农民被组织起来,带着工具、车辆和牛马配合着机器作业。
宜兰像个扇形,为兰阳溪冲积作用所产生之冲积平原。宜兰又是一个雨量特别充沛的地方,台风也经常过来袭扰。阎岳臣的土地治理方案,首先从兴建沟渠、路、林三网结合布局。
排水沟是最密集的网络,每隔100m左右1条,顺坡降方向由上向下展布;在排水沟的基础上配建灌溉沟,每隔200m左右1条,与排水沟相邻或相间布局;配建生产机耕道,顺坡向间距200~300m,横坡向间距500~1000m,与排水沟相邻;林带纵横间距500~1000m,与主排水沟、机耕道相邻布局。
高标准稻田规划单元选择在田地相对集中连片、灌溉水源有保障的区域进行。土地特别平整的区域以1000x667平方米为一个规划单元,对地形坡度小于10度的冲、垅田进行规划,以一个冲、垅为一个规划单元,面积在200x667平方米以上。
所谓的规划单元,在工程上就是指这里要出一套图(总平、截面、断面等等)。一个规划单元内,往往分成几十或者上百个田块不等。
经过一个月的奋力苦干,兰阳溪下游已经整治成笔直的河道,兰阳溪东岸与宜兰城之间的大批土地得到彻底整治。整体调整为水平展布、形状规则、面积较大、便于机械耕作的方格大田,成为大明农科所的标准示范田。
一月三十日,宜兰西郊农科所的一间大教室内,宜兰农村建设二期培训班的四百多学员,认真听着农科所所长阎岳臣的讲课。
“……
大明新农村建设,主要就是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效果,大大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极大的改善了宜兰平原的生产条件。”
“地形较为平坦的地方先行建设高标准大方田,干支渠、斗农渠硬化处理;在大田中,设农机下田坡道,用条石加固下田坡道,勾连机耕道。机耕道用煤矸石夯实,连接乡村公路。”
“稍微有坡度的地方,按着地形尽量把一个水平面的划到一块,在落差处做硬化堡坎,保持水土。”
学员们坐得端端正正,聚精会神的听着闫博士的授课。他们都是宜兰各个新村的农家子弟,在村学读过几天书。大明强势进入宜兰之后,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审时度势,表示坚决支持华夏复兴。工作组把他们发展成华夏复兴先锋队的成员,并把他们选送到农村建设培训班学习。
在培训班里,这些学员不光要学习大明国子学的小学教程,还在学习大量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农科所外面原本是原本横七竖八、弯弯绕绕的田埂。现在全部变成了四四方方的1000亩标准大田。星罗棋布的小河、土沟也都被拉直、拓宽,变成纵横交错、灌排分开的河网、渠道系统。
一块示范田的田埂边上,聚集着一期培训班的一百多学员。农科所副所长南海正带领他们,进行进行水稻抛秧技术的现场展示。
农业组带来的适应台湾当地水土的优良稻种,已经在培育成秧苗。秧苗连带秧盘一起拔起,被直接运了过来。
“抛栽技术没有巧,关键要点掌握好。一是田要整平水少;二是秧要抛得高,最好3米以上,越高越远越好;三是是保证基本苗,每亩60-80盘,移密补稀……”
南海拿着育秧软盘,取下一大把秧苗,用力向一抛,一道绿色弧线在空中散开,一根根秧苗稳稳当当扎进泥土里,溅起一朵朵水花。
学员们纷纷抢着田边软盘开始抛秧,南海一边示范要领,一边逐个纠正,不到半个小时,3亩示范田添上了浅浅的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