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遍览典藏,大会开场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月初秋,气温转凉,天高云淡。
京城城外,一处新清出来的空地,此时已是一副齐整广阔的校场模样。
只见校场正中巍巍搭着一个高台,四面各摆了数百张椅子;而在更外围的一圈,则搭起了数十座大屋棚。
而在更远些的地方,赵青立在外城城墙上,手捧一卷厚厚的书册,时不时用笔勾勾画画。
她的余光可以瞥见下方远处的校场情况。边上则是盖着灰筒瓦、绿琉璃列脊的角楼,在阳光下发出熠熠光芒。
原本定于五月初的比武大会,被她被他推迟了两个多月。为的是做出更充分的准备,且让消息传到全国各地,使得更多的门派高手、江湖散人,能够前来参与。
自赵青独闯皇宫至今,已有三个月的时间。她自然是览尽了朝廷收藏的各类武学功法,拿到了多件神兵利器。
然而,其中的顶尖功法并不算多,并无一门能够及得上神照功的高深,便是能够比得上血刀经的,也只有两三门。
第一门是昔日天地会陈近南的成名武学《凝血神爪》,是在郑氏所属的台湾被攻下后,偶然间搜出的秘籍。
此功是一种极高明的内劲法门,可以阻断血脉、乃至于使血液逐渐凝固,迅速失去反击之能。
以当年陈近南的功力,中此神抓之人,三天后全身血液将会慢慢凝结,变成了浆糊一般,无药可治。
但他的内力并未达到这门武功所载的最高层次,暗劲透入敌方身体之后,至少需得等待半个时辰才开始发作,在同等水平的高手实战中,效果不大。
不过,此时赵青神照功已经大成,全身经脉无不畅通,真气川流不息,便是鹿鼎记时代的九难、归辛树,内力也比她差了一筹半筹,因此很快便练成了此功的最高层次。
可以在对敌交手之时,用内劲干扰对方血气的运行,有些类似于笑傲中方证与任我行对掌时易筋经的内力干扰,但在效果上却是阴毒得多。
第二门则是对内力要求极高的控鹤功,练到上乘境界后可以具备凌空取物之能,在打斗中隔空擒敌拿人,夺人兵刀。
这并非是以袖风之类的使巧之法,而是一种玄妙的内力运用,凭空之中生出巨大的吸力。
不过此功需要任督兼通后才能发挥强大的效果,内力不高者习练毫无增益。实际上,上一位将此功练到上乘境界的高手,还是明中期的摩天居士谢烟客。
赵青以大成境界的神照功运使控鹤功,很快练到了能于四五尺外凌空取物的效果,但与天龙时期鸠摩智的控鹤功、萧峰的擒龙功的威力表现相比,还是差上了许多。
可以推测,北宋时期的武学水平,比起清代确是强出了不少。
至少,赵青有在内力上胜过整个清代中任何一名高手的自信。这个时代最精深的神照功,已经被她给练到了这门内功的上限,进无可进。
排到第三门的话,大概是一门名为玄天指的功法,至阴至寒,有着凝水成冰的威力,而且主练双手食中二指,可以当作兵刃来使,劲力凌厉,具备指夹锋刃之能。
昔年日月神教中的一支便练的是这门武学,梅庄四友中的黑白子在玄天指上造诣非浅,但功力确是差上了一些。其实这门武功并不下于左冷禅所创的寒冰真气。
之所以排到第三,主要是赵青用到它的机会太少。刻意放弃兵刃上的优势空手对敌,不是她的做法。但玄天指的阴寒降温之法也给了赵青不少启发,增加了自身内劲所包含的种种变化。
除了这三门之外,赵青还找到了崆峒派的“阴阳磨、飞凤手、金刚指”等秘籍,少林的伏虎掌、雪山掌、大慈大悲千叶手等介于入门与高深之间的功法。
以及昆仑派的雨打飞花剑法、寒梅剑阵,密宗的大手印、截心掌、无上大力杵,无极门的“无极拳功”等等。
这些秘籍,所记载的尽是江湖中的一流武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江湖中人一辈子也难以接触到的上乘武学。
如果能练出一些成就,大致便有言达平、戚长平等人的武功水平;倘若能将其中数门融汇于一身,未必不能成为落花流水这个级别的江湖顶尖高手。
随意一本放到江湖中,虽说不至于引得一片腥风血雨,但也必定会有一大批人争相抢夺。
但在赵青的眼中,这些武功的档次却是算不得什么,只能作为自己蕴养内功、剑法的养料。
另外,朝廷收集的兵器之中,也确实有好几件利器,比方说曾与她在养心殿顶打斗的赛总管手中的短剑。
然而,总的来说,收获其实并不如意:虽然这些兵器的材质并不下于血刀,但并没有血刀那样的特殊经历,故而没有诞生出金行之气。
倒是从回疆远道而来的红花会中人,带了当年香香公主自杀所用的那一柄回族宝剑。此剑锋锐无比,材质尤在血刀之上,锋刃处带着莹莹紫光。
赵青也不知道这发出紫光的是什么特殊金属,也许是紫薇软剑的那种材质,但在量上要少上不少。
总而言之,此剑靠着似乎更胜过普通玄铁的材质,诞生出了一共三缕金行之气,足足是血刀的三倍,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当然,这些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在吸取了短剑的金行之气、遍览了朝廷收集的秘籍之后,如今,赵青正专注于研究佛道之学,希望从中找到将诸般武学融为一体的灵感。
现下,赵青在城边所看的这卷书册,便是道藏中的一本。
北宋末年,黄裳读遍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万寿道藏》,无师自通,悟出高深武功。
赵青虽然看书时间远较他为短,也远没有他身为状元的文化水平,但毕竟有上乘武功、武学作为基础,还是获得了不少有创见的感悟。
隐约之中,一门基于神照功,却要更加高深的内功渐渐成形。
……
数日之后,由当世多位顶尖高手、以及官府势力联合举办的天下比武大会正式召开。
未是将届,校场正中的高台周围,已聚集了数千位老少豪杰。群豪毕集,洵是盛会,许多向来极少在江湖上行走的山林隐逸,这时也纷纷现身。
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武林人士们,分别按行地道区,于东南西北四方围着高台,都坐在椅上观礼。
丁典、陆天抒、水岱,以及北四怪、少林寺两位首座等顶尖高手,都来到了现场。狄云、戚芳,也到来坐在了一处屋棚之下,他们决定在大会结束之后,便结伴返回老家乡下,不再涉及江湖大事。
正北方向的一座屋棚之下,赵青遥遥望着远处喧闹的江湖群豪,心中一片古井无波。其实在吸纳了大量上乘武学之后,当世能够对她有所裨益的高手已极罕见。
她对于这场比武大会的期待,更多的还是想要在见证群雄交手试招之下得到灵感,进一步完善自身功法的雏形。
远处传来三声鼓响,时辰已至。赵青运起轻功,如轻燕一般飘至高台边缘,双足一点,拔地而起,竟然跃到了高台上立着的一面巨旗的旗杆顶上。
只见旗杆只微微一沉,便定在了原处,再无丝毫晃动起伏。台下寻常好手不明这一跃之难,陆天抒、水岱等高手却均大为佩服,不禁喝起采来。
赵青扫了一眼台下众人,微微一笑,开口道:“此次天下比武大会,正是武林中百年难得一见的盛况。除了几位前辈耆宿,出世高人之外,天下英雄,尽在此间。”
“本人赵青,召开这场盛会,既是为了弘扬我中华渊远流长的武学,也为了编写一部记述当世高手排行的《兵器谱》,让诸位英雄豪杰留名后世。”
少林达摩堂首座不悟禅师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僧,听得此言,他主动开口附和道:
“赵施主所言不错,我辈江湖中人,之所以习武练功,原有一半是为了名与利。而这样一部《兵器谱》,确是解决了其中关于名的问题。
不悟提气运息,声音洪亮:“通过点到为止的比试,排出天下武功位次,从而扬名当世、传于后世,这正是最合情合理的法子。”
“还有,听老衲一句劝,各位相互之间如有什么梁子,最好不要在这台上了断,免得违背了这场大会举办的初衷。”
什么初衷?难道不是为了那连城宝藏?一部分人这样想到。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朝廷参与了比武大会的召开,必然不会容许宝藏流落在外,心中只在考虑,应该如何在数千英雄之前一显身手。
“留名后世”的荣耀确实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争斗心。要知道,即便是每一个时代最顶尖的高手,也未必能够做到名留后世,只需百余年的功夫,便会被江湖遗忘大半。
比方说,问起清初的时候都有哪些出名的高手,江湖上基本上只有传承久远的势力才能答出,一般的江湖中人,能说出陈近南的名字都算得是相当罕见的了。
所以说,看起来有着朝廷背书的《兵器谱》,确是大多数江湖人留名后世的希望。
七月初秋,气温转凉,天高云淡。
京城城外,一处新清出来的空地,此时已是一副齐整广阔的校场模样。
只见校场正中巍巍搭着一个高台,四面各摆了数百张椅子;而在更外围的一圈,则搭起了数十座大屋棚。
而在更远些的地方,赵青立在外城城墙上,手捧一卷厚厚的书册,时不时用笔勾勾画画。
她的余光可以瞥见下方远处的校场情况。边上则是盖着灰筒瓦、绿琉璃列脊的角楼,在阳光下发出熠熠光芒。
原本定于五月初的比武大会,被她被他推迟了两个多月。为的是做出更充分的准备,且让消息传到全国各地,使得更多的门派高手、江湖散人,能够前来参与。
自赵青独闯皇宫至今,已有三个月的时间。她自然是览尽了朝廷收藏的各类武学功法,拿到了多件神兵利器。
然而,其中的顶尖功法并不算多,并无一门能够及得上神照功的高深,便是能够比得上血刀经的,也只有两三门。
第一门是昔日天地会陈近南的成名武学《凝血神爪》,是在郑氏所属的台湾被攻下后,偶然间搜出的秘籍。
此功是一种极高明的内劲法门,可以阻断血脉、乃至于使血液逐渐凝固,迅速失去反击之能。
以当年陈近南的功力,中此神抓之人,三天后全身血液将会慢慢凝结,变成了浆糊一般,无药可治。
但他的内力并未达到这门武功所载的最高层次,暗劲透入敌方身体之后,至少需得等待半个时辰才开始发作,在同等水平的高手实战中,效果不大。
不过,此时赵青神照功已经大成,全身经脉无不畅通,真气川流不息,便是鹿鼎记时代的九难、归辛树,内力也比她差了一筹半筹,因此很快便练成了此功的最高层次。
可以在对敌交手之时,用内劲干扰对方血气的运行,有些类似于笑傲中方证与任我行对掌时易筋经的内力干扰,但在效果上却是阴毒得多。
第二门则是对内力要求极高的控鹤功,练到上乘境界后可以具备凌空取物之能,在打斗中隔空擒敌拿人,夺人兵刀。
这并非是以袖风之类的使巧之法,而是一种玄妙的内力运用,凭空之中生出巨大的吸力。
不过此功需要任督兼通后才能发挥强大的效果,内力不高者习练毫无增益。实际上,上一位将此功练到上乘境界的高手,还是明中期的摩天居士谢烟客。
赵青以大成境界的神照功运使控鹤功,很快练到了能于四五尺外凌空取物的效果,但与天龙时期鸠摩智的控鹤功、萧峰的擒龙功的威力表现相比,还是差上了许多。
可以推测,北宋时期的武学水平,比起清代确是强出了不少。
至少,赵青有在内力上胜过整个清代中任何一名高手的自信。这个时代最精深的神照功,已经被她给练到了这门内功的上限,进无可进。
排到第三门的话,大概是一门名为玄天指的功法,至阴至寒,有着凝水成冰的威力,而且主练双手食中二指,可以当作兵刃来使,劲力凌厉,具备指夹锋刃之能。
昔年日月神教中的一支便练的是这门武学,梅庄四友中的黑白子在玄天指上造诣非浅,但功力确是差上了一些。其实这门武功并不下于左冷禅所创的寒冰真气。
之所以排到第三,主要是赵青用到它的机会太少。刻意放弃兵刃上的优势空手对敌,不是她的做法。但玄天指的阴寒降温之法也给了赵青不少启发,增加了自身内劲所包含的种种变化。
除了这三门之外,赵青还找到了崆峒派的“阴阳磨、飞凤手、金刚指”等秘籍,少林的伏虎掌、雪山掌、大慈大悲千叶手等介于入门与高深之间的功法。
以及昆仑派的雨打飞花剑法、寒梅剑阵,密宗的大手印、截心掌、无上大力杵,无极门的“无极拳功”等等。
这些秘籍,所记载的尽是江湖中的一流武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江湖中人一辈子也难以接触到的上乘武学。
如果能练出一些成就,大致便有言达平、戚长平等人的武功水平;倘若能将其中数门融汇于一身,未必不能成为落花流水这个级别的江湖顶尖高手。
随意一本放到江湖中,虽说不至于引得一片腥风血雨,但也必定会有一大批人争相抢夺。
但在赵青的眼中,这些武功的档次却是算不得什么,只能作为自己蕴养内功、剑法的养料。
另外,朝廷收集的兵器之中,也确实有好几件利器,比方说曾与她在养心殿顶打斗的赛总管手中的短剑。
然而,总的来说,收获其实并不如意:虽然这些兵器的材质并不下于血刀,但并没有血刀那样的特殊经历,故而没有诞生出金行之气。
倒是从回疆远道而来的红花会中人,带了当年香香公主自杀所用的那一柄回族宝剑。此剑锋锐无比,材质尤在血刀之上,锋刃处带着莹莹紫光。
赵青也不知道这发出紫光的是什么特殊金属,也许是紫薇软剑的那种材质,但在量上要少上不少。
总而言之,此剑靠着似乎更胜过普通玄铁的材质,诞生出了一共三缕金行之气,足足是血刀的三倍,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当然,这些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在吸取了短剑的金行之气、遍览了朝廷收集的秘籍之后,如今,赵青正专注于研究佛道之学,希望从中找到将诸般武学融为一体的灵感。
现下,赵青在城边所看的这卷书册,便是道藏中的一本。
北宋末年,黄裳读遍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万寿道藏》,无师自通,悟出高深武功。
赵青虽然看书时间远较他为短,也远没有他身为状元的文化水平,但毕竟有上乘武功、武学作为基础,还是获得了不少有创见的感悟。
隐约之中,一门基于神照功,却要更加高深的内功渐渐成形。
……
数日之后,由当世多位顶尖高手、以及官府势力联合举办的天下比武大会正式召开。
未是将届,校场正中的高台周围,已聚集了数千位老少豪杰。群豪毕集,洵是盛会,许多向来极少在江湖上行走的山林隐逸,这时也纷纷现身。
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武林人士们,分别按行地道区,于东南西北四方围着高台,都坐在椅上观礼。
丁典、陆天抒、水岱,以及北四怪、少林寺两位首座等顶尖高手,都来到了现场。狄云、戚芳,也到来坐在了一处屋棚之下,他们决定在大会结束之后,便结伴返回老家乡下,不再涉及江湖大事。
正北方向的一座屋棚之下,赵青遥遥望着远处喧闹的江湖群豪,心中一片古井无波。其实在吸纳了大量上乘武学之后,当世能够对她有所裨益的高手已极罕见。
她对于这场比武大会的期待,更多的还是想要在见证群雄交手试招之下得到灵感,进一步完善自身功法的雏形。
远处传来三声鼓响,时辰已至。赵青运起轻功,如轻燕一般飘至高台边缘,双足一点,拔地而起,竟然跃到了高台上立着的一面巨旗的旗杆顶上。
只见旗杆只微微一沉,便定在了原处,再无丝毫晃动起伏。台下寻常好手不明这一跃之难,陆天抒、水岱等高手却均大为佩服,不禁喝起采来。
赵青扫了一眼台下众人,微微一笑,开口道:“此次天下比武大会,正是武林中百年难得一见的盛况。除了几位前辈耆宿,出世高人之外,天下英雄,尽在此间。”
“本人赵青,召开这场盛会,既是为了弘扬我中华渊远流长的武学,也为了编写一部记述当世高手排行的《兵器谱》,让诸位英雄豪杰留名后世。”
少林达摩堂首座不悟禅师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僧,听得此言,他主动开口附和道:
“赵施主所言不错,我辈江湖中人,之所以习武练功,原有一半是为了名与利。而这样一部《兵器谱》,确是解决了其中关于名的问题。
不悟提气运息,声音洪亮:“通过点到为止的比试,排出天下武功位次,从而扬名当世、传于后世,这正是最合情合理的法子。”
“还有,听老衲一句劝,各位相互之间如有什么梁子,最好不要在这台上了断,免得违背了这场大会举办的初衷。”
什么初衷?难道不是为了那连城宝藏?一部分人这样想到。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朝廷参与了比武大会的召开,必然不会容许宝藏流落在外,心中只在考虑,应该如何在数千英雄之前一显身手。
“留名后世”的荣耀确实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争斗心。要知道,即便是每一个时代最顶尖的高手,也未必能够做到名留后世,只需百余年的功夫,便会被江湖遗忘大半。
比方说,问起清初的时候都有哪些出名的高手,江湖上基本上只有传承久远的势力才能答出,一般的江湖中人,能说出陈近南的名字都算得是相当罕见的了。
所以说,看起来有着朝廷背书的《兵器谱》,确是大多数江湖人留名后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