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 第18章 你爹不敢做的你做,你爹不敢说的你说

第18章 你爹不敢做的你做,你爹不敢说的你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奉天殿中。

    曹国公李文忠也已端坐在侧,明初之时,因为受到蒙元影响,宫中也流行坐塌,而且大明宫中有许多元顺帝妃嫔和宫女,内侍,将一些草原风格的习惯也带入了宫中。

    朱元璋,朱标,李善长,李文忠,正盘腿坐在一张珍贵的撒马尔罕地毯上,地摊上摆放着一张南宋时宫中曾使用过的檀木案几,案几上有香薰,奶食,果子,茶品,茶汤。茶具既有江南隽秀的瓷器,也有波斯风格的金银器皿。

    明初,茶水有很多种服食方法。

    有冷泡法,碾磨法,冲泡法,还有各色流传自宋朝的拉花,调配工艺,有煮食茶叶法,还有与其他调理配合,加入香辛料的冲调法。

    朱元璋深感喝茶方式繁复,亲自下旨,将茶叶的服食方式定为冲泡法。

    宫中的果子果品风格,种类也十分丰富,前元征服了欧洲之后,从欧洲、中亚西亚带回来了大量的工匠,庖厨,还有西方宫廷的御厨,他们也将他们制作点心的方式带回了华夏。

    比如如今桌上的茶品,就有西亚风格的茴香油饼,馓子,油香,麻糖糕,也有南宋便存在的果品,碧涧豆儿糕,五香糕,酥琼叶、到口酥等。

    几杯清茶,以羊脂白玉所盛,分别放在几人面前。

    朱元璋眸子修长,品茶的时候,眼睑微垂,整张脸颊被茶雾缭绕,他轻品一口,淡笑道:“文忠啊,西番茶马贸易之事,今年获利几何?”

    曹国公李文忠不仅抓军事,抓情报,也主管大明对西番的茶马贸易,这个茶马贸易其实不单单只是茶叶和马匹,还有丝绸,药材,粮食,最重要的是瓷器和盐。

    江南自南宋起,富庶甲天下。

    丝绸,茶叶,瓷器,乃是大明赋税重项,另外就是食盐,官家给与盐引,商人随着驻军将粮草带到大军驻扎之所,获得盐引。

    这西番,也不仅仅只是海外诸国,还有如今的西藏云贵,甚至包括一部分塞外蒙古部落,自洪武三年,邓俞徐达攻克凉州,和西藏青海等地的宗教领袖凉州会盟之后,陆续有青藏等地活佛领袖,前往南京朝觐朱元璋,接受了皇明的册封,之后皇明和西番的贸易,十分紧密。

    其一,青海藏地,高原缺衣少食,急缺盐巴和茶叶,而头人土司,宗教领袖,生活奢靡,喜爱皇明的丝绸和瓷器,活佛赐福,多要用到江南丝绸,可想而知丝绸茶叶珍贵。

    而大明又急缺军马,甘肃河套等地又常常被北元骚扰,只有从青藏等地进军马,为此还专门设置了西宁卫。

    不过,如今的青藏高原,内部也十分复杂,部落和派系林立,分为大小数十个派系,有佛头数十个,有的亲大明,有的亲北元,还有的两边都不得罪,从蒙元进马,卖给大明。

    册封的活佛,也多是听宣不听调。

    朱元璋早有收复青海河湟之意,要知道前宋之时,就连大奸臣蔡京主政都能将青海收复,且屯兵实控。皇明自然不会比宋还弱,更为紧迫的是,随着天下太平十五年后,整个大明的手工业品,丝绸,茶叶,瓷器,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这些硬通货,需要打通销路,这条路就是丝绸之路。

    北元占据了陆上丝绸之路,皇明只能通过西番茶马古道贸易,而茶马丝绸茶叶食盐,又是大明重要的赋税来源。

    听到朱元璋言语,李文忠转过身来,拱手道:“启禀圣上,如今那西番大小佛头,皆威服皇明天威,自云南平定后,川蜀安靖,今年仅军马,我大明可得万匹以上,绫罗绸缎,售出五十万匹以上,西番诸头人部落,皆以军马牛羊,黄金来付,概无拖欠。”

    朱元璋眯了眯眼。

    “青海河湟,历来为我华夏故土,而藏地喇嘛,多与北元沆瀣狼狈,若从云南,西宁卫两方进军,青藏可复否?”

    “不可!”

    李文忠还没有开口,韩国公李善长就惊讶出声,他面色肃穆,双眸凝重,认真说道:“圣上,不可啊。”

    “青藏等地,路途遥远,名风不俗,通蒙元而疏华夏,近狄夷而远中国,若想征服,其一后勤辎重无以为继,其二高原冻寒,唐时名将薛仁贵尚难成功,如今我皇明百姓疲蔽,国库空虚,何以轻启战衅?”

    朱标也皱眉道:“父皇,儿臣也认为不妥,如今战事频繁,百姓徭役沉重,多误农时,且云南初平,大战之后,必有灾荒啊,再说西北匪患严重,北元残匪四处游蹿,西北转运的钱粮屡遭匪劫,出兵不易。”

    对,如今的大明匪患十分猖獗。

    有些地方官府只能管到城池周边,稍微远一点,就无法实控。

    这其实也受制于如今的时代局限性,大明只能管到县太爷,乡镇是士绅的地盘,要知道朱雄英来的那个后世,即便将基层管理组织推进到村,而且有现代化枪炮武器的情况下,也是在建国之后十余年才彻底剿灭匪患。

    如今的北方,匪患猖獗,官府腐败,朱元璋提议收复青藏,其实是存了迁都北方的心思。

    南京距离北方太远,北地官吏不听宣调,终究是心腹大患,为此他已经派太子朱标前去考察过开封,洛阳。

    朱元璋拿起羊脂玉的茶杯,眸子盯着扭动着茶杯,笑道:“朕非为此刻去攻,乃长久之计。”

    “似这羊脂白玉,乃是于阗国所进白玉,西番去进,只得水价,我皇明去购,则是酒价,若西番归我,则我自为之,百姓得益。”

    “西辽大石牙林,距今不过百多年,想来西域定有我汉家遗风,青藏等地,元时喇嘛佛头多受北主册封,掠我汉家子民为奴为婢,做牛做马,天下与我,若得剑在手,朕必挥军西进,复我汉家儿郎还家!”

    言罢,朱元璋又看向李善长,问到:“云南驻守大将,韩国公心中可有良人?”

    ……

    和朱桂聊了几句。

    朱雄英发现,这个大明的初代代王,还真是个好人,也是个聪明人。

    难怪,前世朱允炆和自己四叔朱棣都没拉下脸对他下手。

    朱允炆削藩要找借口,代地的官员便各种搜罗罪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代王朱桂这个人“脾气暴躁。”

    对,就是脾气暴躁的脾气暴躁。

    要知道,当时朱允炆已经以谋反罪收拾了好几个叔叔了,安插的罪名,纣王看了都要流泪,所以对代王也也没必要太过客气。

    可是,代地的官员们找了半天,也实在找不出罪名,而且这个人好的他们拉不下脸去编,最后朱允炆就以朱桂脾气暴躁为缘由,将他贬为庶人。

    等到四叔朱棣靖难成功,又把朱桂恢复王爵,四叔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天下做一个表率,我朱棣绝不是朱允炆那种刻薄寡恩,薄待兄弟的天子!

    然后四叔朱棣皱眉看向了朱桂的儿子。

    兄弟你儿子实在顽皮,我身为大明天子,必须得出手管教管教啊!

    哟呵,小伙子玩的挺花啊,几十项大罪,你爹不敢做的你做,你爹不敢说的你说,王权特许,为所欲为,这就是藩王?

    真是可怜了朱桂的倒霉儿子,躲过了朱允炆,遇到自己四叔朱棣,被朱棣往死里坑,上来就罗织了几十条罪名扣在朱桂儿子头上,死了之后还给了个谥号“戾”。

    “戾”这个谥号,堪称是古代谥号中最难听的谥号之一。

    朱雄英又看了看鲁王朱檀,自己这个十叔正一脸不耐,愤愤不平,朱檀谥号“荒”,朱桂的儿子谥号“戾”,堪称是大明皇室中的卧龙凤雏了,都属于谥号中很恶心很难听那种。

    我了个去,话说要是我渡不过这八岁大劫,我这么养生,后边的文官不会也给我搞个很恶心的谥号吧……

    “当皇帝苦,当太子苦,当王爷也苦,我朱雄英命苦哇……”

    朱雄英不由撇着嘴,心中微微叹气,自己这皇嫡长孙可不是那么好坐的,底下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呢。

    若是度不过这八岁大劫,指不定史书怎么磕碜我。

    那帮写史书,握着笔杆子的读书人,好坏好坏的。

    其实老朱家人才很多,尤其是初代大明的九边赛王,别看这会儿在文渊阁上课,几个皇子似乎不太上心,实际上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管教十分严厉,甚至说是苛刻,而且这些王爷基本上除了极个别的比如说鲁王朱檀这种奇葩荒诞些,其他的都很聪明。

    但是这些少聪慧,有眼色的大明王爷们,只要去封地就藩,不出两年就会开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然后被地方官员各种打小报告,在史书里写成堪比桀纣之人……

    是巧合吗?

    不是,是因为地方官员不需要贤明的藩王啊。

    你说你好好的贪财好色,那多好,地方官儿也可以把你当猪养在王府,你一来就要关心民间疾苦,四处走动,查看朝廷政策是否落实,这不正是荒淫无道的藩王吗,此等藩王,有不臣谋逆,窜立之心啊!人人诛之而后快!

    锦衣卫欺负我们,我官吏认了。

    你个外放藩王也要来凑热闹!?好,那就一起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