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众心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再说皇帝宣召王丞相和包大人入宫觐见。
包拯因为将皇帝派涂善追杀小太子的事情透漏给八贤王,请八贤王进宫阻止皇帝,此刻正在开封府心急如焚等待消息。
听到宫中内侍传召,包大人欣喜若狂,还以为八贤王劝谏成功。没想到路上却在内侍口中得知八贤王以死相谏,顿时吓得脸如土色。
包大人心中又是懊恼又是愧疚,他将此事告之八贤王之后,本想亲自入宫见皇帝。之所以告诉八贤王,是向着若是自己入宫不能劝服陛下,激怒天子有所不测,小太子至少还有八贤王可以指望。
只是八贤王深知包拯的性情,葛青以死证清白,包拯怀着一腔怒气要为死者伸冤,只怕言语不妥,反而激怒天子。所以八贤王劝服包大人稍安勿躁,由他代替包大人入宫。
知道八贤王在皇帝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包拯想着八贤王性情温和,确实比自己更适合劝谏。哪成想一贯温和的八贤王竟然有如此刚烈的一面。
“包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心,好在当时庞太师携县主入宫,倒是刚好救了王爷一命。”前来给包拯宣旨的公公乃是老伴当陈林的徒弟陈数。
陈林虽是内监,却是皇帝亚父,因陈林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忠臣,与包拯也有几分交情。
故而陈数很乐意在包拯面前买好。
“原来是县主回京了!”包拯略松了口气,“县主医术高绝,就连公孙先生和翰林医官院的傅大夫都多有赞誉。有县主出手希望能保王爷平安吧!”
“可不是嘛!今日多亏了县主,吴良那个狗东西还想阻止县主救人,幸好庞太师及时发现吴良心怀不轨,令人将吴良丢了出去。”陈数叹息道。
不要以为内监就无欲无求,其实在宫里内监也是分派系的。
老伴当陈林退休,新总管吴良上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内宫总管也是如此。虽然因为陈林身份不一般,吴良不敢明面上为难陈林一系。但是,像陈数这样与陈林有师徒关系的内监还是多多少少遭到了吴良的或明或暗打压。
若非今日吴良被庞太师抓紧时机,打发了,像宣召包拯这样的大臣还轮不到陈数呢。
包拯是个清官,并没有许多油水。但是清官有清官的好处,与这样的清官打交道对于内监来说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说到吴良包拯也有些印象,被冤与兰妃又女干情的侍卫首领葛青在开封府自裁以证清白。包拯深感兰妃与小太子之冤,一面令展昭去找被追杀的小太子,一面进宫调查真相。
根据葛青临死前提供的一些线索,包拯曾经入宫寻找那位帮助阿敏和太子出逃的良喜公公。接待包拯的正是内宫总管吴良,而当时吴良告诉包拯良喜酒后失足落水溺亡。
包拯破案无数,哪里会相信这样的巧合。只是吴良是内宫总管,包拯没有证据也不能质询吴良。
没想到庞太师战斗力这么强悍,这么快就把那个嚣张跋扈的吴良总管撸了。
不说私人恩怨和政见上的不同,包拯觉得自己这位阅卷恩师战斗力果然杠杠哒,老当益壮,宝刀未老啊!
“太师可是携县主进宫谢恩的?”包拯随口问道。
庞玉雪为什么被封为县主,包拯与王丞相等人最清楚□□。不过,庞太师父女如此巧合出现在宫里,还是让包拯有些在意。
以包拯的性格,往常是绝不会与内侍打探消息的。但是如论是兰妃被勒令自裁,太子被追杀,以及八贤王撞柱死谏都发生在宫里。为了调查兰妃一案,包拯分外在意宫中发生的事情。
“额~”陈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太师进宫是为了告状的!”
“告状?”包拯脸上闪过一丝讶然。
自陈州案后益州案之前,庞太师每天最喜欢干的就是抓包拯小辫子,然后在皇帝面前告状。以至于,那段时间,开封府行为规范简直到了标准化的地步。
不过,自益州回来,两人虽然不至于化干戈为玉帛,庞太师已经没有再主动找麻烦了。
包拯想不出什么人能够惊动庞太师亲自进宫找皇帝告状。
“还不是那个涂善!”陈数一脸不屑道,“陛下令他出宫办事,没想到那涂善如此不知事,拿着御赐宝刀作威作福,竟然滥杀无辜百姓。县主为了相救无辜百姓出面阻止,却被涂善手下所伤。就这样,涂善捉不到人,竟携私以报,去搜太师府,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吗!”
包拯闻言,恨声道:“什么将军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对无辜百姓出手,当真该杀!”
这涂善果然胆大包天!我开封府也有尚方宝剑,但是搜太师府什么,咱还是需要三思再三思的。
好吧!包大人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幸灾乐祸的。
那个涂善竟然敢追杀太子,还沿途滥杀无辜百姓,活该他要惹上战斗力惊人的庞太师。
若非还惦记着受伤的八贤王和落难的小太子,包拯真想大笑三声表达自己的愉悦的心情。
包拯入宫时,王丞相已经先一步到了。
皇帝终归是要面子的,语焉不详的说了事情的起因,便示意庞太师接上。
相较于皇帝的委婉,庞太师就直接多了。没有抓着涂善是皇帝派去追杀太子不放,紧紧咬定涂善滥用御赐宝刀,屠杀无辜百姓以及无圣旨搜太师府这两条罪状。
包拯虽然耿直却也不傻,八贤王为了劝谏,将命都搭上了。可见皇帝对兰妃和葛青是否有私情一事的态度。
现在将皇帝的注意力牵扯到涂善身上却有个大大的好处。那就是作为追杀者的涂善被查,小太子也能得到一线生机。而包拯有把握在这段时间,将真相查清,还葛青、兰妃还有小太子一个清白。
王丞相临时被叫进宫里,对事情来龙去脉其实还有些糊涂。
但是王丞相是个聪明人,他虽然不喜欢庞太师,见太师府被搜检也有些危机感。同样是天子重臣,庞太师还有个得宠的贵妃女儿,尚且遭受如此对待,谁知道那个什么涂善又或者不久将来有个人效仿胆大包天搜丞相府。
再者,看包拯的态度显然也是要盯着涂善的,厚道的老丞相想了想,落井下石的事情,偶尔也是要做一做的。
皇帝最信任的几个大臣难得如此齐心要搞一个将军,还能搞不定?更何况这个将军已经失了圣心。
以至于涂善还没有被押解回来,审问,他的结局却已经能够预料。
“既然你们都这么认为,等狄青捉拿涂善归来,直接送去开封府受审吧!包卿,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好好审,还要给太师一个交代。”
“臣领旨!”包拯连忙道。
“谢皇上!”庞太师一脸感动谢恩。
趁着这个好时机,包大人想了想道:“既然陛下要臣查涂善,臣可否在陛下面前问县主几个问题?”
“县主刚为八皇叔施针,正在偏殿休息。包卿一定要现在问吗?”
包大人点了点:“据庞太师所言,涂善口口声声都是奉圣命。臣想要问县主几个问题,与陛下当面应证,涂善是否狐假虎威,歪曲陛下旨意,阳奉阴违。”
“既然如此,陛下,老臣这就去传县主过来。”
“不必麻烦!”傅玉雪从偏殿走了过来,向皇帝道了万福,才道,“包大人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吧!”
“本府曾经想要知道涂善与县主冲突的经过。”
傅玉雪略思索了片刻,将客栈发生的事情细细又说了一边。不过展昭与阿敏姑娘从客栈离开之后的事情却没有说。
“县主是说涂善口称奉圣命追捕钦犯,但是却又宁枉勿纵,企图杀死无辜路人的孩子。”
“不错!”
“臣请问陛下,陛下给涂善的口谕是追捕钦犯,还是当场诛杀?”
皇帝叹息一声:“朕令涂善追捕钦犯,告诉他朕不想再看到那个孩子,并没有令他当场诛杀,更没有什么宁枉勿纵的命令。”
“陛下让涂善追捕的孩子可是兰妃娘娘所生的小皇子。”
皇帝的脸色突然变了几遍:“包拯,朕让你查涂善滥杀无辜,携私报复,搜查太师府一事,并不是让你插手宫闱内事。”
“恕臣直言,皇子关系到陛下皇储,大宋国运,亦非一般的宫闱内事。再者,涂善伤县主,搜太师府,源于此事,岂可不查清楚。”
“包拯!”
傅玉雪见此,心知吵下去只怕没结果不说,还平白让涂善有机会脱罪。只是包拯性子执拗,认定的事情只怕不容易让他改变。
“陛下!”傅玉雪突然出声道,“此事无论是陛下家事还是大宋国事,本都不该臣女过问。只是臣女既涉其中,便没有置身其外的权利。臣女仿若听闻,陛下是断定兰妃娘娘与人偷情,故而怀疑皇子血缘。臣女有一言不明,请陛下解惑!”
再说皇帝宣召王丞相和包大人入宫觐见。
包拯因为将皇帝派涂善追杀小太子的事情透漏给八贤王,请八贤王进宫阻止皇帝,此刻正在开封府心急如焚等待消息。
听到宫中内侍传召,包大人欣喜若狂,还以为八贤王劝谏成功。没想到路上却在内侍口中得知八贤王以死相谏,顿时吓得脸如土色。
包大人心中又是懊恼又是愧疚,他将此事告之八贤王之后,本想亲自入宫见皇帝。之所以告诉八贤王,是向着若是自己入宫不能劝服陛下,激怒天子有所不测,小太子至少还有八贤王可以指望。
只是八贤王深知包拯的性情,葛青以死证清白,包拯怀着一腔怒气要为死者伸冤,只怕言语不妥,反而激怒天子。所以八贤王劝服包大人稍安勿躁,由他代替包大人入宫。
知道八贤王在皇帝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包拯想着八贤王性情温和,确实比自己更适合劝谏。哪成想一贯温和的八贤王竟然有如此刚烈的一面。
“包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心,好在当时庞太师携县主入宫,倒是刚好救了王爷一命。”前来给包拯宣旨的公公乃是老伴当陈林的徒弟陈数。
陈林虽是内监,却是皇帝亚父,因陈林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忠臣,与包拯也有几分交情。
故而陈数很乐意在包拯面前买好。
“原来是县主回京了!”包拯略松了口气,“县主医术高绝,就连公孙先生和翰林医官院的傅大夫都多有赞誉。有县主出手希望能保王爷平安吧!”
“可不是嘛!今日多亏了县主,吴良那个狗东西还想阻止县主救人,幸好庞太师及时发现吴良心怀不轨,令人将吴良丢了出去。”陈数叹息道。
不要以为内监就无欲无求,其实在宫里内监也是分派系的。
老伴当陈林退休,新总管吴良上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内宫总管也是如此。虽然因为陈林身份不一般,吴良不敢明面上为难陈林一系。但是,像陈数这样与陈林有师徒关系的内监还是多多少少遭到了吴良的或明或暗打压。
若非今日吴良被庞太师抓紧时机,打发了,像宣召包拯这样的大臣还轮不到陈数呢。
包拯是个清官,并没有许多油水。但是清官有清官的好处,与这样的清官打交道对于内监来说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说到吴良包拯也有些印象,被冤与兰妃又女干情的侍卫首领葛青在开封府自裁以证清白。包拯深感兰妃与小太子之冤,一面令展昭去找被追杀的小太子,一面进宫调查真相。
根据葛青临死前提供的一些线索,包拯曾经入宫寻找那位帮助阿敏和太子出逃的良喜公公。接待包拯的正是内宫总管吴良,而当时吴良告诉包拯良喜酒后失足落水溺亡。
包拯破案无数,哪里会相信这样的巧合。只是吴良是内宫总管,包拯没有证据也不能质询吴良。
没想到庞太师战斗力这么强悍,这么快就把那个嚣张跋扈的吴良总管撸了。
不说私人恩怨和政见上的不同,包拯觉得自己这位阅卷恩师战斗力果然杠杠哒,老当益壮,宝刀未老啊!
“太师可是携县主进宫谢恩的?”包拯随口问道。
庞玉雪为什么被封为县主,包拯与王丞相等人最清楚□□。不过,庞太师父女如此巧合出现在宫里,还是让包拯有些在意。
以包拯的性格,往常是绝不会与内侍打探消息的。但是如论是兰妃被勒令自裁,太子被追杀,以及八贤王撞柱死谏都发生在宫里。为了调查兰妃一案,包拯分外在意宫中发生的事情。
“额~”陈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太师进宫是为了告状的!”
“告状?”包拯脸上闪过一丝讶然。
自陈州案后益州案之前,庞太师每天最喜欢干的就是抓包拯小辫子,然后在皇帝面前告状。以至于,那段时间,开封府行为规范简直到了标准化的地步。
不过,自益州回来,两人虽然不至于化干戈为玉帛,庞太师已经没有再主动找麻烦了。
包拯想不出什么人能够惊动庞太师亲自进宫找皇帝告状。
“还不是那个涂善!”陈数一脸不屑道,“陛下令他出宫办事,没想到那涂善如此不知事,拿着御赐宝刀作威作福,竟然滥杀无辜百姓。县主为了相救无辜百姓出面阻止,却被涂善手下所伤。就这样,涂善捉不到人,竟携私以报,去搜太师府,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吗!”
包拯闻言,恨声道:“什么将军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对无辜百姓出手,当真该杀!”
这涂善果然胆大包天!我开封府也有尚方宝剑,但是搜太师府什么,咱还是需要三思再三思的。
好吧!包大人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幸灾乐祸的。
那个涂善竟然敢追杀太子,还沿途滥杀无辜百姓,活该他要惹上战斗力惊人的庞太师。
若非还惦记着受伤的八贤王和落难的小太子,包拯真想大笑三声表达自己的愉悦的心情。
包拯入宫时,王丞相已经先一步到了。
皇帝终归是要面子的,语焉不详的说了事情的起因,便示意庞太师接上。
相较于皇帝的委婉,庞太师就直接多了。没有抓着涂善是皇帝派去追杀太子不放,紧紧咬定涂善滥用御赐宝刀,屠杀无辜百姓以及无圣旨搜太师府这两条罪状。
包拯虽然耿直却也不傻,八贤王为了劝谏,将命都搭上了。可见皇帝对兰妃和葛青是否有私情一事的态度。
现在将皇帝的注意力牵扯到涂善身上却有个大大的好处。那就是作为追杀者的涂善被查,小太子也能得到一线生机。而包拯有把握在这段时间,将真相查清,还葛青、兰妃还有小太子一个清白。
王丞相临时被叫进宫里,对事情来龙去脉其实还有些糊涂。
但是王丞相是个聪明人,他虽然不喜欢庞太师,见太师府被搜检也有些危机感。同样是天子重臣,庞太师还有个得宠的贵妃女儿,尚且遭受如此对待,谁知道那个什么涂善又或者不久将来有个人效仿胆大包天搜丞相府。
再者,看包拯的态度显然也是要盯着涂善的,厚道的老丞相想了想,落井下石的事情,偶尔也是要做一做的。
皇帝最信任的几个大臣难得如此齐心要搞一个将军,还能搞不定?更何况这个将军已经失了圣心。
以至于涂善还没有被押解回来,审问,他的结局却已经能够预料。
“既然你们都这么认为,等狄青捉拿涂善归来,直接送去开封府受审吧!包卿,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好好审,还要给太师一个交代。”
“臣领旨!”包拯连忙道。
“谢皇上!”庞太师一脸感动谢恩。
趁着这个好时机,包大人想了想道:“既然陛下要臣查涂善,臣可否在陛下面前问县主几个问题?”
“县主刚为八皇叔施针,正在偏殿休息。包卿一定要现在问吗?”
包大人点了点:“据庞太师所言,涂善口口声声都是奉圣命。臣想要问县主几个问题,与陛下当面应证,涂善是否狐假虎威,歪曲陛下旨意,阳奉阴违。”
“既然如此,陛下,老臣这就去传县主过来。”
“不必麻烦!”傅玉雪从偏殿走了过来,向皇帝道了万福,才道,“包大人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吧!”
“本府曾经想要知道涂善与县主冲突的经过。”
傅玉雪略思索了片刻,将客栈发生的事情细细又说了一边。不过展昭与阿敏姑娘从客栈离开之后的事情却没有说。
“县主是说涂善口称奉圣命追捕钦犯,但是却又宁枉勿纵,企图杀死无辜路人的孩子。”
“不错!”
“臣请问陛下,陛下给涂善的口谕是追捕钦犯,还是当场诛杀?”
皇帝叹息一声:“朕令涂善追捕钦犯,告诉他朕不想再看到那个孩子,并没有令他当场诛杀,更没有什么宁枉勿纵的命令。”
“陛下让涂善追捕的孩子可是兰妃娘娘所生的小皇子。”
皇帝的脸色突然变了几遍:“包拯,朕让你查涂善滥杀无辜,携私报复,搜查太师府一事,并不是让你插手宫闱内事。”
“恕臣直言,皇子关系到陛下皇储,大宋国运,亦非一般的宫闱内事。再者,涂善伤县主,搜太师府,源于此事,岂可不查清楚。”
“包拯!”
傅玉雪见此,心知吵下去只怕没结果不说,还平白让涂善有机会脱罪。只是包拯性子执拗,认定的事情只怕不容易让他改变。
“陛下!”傅玉雪突然出声道,“此事无论是陛下家事还是大宋国事,本都不该臣女过问。只是臣女既涉其中,便没有置身其外的权利。臣女仿若听闻,陛下是断定兰妃娘娘与人偷情,故而怀疑皇子血缘。臣女有一言不明,请陛下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