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金夕满月 > 第一节 千里之外

第一节 千里之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民国十六年(1927年),秋十月。火车一次又一次停站,再从站台开离,汽笛声与浓烟长长的扯出一段酸怆的诗意。

    北上的火车经过天津,总算周旋之下弄了一个小包厢,徐太太带两个孩子与小河一起坐进去。小河一直抱着小少爷徐士嵘,逗着六岁的徐士峥玩耍,隔一会儿带两个孩子去外面的过道上逛逛一会,让一直抱怨的徐太太能安静地休息片刻。

    小河对车厢外的流动风光,完全没有观光的兴致,她像是从一个能听到落叶声的寂静处,突然进入川流不息的人海,失去自己我,闲下来的片刻只是发呆,眼神空洞,没有目标地去浏览窗外的浮光掠影。

    小河说她姓何,因此与何管家是同姓本家,所以赢得了同行的亲切和关照,随着火车前行,渐渐远离故土,同时她与他们之间又增加了同乡浓厚的情谊。

    何管家对她日渐和气,询问她家人身世,她只说滁县前几个月打仗,家里人和房子都没了,只剩下她自己茕茕孑立,又无至亲好友可以投奔,守不住只能出来想法子找条活路。

    何管家虽然喜欢板着脸做出威严,为人却心慈面善,观察她一路,见她举止倒像是规矩人家出身,反劝慰她离乡背景不要太过伤心。“这战乱的世道,人人逃难,家家闹饥荒,难得安居乐业,比你苦命的人也随处可见。”言下之意,她有幸能遇上徐家一行北上,算是她的造化,也算是与徐家有缘。

    何管家与长工小五另有座位,徐太太不得已要倚重这个小丫头,抱怨哀叹之声,和旅途折腾令她疲惫不堪,逐渐减少不愉快的抱怨,大概也是被迫接受了小河。

    火车越往北开天气越冷,秋叶狂风的景色,渐次浓烈,在急于赶路的人心中,留下透骨的悲凉。小河每天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翻箱倒柜添加衣裳,自己取出随身提箱中的一条灰色羊毛围巾,紧紧裹在脖子和肩上,权当一件御寒的衣服。

    仿佛世界只剩下她一个人,周围只是影影幢幢的人来人往,闹市车马与她无干。她只是拼命地打起精神,收起涣散的眼神,不敢偷懒,更不让人发现她是被吓破胆的千疮百孔的内心。

    听说被吓破胆的人,像是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只剩空洞的躯壳容纳鬼魂出没。她对自己反复强调:“我没有疯癫,我只是暂时没空想到自己。”

    尽管挤出的笑容比哭还难看,却强制自己不僵硬,想象一个正常的小丫头该如何思考与行为,将自己模仿成别人一样,但是她太笨拙,缺少经验,往往装得不像,引来徐太太的一场哀叹:“如果周妈在,我就不必这么头疼了,两个孩子吵闹得我头疼,带他们出去玩吧!什么事都叫我烦心,没一点得力的!”

    小河像装载进喷腾的火车上的货物,在苍茫间奔驰,遁逃,却又掩饰她的虚惶,惊恐。领着两个孩子到过道里,闻着各种难闻的混杂气味,陌生人的味道。两个孩子一个仅一岁,一个六岁,而小河觉得自己不过是七岁,无知,迷茫,却允许任性哭闹。

    这样辗转十几日,一行六人终于抵达北京。到达北京,才知道这里刚刚改名叫“北平”。

    徐尚任已经来回踱步两个小时,火急火燎地等在火车站,迎接他的家眷。

    徐先生大概三十二、三岁,架了一付金边眼镜,白净而宽阔的圆脸,髭须刮得干净,南方的书生长相,文质彬彬,带来两个高壮的学生,像两大护法,特意挑选来帮着提行李。

    徐尚任一见到徐太太和孩子走在人群的最后面,猛然松了一口气,迎上前,一脸庆幸地说:“多亏有周管家护送来,一路上稳正,照顾周全,每到一站就发电报告知我,不然在路途中完全失去联络,真是生生要将人急死了!”

    一边张开两臂,一左一右抱过两个幼子:“都长这么大啦!我是怎么能放心你们母子三人上路呢?两个孩子还这么小,这路上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吧?我马上发电报回滁县家里报平安,告诉家里你们终于到了,让他们放心。”

    孩子有点认生,扭头奇怪地看到因久别重逢,喜极而泣的母亲。

    徐太太上次来北京时还是新婚的娇妻,一路上有丈夫陪伴左右,这一趟再来却是吃尽了辛苦,因为不久前经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部分铁路被破坏,转车换马,舟车劳顿,更兼提心吊胆,还带着两个幼小孩子,现在终于是到达丈夫的身边一家团聚,感慨万千,一肚子的委屈正待要向丈夫倾诉,一时间千言万语,只能凝噎。

    徐先生对她说:“太太,这一路上真是辛苦你啦!”一路上的艰辛全变成心酸,因为有人呵护,反而更吃不了苦,受了一点累,就似天大的委屈,徐太太竟然娇羞地含泪展颜笑了。

    这里正是一家子骨肉团聚,徐先生安慰道:“如果不是年初北伐军在打仗将铁路炸断,半年前我就要亲自回去接你们过来,南京政府如今又掌了权,这不,北京不再是首都,改叫了北平,这市面上才稳定了两个月。滁县也不太平,总在打仗,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始终是让我放心一些。”

    小河从徐先生手里接过小少爷,她让他放下孩子去路边招手叫洋车。

    徐尚任瞧见后面跟着的小姑娘,有些面生,便问徐太太:“周妈怎么没跟来?”

    徐太太又抱怨起周妈来,滔滔不绝的怨气,奔腾而出。

    四五辆洋车雇好了,一路上连人带行理浩浩荡荡地拉回了家。到家后又说了一车子的闲言碎语,路上的见闻,孩子的成长情况,并问候了老家各家亲戚的近况,徐太太这才住了嘴,偷眼来打量新家,眼里又是挑剔又是惊喜,路上的劳顿与不愉快也减轻一半。

    上次徐太太来时,徐先生还住在北京交通大学的教员宿舍,仅为已婚的教员准备两间房,单身教员的宿舍是一间,公用的洗漱间在外面。那时还没有孩子,徐太太又是新婚的美娇娘,曾与徐先生同住在教员的宿舍里,与徐先生的单身同事交往,也甚是轻松自在。如今再上京来是携家带口一起来团聚,宿舍肯定是住不下的,徐先生早已经安排好,在外面租了这一处院子,一家人住时新家,外面两个帮搬行理的学生,还放起准备好的鞭炮,庆喜一家入住。

    徐尚任受聘于北京交通大学在商业管理科教学,而今各大学里都充斥着留洋回来的教授,留过洋就像文凭是镀过金一样,捧着金文凭的教授们更受器重,尤其是商业科、机械设计和实业相关的专业科,全是留洋回来的教授霸占教席。

    现在北伐革命在北平算是成功,除了东三省,南京政权再次统管全国大部分面积,重要的机构与人事都转移到南京首府,各大学里教授也相续转移到南京,北京原有的大学进行了合并与整理,减少大学的数量,教员们自己也就随迁到南京,在南京设立一所综合性的中央大学。大批官员、文化名人也随行南迁,北平市面经过一段时间动荡,从重要的位置退居到这个国家第二或第三的城市,不再是国家政治中心,北平足足乱了一阵子,稍事稳定一些,各业日渐萧条下来,让人倍受冷落。

    做了上千年的皇城和国都,一下退回到一千五百年前隋朝时的地名,撤销京兆之地,改名为“北平特别市”,让市民很长一段时间不安和不习惯。

    徐尚任原本也计划随雁南归,调任到南京,离他家乡滁县也近,但是他最终却决定逆潮流而行,在这次人事大调整中留了下来,一则他没有可靠的门路,在教育界也不是拔尖的杰出人物;二则南下的教授中人才济济,反倒不如留在北平,待机增补空下来的职位;三是他正因为这次人事南迁而得了好处,如今他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原本徐先生不过在系里教授中文的教员,专业上并无建树,平时保持好人缘,为上司鞍前马后,靠多方应酬,刚谋到了讲师,这次的机缘巧合让他更进一步,被提拔一个副教授之衔。大学里还担任管理的职务,薪资加之教员租房的补助费,一起涨至40块大洋,算是能养活全家人口。

    长途旅行结束,真是累得人仰马翻。徐太太还挺舍不得,左看右看,铺散一地的包袱中挑选两件旧衣裳奖赏给了小河,奖励她一路上的费心照料。

    过几天,徐太太将家里收拾停当,又欢天喜地在北平城里逛起来,为自己置办起过年的新衣服,把一些旧衣服也赏给了小河,还对徐先生埋怨:“小姑娘来北平也不带厚实一些的衣服,难不成让我们这些心善的人眼见她冻死吗?我这些衣服都是辛苦从滁县背过来的,白白送给她了!”

    徐尚任赶紧去夸奖自家夫人是菩萨心肠,夫妻两人久别胜新婚,更加如胶似漆。

    小河终于将身上的单衣外面又加件厚外衣,将露了脚趾的脏鞋袜也换下来,彻头彻尾变成穿着主人家旧衣服的丫头。

    后来徐太太又生出时髦眼光,嫌弃带来过冬穿的棉衣棉裤一付蠢相,只有在乡下才有人那种穿戴?现在大城市里太太们都洋气,她如今可是有身份的人——副教授太太!便像大户人家的阔气做派,将一件红花缎面的棉袄和两条半新的棉裤也赏了小河,期待她感恩戴德。

    小河那圆脸尖下颌,身量比徐太太高挑,穿上徐太太的缎面花棉袄,衬托得脸雪白,棉裤宽松的像是棉裙子,穿也并不显蠢笨,小河身量苗条,远瞧竟然以为不合体的一套棉衣裙,并不知道是裤子。小丫头不再寒冷战栗,反而俊俏许多,徐太太瞧着她还怪俊俏的模样,思前想后,挺后悔将那么好的衣服赏她,怪可惜,现在又不好往回里要。

    本来大户人家的下人,都是由主人家供给衣食住宿,一切用度全是雇主家里出,但小河并不知道,以为徐太太是同情她,越发在徐太太面前抬不起头。

    徐太太私下常对徐先生添油加醋地抱怨,说小河年纪轻,如何笨手笨脚不会做事情,埋怨周妈没来,引来的诸多不便。用眼色试探徐尚任,而他终觉得家务事不该他插手,只一旁笑呵呵地听着,继续翻看手里的书,或逗两个儿子玩耍,任由妻子处置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