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馒头庵血案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鲁强交代了他和了因的认识经过,使劲哭道:“大人,小的所说句句属实,小的真得没有杀人!”

    焦文俊问道:“初九那日,你人在哪了?”

    鲁强说道:“小的初八就去了下王村舅舅家了。”

    沈捕头喝道:“你到下王村做甚么?”

    鲁强垂头丧气地道:“了因,不,青杏她原是奴籍出身,姓申的给了她放奴书,她一直未去衙门办理。因她有了孩儿,初六那日,小的就去衙门帮她消了奴籍。青杏原本姓王,小的亲舅舅也姓王,是下王村里正,就想着把青杏户籍落在舅舅名下,舅舅家早年有个失散的表妹,恰好与青杏同岁,小的就想着让青杏顶了表妹的户籍。”

    焦文俊道:“既然青杏已脱籍了,即便家中无亲人,她也可以自立女户,又何必顶你表妹的名义。”

    鲁强小声说道:“青杏说即便脱籍了,我们孩子也不能参加科考,要三代以后才可。青杏说她不想我们的孩子没前程。”

    沈捕头奇道:“她不是要回申家吗?庶子又没科举限制,丫环生的庶子多得是!”

    鲁强低眉顺眼地道:“青杏说要做两手准备,若姓申家的婆娘不同意接她们母子回去,她就设法弄一笔银子过来,我们一家三口就可以远走高飞了。”

    焦文俊不由冷笑,青杏打得好算盘,幸好当初没有留下她,若不是当初一直被萧秋娘压制着,又生了一个死胎,正好他因次子出事,对女人心冷,青杏才无翻身机会。

    青杏相貌不差,自小做当瘦马培养,能歌善舞,通晓琴棋书画,倘若当初那个孩子活着,看在孩子的份上,自己肯定不会冷落他。青杏又是这般工于心计,自己难免会有偏颇疏漏的地方,妻子宛儿他们真得要受委屈了。

    焦文俊叹了一口气,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本无可厚非,青杏想过富贵日子不是她的错,可天上不会白白掉馅饼的,她太贪婪了,没把握住度,若把握住了,也不会是如今这般下场。

    “可等小的回来,就听说水月庵出事了,还说死了两个怀孕的尼姑,小人一时惊得魂飞魄散。”

    沈老捕头道:“既然水月庵出事了,你还过来?”

    鲁强抹着眼泪道:“小的舍不得青杏和孩子,心存侥幸,希望出事的人不是青杏。只要她好好地,小的一定改过自新,赚钱养活她和孩子。”

    焦文俊暗自叹了一口气,青杏既然跟了鲁强,就不该再跟申老爷有勾连,两人年纪轻轻地,有手有脚,要养活一家三口也不难,更何况青杏还有一笔丰厚的私房钱,只要鲁强不赌,置办些田产,够他们嚼用一辈子了。

    沈老捕头问道:“了全肚子里的孩子也是你的吗?”

    鲁强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立刻否认道:“小的没来过水月庵,不认识了全,青杏说我们的事不能让别人知晓,我们约定在山下见面的。”

    焦文俊和沈老捕头交换了一下目光,沉声问道:“了因是否与人结怨?”

    鲁强抓抓脑袋,想了好一会儿说道:“小的没听青杏说起过。”

    焦文俊沉吟良久问道:“了因和静虚主持关系如何?”

    “青杏跟静虚师太关系不好,对了,青杏还说静虚师太很贪财,根本不像出家人,说……静虚师太和铁槛寺道士相好。”

    焦文俊和沈老捕头有点讶异,沈老捕头道:“铁槛寺?鲁强,这话可不能乱说话。”

    尼姑和道士相好是个禁忌话题,自前朝洪武年以后,律法明文规定女子四十以后方可出家,男子二十以后不可出家,就是为了防止出家人□之事,后来甚至将女子出家的年龄限制到五十岁以后。

    满人入关后,规矩逐渐放松,但是当今皇上笃信佛法,不好女色,可说得上是清心寡欲了。皇上如今正大力推行女子守贞立节之事,水月庵之事正好撞在这枪口上,水月庵和铁槛寺一干人等,只怕性命难保。

    焦文俊很是头痛,了因了全虽说有了法号,可她们并未正式剃度出家,他还可以找借口,保无辜道士尼姑一命。倘若是水月庵尼姑和铁槛寺道士勾搭到一块了,他也无能为力,御吏一定会紧抓此事不放。

    鲁强分辩道:“小的所说句句属实,若有一句假话,就让小人不得好死。若不是铁槛寺道士帮她,静虚师太早就被人赶出去了。”

    见再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话,焦文俊就让他签名画押,把人带下去,鲁强急道:“大人,小的冤枉,小的真没杀人!”

    焦文俊道:“本官自会秉公处理此案的!来人,把鲁强带回衙门去。”

    衙役进来把鲁强带了下去,焦文俊和沈老捕头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哎,既然出家了,好好修行便是,非要闹出这等腌臜事。

    世上男子出家多为自愿,而女子出家,多为生活所迫,无奈才出家的,同是出家人,可律法对女子更为苛刻。即便两人有心包庇无辜之人,也得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

    两人心情很沉重,起身回到藏经阁,听说程大海和李珏还未上来,两人很是吃惊,难道真是通向紫禁城的密道不成。

    若真得是通向紫禁城的地道,皇上想必要坐立不安了吧,沈老捕头担心的是皇上会不会把知道密道的灭口了?

    这一刻沈老捕头真得宁愿自己没来过这里,不知晓这件事情,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对于沈老捕头的心思,焦文俊也能猜到几分,他也只能暗自祈祷,这不是通向紫禁城的密道。

    这年头知晓皇家宗室官府阴私之人,被灭口的也不是少数,他想当狄仁杰似的名臣,但并不代表他要卷入这种是非圈中,他还想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焦宛清和沈玉凤见他们神色很严峻,都吓了一跳,以为案情进展很不顺利,沈玉凤忙上前追问父亲,沈老捕头没有回应她,却岔开了话题道:“大海他们还没上来?”

    沈玉凤点点头,沈老捕头和焦文俊交换了一下眼神,眼中都带着一丝忧虑,却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沉默。

    又等了很久,李珏和程大海还未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焦宛清和沈玉凤都有些焦躁起来。

    沈玉凤急得团团转,在藏经阁里不停地转悠着,把人眼都恍花了。沈老捕头实在看不过眼,喝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把我眼都恍花了?你……你……你看你,那点象个闺女,你要多跟李夫人学学!”

    沈玉凤讪讪地在焦宛清身边坐了下来,焦宛清想着自己测心事,根本没发觉,沈玉凤有些没意思,只觉得这板凳似乎长了钉子,让她实在坐立不安。

    莫非地道里有机关暗器不成?

    想到这里,心猛地一沉,焦宛清再也等不下去了,腾地站了起来,沈玉凤见她动作,也跟着站了起来。她起身从藏经阁抽屉里找了几根未用过的蜡烛,沈玉凤明白了她的用意,立马趴在地洞出口听动静。

    沈玉凤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忽然转头说道:“下头有声响!”

    焦宛清放下蜡烛,飞奔过去,伏地侧耳倾听,地底隐隐传来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了,回头欣喜地说道:“他们回来了!”

    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重,约莫过了两柱香时间,程大海回来了,他浑身上下都是尘土,样子十分狼狈,却难掩脸上的兴奋。

    没见到李珏,焦宛清有一点点的失望,不过看程大海的神色,李珏应该平安无事,那边沈玉凤立马问道:“李大哥怎么没上来?密道有机关吗?密道通向哪里?”

    沈老捕头白了女儿一眼,不悦道:“先让你三师兄透口气再说!去给你三师兄端杯茶过来!”

    沈玉凤不敢违抗,嘟着嘴出去了,程大海笑笑没有说,走了这么多路,确实有点口渴饿。

    程大海说道:“密道有分岔口,我们起初是选靠左的那一条,走到大约两里路,密道就变成水路了,李大人说密道可能连着河道,我们就退了回来。我们试着走靠右的那条路,走了约莫三四里路,就走到尽头了。焦大人,师父,你们猜猜密道尽头在哪里?”

    沈老捕头和焦文俊对视了一眼,会心一笑,异口同声道:“铁槛寺!”

    程大海一下子惊呆了,师父和焦大人怎么猜得这么准啊!他可从未想过铁槛寺和水月庵之间会有密道相连,他们怎么知道,莫非师父他们案情有重大发现了。

    程大海继续说道:“这密道的出口就是铁槛寺的练丹房,早年宁国府老太爷就在这里练丹的,老太爷仙逝后就成铁槛寺主持张道长专用丹房了,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李大人让下官回来先报个平安,他则去查探了铁槛寺了。”

    既然铁槛寺和水月庵之间有密道相连,了全肚子里的孩子父亲很可能就是铁槛寺道士中某一人,她不比了因还有申老爷和鲁强照看着她,一旦了因出事,水月庵不仅失去了一个大主顾,说不定还会给水月庵和铁槛寺带来灭顶之灾。

    以青杏的秉性,倘若知道这密道之事,她说不定还会利用一番,焦文俊猜想她十之不知道密道之事。

    沈老捕头商议道:“焦大人,再提审静虚吧,密道之事,这老尼姑肯定知情。”

    焦文俊抚须点头道:“此案关系着数百条人命,最好是秘审。”

    沈老捕头肃然起立,给焦文俊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大人心慈,小的替这些无辜僧尼谢谢大人!大人有事,老夫任凭大人差遣。”

    焦文俊站起来回礼道:“老捕头不必多礼,文俊一直倾慕老捕头心怀仁义。文俊也不愿意因几个害群之马,坏了一大帮无辜僧尼性命。”

    程大海傻愣愣地跟着师傅一道行李,他对师傅和焦大人的话一知半解,他不是很明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水月庵杀人案与铁槛寺有关联。

    程大海问道:“焦大人,是否要等李大人回来再提审静虚老尼姑?”

    想着那个一心想做第二个狄仁杰的女婿,焦文俊不禁莞尔道:“也好,没见过这么痴迷的小子。提审这事不急,等他回来再说,说不定铁槛寺那边还有意外发现。”

    约莫过了半个多时辰,李珏推门而进,他不是从密道里回来了,他从铁槛寺翻墙而出,从山上过来的。

    李珏喝了一口茶,皱着眉头说道:“岳父、沈老捕头,那个铁槛寺实在太乱了,密室里还藏着五六个年轻女子,美其名曰男女双修。”

    沈老捕头迟疑道:“那铁槛寺还是贾府的家庙,不会乱成这个样子吧。”

    李珏案卷看多了,有些情况他也知道,说道:“京城这三四年还出了年轻女子失踪案,姑娘在家里,好端端地就没了,失踪的多是平民女子,姿容出众。”

    焦文俊道:“原来铁槛寺算贾府的家庙,只是林大人听说铁槛寺、水月庵风评不好,劝着那荣国府琏二爷把家庙迁到金陵老宅去了,贾府之人大多回金陵了。如今这铁槛寺自立门户了,改名太白观,只是京城人习惯称它为铁槛寺。”

    焦文俊不由佩服起林如海的老谋深算,自从他知道尤二姐之事,就把贾琏和贾蓉唤来训了一顿,贾琏贾蓉最终决定把家庙迁回金陵老宅,并在老宅那边置办了不少祭田。

    两府还出银子,资助族人回金陵,原本常到两府打秋风的亲戚少了很多,贾府在外头惹事的人也少了,名声比早年倒是好了很多。

    也算贾府运气夺爵是免不了,但,有林大人帮忙筹谋,早早从铁槛寺抽身,若没抽身,荣国府抄家宁国府却逃过了这一劫。作者有话要说:海葵走了,可家里的农庄、养殖场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