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黑色阿根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30年3月,随着巴拉圭与玻利维亚谈判代表在停战协议上签署大名,持续19个月的第一次查科战争终于落下帷幕。两个南美小国因领土争端而酿起的战祸规模不大,顶峰时期的参战人数也还不到二十万,却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热切关注。在人烟稀少的查科荒漠以及大峡谷地区,同盟国阵营和美英联盟最具代表性的军事装备悉数登场亮相,受德*事顾问悉心调教的巴拉圭军队被人们称作“南美普鲁士”,他们用毛瑟的步枪、德意志武器与弹药公司的机枪、克虏伯的火炮、阿尔巴罗特的“信天翁”、德意志军用车辆的“胡伯特”把人数多出几倍的玻利维亚军队揍得满脸花,玻利维亚人所使用的英式和美式武器也非一无是处,恩菲尔德步枪一如既往的优秀,刘易斯轻机枪展现出了轻便可靠的特点,由美国以购买专利权方式生产的法国m1897野战炮依然犀利,英国在战后研发制造的维克斯中坦以及美国的斯图亚特轻坦都在战场上有过不俗的表现。可以说,持续一年半的查科战争是两大阵营在军事技战术上的一次展示和较量,从战争的进程来看,德系兵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占据了显著优势,但获得优势的一方最后却不得不忍辱退让,美英联盟无疑在政治外交上打了一场大胜仗。
不管怎么说,南美烽烟的消散总算让那些担心世界大战再度来袭的人们松了一口气,毕竟从1927年夏天到现在,各国已在经济危机的寒冬煎熬了近三年,不计其数的民众为了填饱肚子而苦苦挣扎,若是大规模战争于此时爆发,大多数人的餐桌上恐怕很难看到奶酪和肉食,随之而来的死亡通知单将让一个又一个家庭陷入无尽的哀痛之中。
南美大陆的3月,酷热刚刚散去,阿根廷的一声惊雷陡然揪紧了人们的心:在退役将领何塞-费利克斯-乌里布鲁及现任国防部长阿古斯丁-佩德罗-胡斯托的领导下,阿根廷陆海军发动军事政变,逮捕并囚禁现任总统伊里戈延,占领国会及政府要害部门,仅仅24个小时,这场政变就以军方获得压倒性胜利而结束。乌里布鲁就任临时总统,胡斯托兼任陆军总司令,新政权很快公布了总统伊里戈延在任期间勾结美英财团、倒卖国家利益的罪证,并对其进行了公审,而后将其收押入狱。
阿根廷的军事政变可不只是不满国家现状和政府政策的军人推翻现政权那么简单,这场政变的第一号关键人物乌里布鲁大有来头,他出生于土地贵族家庭,当他还是一名低级军官的时候,就参与创立了一个致力于维护贵族统治的秘密军事组织,1902年前往德国进行军事深造,而后在德国的皇家卫队服役,那段特殊的经历让他成为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狂热崇拜者。乌里布鲁1907年回国,任阿根廷高级军校校长,1907年再度赴德,1919年任陆海军最高委员会成员,19年任阿根廷最高检察长,1929年退出军界,1930年领导了颠覆伊里戈延政权的军事政变跟旧时空的历史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这场军事政变受到了德国政府的挑唆与支持。早在政变发生前几个月前,德国政府就往乌里布鲁的秘密账户转去了400万马克现款,德国派驻阿根廷的武官还给乌里布鲁的副官送去了一台小型收发报机和一本通讯密码,再往前追溯,还能够在乌里布鲁在德国深造期间找出更多不寻常的细节。
乌里布鲁的政变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一方面源于他所掌握的秘密军事组织在阿根廷陆海军的势力颇大,另一方面,伊里戈延二次执政期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阿根廷的出口严重萎靡,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指数下滑,同时国内又遭遇大面积的干旱,牛肉和小麦等农作物欠收,伊里戈延政府却采取严厉的中央政府干预措施,导致政府的财政支出由9%增加至19%,此举没能改变经济萎缩的现状,反而致使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军方为军饷发愁,贵族必须紧缩银根,乌里布鲁在此时发动政变迎合了军队、民众乃至贵族的心理,而且得到了德国给予大规模经济援助的承诺……
乌里布鲁的军人政权建立之后,远在大洋彼岸的德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表态,声明“尊重阿根廷人民的选择”,德意志银行阿根廷分行立即向阿根廷临时政府提供了5000万马克的紧急贷款,而与此同时,一支实力雄厚的舰队已经踏上了从亚速尔群岛到南美洲的航程。
阿根廷出现亲德的军人政权无疑是美英联盟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1930年时,美国在阿根廷有数亿美元的投资,英国的投资规模虽较大战之前缩减了很多,但留存的投资大多涉及具有战略价值的领域,更重要的是,通过打压德国支持的巴拉圭,美英联盟好容易保住了对南美国家的影响力,阿根廷的突然变天,对南美的政治格局乃至美英联盟的战略布局是一个灾难性的意外!
如今的美利坚贵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军事和外交实力却还停留在“洲际级”,离辉煌时期的大英帝国还差了很远,那些在阿根廷投资的财团和企业虽有左右阿根廷经济和政治形势的能力,却对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亲德政权没有任何办法,而距离阿根廷最近的美*队部署在四千多公里外的巴拿马,美国主力舰队要半个月才能抵达阿根廷海域,但中途缺乏可靠的补给站,强行干涉面临着国际舆论抵触和同盟国阵营的挟制,而且阿根廷号称南美第一军事强国,陆海军实力不容小觑,区区两三万人的远征部队根本无法将其制服。
正是吃准了这一点,德国政府对乌里布鲁以及他的军人政权下足了本钱。乌里布鲁执掌政权后,德方全权代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与阿根廷临时政府签署了一项总规模达到6亿马克的援助协议,帮助阿根廷赈济受灾民众、稳定国内物价、恢复工农经济,当然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将投入到军队和贵族产业,而德国政府所要求的回报仅仅是阿根廷加入同盟国阵营1930年4月19日,政变发生后的第9天,阿根廷临时政府与德国全权代表签署了军事合作协定,所有条款秘而不宣。
协定签署次日,德国舰队即以访问名义驶入布宜诺斯艾利斯。闻此消息,举世哗然,美国驻德大使遵照本国政府授意,向德国政府递交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照会,要求德国政府解释德国舰队进驻阿根廷首都的用意,以供美国政府评估本国公民在阿根廷的合法投资是否有受损害的可能,德国人含糊其辞地做出了答复,这让美国政府甚为不满。4月25日,美国总统克拉克-胡佛签署军事动员令,美*队自亚速尔群岛危机以来首次进入战备状态。在这个国际氛围异常紧张的时期,很多人以为两大阵营的战争一触即发,但美*队终究没有远征阿根廷并赢得胜利的把握,他们除了利用军事动作对德国以及阿根廷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外,更多是利用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打压乌里布鲁建立的亲德政权。
德国舰队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后不久,打着支持前总统伊里戈延旗号的武装分子在在靠近智利和玻利维亚的阿根廷西北部地区反动起义。刚开始的时候,起义者只有数百人,但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起义武装迅速扩增到三千多人,这里面既有奔着美元而来的阿根廷农民,还有不少以志愿者身份参战的玻利维亚军人,他们均由美国政府秘密支付佣金,拿着甚至比美国正规军还要精良的装备,在一群智利军官的指挥下对抗乌里布鲁政权。
在这个年代,阿根廷不论经济还是军事都强过墨西哥,以阿根廷陆军的战斗力,即便没有外援也能够轻松击败这群为金钱而战的乌合之众,但是依靠智利和玻利维亚的庇护,阿根廷*军死而不僵,屡败屡战,让前来围剿的阿根廷军队无可奈何。在美元的秘密攻势下,不断有阿根廷人倒向山姆大叔,派往西北部地区的阿根廷部队士气越来越低,并开始莫名其妙地遭到袭击和埋伏。不久之后,阿根廷西部和西南部也爆发了*起义,随着战斗的进行,阿根廷政府军越来越多地收集到有关智利军人直接参战的证据,乌里布鲁政权乃至德国政府就此向智利抗议和施压,但有美国撑腰的智利政府自恃军备强盛,无需惧怕阿根廷的军事威胁,所以一直阴奉阳违,并对阿根廷政府军虐待甚至虐杀智利“志愿者”的行为很是恼怒,两国之间的对立情绪不断升级,并最终因为“莫雷诺”号叛变事件爆发战争。
进入20世纪以来,阿根廷依靠农牧业的高度发展日渐强盛,智利则凭借矿石的大量出口处于国库充盈的状态,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并无交战先例,只是在长达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存在一些争议。智利的军事力量一贯强盛,不甘被阿根廷这支“后起之秀”超越,所以当英德两国在欧洲展开重量级的海军竞赛时,这两个南美国家也在你争我赶地进行着一场轻量级的军备竞赛,此间种种波折略过不说,至30年代初,阿根廷海军海军拥有两艘两万八千吨级的里瓦达维亚级无畏舰“里瓦达维亚”号和“莫雷诺”号,智利海军拥有一艘两万九千吨的“拉托尔海军上将”号超无畏舰,阿根廷海军实力略占上风。
1930年7月4日,在南部海岸执行训练任务的“莫雷诺”号发生兵变,它向随行的轻舰艇开火,而后宣布脱离阿根廷海军,加入起义者行列。由于阿根廷*武装未控制任何港口,“莫雷诺”号向南航行,绕过弗罗厄德角前往智利寻求政治庇护。在乌里布鲁亲信人员的指挥下,阿根廷海军旗舰“里瓦达维亚”号率领多艘驱逐舰和鱼雷艇匆匆追赶,无奈“莫雷诺”号顺利驶入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军港。智利政府无视阿根廷政府的外交通牒,以阿根廷处于内战状态为由,坚持扣押“莫雷诺”号及全体人员至内战结束。
这场外交闹剧持续到了1930年10月,阿根廷与巴拉圭秘密签署军事盟约,阿根廷对智利宣战,陆军兵分三路,向国土狭长的智利发动进攻;巴拉圭军队在查科地区卷土重来,主动向玻利维亚军队发动进攻。南美战争由此全面爆发。
1930年3月,随着巴拉圭与玻利维亚谈判代表在停战协议上签署大名,持续19个月的第一次查科战争终于落下帷幕。两个南美小国因领土争端而酿起的战祸规模不大,顶峰时期的参战人数也还不到二十万,却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热切关注。在人烟稀少的查科荒漠以及大峡谷地区,同盟国阵营和美英联盟最具代表性的军事装备悉数登场亮相,受德*事顾问悉心调教的巴拉圭军队被人们称作“南美普鲁士”,他们用毛瑟的步枪、德意志武器与弹药公司的机枪、克虏伯的火炮、阿尔巴罗特的“信天翁”、德意志军用车辆的“胡伯特”把人数多出几倍的玻利维亚军队揍得满脸花,玻利维亚人所使用的英式和美式武器也非一无是处,恩菲尔德步枪一如既往的优秀,刘易斯轻机枪展现出了轻便可靠的特点,由美国以购买专利权方式生产的法国m1897野战炮依然犀利,英国在战后研发制造的维克斯中坦以及美国的斯图亚特轻坦都在战场上有过不俗的表现。可以说,持续一年半的查科战争是两大阵营在军事技战术上的一次展示和较量,从战争的进程来看,德系兵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占据了显著优势,但获得优势的一方最后却不得不忍辱退让,美英联盟无疑在政治外交上打了一场大胜仗。
不管怎么说,南美烽烟的消散总算让那些担心世界大战再度来袭的人们松了一口气,毕竟从1927年夏天到现在,各国已在经济危机的寒冬煎熬了近三年,不计其数的民众为了填饱肚子而苦苦挣扎,若是大规模战争于此时爆发,大多数人的餐桌上恐怕很难看到奶酪和肉食,随之而来的死亡通知单将让一个又一个家庭陷入无尽的哀痛之中。
南美大陆的3月,酷热刚刚散去,阿根廷的一声惊雷陡然揪紧了人们的心:在退役将领何塞-费利克斯-乌里布鲁及现任国防部长阿古斯丁-佩德罗-胡斯托的领导下,阿根廷陆海军发动军事政变,逮捕并囚禁现任总统伊里戈延,占领国会及政府要害部门,仅仅24个小时,这场政变就以军方获得压倒性胜利而结束。乌里布鲁就任临时总统,胡斯托兼任陆军总司令,新政权很快公布了总统伊里戈延在任期间勾结美英财团、倒卖国家利益的罪证,并对其进行了公审,而后将其收押入狱。
阿根廷的军事政变可不只是不满国家现状和政府政策的军人推翻现政权那么简单,这场政变的第一号关键人物乌里布鲁大有来头,他出生于土地贵族家庭,当他还是一名低级军官的时候,就参与创立了一个致力于维护贵族统治的秘密军事组织,1902年前往德国进行军事深造,而后在德国的皇家卫队服役,那段特殊的经历让他成为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狂热崇拜者。乌里布鲁1907年回国,任阿根廷高级军校校长,1907年再度赴德,1919年任陆海军最高委员会成员,19年任阿根廷最高检察长,1929年退出军界,1930年领导了颠覆伊里戈延政权的军事政变跟旧时空的历史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这场军事政变受到了德国政府的挑唆与支持。早在政变发生前几个月前,德国政府就往乌里布鲁的秘密账户转去了400万马克现款,德国派驻阿根廷的武官还给乌里布鲁的副官送去了一台小型收发报机和一本通讯密码,再往前追溯,还能够在乌里布鲁在德国深造期间找出更多不寻常的细节。
乌里布鲁的政变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一方面源于他所掌握的秘密军事组织在阿根廷陆海军的势力颇大,另一方面,伊里戈延二次执政期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阿根廷的出口严重萎靡,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指数下滑,同时国内又遭遇大面积的干旱,牛肉和小麦等农作物欠收,伊里戈延政府却采取严厉的中央政府干预措施,导致政府的财政支出由9%增加至19%,此举没能改变经济萎缩的现状,反而致使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军方为军饷发愁,贵族必须紧缩银根,乌里布鲁在此时发动政变迎合了军队、民众乃至贵族的心理,而且得到了德国给予大规模经济援助的承诺……
乌里布鲁的军人政权建立之后,远在大洋彼岸的德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表态,声明“尊重阿根廷人民的选择”,德意志银行阿根廷分行立即向阿根廷临时政府提供了5000万马克的紧急贷款,而与此同时,一支实力雄厚的舰队已经踏上了从亚速尔群岛到南美洲的航程。
阿根廷出现亲德的军人政权无疑是美英联盟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1930年时,美国在阿根廷有数亿美元的投资,英国的投资规模虽较大战之前缩减了很多,但留存的投资大多涉及具有战略价值的领域,更重要的是,通过打压德国支持的巴拉圭,美英联盟好容易保住了对南美国家的影响力,阿根廷的突然变天,对南美的政治格局乃至美英联盟的战略布局是一个灾难性的意外!
如今的美利坚贵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军事和外交实力却还停留在“洲际级”,离辉煌时期的大英帝国还差了很远,那些在阿根廷投资的财团和企业虽有左右阿根廷经济和政治形势的能力,却对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亲德政权没有任何办法,而距离阿根廷最近的美*队部署在四千多公里外的巴拿马,美国主力舰队要半个月才能抵达阿根廷海域,但中途缺乏可靠的补给站,强行干涉面临着国际舆论抵触和同盟国阵营的挟制,而且阿根廷号称南美第一军事强国,陆海军实力不容小觑,区区两三万人的远征部队根本无法将其制服。
正是吃准了这一点,德国政府对乌里布鲁以及他的军人政权下足了本钱。乌里布鲁执掌政权后,德方全权代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与阿根廷临时政府签署了一项总规模达到6亿马克的援助协议,帮助阿根廷赈济受灾民众、稳定国内物价、恢复工农经济,当然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将投入到军队和贵族产业,而德国政府所要求的回报仅仅是阿根廷加入同盟国阵营1930年4月19日,政变发生后的第9天,阿根廷临时政府与德国全权代表签署了军事合作协定,所有条款秘而不宣。
协定签署次日,德国舰队即以访问名义驶入布宜诺斯艾利斯。闻此消息,举世哗然,美国驻德大使遵照本国政府授意,向德国政府递交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照会,要求德国政府解释德国舰队进驻阿根廷首都的用意,以供美国政府评估本国公民在阿根廷的合法投资是否有受损害的可能,德国人含糊其辞地做出了答复,这让美国政府甚为不满。4月25日,美国总统克拉克-胡佛签署军事动员令,美*队自亚速尔群岛危机以来首次进入战备状态。在这个国际氛围异常紧张的时期,很多人以为两大阵营的战争一触即发,但美*队终究没有远征阿根廷并赢得胜利的把握,他们除了利用军事动作对德国以及阿根廷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外,更多是利用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打压乌里布鲁建立的亲德政权。
德国舰队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后不久,打着支持前总统伊里戈延旗号的武装分子在在靠近智利和玻利维亚的阿根廷西北部地区反动起义。刚开始的时候,起义者只有数百人,但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起义武装迅速扩增到三千多人,这里面既有奔着美元而来的阿根廷农民,还有不少以志愿者身份参战的玻利维亚军人,他们均由美国政府秘密支付佣金,拿着甚至比美国正规军还要精良的装备,在一群智利军官的指挥下对抗乌里布鲁政权。
在这个年代,阿根廷不论经济还是军事都强过墨西哥,以阿根廷陆军的战斗力,即便没有外援也能够轻松击败这群为金钱而战的乌合之众,但是依靠智利和玻利维亚的庇护,阿根廷*军死而不僵,屡败屡战,让前来围剿的阿根廷军队无可奈何。在美元的秘密攻势下,不断有阿根廷人倒向山姆大叔,派往西北部地区的阿根廷部队士气越来越低,并开始莫名其妙地遭到袭击和埋伏。不久之后,阿根廷西部和西南部也爆发了*起义,随着战斗的进行,阿根廷政府军越来越多地收集到有关智利军人直接参战的证据,乌里布鲁政权乃至德国政府就此向智利抗议和施压,但有美国撑腰的智利政府自恃军备强盛,无需惧怕阿根廷的军事威胁,所以一直阴奉阳违,并对阿根廷政府军虐待甚至虐杀智利“志愿者”的行为很是恼怒,两国之间的对立情绪不断升级,并最终因为“莫雷诺”号叛变事件爆发战争。
进入20世纪以来,阿根廷依靠农牧业的高度发展日渐强盛,智利则凭借矿石的大量出口处于国库充盈的状态,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并无交战先例,只是在长达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存在一些争议。智利的军事力量一贯强盛,不甘被阿根廷这支“后起之秀”超越,所以当英德两国在欧洲展开重量级的海军竞赛时,这两个南美国家也在你争我赶地进行着一场轻量级的军备竞赛,此间种种波折略过不说,至30年代初,阿根廷海军海军拥有两艘两万八千吨级的里瓦达维亚级无畏舰“里瓦达维亚”号和“莫雷诺”号,智利海军拥有一艘两万九千吨的“拉托尔海军上将”号超无畏舰,阿根廷海军实力略占上风。
1930年7月4日,在南部海岸执行训练任务的“莫雷诺”号发生兵变,它向随行的轻舰艇开火,而后宣布脱离阿根廷海军,加入起义者行列。由于阿根廷*武装未控制任何港口,“莫雷诺”号向南航行,绕过弗罗厄德角前往智利寻求政治庇护。在乌里布鲁亲信人员的指挥下,阿根廷海军旗舰“里瓦达维亚”号率领多艘驱逐舰和鱼雷艇匆匆追赶,无奈“莫雷诺”号顺利驶入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军港。智利政府无视阿根廷政府的外交通牒,以阿根廷处于内战状态为由,坚持扣押“莫雷诺”号及全体人员至内战结束。
这场外交闹剧持续到了1930年10月,阿根廷与巴拉圭秘密签署军事盟约,阿根廷对智利宣战,陆军兵分三路,向国土狭长的智利发动进攻;巴拉圭军队在查科地区卷土重来,主动向玻利维亚军队发动进攻。南美战争由此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