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萨哈林-3项目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俄罗斯前往萨哈林州的专机正在进行降落之前的准备,亚纳耶夫坐在座位上,大腿上摆放着一沓文件,全部都是关于萨哈林油田的详细资料,包括石油城市奥哈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搞定了克里姆林宫内部拖后腿的保守派们,亚纳耶夫总算有机会把目光投向他最后一个需要完成的心血壮举。
利用丰富的天然气,打造一个繁荣的远东。
萨哈林-3项目在去年已经启动了,包括石油的探勘计划。这次亚纳耶夫可不是前往千岛群岛宣誓主权,而是为了接下来的石油合作项目。当然目前为止最有资本实力和最适合作为金主的既然是与哈萨林州一衣带水的日本人。而且之前关于南千岛群岛已经签订了搁置争议的条约,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与温和派的桥本龙太郎首相闹得下不了台。
而且对于日本而言,一系列的能源财团早就盯紧了萨哈林州石油开发项目这一块,自从半年前放出了风声之后,寻觅而来的苍蝇——各路的综合商社已经悄然无声的准备将触手伸向这里。之前只不过是探测工作的即将完成,所有人都还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但是接下来直接公布探测结果再加上苏联领导人背后的政治支持,见钱眼开的商人们自然会在利益的驱动之下蜂拥而至。
日本早在1958年,就取得了沙特海夫吉海上油田的开发权益,从此踏上了构建海外能源版图的征程。先后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建立了数十个开采基地,遍及整个世界。
日本与美国、西欧不同,石油事业多由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等综合商社参与开发。虽然日本本国的天然气资源缺乏,不及苏联实力雄厚,但是依靠这些基干产业,整个20世纪80、90年代,三井物产与三菱商事,连同住友、伊藤忠、丸红等其他综合商社,始终是世界500强的前10位,地位根本无法撼动。就这一点,亚纳耶夫就找到了日本人的突破口,对于石油能源的渴望永远驱动着这群人去四处征服。
飞机平稳的降落在地上,亚纳耶夫从沉思之中回过神。他看见白色机翼的边缘已经是绿草青葱。萨哈林的冬天已经过去,正是到了回暖的季节。
雷日科夫将散落在他脚边的白纸捡起,放在座椅上,说道,“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下手了吗?”
亚纳耶夫点了点头,“差不多了。之前大致上已经了解过,这次的萨哈林-3项目和之前的石油管道运输计划一样,日本主要的能源企业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国有石油公司和综合商社旗下的石油公司。国有石油公司是日本海外市场争夺资源最重要的一支生力军,如日本国际石油公司、帝国石油公司等,承担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任务和支援民间企业的石油储备业务。而综合商社下属的三菱石油公司、出光兴产、三井石油等则是另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它们在日本能源市场处于领导地位,同时也是绝对市场化、商业化的公司。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日本这一次应该会选择双管齐下,用国际石油公司带动民间商社,来完成对萨哈林的控制。而且按照日本人的野心和吞吐量来讲,萨哈林他们是吃定了。”
亚纳耶夫隐约想起很久之前在《三井帝国在行动》一书看过的,中形容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是投资放大器,哪怕一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往往可以带动其财团关联企业十亿美元的投资。由于拥有巨大的产业协调和带动能力,综合商社被冠于产业组织者的称号,在能源开发这个大产业链上扮演了极其成功的角色。
他叹了一口气,日本人在这方面简直是掠夺性的恶魔。
日本财团是以综合商社为核心的能源市场战略。首先,油气工程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跨行业的综合工程,其中包括石化、建设、钢铁产品、成套设备和贸易等专业,因此任何一家企业单独承揽建设都有困难,所以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是最佳组合模式。其次,企业联合参与模式容易发挥综合经济效益,由相关专业工程的内行专家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开支。其三,企业联合机制会带动本国不同行业扩大产品、设备、技术出口。环环相扣,没有任何的漏洞。
雷日科夫现在一半的身份是亚纳耶夫的私人经济顾问,听完了总书记的论述之后,回复道,“萨哈林的分量日本一个吞不下的,虽然他们的实力和资金同样雄厚,但是我想总书记的投资对象总该不会只有一个吧?”
为了与埃克森美孚、皇家壳牌,BP等国际石油寡头竞争,日本逐步整合国内的石油企业,使优势集中。从明年开始日本的石油公司将联合整顿,成为更加有竞争力的可怕怪物。
亚纳耶夫瞥了一下嘴角,指了指地图上日本往左的方向,说道,“在这边还有一个客户,当然不止日本一个人了。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向来是我的行事作风。可不要小瞧了他们未来爆发的生产力,足以让我们在石油收益上大赚一笔。”
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就不在亚纳耶夫的考虑范畴之内了。相比起强调改革发展着重强调生产力,亚纳耶夫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等重要为发展,别等到苏联改革创新之后富裕起来一批人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了权贵阶级。这一点在总书记眼中可以说是禁忌,党创立之初的最低纲领是保证工人八小时的工作制度,结果到最后连八小时都无法保证,这才是最讽刺的一点。最重要的是苏联的国情也完全不同,他们已经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只需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不需要向其他国家一样的穷追猛赶,而是稳中求进。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要等到今天完结之后,苏尔科夫是时候应该让苏宣部运作起来了,要将远东开发项目当做是一个未来的重任宣传。利用丰厚的石油资源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别荒废了这一片寒冷之源。”
踏出机场的时候,被针叶林植被覆盖的萨哈林岛屿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亚纳耶夫在萨哈林州委书记切普扎阔夫的陪同下前往奥哈进行参观,望着繁荣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大厦,他有些庆幸自己阻止了1991年的那场变动,否则这片从六十年代开始就持续发展的远东岛州将会迎来一场可怕的人潮衰退浪潮。
因为在苏联解体后居民生活水平急剧降低,国内局势不稳定,医疗等社会保障条件也不如从前,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整个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的人口形势。包括远东在内的俄罗斯妇女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因生活负担过重等原因不愿生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
而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俄欧地区向远东大规模移民的过程结束了。到了1999年,从欧俄移往远东的人数仅为1986年的19%,而同时又有大量的人返回近10年来,包括远东在内的俄罗斯人均寿命在不断下降。
虽然近几年的人口迁徙稍稍有了回暖,但是与之前相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
但是切普扎阔夫却对亚纳耶夫的计划表示担忧,“亚纳耶夫总书记,虽然依照你之前的提议,在这片海域进行了萨哈林-3项目的探勘计划,但是如果没有有力的投资方,我们根本负担不起那么重的前期开发费用……萨哈林州的财政有些困难。”
切普扎阔夫有些想不明白,这原本就是苏联石油公司的分内事,为什么要划归到地方政府看管。他想不明白,但是也不敢忤逆中央的意思,只是亚纳耶夫突然到访萨哈林州的时候,他才敢站在总书记面前抛出自己的疑问。
亚纳耶夫笑了笑,他的确做了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就连帕夫洛夫听到他的决定时也认为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
“萨哈林-3项目计划要地方政府支付是有原因的,况且你们的财政收入状况如何我们不知道吗?萨哈林州的可能要垫上年财政税收的一半才能有能力进行石油项目的开采。但是你们现状越惨,越能引起另外一个国家的注意。”
“恩?”
切普扎阔夫还没弄明白亚纳耶夫总书记到底要说什么。
“另一个国家?”
“是的,他们的商社,他们的政府会帮你完成所有的开采准备,当然我们也得付出一定的资源,但是总体上来讲收入还是远远地大于支出,他们会帮助我们,资本家面对百分之三百利润的时候愿意冒着吊死在绞刑架上的风险,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最迟一个月之后,那些人就应该过来与我们谈判了。”
哭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能源寡头认为有利可图,但实际上亚纳耶夫在背后还隐藏着其他的杀招。
连环相扣的计谋才能引诱那些大胆的鱼虾踏入这座城市,
“和一个国家做生意也是做,和另一个国家做生意也一样。拉来的客户越多,我们的选择就越多样化。相信这种事情不用我们怎么教了,是吧?”
亚纳耶夫留下了一头雾水的切普扎阔夫,转身走到海岸边。他望着蔚蓝色的海域,还有远处的渔船,半眯着眼睛感受海风的气息。
往这个方向在过去几十海里就是哈萨林-3项目油田所在地,钻进平台还没有开发,只有探测船在海域上来回的穿梭。
切普扎阔夫站在总书记的身后,压迫感重重。虽然这个男人表面上什么都不说,但是却控制着整个事件的走向。他走的每一步都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谋远虑的打算。关于莫斯科的传闻他也有所耳闻,据说亚纳耶夫总书记只用了几句话就让当时的市长和内务部总局接班人掉了脑袋,让威望无出其右的红军老元帅直接辞职。
想到这里就有一种脊椎发凉的感觉,他最好还是按照对方的所说的去做,否则下一个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
高大的背影像一尊伫立不动的巨石,亚纳耶夫没有回头,直接开口。
“到时候苏联宣传部将会不留余力的宣传萨哈林油田的项目,你们做好配合,只要再当地报纸上‘哭穷’就行了,自然会有那些见钱眼开的家伙们上当受骗。到时候记得好好的安抚好这些人,萨哈林能否摆脱经济的衰退浪潮,就得看这群人的表现了。”
亚纳耶夫深吸了一口气寒冷的海风,让有些昏晕的脑袋稍稍清醒一些。
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利用石油资源来上演一出空手套白狼,不知道把酒精灌得脑不清醒的这群人能否拿下三菱和三井的大订单。
接下来事在人为,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亚纳耶夫又补充了一句话。
“还有一件事,假如萨哈林-3项目你们搞砸了的话。卢日科夫的下场想必我不用多说了吧?”
亚纳耶夫回过头的一瞬间,切普扎阔夫吓得赶紧把头低下。他不敢注释那双比北极圈冻土层还要冰冷的眼神。原本心里涌起的那点敲诈商务团的小心思也瞬间灰飞烟灭。
亚纳耶夫知道这些贪得无厌的斯拉夫人心里的想法,要不然那些商人前往俄罗斯做生意时也不会暗地里的怒骂几句。但是这些关乎到远东开发计划的项目他们如果还敢背地里搞一些小动作,上至莫斯科州第一书记,下至市级书记,统统给他去西伯利亚的煤矿挖煤。
“这件事情不是莫斯科在帮你,而是你们要帮莫斯科做好,做不好的话,呵呵。莫斯科市长是在自己办公室里自杀的。”
“我不希望萨哈林出现一场集体自杀的戏码。”(未完待续。)
从俄罗斯前往萨哈林州的专机正在进行降落之前的准备,亚纳耶夫坐在座位上,大腿上摆放着一沓文件,全部都是关于萨哈林油田的详细资料,包括石油城市奥哈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搞定了克里姆林宫内部拖后腿的保守派们,亚纳耶夫总算有机会把目光投向他最后一个需要完成的心血壮举。
利用丰富的天然气,打造一个繁荣的远东。
萨哈林-3项目在去年已经启动了,包括石油的探勘计划。这次亚纳耶夫可不是前往千岛群岛宣誓主权,而是为了接下来的石油合作项目。当然目前为止最有资本实力和最适合作为金主的既然是与哈萨林州一衣带水的日本人。而且之前关于南千岛群岛已经签订了搁置争议的条约,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与温和派的桥本龙太郎首相闹得下不了台。
而且对于日本而言,一系列的能源财团早就盯紧了萨哈林州石油开发项目这一块,自从半年前放出了风声之后,寻觅而来的苍蝇——各路的综合商社已经悄然无声的准备将触手伸向这里。之前只不过是探测工作的即将完成,所有人都还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但是接下来直接公布探测结果再加上苏联领导人背后的政治支持,见钱眼开的商人们自然会在利益的驱动之下蜂拥而至。
日本早在1958年,就取得了沙特海夫吉海上油田的开发权益,从此踏上了构建海外能源版图的征程。先后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建立了数十个开采基地,遍及整个世界。
日本与美国、西欧不同,石油事业多由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等综合商社参与开发。虽然日本本国的天然气资源缺乏,不及苏联实力雄厚,但是依靠这些基干产业,整个20世纪80、90年代,三井物产与三菱商事,连同住友、伊藤忠、丸红等其他综合商社,始终是世界500强的前10位,地位根本无法撼动。就这一点,亚纳耶夫就找到了日本人的突破口,对于石油能源的渴望永远驱动着这群人去四处征服。
飞机平稳的降落在地上,亚纳耶夫从沉思之中回过神。他看见白色机翼的边缘已经是绿草青葱。萨哈林的冬天已经过去,正是到了回暖的季节。
雷日科夫将散落在他脚边的白纸捡起,放在座椅上,说道,“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下手了吗?”
亚纳耶夫点了点头,“差不多了。之前大致上已经了解过,这次的萨哈林-3项目和之前的石油管道运输计划一样,日本主要的能源企业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国有石油公司和综合商社旗下的石油公司。国有石油公司是日本海外市场争夺资源最重要的一支生力军,如日本国际石油公司、帝国石油公司等,承担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任务和支援民间企业的石油储备业务。而综合商社下属的三菱石油公司、出光兴产、三井石油等则是另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它们在日本能源市场处于领导地位,同时也是绝对市场化、商业化的公司。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日本这一次应该会选择双管齐下,用国际石油公司带动民间商社,来完成对萨哈林的控制。而且按照日本人的野心和吞吐量来讲,萨哈林他们是吃定了。”
亚纳耶夫隐约想起很久之前在《三井帝国在行动》一书看过的,中形容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是投资放大器,哪怕一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往往可以带动其财团关联企业十亿美元的投资。由于拥有巨大的产业协调和带动能力,综合商社被冠于产业组织者的称号,在能源开发这个大产业链上扮演了极其成功的角色。
他叹了一口气,日本人在这方面简直是掠夺性的恶魔。
日本财团是以综合商社为核心的能源市场战略。首先,油气工程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跨行业的综合工程,其中包括石化、建设、钢铁产品、成套设备和贸易等专业,因此任何一家企业单独承揽建设都有困难,所以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是最佳组合模式。其次,企业联合参与模式容易发挥综合经济效益,由相关专业工程的内行专家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开支。其三,企业联合机制会带动本国不同行业扩大产品、设备、技术出口。环环相扣,没有任何的漏洞。
雷日科夫现在一半的身份是亚纳耶夫的私人经济顾问,听完了总书记的论述之后,回复道,“萨哈林的分量日本一个吞不下的,虽然他们的实力和资金同样雄厚,但是我想总书记的投资对象总该不会只有一个吧?”
为了与埃克森美孚、皇家壳牌,BP等国际石油寡头竞争,日本逐步整合国内的石油企业,使优势集中。从明年开始日本的石油公司将联合整顿,成为更加有竞争力的可怕怪物。
亚纳耶夫瞥了一下嘴角,指了指地图上日本往左的方向,说道,“在这边还有一个客户,当然不止日本一个人了。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向来是我的行事作风。可不要小瞧了他们未来爆发的生产力,足以让我们在石油收益上大赚一笔。”
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就不在亚纳耶夫的考虑范畴之内了。相比起强调改革发展着重强调生产力,亚纳耶夫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等重要为发展,别等到苏联改革创新之后富裕起来一批人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了权贵阶级。这一点在总书记眼中可以说是禁忌,党创立之初的最低纲领是保证工人八小时的工作制度,结果到最后连八小时都无法保证,这才是最讽刺的一点。最重要的是苏联的国情也完全不同,他们已经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只需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不需要向其他国家一样的穷追猛赶,而是稳中求进。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要等到今天完结之后,苏尔科夫是时候应该让苏宣部运作起来了,要将远东开发项目当做是一个未来的重任宣传。利用丰厚的石油资源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别荒废了这一片寒冷之源。”
踏出机场的时候,被针叶林植被覆盖的萨哈林岛屿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亚纳耶夫在萨哈林州委书记切普扎阔夫的陪同下前往奥哈进行参观,望着繁荣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大厦,他有些庆幸自己阻止了1991年的那场变动,否则这片从六十年代开始就持续发展的远东岛州将会迎来一场可怕的人潮衰退浪潮。
因为在苏联解体后居民生活水平急剧降低,国内局势不稳定,医疗等社会保障条件也不如从前,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整个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的人口形势。包括远东在内的俄罗斯妇女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因生活负担过重等原因不愿生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
而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俄欧地区向远东大规模移民的过程结束了。到了1999年,从欧俄移往远东的人数仅为1986年的19%,而同时又有大量的人返回近10年来,包括远东在内的俄罗斯人均寿命在不断下降。
虽然近几年的人口迁徙稍稍有了回暖,但是与之前相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
但是切普扎阔夫却对亚纳耶夫的计划表示担忧,“亚纳耶夫总书记,虽然依照你之前的提议,在这片海域进行了萨哈林-3项目的探勘计划,但是如果没有有力的投资方,我们根本负担不起那么重的前期开发费用……萨哈林州的财政有些困难。”
切普扎阔夫有些想不明白,这原本就是苏联石油公司的分内事,为什么要划归到地方政府看管。他想不明白,但是也不敢忤逆中央的意思,只是亚纳耶夫突然到访萨哈林州的时候,他才敢站在总书记面前抛出自己的疑问。
亚纳耶夫笑了笑,他的确做了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就连帕夫洛夫听到他的决定时也认为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
“萨哈林-3项目计划要地方政府支付是有原因的,况且你们的财政收入状况如何我们不知道吗?萨哈林州的可能要垫上年财政税收的一半才能有能力进行石油项目的开采。但是你们现状越惨,越能引起另外一个国家的注意。”
“恩?”
切普扎阔夫还没弄明白亚纳耶夫总书记到底要说什么。
“另一个国家?”
“是的,他们的商社,他们的政府会帮你完成所有的开采准备,当然我们也得付出一定的资源,但是总体上来讲收入还是远远地大于支出,他们会帮助我们,资本家面对百分之三百利润的时候愿意冒着吊死在绞刑架上的风险,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最迟一个月之后,那些人就应该过来与我们谈判了。”
哭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能源寡头认为有利可图,但实际上亚纳耶夫在背后还隐藏着其他的杀招。
连环相扣的计谋才能引诱那些大胆的鱼虾踏入这座城市,
“和一个国家做生意也是做,和另一个国家做生意也一样。拉来的客户越多,我们的选择就越多样化。相信这种事情不用我们怎么教了,是吧?”
亚纳耶夫留下了一头雾水的切普扎阔夫,转身走到海岸边。他望着蔚蓝色的海域,还有远处的渔船,半眯着眼睛感受海风的气息。
往这个方向在过去几十海里就是哈萨林-3项目油田所在地,钻进平台还没有开发,只有探测船在海域上来回的穿梭。
切普扎阔夫站在总书记的身后,压迫感重重。虽然这个男人表面上什么都不说,但是却控制着整个事件的走向。他走的每一步都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谋远虑的打算。关于莫斯科的传闻他也有所耳闻,据说亚纳耶夫总书记只用了几句话就让当时的市长和内务部总局接班人掉了脑袋,让威望无出其右的红军老元帅直接辞职。
想到这里就有一种脊椎发凉的感觉,他最好还是按照对方的所说的去做,否则下一个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
高大的背影像一尊伫立不动的巨石,亚纳耶夫没有回头,直接开口。
“到时候苏联宣传部将会不留余力的宣传萨哈林油田的项目,你们做好配合,只要再当地报纸上‘哭穷’就行了,自然会有那些见钱眼开的家伙们上当受骗。到时候记得好好的安抚好这些人,萨哈林能否摆脱经济的衰退浪潮,就得看这群人的表现了。”
亚纳耶夫深吸了一口气寒冷的海风,让有些昏晕的脑袋稍稍清醒一些。
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利用石油资源来上演一出空手套白狼,不知道把酒精灌得脑不清醒的这群人能否拿下三菱和三井的大订单。
接下来事在人为,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亚纳耶夫又补充了一句话。
“还有一件事,假如萨哈林-3项目你们搞砸了的话。卢日科夫的下场想必我不用多说了吧?”
亚纳耶夫回过头的一瞬间,切普扎阔夫吓得赶紧把头低下。他不敢注释那双比北极圈冻土层还要冰冷的眼神。原本心里涌起的那点敲诈商务团的小心思也瞬间灰飞烟灭。
亚纳耶夫知道这些贪得无厌的斯拉夫人心里的想法,要不然那些商人前往俄罗斯做生意时也不会暗地里的怒骂几句。但是这些关乎到远东开发计划的项目他们如果还敢背地里搞一些小动作,上至莫斯科州第一书记,下至市级书记,统统给他去西伯利亚的煤矿挖煤。
“这件事情不是莫斯科在帮你,而是你们要帮莫斯科做好,做不好的话,呵呵。莫斯科市长是在自己办公室里自杀的。”
“我不希望萨哈林出现一场集体自杀的戏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