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 > 第五十四章 西北

第五十四章 西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嘉峪关以西两百四十公里的古瓜州,不仅是通往西域(新疆)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是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节点。

    从这有两条通往西域的重要路线,往南经敦煌出玉门关分成南北线,往北到哈密同样分成南北线;从而在西域境内(新疆)形成三条重要的东西贸易路线,对中原王朝来说贸易路线上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就是瓜州、敦煌和哈密。

    这三个节点在明朝嘉靖年间全部失去,成为明朝遗事,真实的历史上终明一朝,中原势力再未回来。

    这个由外星人创造的世界,崇祯一年中,大明的战旗插又一次出现在河西走廊的西端,收复了明嘉靖期放弃的土地瓜州。

    沿着古丝绸路上疏勒河,皇家陆军、屯垦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先后建成了赤金(赤金所)、玉门(靖逆卫)、柳河(柳沟卫)、桥湾、双塔、安西(安西卫)等六个中型的棱堡和不少小型棱堡。

    虽然还差了敦煌(沙洲卫),但朝廷内部公文上已有了它的名号,酒泉府下县城名单中就有敦煌的名字。

    这些土地在真实的历史上,直到满清康熙时期才得以恢复到明初状态。

    棱堡的推进就是军力的推进,隶属镇北军的皇家陆军第二镇也从张掖移驻到酒泉;有四个步兵营被分别派驻在赤金、玉门、桥湾、安西等四个棱堡内,其余两个和其它小型棱堡都由当地屯垦军驻扎防守。

    跟随明军棱堡推进的不仅仅是屯垦军,还有内地陕西移民的脚步,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出现了中原移民村落。

    对周边的游牧的其它各族人来说,在绝对武力面前,最好的办法是合作;毕竟周边还有已成为大明一部分的蒙古各卫,得罪河西走廊合而为一的两大势力,可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棱堡周边就自发形成了新的市镇。

    辽东战事的平定后,朝廷的重心转往西北和南方,两座新城玉门、安西也开始着手建设。

    五军都督府一声令下,镇西军进行了军事部署调整,陆军第六镇和骑兵第一镇从西安调到兰州,骑兵第七镇从鄂尔多斯调到武威,骑兵第五镇也由九原(包头)调到了朔方(今巴彦淖尔),骑兵第五、七镇都扩编为三旅编制。

    崇祯一年十月,甘肃省酒泉府安西城。

    一座中型六棱堡垒静静的坐落在疏勒河河畔的高地上,主堡上空飘扬着大明的日月旗和皇帝龙旗,宣示这片土地的所有权。

    安西城(今甘肃瓜州县城)依堡而建,离堡有一里地(五百米),本是陆军和屯垦军的驻地,后给过往客商的做临时落脚点,只有不高简单的土围子;随着从内地过来的中原移民和往来客商的增加,围绕着旧有围子,很多建筑从空地上冒了出来,成了河西走廊重要的贸易集市。

    虽还没有唐代古瓜州城(安西城南三十公里,今甘肃瓜州县锁阳城镇)繁荣,好歹恢复了明初的景象。

    这日的清晨,安西城如同城外的疏勒河一样安详宁静,又有两支西行的商队在明媚的阳光里先后出发了。

    他们默默的经过了文庙、钟楼、鼓楼,在悠扬的驼铃声中缓缓的出了刚建好没多久的城门,身后的安西城满是正在挖护城河和修建城墙的军民,没有人注意这两支西行驼队的不同。

    两支驼队出城后不久就汇合在一起,总共差不三两百余人,带着九百只满载货物的骆驼,往敦煌方向逶迤而去,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安西堡上,皇家陆军第二镇总兵尤世威放下单筒望远镜,叹了口气,问道:“李营长!他们应该不会有事吧!”

    李自成,这位原本历史上在崇祯二年因走投无路,走上反抗道路的农民军头头,因战功升为营长,带部驻守安西堡,不仅成为一名可耻的官军军官,而且又娶了一名贤惠的蒙古太太。

    听到总兵大人的问题,他连忙大声答道:“报告总兵大人!这一带的土匪、山贼已被蒙古各卫扫荡过,而且本堡也派了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打头阵,加上队中两百人的近卫军,对付一般土匪绰绰有余。”

    “那些向导可靠吗?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尤世威又问了一个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

    西北的难点不是屯垦和军力,而是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对于常年在西北生活的两人自然也知道这点。

    “报告!绝对没有问题,都是边军军户的后代。”

    “好!注意保密,按计划在半月后你带两个连出发去接应,本官在这里替你守着这安西堡。”

    “是!”

    李自成干净利落的行了个军礼,转身离去了,剩下总兵尤世威一个人在那那看着热火朝天的安西城发呆。

    这只西行的驼队不是商队,而是一只由皇家资助的考察队(考古队),由崇祯一年的状元周凤翔带队,由翰林院、科学院、锦衣卫等抽调五十人组成,近卫军龙骧卫的军士特别护送。

    还有一只考察队从朔方(今巴彦淖尔),到酒泉以北三百公里外居延海边上的新居延城(今额济纳旗);此时这里还属于归化总督区辖地,从河套地区迁过来的蒙古土默特部额济纳卫居于此处,后世居于此地的土尔扈特部还在伏尔加河游牧,要几十年后才回东归。

    这只考察队由探花何瑞征带领,他们的任务是找到西夏时期的“黑水城”,那个在西夏史至关重要的一个城市;为了保护他们,骑兵第五镇专门调了一个营的兵,顺便驻扎在居延城,保护当地的蒙古卫所。

    两只考察队是崇祯帝朱由检突发奇想的产物,他最终不愿这些中原主流文化以外的中原文明变成西方人的珍藏。

    大明内部的文人却认为这两个考察队不负正业,是皇帝陛下对那些新科进士的一种变相惩罚。

    只有在北京的朱由检知道这不是惩罚,而是一次对大明文人的锻炼,更是一次文化的胜利,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东方文明的胜利。

    也许现在的明人不理解,但以后的明人会赞扬这一措施的伟大,至少在自己的人要研究这些历史时,不用去国外看别人的脸色了。

    现在主要是如何保护这些资料的问题,这也是个世界性历史难题。

    先建个博物馆或大型图书馆,北京城有大把的地方;至于说以后大明再次衰落,这些资料同样有被人掠走危险。

    这些遥远的问题暂时不是朱由检考虑的范畴,他只管现在,求得自己心安。

    现在大明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如同怪物般的存在,一边在疯狂的刮毒疗伤,一边向周边的势力展示了自己的肌肉。

    急剧扩展的工业规模,虽还未到需要外部市场的消化的时候,但做为大明的皇帝不能不优先考虑。

    对西北和南方的战略调整,只是大明面对西方文明挑战,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