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闹 剧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帝是不是千古一帝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这种烂事的时候,不要站在皇帝面前,否则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文孟希就碰到这种事,他在一边胡思乱想,发完感慨的朱由检转身就看到他;大概是想起因病告退的文震孟,向他招招手,微笑道:“文爱卿!文起(文震孟的字)之弟,你们兄弟几人倒利害,一个赛过一个,朕记得翰林院还有位文震亨,原来还有位姚希孟,文家倒是人才辈出,也不负先祖盛名!”
皇帝将文家之事慢慢道来,文孟希不敢再造次乱想,忙俯首回道:“谢陛下挂念,臣是文家远房,不敢与两位兄长相提并论。”
又是嫡庶之分!门户之见何时了,朕自家又不是这样!
朱由检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爱卿不必自谦,军队嗜血制胜,军法纠偏扬善;爱卿与文起是先行者,担子很重,责任也大,功劳更大!爱卿又何必拘泥于出身,朕的出身就不行,也是民间所说小娘养的,先皇也是!爱卿又怕什么?担心什么?”
粗鄙不堪的话语,这时听起来怎么这么动听,文孟希伏地哽咽道:“谢陛下圣训,臣不敢与陛下相比,臣定奉公守法,辅佐孙将军治理好第二军。”
迎着即将落山的夕阳,朱由检挺直着腰杆,平静的说道:“文爱卿啊!又错了,不是辅佐,是共同!他主军,你主政,相辅相成第二军才能成强军!西域才能真正归属大明!大明不是朕个人的,也不是姓朱一家的,它是全体中原人的!记住啦!”
听到太多骇人听闻的东西,脑子根本转不过来,文孟希一下又呆住了。
好在孙应元反应快,轻推了下他的后背,忙跪在文孟希身边,朗声说道:“陛下圣明,臣定与军法官同心协力,为大明开疆拓土,固守边防!”
朱由检遭受太多打击,如今被近臣卖力吹捧,自尊心飞得老高,自嘲道:“圣明不圣明无所谓,只要能让大明子民吃饱饭,不受外族欺负,就是昏君、暴君又如何?”
皇帝老子!您“老人家”到底是啥个意思嘛!不带这么吓唬人的嘛!
王承恩看着年轻皇帝闹得太不成样子,忙过来扶起两个吓得不轻的臣子,轻声劝道:“皇爷堪比太祖,谁敢多说半句闲话,老奴豁出这条老命不要,也要与他拼个‘他死我活’!”
嘿!你个老东西!老子发下感慨,你又在这截胡!
朱由检想打趣下王承恩,可又一回头,看到脸色惨白、两腿直打哆嗦的文孟希;暗叫道糟糕,吓着人啦!看来在这些文臣面前还真得好好装装样子!
自己闯的祸自己背,朱由检倒不会耍无赖,尴尬咳一声,苦笑道:“呃!那个!文爱卿啊!朕送两句前人的诗给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一片冰心在玉壶’与‘留取丹心照汗青’!”
也不等文孟希反应过来,又对着孙应元吩咐道:“呃!那个孙爱卿啊,快扶文爱卿去休息!等会去边上的屯垦农场吃烤全羊。”
多年后,身为大明上院议长的文孟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叹不已!自己当年脑袋空白一片不说,怎么会两腿打颤?是不是记错了!怎么会这样?
他没记错,还真是这样!就为这事,他的老搭档取笑了他一辈子。
取笑就取笑!谁能和你们这些能与皇帝勾肩搭背的人比!咱比也比不过来啊!不过皇帝送咱的那两句诗,还真受用终身!
崇祯八年的那次巡游,史称“第一次西巡”,开创大明皇帝定期巡游各地的先例;由于崇祯帝毫无征兆的在银川病倒,随后各地先后爆发骚乱,虽然被官府迅速镇压,不过也成了“西巡”唯一的败笔。
喜欢研究历史迷雾后面真实事实的人发现了问题,称病近两个月的皇帝突然毫无征兆的出现在兰州附近,生龙活虎完全不象得过重病的样子,而那时大明国内最大的骚乱才刚刚被平息。
为了追寻真相,不少人翻遍皇家图书馆相关档案,发现更多蛛丝马迹。
“阴谋派”将暴乱归结于崇祯帝的纵容,故意打击政敌所用的“引蛇出洞”之计!此言论一出,遭到“史书派”围追堵截,因为不管大明国家图书馆、皇家图书馆,都找不到崇祯没病的证据,“史书派”拿着皇室医院(原太医院)保留的当年每日出诊记录冷笑。
或许是那段时期所存资料前后矛盾或逻辑上破绽太多,“第一次西巡”成了学术届争论不休的话题。
不过那次西巡的疑团太多,文字记录又太少,但对后世大明影响深远,不由人不怀疑!
“幻想派”结合野史提出石破天惊的观点,不仅崇祯帝根本没病,病故的余贵人也根本没死;两人以此为借口私自出游河西走廊,想去敦煌看石窟,不知怎么到了安西城就打到回府,余贵人也不见踪迹。
这派观点符合野史及部分人的家谱记录,在大明民间有很高的支持率,毕竟来路不明余贵人的“粉丝”可不少;余贵人的官方记录是身材高挑美艳、性格泼辣、不受礼仪约束,最重要是来路不明且与皇帝感情深厚,这些条件符合普通少女独占千古一帝的梦想。
幻想派之所以称为“幻想”,就是情节离奇根本不合逻辑,被其它派别联合无视,在学术届地位卑微,只是在“戏说历史界”占了一席之地。
不说还没发生的事,继续聊聊任性的崇祯帝朱由检。
不怪后世学者不知崇祯帝到过安西,当时的大明内阁也不知道这事。
余贵妃发急症病故,皇帝借口送葬带着人跑得没影,两天后等他们反应过来想找人,负责他们安全的巡警总队长黄民辉递给他们一份秘旨。
皇帝说痛失爱妃无心政事,想去看看河西走廊看看风景散散心,到嘉峪关就回,约定两个月后在兰州会合,各位勿念、勿扰,阅后即焚之类的浑话。
接到这份稀奇古怪的密旨,再三确认确是皇帝手笔,首辅李标那一刻想死得心都有。
怎么办?陪同皇帝巡游的重量级人物都在九原防备蒙古人闹事,如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参谋本部总督查曹文诏和近卫军副军长张庆元等;身边只有个三心二意的巡警总队长黄民辉,还有那个没半个兵的次辅梁世勋。
能怎么办?思来想去的内阁几位大佬只得无奈尊旨照办!因为除了替皇帝瞒着这事,没第二条活路可走!
当前的崇祯帝不是毫无根基的嘉靖帝,也不是无心政事的万历帝,更不是失去军权的天启帝。
想要他退位?得先看看大明皇家陆军、海军和近卫军的几十万人答不答应!立外面的亲王?那位幸运的亲王估计还没走到直隶就会挂了,实在无福消受如此殊荣;挟迫两位皇后立辽王?得先过近卫军军长周遇吉和教导团团长刘忠君那关,估计单有刘忠君在,辽王就不会答应这种“无礼”的要求!
到这时,首辅李标等人才知道中了皇帝的“奸计”,所有这一切都是崇祯帝早就谋划好的。
成立国民警卫队,变相收了各总督的军权,但加强了行省的应急反应能力;成立巡警和巡警总队,将文臣看牢,也便于控制各地的不安分守己的人;外出巡查,挑起国内矛盾,让内阁疲于应付各地有可能出现的小规模骚乱!
可怜内阁成了皇帝棋局中的重要棋子,还不得不拼命向前冲,努力扮演好被赋予的角色,掩护主角崇祯帝在河西走廊“耍奸偷懒”,面子丢得不一般大。
丢脸面的烂事既然出现,自然不会在文官执笔的史书里留什么痕迹;有人会说史官很正直、中立,不会乱写?
别天真啦!历史是人写的,是人就会怕死,将不怕死的换个怕死的就行,再不行就由皇家安全局直接编造;后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乱改前朝皇帝实录,当朝的“秘密警察”还不能“造假”?
朱由检最初设想很单纯,就是给自己放个长假,带着余贵人“自助游”走遍河西走廊各地,过过温馨烂漫的二人世界。
真应了那句“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没算过老天爷!余贵人临到头提出了“离婚”,孤苦伶仃的朱由检不得不做“独行侠”。
既然是“独行侠”就没什么牵挂和束缚,那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当事人爽是爽了,可把随行的人给“玩坏”了。
别看朱由检又一次“失恋”,看似冒失的出关召见出征的大将,其实是看到九边很多问题,要向他面授机宜;此行有胡乱瞎搞的成分在,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明对不服管制外族的政策。
没人知道朱由检与孙应元说了什么,只知道孙应元在随后的西域征讨过程中,大多采用了“铁血政策“;对付不合作的势力从不怀柔,合作的势力也是多族杂居,互相牵制,从不让一族势力做大;这些政策确实在民族众多、关系复杂的西域取得奇效。
英格兰人最后将这招偷学回去,用在它的殖民地,效果好像也不错,成就了所谓“日不落帝国”的美誉;不过即使是所谓“日不落帝国”,在大明帝国面前也是不够看的。
当然这也是后话,咱们再继续排排坐,看故事。
备注:
1、文孟希是笔误,本应该是文震亨,将错就错!谁又知道文震孟有多少兄弟?
2、姚孟希是文震孟外甥,与舅舅文震孟感情深厚,两人于崇祯八年先后病故。
崇祯帝是不是千古一帝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这种烂事的时候,不要站在皇帝面前,否则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文孟希就碰到这种事,他在一边胡思乱想,发完感慨的朱由检转身就看到他;大概是想起因病告退的文震孟,向他招招手,微笑道:“文爱卿!文起(文震孟的字)之弟,你们兄弟几人倒利害,一个赛过一个,朕记得翰林院还有位文震亨,原来还有位姚希孟,文家倒是人才辈出,也不负先祖盛名!”
皇帝将文家之事慢慢道来,文孟希不敢再造次乱想,忙俯首回道:“谢陛下挂念,臣是文家远房,不敢与两位兄长相提并论。”
又是嫡庶之分!门户之见何时了,朕自家又不是这样!
朱由检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爱卿不必自谦,军队嗜血制胜,军法纠偏扬善;爱卿与文起是先行者,担子很重,责任也大,功劳更大!爱卿又何必拘泥于出身,朕的出身就不行,也是民间所说小娘养的,先皇也是!爱卿又怕什么?担心什么?”
粗鄙不堪的话语,这时听起来怎么这么动听,文孟希伏地哽咽道:“谢陛下圣训,臣不敢与陛下相比,臣定奉公守法,辅佐孙将军治理好第二军。”
迎着即将落山的夕阳,朱由检挺直着腰杆,平静的说道:“文爱卿啊!又错了,不是辅佐,是共同!他主军,你主政,相辅相成第二军才能成强军!西域才能真正归属大明!大明不是朕个人的,也不是姓朱一家的,它是全体中原人的!记住啦!”
听到太多骇人听闻的东西,脑子根本转不过来,文孟希一下又呆住了。
好在孙应元反应快,轻推了下他的后背,忙跪在文孟希身边,朗声说道:“陛下圣明,臣定与军法官同心协力,为大明开疆拓土,固守边防!”
朱由检遭受太多打击,如今被近臣卖力吹捧,自尊心飞得老高,自嘲道:“圣明不圣明无所谓,只要能让大明子民吃饱饭,不受外族欺负,就是昏君、暴君又如何?”
皇帝老子!您“老人家”到底是啥个意思嘛!不带这么吓唬人的嘛!
王承恩看着年轻皇帝闹得太不成样子,忙过来扶起两个吓得不轻的臣子,轻声劝道:“皇爷堪比太祖,谁敢多说半句闲话,老奴豁出这条老命不要,也要与他拼个‘他死我活’!”
嘿!你个老东西!老子发下感慨,你又在这截胡!
朱由检想打趣下王承恩,可又一回头,看到脸色惨白、两腿直打哆嗦的文孟希;暗叫道糟糕,吓着人啦!看来在这些文臣面前还真得好好装装样子!
自己闯的祸自己背,朱由检倒不会耍无赖,尴尬咳一声,苦笑道:“呃!那个!文爱卿啊!朕送两句前人的诗给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一片冰心在玉壶’与‘留取丹心照汗青’!”
也不等文孟希反应过来,又对着孙应元吩咐道:“呃!那个孙爱卿啊,快扶文爱卿去休息!等会去边上的屯垦农场吃烤全羊。”
多年后,身为大明上院议长的文孟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叹不已!自己当年脑袋空白一片不说,怎么会两腿打颤?是不是记错了!怎么会这样?
他没记错,还真是这样!就为这事,他的老搭档取笑了他一辈子。
取笑就取笑!谁能和你们这些能与皇帝勾肩搭背的人比!咱比也比不过来啊!不过皇帝送咱的那两句诗,还真受用终身!
崇祯八年的那次巡游,史称“第一次西巡”,开创大明皇帝定期巡游各地的先例;由于崇祯帝毫无征兆的在银川病倒,随后各地先后爆发骚乱,虽然被官府迅速镇压,不过也成了“西巡”唯一的败笔。
喜欢研究历史迷雾后面真实事实的人发现了问题,称病近两个月的皇帝突然毫无征兆的出现在兰州附近,生龙活虎完全不象得过重病的样子,而那时大明国内最大的骚乱才刚刚被平息。
为了追寻真相,不少人翻遍皇家图书馆相关档案,发现更多蛛丝马迹。
“阴谋派”将暴乱归结于崇祯帝的纵容,故意打击政敌所用的“引蛇出洞”之计!此言论一出,遭到“史书派”围追堵截,因为不管大明国家图书馆、皇家图书馆,都找不到崇祯没病的证据,“史书派”拿着皇室医院(原太医院)保留的当年每日出诊记录冷笑。
或许是那段时期所存资料前后矛盾或逻辑上破绽太多,“第一次西巡”成了学术届争论不休的话题。
不过那次西巡的疑团太多,文字记录又太少,但对后世大明影响深远,不由人不怀疑!
“幻想派”结合野史提出石破天惊的观点,不仅崇祯帝根本没病,病故的余贵人也根本没死;两人以此为借口私自出游河西走廊,想去敦煌看石窟,不知怎么到了安西城就打到回府,余贵人也不见踪迹。
这派观点符合野史及部分人的家谱记录,在大明民间有很高的支持率,毕竟来路不明余贵人的“粉丝”可不少;余贵人的官方记录是身材高挑美艳、性格泼辣、不受礼仪约束,最重要是来路不明且与皇帝感情深厚,这些条件符合普通少女独占千古一帝的梦想。
幻想派之所以称为“幻想”,就是情节离奇根本不合逻辑,被其它派别联合无视,在学术届地位卑微,只是在“戏说历史界”占了一席之地。
不说还没发生的事,继续聊聊任性的崇祯帝朱由检。
不怪后世学者不知崇祯帝到过安西,当时的大明内阁也不知道这事。
余贵妃发急症病故,皇帝借口送葬带着人跑得没影,两天后等他们反应过来想找人,负责他们安全的巡警总队长黄民辉递给他们一份秘旨。
皇帝说痛失爱妃无心政事,想去看看河西走廊看看风景散散心,到嘉峪关就回,约定两个月后在兰州会合,各位勿念、勿扰,阅后即焚之类的浑话。
接到这份稀奇古怪的密旨,再三确认确是皇帝手笔,首辅李标那一刻想死得心都有。
怎么办?陪同皇帝巡游的重量级人物都在九原防备蒙古人闹事,如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参谋本部总督查曹文诏和近卫军副军长张庆元等;身边只有个三心二意的巡警总队长黄民辉,还有那个没半个兵的次辅梁世勋。
能怎么办?思来想去的内阁几位大佬只得无奈尊旨照办!因为除了替皇帝瞒着这事,没第二条活路可走!
当前的崇祯帝不是毫无根基的嘉靖帝,也不是无心政事的万历帝,更不是失去军权的天启帝。
想要他退位?得先看看大明皇家陆军、海军和近卫军的几十万人答不答应!立外面的亲王?那位幸运的亲王估计还没走到直隶就会挂了,实在无福消受如此殊荣;挟迫两位皇后立辽王?得先过近卫军军长周遇吉和教导团团长刘忠君那关,估计单有刘忠君在,辽王就不会答应这种“无礼”的要求!
到这时,首辅李标等人才知道中了皇帝的“奸计”,所有这一切都是崇祯帝早就谋划好的。
成立国民警卫队,变相收了各总督的军权,但加强了行省的应急反应能力;成立巡警和巡警总队,将文臣看牢,也便于控制各地的不安分守己的人;外出巡查,挑起国内矛盾,让内阁疲于应付各地有可能出现的小规模骚乱!
可怜内阁成了皇帝棋局中的重要棋子,还不得不拼命向前冲,努力扮演好被赋予的角色,掩护主角崇祯帝在河西走廊“耍奸偷懒”,面子丢得不一般大。
丢脸面的烂事既然出现,自然不会在文官执笔的史书里留什么痕迹;有人会说史官很正直、中立,不会乱写?
别天真啦!历史是人写的,是人就会怕死,将不怕死的换个怕死的就行,再不行就由皇家安全局直接编造;后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乱改前朝皇帝实录,当朝的“秘密警察”还不能“造假”?
朱由检最初设想很单纯,就是给自己放个长假,带着余贵人“自助游”走遍河西走廊各地,过过温馨烂漫的二人世界。
真应了那句“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没算过老天爷!余贵人临到头提出了“离婚”,孤苦伶仃的朱由检不得不做“独行侠”。
既然是“独行侠”就没什么牵挂和束缚,那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当事人爽是爽了,可把随行的人给“玩坏”了。
别看朱由检又一次“失恋”,看似冒失的出关召见出征的大将,其实是看到九边很多问题,要向他面授机宜;此行有胡乱瞎搞的成分在,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明对不服管制外族的政策。
没人知道朱由检与孙应元说了什么,只知道孙应元在随后的西域征讨过程中,大多采用了“铁血政策“;对付不合作的势力从不怀柔,合作的势力也是多族杂居,互相牵制,从不让一族势力做大;这些政策确实在民族众多、关系复杂的西域取得奇效。
英格兰人最后将这招偷学回去,用在它的殖民地,效果好像也不错,成就了所谓“日不落帝国”的美誉;不过即使是所谓“日不落帝国”,在大明帝国面前也是不够看的。
当然这也是后话,咱们再继续排排坐,看故事。
备注:
1、文孟希是笔误,本应该是文震亨,将错就错!谁又知道文震孟有多少兄弟?
2、姚孟希是文震孟外甥,与舅舅文震孟感情深厚,两人于崇祯八年先后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