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 诚

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 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西安,中原总督区总督驻地、陕西省省府,相比更偏远的甘肃兰州府,其人口及繁华程度要搞上不少;其所在的渭河平原是中原王朝的诞生之地,一直属于中原各朝的核心地带,从西周到唐以前的各朝也基本定都于此;镐京与长安就是他们曾经的名字。

    汉、唐两朝几次与游牧民族大规模会战,解决了北方外敌的威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有其极极的作用与历史价值;但不可否认,也变相减少此地中原人口的比例,间接导致各朝代末年的战乱频发;不是朕看不起什么族,只是在陈述不争事实。

    站在高大的西安城墙上,崇祯帝朱由检心里情不自禁想着过往的历史,眼睛试图从茫茫田园间找寻汉唐遗迹,可到处是绿油油的田地、悠闲自在的村庄,哪里还看得出汉唐盛世的模样。

    有些事只能埋在心底深处,不能与身边的这些大臣们说;中原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其它文化不能与之媲美的,而这些文官都是狂热的中原文化代言人,“华夷一家”的牌匾从养心殿移到了德政殿就是明证。

    中原总督高弘图哪里知道皇帝此刻在大发感慨,在旁边费力卖弄着西安城的来历;文武大臣们在一侧微笑点头,很有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架势。

    秦国都城咸阳在渭河以北,据说毁于秦末战乱,汉朝便在渭河以南秦离宫基础上修建长乐、未央宫,建都城长安;可经过秦末常年战乱,废墟上建立的汉帝国十分虚弱,根本提供不了建设宫殿所需庞大材料,不得不从咸阳城废墟找来不少可用的材料。

    汉高祖刘邦活得也悲催,出门时连几匹同色的马都找不到,国力虚弱如此,以致才有后来的“白登之围”与“汉匈和亲”;皇族的公主嫁到北地,也自汉朝始,宋朝止;如此屈辱苦难,经文景两帝卧薪尝胆、休养生息,才有武帝一飞冲天,平定匈奴的大业!

    高弘图说完,一班文臣又在那热烈的交谈着,眼光还不时瞄向皇帝这边。

    什么时候都不忘引古喻今!朱由检听着觉得有趣,淡然笑笑也不在意;心里倒在想:始皇帝为何要造阿房宫?秦都城咸阳真是项羽烧了的么?估计秦国老旧宫殿配不上大一统帝国的身份,这才是造阿房宫的原始动力,至于建没建成,只有以后才知道!所以咸阳宫是烧毁的?咸阳城是拆毁的?相信明眼人肯定有自己的判断,尽信书里的东西,还不如不学。

    或许为了给平淡的生活添点色彩,亦或许为了堵住高弘图滔滔不绝的嘴,朱由检想起一个问题,恶俗问道:“高爱卿,汉皇陵是不是都修在渭河北面?”

    正在高谈阔论的高弘图楞了下,恭敬的俯首回道:“回陛下!是的,只有汉文帝霸陵在东郊的白鹿原,宣帝杜陵在南郊的少陵原,其余九座皇陵都在渭河以北咸阳原。”

    要的就是这句,朱由检接过话头,讪笑道:“将皇陵修在秦都城遗址上,死了还要压人一头,汉高祖的心胸怎么看都不怎么的;难道还怕秦朝再翻过来?大秦的王族、勋贵都没有封地,商鞅变法又抛弃了商人,哪里会有财力与人力支持造反?”

    又开始说“胡话”?难道陛下最近火气太盛?是不是找几个秀女送去行宫?几位文臣心怀鬼胎的相互看了一眼,各自散开不说。

    首辅李标悲催的苦笑下,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这是?”

    朱由检看了几位眼神躲避的文臣一眼,淡然回道:“没事,有感而发而已!强大的秦帝国横扫六合,雄视天下;可惜操之过急图有空名,国力耗费过大不说;即未封赏功臣拉拢人心,又未斩草除根免除后患,更未变革修养生息,加上用人不当留下隐患;不及二世而亡,让人蹉跎不矣而已。”

    好好的,皇帝说这些干嘛?难道在隐射大明目前的情况?

    不对啊!不才打击一群反对新政的皇族、勋贵么?新的武官阶层也在诞生,难道又?再说现在大明也没啥外忧内患?看似到处在打战,可是关内也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以战养战”固然是一个方面,平定漠南蒙古后,各地的军垦农场、牧场与遍地开花的工厂才是最大的助力,并未消耗关内多少的民力。

    想不通的李标郁闷的摇摇头,又不能将皇帝撂在一旁不理,见没人来补位,收刮下脑海,斟酌的回道:“始皇帝的遗产还是很丰盛的,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不说;其废除封地,采用郡县制就是杜绝分裂的良方,对各朝各代都有帮助!其大一统的思想对中原文化贡献最大,自秦以后各朝都以统一中原为己任,其虽有‘焚书坑儒’的瑕疵,总的说来还是不错的。”

    李标的话相当于变相回应了皇帝的话,意思是:皇帝,您老现在干得不错!有始皇之功,可以继续再干下去!

    摸着冰冷的城砖,也弄不清是唐时的,还是宋朝的,亦或是元朝,但可以肯定大部分还是本朝洪武时期的;为啥?上面都刻着字呢!

    饶有兴致的朱由检刚开始还沿着城墙慢慢找着字,找了几个后,也失去耐心继续;抬头看着宽阔的护城河,淡然回道:“首辅说得好啊!可惜太祖爱子太盛,才有靖难之忧!唉!即知前人之过,却不知自省改过,非人子之孝!‘书同文、车同轨’不能每年光看、光听、光说,要在各地一定严格执行,特别是关外之地更不能大意。”

    皇帝还是年轻气盛,自家祖宗能这么说道?哎!实在是有那么点不地道,好在没有外人,要不也是件麻烦事;话题过于敏感,李标将身体慢慢后移。

    苦于没有合适机会的韩爌看到希望,忙出来巴结道:“陛下之言甚是,每年年终都听司乐坊的乐工在那唱,在那跳,全没有出来走一遭来得真切;臣一路下来,心得颇多,最大的就是这文化认同问题;各族人等,不管是蒙古人、女真人,亦或乌斯藏人,只有认同大明文化,就是大明人,才能安心的在大明好好过日子!所以臣完全赞同陛下的话,陛下圣明!一言中的!”

    又出来拍马屁,还真是无耻之极!咱怎么没想到这个?其他几位看着得意的韩爌懊恼不已,为时不晚,后面大把机会。

    文化认同,强大、富足、安定乐就会认同,一旦变故,不少人就会生异心;强汉想同化匈奴、鲜卑等族,最后在西晋酿成“五胡乱华”;盛唐胸怀天下,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突厥、西域各族,结果造成“安史之乱”。

    虽说这些都是始于内部统治崩溃,也不可否认这些人根本不认同中原文化这个根本事实,可又如何能保持长久的强大呢?

    对此束手无策的朱由检不由叹道:“长乐未央也好!大明宫阙也好!再清雅高贵,再繁华似锦都经不起历史的洗礼;在历史长河里,一切都是虚无的,终究不过是一粒尘埃,也不知后人如何评价此刻的大明。”

    韩爌不顾李标等人的白眼,低眉顺眼巴结道:“陛下英明神武,大刀阔斧革新吏制,力压藩王减轻重负,勇于创新增加财源,平定北方开疆扩土,创立盛世,无人能望及项背!吾皇乃千古一帝,名副其实!”

    说罢,此人竟不顾同僚诧异的眼神,整理下仪容,深深弯腰行礼后又跪地三扣九拜,神色庄严肃穆让人动容;其余几位见此才恍然大悟,一场好戏在西安的城头隆重上演。

    不远的近卫军副军长张庆元正和“老兄弟”皇家卫队都指挥使卫时东闲聊,见到文臣们争先恐后的表忠心,鄙夷的说道:“他奶奶的,这些文人无耻起来,还真他娘不要脸,光天化日之下这种事都做得出来!”

    卫时东也不回应,默默的掏出盒烟,想递给张庆元一支,哪知那家伙笑着摇摇头示意自己在执勤不抽;卫时东也不强迫,自顾自的叼上一支点燃,美美吸了口,吐出烟,才不以为然回道:“他们?这次出巡文官体系出的问题最多,再不在陛下面前卖点好,回到京城哪能混过去!”

    对于这点,张庆元倒是很赞同,点点头笑道:“倒也是!咱们也就是嘴笨了点,不过陛下这份胆识和谋略确实没得说,难道真是那场病的结果?”

    卫时东吸了口烟,看了看被文官挤在外边的大太监曹化淳和王承恩两人,摇摇头,低声说道:“不知道,咱和你不一样么!再说操心那事干嘛!西宁那边怎么样?”

    哪知这无心一问恰好问中心事,张庆元烦躁不已;伸手夺过卫时东嘴里的香烟,猛吸了两口,让香烟平复自己的焦虑,默默回道:“别问!该你知道的时候就知道了,跟着陛下建功立业才是真,其它少操心。”

    卫时东一听就知道不是好事,也懒得理会,夺下快吸完的香烟,抽了最后一口,才将烟头弹入护城河。

    好久,卫时东才没头没尾的说了句:“它娘的,有些人就是不老实,好好过日子不行么!瞎折腾各啥?”

    张庆元闻言苦笑下,拍了下他的肩膀,淡然笑道:“需要证明的忠诚不是忠诚,咱们几个自进信王府起就是打上烙印,只有护着陛下一路向前才是出路!”

    卫时东默默点点,也不再言语,两人闲聊着慢慢的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