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大明的回响 > 第二十七章 把锅背背好

第二十七章 把锅背背好

作者:涸平的一天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要不说年轻人身体好呢,第二日朱标四点多就得起来。打着哈欠就去上早朝了,心里还想着下朝能回去睡个回笼觉。

    一般来说,在朝堂上只讨论特别重要的国家大事和战事,不那么着急的事大臣们上奏就行了。再加上朱元璋天天上早朝,基本上很少有积压下来的事,所以每天早朝的时间不会太长。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愿意天天上早朝的皇帝之一,这天天凌晨三四点起谁受得了啊?皇帝住在宫里还可以少走两步,那些住宫外边的大臣每天都要抹黑上朝才是真的惨。然后大臣们上朝前一般还不能吃喝,以免自己上朝的时候想上厕所。因此正常人基本都想着赶紧把事情弄完,然后回去吃个早饭补补觉。

    不过今天很不幸,正好赶上了户部尚书范敏汇报夏税征粮的情况了。

    要说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可真是不好坐,洪武朝这才过了十三年,就已经换了三十二个户部尚书了。今年五月份范敏才坐到尚书这个位置上来,马上就一头扎入了今年收税的工作中。

    税收是一个国家行动的根基,因此税制对任何国家都重之又重。明初的农业税沿用之前的两税法。两税分为夏税和秋税,都是在农作物成熟之后收取的。

    “启奏陛下,今年夏税米麦共计三百五十三万三千余石,钱钞两万八千余锭,与去年基本持平。”

    因为朱元璋不喜欢听那些文邹邹却没内容的废话,所以大臣们现在上奏一般就有事直说。

    “今年各地既无大旱,亦无大雨,为何税收不见增长?”朱元璋觉得有些奇怪。

    范敏本身就是户部侍郎升上来的,所以对其中的原因还是很清楚的,只是他不太敢说。原因自然是因为朱元璋他老人家废了胡惟庸,牵连了不少官员。再加上行政效率下降,且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无心工作。多亏了今年没什么灾难,才不至于开倒车。

    自己刚上位,这责任肯定不能是自己的,皇帝也不可能有错,那总得有个人来背锅吧。范敏脑筋一转,想好了答案:

    “回禀陛下,反贼胡惟庸侵吞民田,搞得是天怨人愤,百姓苦不堪言。”

    死人是不会还嘴的,他的前一任就是在五月的时候被当成胡惟庸的同党给斩了。自己这么说既可以与所谓“胡党”划清界限,又可以旁敲侧击地说出这件事的真实原因,算是一举两得。

    此时去骂胡惟庸是一种政治正确,因此不管是户部给事中,还是平时喜欢喷人的御史们,此时都没有要站出来反驳的意思。

    以朱元璋的精明,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事跟胡惟庸关系不大,只是被推出来的背锅的而已。他刚想发作,突然记起来范敏刚上任也才两个月,好像也不应该是他的问题。

    “依爱卿所见,胡惟庸这个死人可会影响到得秋税的收缴?”

    范敏一听就知道坏了,若是自己下次再无寸功,可没有死人来做挡箭牌了啊。但他心里也清楚,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后退,只能往前搏得一线生机。

    “秋税的收缴将会由臣亲自督导,此事断不会出错。”

    朱元璋见范敏把这个责任担下来了也就没再多说,等冬天的时候再出问题直接找他问罪就好了。

    “范大人,朕还有一事需要托你去办。”朱元璋突然想起来了朱棣跟他说的有关土地兼并一事,便继续说道:“即日起由你们户部负责,着手清丈全国土地,朕要知道这每一块土地上都是谁在上面耕作,户部能做好这件事吗?”

    此话一出,满朝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有点坐不住了。皇上怎么突然要清丈土地?事先也没得到风声啊。

    这些大臣们虽然身份各不相同,但其实都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且士子们是不用纳税的,这就使得他们可以在自己名下放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田产,以此逃税。

    吏部尚书阮畯赶紧用眼色向范敏示意。

    “臣自然是能做的,只是此事并非小事,还请陛下宽限一些时日。”

    皇帝把话说的都说成这样了,范敏心想自己肯定不能直接拒绝,不然自己这官也就不用当了。但他同样知道,这事若是自己一口答应下来,必定会被同僚们所责怪。因此他想把这事拖上一拖,为大家留好缓冲的时间。

    “朕也不为难你,给足你一年的时间,明年把清丈土地的结果和夏粮一块呈上来。”

    朱元璋显得很大度,并没有在期限问题上为难范敏。简直像是在告诉所有人:“如果谁手里不干净的话就赶紧自己把问题处理好,朕既往不咎。”一样。

    “谢陛下,一年时间绰绰有余。”范敏松了口气。

    其实明初虽然对吏治的整顿极为严苛,但并没有在律法上禁止任何人使用合法的手段去吞并土地。所以这些官员只需要把那些用不法手段占据的土地吐出来就可以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伤筋动骨的影响。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告一段落的时候,御史中丞杨泽站出来说道:

    “陛下圣明,我大明确实应该好好清丈一下田地了。”

    御史就是专门负责挑百官问题的人,他这一开口,众人就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爱卿何出此言呢?”

    “这几年陛下开垦了那么多荒地,可却不见每年田税有任何增长,这其中必有问题。”

    范敏一听,心想今天自己也没惹着他啊,怎么这就冲自己来了:“杨大人有所不知,这为了鼓励新地垦荒,头三年都是免税的,五年内都有税赋减免。”

    “那五年前开垦的呢?这不应该成为你们户部不作为的借口。”

    范敏有些急了,这大帽子怎么就扣到自己头上了?他赶紧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吏部尚书阮畯,希望他能帮自己说两句。

    但没想到阮畯,眼观鼻,鼻观口,来了一手视而不见。范敏没办法了,只好朝着朱元璋说道:“还请陛下明鉴。”

    朱元璋朝两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争论了:“清丈土地本就是为了查清田税的去向,范敏既然已经代表户部把这事领下来了,若是最后没办出个结果的话,自有朕亲自问罪,此事便告一段落吧。”

    朱元璋为这件事定了性,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诸位爱卿可知,清丈土地这事不是朕提出来的。”

    不是陛下提出来的?

    底下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都在寻找那个提意见的人。

    “哈哈哈哈,你们不用找了,那个人不在朝堂之上。”

    阮畯站了出来接道:“敢问陛下,是何人出此良策?”

    “朕告诉你,这是燕王提出来的。”

    “燕王...”众人纷纷小声议论了起来。

    “谢陛下指点。”阮畯若有所思地退了回去。

    朱棣也是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了这口大黑锅。他以家书的名义给朱元璋写信就是为了使他自己对封建地主的态度不暴露在文武百官面前,结果没想到就这么被朱元璋给卖了,甚至还把清丈土地这件没提到过的事按到了自己头上。

    朱元璋继续说道:“燕王告诉朕,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而这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加以限制的土地兼并问题,越是地主豪强,就越容易把财富聚集起来。”

    “朕觉得燕王说得非常的好。此次清丈土地,将会是针对土地兼并问题的起点,如果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议的话现在就可以说出来。”

    百官没想到朱元璋把话说的这么直白,限制土地兼并?这世间最大的地主是谁您老人家心里没点数吗?你怎么不限制你自己的呢?本来你老朱家开的工资就低,要是再不让置办点田产,老子在这里累死累活的做官是图什么呢?

    但一时间虽然人人心里不满,却因为朱元璋的赫赫声名,导致没人愿意站出来做这个出头鸟。百官之首的丞相都被找个理由说废就废了,他朱元璋要收拾剩下的任何人那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

    一时间朝堂上陷入了沉寂。

    几乎大部分人都在心里咒骂朱棣的名字,甚至有些人都已经打定主意要去找朱棣的茬了。“想动所有人的利益?我们拿皇上没办法,那还治不了你个藩王了吗?”

    这还不算完,朱元璋在火上又浇了一把油,对着旁边的执笔太监说道:

    “传朕的旨意,如果燕王针对此事有任何想法的话,不要藏着掖着。让他直接上奏表述,让诸位爱卿都听一听他的想法。”

    下朝后,朱标有些费解地去询问朱元璋,他没明白为什么父皇要用朱棣的名头去说这件事。

    “你以为这是在给他积累人望?”朱元璋有些失望。

    “还请父皇赐教。”

    “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全面的去想,虽然你弟弟说的在道理上是没错,但你有没有想过此举将得罪天底下所有的地主?”

    朱标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的老父亲是在为自己铺路呢。借着朱棣的名义把这事做了,好处朱标拿,恶名朱棣背,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牌啊。

    “这未免有些太...”

    对于利用自己弟弟的这种行为,朱标一时有些不太能接受。

    “他若真是为国为民,此时定不会退缩。他若是只想争朕坐的这个位置,那这回自然原形毕露了。”

    朱标看朱元璋为自己考虑了这么多,心里也十分感动:“儿臣谢过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