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徐达到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日后,朱棣带着自己的亲卫和李彧一块回到了北平城。陈亨则在要到了一笔额外的边防经费之后,高高兴兴地留在密云那边巩固防御设施了。
前几日整个北平都进入战备状态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北平城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只是粮价有些上涨罢了,但并没有出现哄抢这种情况。这一方面是说明久居边疆的百姓已经习惯了时不时发生的战事,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于朝廷能打胜仗报以了非常强的信心。
在朱棣的授意下,新一期的北平时报十分郑重地报道了这次战事的详细过程。这也是当地老百姓第一次几乎实时了解到战争的全部真实情况。
大部分人都对打了胜仗这件事感到十分振奋,1:20的战损比例也让朱棣的威望一时间达到了一个顶点。由于战损比过于悬殊,因此哪怕是朱棣把所有的信息都公开了,普通人也更爱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演绎那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坊间很快就流传了这么一个说法:
“你知道吗?燕王老爷就是皇上派过来的护国战神,专门负责收拾北方的那些鞑子的。”
“那可不,据说他有三只眼睛四条胳膊,一顿饭能吃九头牛。吹一口气就能灭千军万马,吐口吐沫就淹死了八千元军。”
“嘘,我悄悄告诉你个秘密,那王爷的真身可是金龙转世...你可别和别人说啊。”
听到这传开的消息,朱棣有些哭笑不得。说别的也就算了,金龙转世这话现在可不能说。他赶紧让人去街头巷尾一遍遍地讲述真实的事情经过。但往往你越是坦诚,人们就越是相信在你的坦诚之下还掩藏着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是以朱棣还是没能力完全阻止这种流言在私底下传播。
不过朱棣很快就没精力去管这些事了,因为朝廷的回复终于到了,而且同时和回复一块来的还有一群人。
徐达、汤和、傅友德、沐英。
全国各地的都指挥使司其实是直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平时这些都指挥使可以自主决定募兵、练兵、整治城防等一系列工作。不过如果真要对外动兵的话,还得经过朝廷和五军都督府的命令才可以。而且通常情况下都督府都会天降统兵将军过去,专门负责某一场战事,等结束之后再调回中央。
此时这么一杆子将军突然到来可把留守北平的都指挥同知吓得不轻。这位都指挥同知名叫房宽,当年他就是跟着大将军徐达北上练兵,最后才留在了北平,从一名卫指挥使升迁到了都指挥同知。
说来也有意思,现在北平都指挥使司里上上下下的官员大多都曾经跟随过徐达一段时间,就连他们的顶头上司陈亨也曾经是徐达部将,是以徐达进这里就跟回家一样熟悉。
“现在情况如何?陈亨呢?”徐达还没坐定,就立马开口问道。
由于负责去南京禀报战事胜利的驿差和这些北上的将军们打了个错身,因此他们对于北平局势的认知还停留在双方交战之前。
房宽回答说:“前几日燕王带领大军在关外打了个胜仗,已经从古北口回来了。剩余的元军主力当时还停留在平泉,看样子多半是有撤军的打算了。陈指挥使此时还在古北口巩固边防。”
“打胜了?”急性子的左将军傅友德直接就骂了出来:“我们这大老远急匆匆地赶过来,结果就已经打完了?”
老持稳重的汤和赶紧劝道:“你先别急,听听是怎么胜的。”
“别卖关子,赶紧把事情一口气都说完。”傅友德瞪了房宽一眼。
房宽便一点一点地把整个过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说的过程中还不忘把北平时报拿过来佐证。
“没想到燕王这小子成长的这么快,当年可是连毛都没长齐呢,现在都能带兵打仗了。”傅友德一遍说着一边有些羡慕地看向徐达:“天德兄,你家的这个姑爷可当真不赖啊。”
徐达听了虽然也挺吃惊,不过也没觉得这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他老人家什么场面没见过,这不到万人的小胜还不足以让他有太大的反应。
“燕王在哪呢?把他叫过来共同商议吧。”
朱棣前一日在王府里好好补了补觉,今天就起得格外的早。本来是想去巡查一圈流民的安置工作的,没想到徐达他们这就到北平城了,因此他赶忙屁颠屁颠地就跑到了指挥使司里。
“燕王朱棣见过几位将军。”
面对这帮人的时候,朱棣只能是以晚辈自居。好在他们也没摆什么架子,赶紧就让朱棣坐了下来。
略微沉寂了一会,还是徐达率先开口说道:“具体的过程我们已经听房宽说了,你做的还算不错。”
“谢过大将军,只是不知父皇是如何安排的?本王擅自出征应该没有坏了父皇的算计吧?”
此时算是工作场合,是以朱棣并没有和徐达攀亲。
“陛下派我们过来首要的工作就是救急,怕王爷势单力薄,无法保北平周全。不过现在看来倒是陛下多虑了。”说到这里,徐达的眼神中带了一丝欣慰。
朱棣脸有些红,十分谦虚地说:“若是几位将军当时在场的话,定可一战而竟全功。”
傅友德则毫不客气地回应道:“就是,你说你打都打了,还不直接把那个什么朵儿不花给抓回来,搞得我们想回去复命都不行。”
“几位将军还有别的任务在身?”
汤和接话道:“还有就是要统练燕地的军队,然后北上肃清草原以南的元军。”
“怪不得这次来了这么多人。”朱棣摆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不过此时已经入秋,草原上天气转凉,年前多半是来不及北上了。”
“看来今年是要在这儿过年咯。”
朱棣笑着回应道:“怎么?颍国公你莫非是觉得本王这燕地过于落魄,招待不好?”
“哈哈哈,你小子可不要上来就给我扣帽子。”
徐达轻咳了一声,把话题又拉回到正事上:“那么按计划的话,我们几人接下来就分散到各个卫所进行整兵了。”
“本王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中,辽东都司设立已经有不少时日了。为什么父皇不考虑趁着此次北上的机会打通从直隶到辽东的道路呢?”
此时从山海关到锦州再到辽沈这条路还没通,明朝当时是通过招降了自立于辽东半岛南部的一些将领才在辽南建立了桥头堡。随后的几年里就一直在通过山东,从海上往辽东运输人员和物资。
“这事之前也多次商议过了,陛下确实有把大宁收回来的打算,但最终还是决定了先收云南。毕竟云南孤悬于元地之外,只有先取云南方可后顾无忧。”
朱棣不解地问道:“这俩事又不互相耽误。”
“若仅是南北同时开战的话尚可勉力支撑,但若要对当地进行治理,则势必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因此还是一步步来较为稳妥一些。”
“那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就只能对北元采取守势了?”
“我们这次就要打得他们再也没胆子南下,这样等未来有精力收回大宁以及更往北的那些地方的时候还能少遇到点阻力。”
这话从徐达嘴里说出来就有种莫名的让人相信的感觉,这可能也是因为他这几十年的威名积累下来的结果。
大佬们讨论完正事之后便各自找地休息去了,唯有徐达被朱棣领往燕王府做客。
“岳父您这段时间不如就住在王府里吧,正好稳婆说妙云近段时间就到顺月了,您在旁边也好享一享天伦之乐。”
徐达先是一喜,随后就立马清醒过来斥道:“王妃既然过了你家门,就不是我徐家人了。况且你乃亲王,我则是统兵在外的大将,联系过于亲密岂不是犯了忌讳?”
“您这话说的,那妙云归根结底不还是您的女儿吗?她的孩子那不都是您的外孙吗?就算是有忌讳,但过来看看自家外孙这事父皇总不会不通情吧?”
“没想到你这就藩还不满一年,本事到长了不少。不仅能自己带兵打仗了,还变得这么能说会道。前段时间因为你的几句话,可是把朝堂上弄得是一阵鸡飞狗跳啊。”
朱棣知道徐达在指哪件事,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道:“其实我也就是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什么,因此做事就有些没过脑子。”
徐达也是世代农民出身,因此哪怕他此时作为封建统治的既得利益者,但在听到朱棣的想法之后心里还是非常支持的,只不过这其中除了个人情感以外还掺杂着不少政治因素。作为武将,他的工作就是带兵打仗,在其他方面则是应该存在感越低越好,所以他就没有在朝堂上发表过任何对此事的看法。
说话间两人就走到了王府,一踏进府门徐达首先就听到了孩子玩闹的声音。
“都说你们两个多少次了,怎么又跑到前院来玩了...”
徐达一伸手就打断了朱棣的训斥,这位纵横天下、即将年过半百的大将军此时就像一个普通的老头一样,笑嘻嘻地一左一右抱起了朱高炽和朱玉英。
“你俩还记得我是谁吗?”
两日后,朱棣带着自己的亲卫和李彧一块回到了北平城。陈亨则在要到了一笔额外的边防经费之后,高高兴兴地留在密云那边巩固防御设施了。
前几日整个北平都进入战备状态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北平城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只是粮价有些上涨罢了,但并没有出现哄抢这种情况。这一方面是说明久居边疆的百姓已经习惯了时不时发生的战事,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于朝廷能打胜仗报以了非常强的信心。
在朱棣的授意下,新一期的北平时报十分郑重地报道了这次战事的详细过程。这也是当地老百姓第一次几乎实时了解到战争的全部真实情况。
大部分人都对打了胜仗这件事感到十分振奋,1:20的战损比例也让朱棣的威望一时间达到了一个顶点。由于战损比过于悬殊,因此哪怕是朱棣把所有的信息都公开了,普通人也更爱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演绎那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坊间很快就流传了这么一个说法:
“你知道吗?燕王老爷就是皇上派过来的护国战神,专门负责收拾北方的那些鞑子的。”
“那可不,据说他有三只眼睛四条胳膊,一顿饭能吃九头牛。吹一口气就能灭千军万马,吐口吐沫就淹死了八千元军。”
“嘘,我悄悄告诉你个秘密,那王爷的真身可是金龙转世...你可别和别人说啊。”
听到这传开的消息,朱棣有些哭笑不得。说别的也就算了,金龙转世这话现在可不能说。他赶紧让人去街头巷尾一遍遍地讲述真实的事情经过。但往往你越是坦诚,人们就越是相信在你的坦诚之下还掩藏着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是以朱棣还是没能力完全阻止这种流言在私底下传播。
不过朱棣很快就没精力去管这些事了,因为朝廷的回复终于到了,而且同时和回复一块来的还有一群人。
徐达、汤和、傅友德、沐英。
全国各地的都指挥使司其实是直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平时这些都指挥使可以自主决定募兵、练兵、整治城防等一系列工作。不过如果真要对外动兵的话,还得经过朝廷和五军都督府的命令才可以。而且通常情况下都督府都会天降统兵将军过去,专门负责某一场战事,等结束之后再调回中央。
此时这么一杆子将军突然到来可把留守北平的都指挥同知吓得不轻。这位都指挥同知名叫房宽,当年他就是跟着大将军徐达北上练兵,最后才留在了北平,从一名卫指挥使升迁到了都指挥同知。
说来也有意思,现在北平都指挥使司里上上下下的官员大多都曾经跟随过徐达一段时间,就连他们的顶头上司陈亨也曾经是徐达部将,是以徐达进这里就跟回家一样熟悉。
“现在情况如何?陈亨呢?”徐达还没坐定,就立马开口问道。
由于负责去南京禀报战事胜利的驿差和这些北上的将军们打了个错身,因此他们对于北平局势的认知还停留在双方交战之前。
房宽回答说:“前几日燕王带领大军在关外打了个胜仗,已经从古北口回来了。剩余的元军主力当时还停留在平泉,看样子多半是有撤军的打算了。陈指挥使此时还在古北口巩固边防。”
“打胜了?”急性子的左将军傅友德直接就骂了出来:“我们这大老远急匆匆地赶过来,结果就已经打完了?”
老持稳重的汤和赶紧劝道:“你先别急,听听是怎么胜的。”
“别卖关子,赶紧把事情一口气都说完。”傅友德瞪了房宽一眼。
房宽便一点一点地把整个过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说的过程中还不忘把北平时报拿过来佐证。
“没想到燕王这小子成长的这么快,当年可是连毛都没长齐呢,现在都能带兵打仗了。”傅友德一遍说着一边有些羡慕地看向徐达:“天德兄,你家的这个姑爷可当真不赖啊。”
徐达听了虽然也挺吃惊,不过也没觉得这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他老人家什么场面没见过,这不到万人的小胜还不足以让他有太大的反应。
“燕王在哪呢?把他叫过来共同商议吧。”
朱棣前一日在王府里好好补了补觉,今天就起得格外的早。本来是想去巡查一圈流民的安置工作的,没想到徐达他们这就到北平城了,因此他赶忙屁颠屁颠地就跑到了指挥使司里。
“燕王朱棣见过几位将军。”
面对这帮人的时候,朱棣只能是以晚辈自居。好在他们也没摆什么架子,赶紧就让朱棣坐了下来。
略微沉寂了一会,还是徐达率先开口说道:“具体的过程我们已经听房宽说了,你做的还算不错。”
“谢过大将军,只是不知父皇是如何安排的?本王擅自出征应该没有坏了父皇的算计吧?”
此时算是工作场合,是以朱棣并没有和徐达攀亲。
“陛下派我们过来首要的工作就是救急,怕王爷势单力薄,无法保北平周全。不过现在看来倒是陛下多虑了。”说到这里,徐达的眼神中带了一丝欣慰。
朱棣脸有些红,十分谦虚地说:“若是几位将军当时在场的话,定可一战而竟全功。”
傅友德则毫不客气地回应道:“就是,你说你打都打了,还不直接把那个什么朵儿不花给抓回来,搞得我们想回去复命都不行。”
“几位将军还有别的任务在身?”
汤和接话道:“还有就是要统练燕地的军队,然后北上肃清草原以南的元军。”
“怪不得这次来了这么多人。”朱棣摆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不过此时已经入秋,草原上天气转凉,年前多半是来不及北上了。”
“看来今年是要在这儿过年咯。”
朱棣笑着回应道:“怎么?颍国公你莫非是觉得本王这燕地过于落魄,招待不好?”
“哈哈哈,你小子可不要上来就给我扣帽子。”
徐达轻咳了一声,把话题又拉回到正事上:“那么按计划的话,我们几人接下来就分散到各个卫所进行整兵了。”
“本王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中,辽东都司设立已经有不少时日了。为什么父皇不考虑趁着此次北上的机会打通从直隶到辽东的道路呢?”
此时从山海关到锦州再到辽沈这条路还没通,明朝当时是通过招降了自立于辽东半岛南部的一些将领才在辽南建立了桥头堡。随后的几年里就一直在通过山东,从海上往辽东运输人员和物资。
“这事之前也多次商议过了,陛下确实有把大宁收回来的打算,但最终还是决定了先收云南。毕竟云南孤悬于元地之外,只有先取云南方可后顾无忧。”
朱棣不解地问道:“这俩事又不互相耽误。”
“若仅是南北同时开战的话尚可勉力支撑,但若要对当地进行治理,则势必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因此还是一步步来较为稳妥一些。”
“那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就只能对北元采取守势了?”
“我们这次就要打得他们再也没胆子南下,这样等未来有精力收回大宁以及更往北的那些地方的时候还能少遇到点阻力。”
这话从徐达嘴里说出来就有种莫名的让人相信的感觉,这可能也是因为他这几十年的威名积累下来的结果。
大佬们讨论完正事之后便各自找地休息去了,唯有徐达被朱棣领往燕王府做客。
“岳父您这段时间不如就住在王府里吧,正好稳婆说妙云近段时间就到顺月了,您在旁边也好享一享天伦之乐。”
徐达先是一喜,随后就立马清醒过来斥道:“王妃既然过了你家门,就不是我徐家人了。况且你乃亲王,我则是统兵在外的大将,联系过于亲密岂不是犯了忌讳?”
“您这话说的,那妙云归根结底不还是您的女儿吗?她的孩子那不都是您的外孙吗?就算是有忌讳,但过来看看自家外孙这事父皇总不会不通情吧?”
“没想到你这就藩还不满一年,本事到长了不少。不仅能自己带兵打仗了,还变得这么能说会道。前段时间因为你的几句话,可是把朝堂上弄得是一阵鸡飞狗跳啊。”
朱棣知道徐达在指哪件事,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道:“其实我也就是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什么,因此做事就有些没过脑子。”
徐达也是世代农民出身,因此哪怕他此时作为封建统治的既得利益者,但在听到朱棣的想法之后心里还是非常支持的,只不过这其中除了个人情感以外还掺杂着不少政治因素。作为武将,他的工作就是带兵打仗,在其他方面则是应该存在感越低越好,所以他就没有在朝堂上发表过任何对此事的看法。
说话间两人就走到了王府,一踏进府门徐达首先就听到了孩子玩闹的声音。
“都说你们两个多少次了,怎么又跑到前院来玩了...”
徐达一伸手就打断了朱棣的训斥,这位纵横天下、即将年过半百的大将军此时就像一个普通的老头一样,笑嘻嘻地一左一右抱起了朱高炽和朱玉英。
“你俩还记得我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