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虎离山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春和宫内。
两个小太监恭谨的站在书房门口,书房内两道身影在灯光下摇曳,一个敦厚圆润,一个清癯消瘦。
从堆积成山的奏章中抬起头来,皇太子朱高炽眼带乌黑面容憔悴,气息依然急促,将手里的奏折放在一旁,盯着飘摇的烛火看了会,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对下方的同样在深夜中埋头书案的杨士奇轻声问道,
“士奇,浙江宁波府的瘟疫处离的如何了?”
杨寓,字士奇,四十岁出头,瘦脸长须,官居太子侍读,或许是陪着太子经常深夜处理繁杂政务,须发花白,看起来要老了许多,不过还好,一双眼睛饱含智慧,并没有太多困倦疲惫,正聚精会神的翻看着奏章。
其实杨士奇在走神。
身为太子侍读,和朱高炽共事多年,杨士奇很受朱高炽重用信任,他也很倾佩这个不顾身患疾病日夜呕心沥血为大明操劳的太子。深通经学理学提倡文臣治国武将守国的杨士奇认为,大明有这样的太子,将来有这样的皇帝,是大明的福分。
支持太子的杨士奇自然很是担忧太子的处境,永乐朝局还是比较明朗的,皇帝爱骑马打仗,皇帝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朱高炽身为太子温厚敦和就是身体孱弱,二儿子朱高煦精明强干对太子位置虎视眈眈,至于三儿子朱高燧,早年有造反之嫌,应与皇位无缘。
永乐皇帝渐渐老了,以后的皇位只会是朱高炽或者朱高煦登上去,按照道理,应该是太子朱高炽,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皇帝对二儿子朱高煦更喜欢一些。
太子侍读,只是六品小官,杨士奇虽然心有不忿,但也只能藏住心意,只是专心在辅助太子处理政务。
最近几天,情况好像变了,太子批阅奏折的时候经常长吁短叹且忧心忡忡,虽然没有问出口,以杨士奇的聪慧机敏,很敏锐的察觉到,朝政局势忽然紧张起来,那些眼线众多的王公大臣最近都沉默了许多,尤其是支持汉王朱高煦的更是战战兢兢,在加上最近听说汉王府最近鸡飞狗跳,趾高气扬基本每天都入宫的汉王也好几天没了踪影。
难道汉王那厮犯了大错,被幽禁在府?还是重病将死?抑或是失踪了或者已经死了?
杨士奇是宅心仁厚之人,对心底的那丝幸灾乐祸不禁有些羞愧,那些学过的孔孟老子的敦敦教诲萦绕在心头,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痛打落水狗,杨士奇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打呢?
“士奇?”
耳边响起太子稍微扬起的声音,杨士奇回过神来,自责的愧疚一笑,请罪道,
“太子恕罪,属下刚刚在思索宁波府疫情处离是否还有纰漏之处。”
“哦?咱们正好想到一块了,说说你的想法。”
杨士奇放下奏章,也甩掉脑中痛打落水狗的念头,理了理思绪,恭敬的回到,
“宁波府这次是寒热病,发病极快,患病之人寒热交替中身体痉挛,多窒息而亡,属下已经按照太子吩咐,从金陵派出一正两副三位太医,带着三十多名医术名家到了宁波府,从就近府县调派粮食米面和药草的谕令也已经发出,不过最近天降大雪,属下在想是不是需要增加一些帐篷棉衣棉被,毕竟天寒已至。”
太子一边点头一点称赞,
“不愧是杨师傅,思虑周全,那我们就再拟一道谕令,从京中的储备的军用衣被中分出两千套,即日押送至宁波府。”
君臣正在商谈中,书房的横梁上盘坐着的青衣身影耳朵微微一动,睁开眼睛,青光一闪而过,略微诧异的盯着书房一角。
他叫张小山,二十三岁,是武当山内门本代掌门的嫡传小弟子,修为已经迈入道门万象境。
道教四大名山,龙虎、齐云,青城,武当。
武当在北,北方玄武。
永乐皇帝朱棣为燕王时,身在顺天,顺天扼中华大地咽喉,身处北地,故世人皆称之为北方真龙。
都是在北,而北方真武大帝的真身就是龟蛇一体的玄武,朱棣对武当山礼遇甚诚,封武当山为“大岳”,寓意在五岳之上,并多次派遣使者拜会武当。
听说武当山里老祖宗不胜其烦,先后派了两名弟子来金陵,辅助帝王大业,其中先来的大弟子叫张大山,是隐卫天卫玄武,在钟离九麾下,而小弟子张小山,刚到金陵半年,并未在隐卫中任职,只是在皇宫中,专门守护春和宫,护卫太子安全。
张小山本来是来寻找大师兄才向武当山的老祖宗万般请求下山,他也想入隐卫,没想到老祖宗吩咐,一切听皇帝安排,然后皇帝就把他安排守卫太子了。
这个职位很无聊,太子不是朝会就是在书房批阅奏章,而大师兄也很多时间也不在京城,所以张小山只能在盘坐在房梁上,还好刺杀太子的人不少,时不时蹦出来一两个给自己练练手,也不是太过无聊。
刚刚,张小山隐约感觉到书房外的东北角,有一丝细微的声响,他不能判定是外面积雪从花草顶端坠落的声音,还是有人轻轻踩在雪地上。
张小山瞥了眼下方专心国事的两个人,迟疑一瞬,翻身从房梁上落下,走到两人身边。
太子和杨士奇略微诧异,他们俩都知道这个年轻人一直护卫春和宫,不过平常不见人影,只有在吃饭或者危险的时候,才会露出身行,太子看着他,笑着问道,
“小山啊,你这是饿了吗?”
张小山略微羞涩,他和隐卫天卫玄武张大山是亲兄弟,兄弟俩饭量都很大,这半年在京城最让他觉得不错的就是皇宫御厨做出来的饭菜,每盘的量不大,但是管够。
摇了摇头,张小山指着书房东南角,低声说到,
“太子殿下,属下出去看看。”
懂了,太子和杨士奇对视一眼,这个年轻的护卫每次说出去看看,基本上就是几条人命没了,看来是皇宫里又闯进来了不知死活的刺客,太子叹了口气,点点头,丝毫不担忧自己安全,又和杨士奇谈论起来,不过兴致明显低了许多。
张小山转身走了出去,伸手搭载墙壁上,随着他沿着墙角缓缓前行,淡淡青色气息从指尖溢出,本来就笼罩着春和宫的那层气息越加浓厚,还在不断地对外蔓延。
转过墙角,踏着积雪走到春和宫地东南角,张小山略微奇怪,刚刚感知到的声音还在,可是没有丝毫异常的踪迹,四周看了看,没有可以的人影,张小山低伏下身躯,慢慢向声音传来的小花园中走去。
“沙沙,沙沙。”
离那个声音越来越近,眼中一抹青光闪过,透过轻轻摇晃的花枝,张小山看到一只老鼠在枝蔓的根部不停的转着圈。
只有巴掌大小,浑身乌黑的老鼠,身上泛着冰冷生硬的铁锈味道,依稀可以闻到一丝血腥,张小山瞬间眼睛瞪圆,耳边好似响起了得意的轻笑,他记得有个词语叫做调虎离山,浑身汗毛炸起,就要飞身掠回。
“喀嚓!”
清脆的爆响从书房房顶传来,书房内瞬间火光消失,小太监慌乱的喊叫中夹杂着闷哼传来,张小山一声大吼浑身青光飞舞人瞬间飞掠在书房顶部,清晰的看到一个大洞,瓦片雪花散落,杨大人伏在桌案上一动不动,而皇太子,不见了踪影。
张小山大急,可惜人还没来得及落下,侧边的窗口炸开,一道臃肿的黑影从碎屑中冲出,向宫外掠去,看方向,正是皇宫后门。
......
“敕,三千铁鸦。”
铁凌霜背着大黑包裹,撞破窗棂的一瞬间,轻声封刺后,丝毫没有停留,对着附近的玉漱宫飞掠而去。
张小山只有一个任务,护卫太子,他很清楚的知道,太子事关大名传承,但江湖中人,对朝政之事兴致缺缺,但太子他很喜欢,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这半年的相处,几乎都是陪着太子深夜批阅奏章,知道他为大明的泣血付出,而且待人很宽和,笑的也特别像个和蔼的长辈。
一落在房顶,张小山脚下一震,飞身而起对着那道黑影掠去,可身形刚动,劲风扑面而来,嘎嘎的叫声响起,黑色的乌鸦群凭空出现,密密麻麻,爪喙和羽毛都闪烁着冰冷锐利的锋芒,扑向张小山。
飞掠中,铁凌霜转头看向被铁鸦围住的身影,冷笑不止,身行未停,掠到玉漱宫内,一道明亮的刀光爆射而出,铁凌霜拉下嘴角,长刀豁然出鞘,横扫撞开盘旋而来的弯刀,脚尖在玉漱宫阁楼轻轻一点,人如一道流星,向更高的阁楼处飞掠。
脚下一道人影飞冲撞来,弯刀凌厉,带着沉闷虎吼,刀光从身侧飞卷而来,铁凌霜长刀纵横,叮当鸣响间,刀光闪烁间火花纵横,转瞬间玉漱宫内也乱成一片。
铁凌霜瞥见远处青光一闪,那群铁鸦惨叫着消失不见,不再纠缠长刀猛然一震,逼退身边手持弯刀的人影,顿时轻松许多,嘴角高高扬起,翻身从阁楼间跃下,引入宫城墙壁间的黑暗中。
......
“快找!”
本来昏暗的皇城在骚乱的第一时间,每座宫中烛光闪亮,都惊醒起来,毕竟这是在皇宫,一群最机敏的人聚集的场所,任何不平常的声音,都会在迅速传开。
基本每个宫里,都有一个高手护持,他们感知到春和宫内发生骚乱的瞬间,并没有着急的前往,只是静静的守在自己应该守护的宫中,防止调虎离山。
郑和今天在坤安宫内守着,坤为地,地为母,坤安宫是皇后的寝宫,永乐五年永乐皇帝的原配徐皇后殡天后,皇后大位一直空着,坤安宫也一直空着,虽然如此,朱棣大多时间,都在坤安宫内安寝,不需要后宫侍奉,只是一个人静静的呆在宫中,回味着过往的峥嵘岁月。
皇城的骚乱渐起,守门的小太监不敢隐瞒,担着砍头的风险把消息汇报给郑和,郑和轻轻点头,示意他在门外守着,小太监才松了一大口气,小步跑到门外专心的站岗起来。
“约定了十天内,这才第一天,铁家那姑娘就忍不住出手了?”
朱棣并未安寝,只是披着棉袍在软榻上躺着,对走到近旁的就要汇报的郑和问了起来,见到郑和点头,朱棣追问到,
“太子安危如何?”
“太子无恙,已经送到。”
见到郑和没有出手,朱棣就已经知道,还是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到,
“看来这场赌,是朕输了。”
略微沉默了一会,朱棣又低声问到,
“三保,你说咱们当年该不该靖难?”
郑和面色肃然,恭敬地整理衣衫,跪服在地,目光坚定的望着朱棣,
“皇帝没错,洪武皇帝错了。”
没错,在郑和的心中,错的不是朱棣,而是洪武皇帝,当时的太子朱标很令人尊敬,但是他死了,那传承,就应该在还是壮年的儿子中择选一个,而不是选择立十几岁的皇太孙朱允炆。
皇位,不仅事关皇家传承,更关乎着大明黎民百姓的繁衍生息,不能因个人喜好而随意订立传承之人。
朱棣叹了口气,靖难之时是自己也是这样安慰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之所以不亲近后宫,就是因为时常梦中惊醒,看到的都是父皇对拎着大刀说自己犯上作乱,朱棣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
“起来!朕天天看人跪去的看的心烦。”
伸手扶起郑和,看着这个跟随自己二十多年的马童,现在是可统领十万大军的将军,驾着大船到过几万里外异域的宝船统领,武道修为更是世间少有能迈入君临佛陀境的几人之一,可依然像二十多年前一样,恭敬守礼,没有丝毫逾越。
朱棣拍着他的肩膀大笑着说到,
“纪纲晚上汇报,铁家两个女儿去了承恩寺,去见朕的侄子,铁家大女儿鐡凝眉对他很是尊重,毕竟在一起十年,小女儿倒是冷嘲热讽,说出来的话,和你刚刚讲的一样,都说朕的父皇当年做错了。”
鲜有见到朱棣提及朱允炆脸上还能带着笑意,这自然是铁凌霜的功劳,郑和笑着说到,
“铁凌霜,极其聪慧,为人桀骜,无法无天,她所说必然是她所想,不过臣觉得她不适合金陵,不适合隐卫,更适合在江湖中逍遥自在。反倒是她的姐姐,知礼守节,进退有据,她更适合这里。”
“呵呵,你可以找钟离九把她姐姐纳入你麾下,朕乐见其成。”
见郑和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朱棣略微疑惑的盯着他,郑和轻声解释,
“钟离兄本是逍遥天下之人,也不适合金陵,他可能是当世唯一自由的真龙了,可惜也是和铁家姑娘一样,被仇恨束缚,臣更想他有一天可以放下一切,江湖逍遥。”
“哼!三保,朕看你整天在船舵里呆着,又想着什么时候要出航了吧?你这个隐卫右统领可不称职啊。你们倒都想逍遥江湖去了!”
见皇帝生气,郑和就要解释,忽然皱起眉头,片刻之后,摇头苦笑。
“怎么了?”
“回皇上,铁凌霜并未出皇城。”
“哦,她去哪了?”
郑和笑着说到,
“请皇上恕罪,明日皇上就会知道。”
春和宫内。
两个小太监恭谨的站在书房门口,书房内两道身影在灯光下摇曳,一个敦厚圆润,一个清癯消瘦。
从堆积成山的奏章中抬起头来,皇太子朱高炽眼带乌黑面容憔悴,气息依然急促,将手里的奏折放在一旁,盯着飘摇的烛火看了会,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对下方的同样在深夜中埋头书案的杨士奇轻声问道,
“士奇,浙江宁波府的瘟疫处离的如何了?”
杨寓,字士奇,四十岁出头,瘦脸长须,官居太子侍读,或许是陪着太子经常深夜处理繁杂政务,须发花白,看起来要老了许多,不过还好,一双眼睛饱含智慧,并没有太多困倦疲惫,正聚精会神的翻看着奏章。
其实杨士奇在走神。
身为太子侍读,和朱高炽共事多年,杨士奇很受朱高炽重用信任,他也很倾佩这个不顾身患疾病日夜呕心沥血为大明操劳的太子。深通经学理学提倡文臣治国武将守国的杨士奇认为,大明有这样的太子,将来有这样的皇帝,是大明的福分。
支持太子的杨士奇自然很是担忧太子的处境,永乐朝局还是比较明朗的,皇帝爱骑马打仗,皇帝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朱高炽身为太子温厚敦和就是身体孱弱,二儿子朱高煦精明强干对太子位置虎视眈眈,至于三儿子朱高燧,早年有造反之嫌,应与皇位无缘。
永乐皇帝渐渐老了,以后的皇位只会是朱高炽或者朱高煦登上去,按照道理,应该是太子朱高炽,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皇帝对二儿子朱高煦更喜欢一些。
太子侍读,只是六品小官,杨士奇虽然心有不忿,但也只能藏住心意,只是专心在辅助太子处理政务。
最近几天,情况好像变了,太子批阅奏折的时候经常长吁短叹且忧心忡忡,虽然没有问出口,以杨士奇的聪慧机敏,很敏锐的察觉到,朝政局势忽然紧张起来,那些眼线众多的王公大臣最近都沉默了许多,尤其是支持汉王朱高煦的更是战战兢兢,在加上最近听说汉王府最近鸡飞狗跳,趾高气扬基本每天都入宫的汉王也好几天没了踪影。
难道汉王那厮犯了大错,被幽禁在府?还是重病将死?抑或是失踪了或者已经死了?
杨士奇是宅心仁厚之人,对心底的那丝幸灾乐祸不禁有些羞愧,那些学过的孔孟老子的敦敦教诲萦绕在心头,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痛打落水狗,杨士奇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打呢?
“士奇?”
耳边响起太子稍微扬起的声音,杨士奇回过神来,自责的愧疚一笑,请罪道,
“太子恕罪,属下刚刚在思索宁波府疫情处离是否还有纰漏之处。”
“哦?咱们正好想到一块了,说说你的想法。”
杨士奇放下奏章,也甩掉脑中痛打落水狗的念头,理了理思绪,恭敬的回到,
“宁波府这次是寒热病,发病极快,患病之人寒热交替中身体痉挛,多窒息而亡,属下已经按照太子吩咐,从金陵派出一正两副三位太医,带着三十多名医术名家到了宁波府,从就近府县调派粮食米面和药草的谕令也已经发出,不过最近天降大雪,属下在想是不是需要增加一些帐篷棉衣棉被,毕竟天寒已至。”
太子一边点头一点称赞,
“不愧是杨师傅,思虑周全,那我们就再拟一道谕令,从京中的储备的军用衣被中分出两千套,即日押送至宁波府。”
君臣正在商谈中,书房的横梁上盘坐着的青衣身影耳朵微微一动,睁开眼睛,青光一闪而过,略微诧异的盯着书房一角。
他叫张小山,二十三岁,是武当山内门本代掌门的嫡传小弟子,修为已经迈入道门万象境。
道教四大名山,龙虎、齐云,青城,武当。
武当在北,北方玄武。
永乐皇帝朱棣为燕王时,身在顺天,顺天扼中华大地咽喉,身处北地,故世人皆称之为北方真龙。
都是在北,而北方真武大帝的真身就是龟蛇一体的玄武,朱棣对武当山礼遇甚诚,封武当山为“大岳”,寓意在五岳之上,并多次派遣使者拜会武当。
听说武当山里老祖宗不胜其烦,先后派了两名弟子来金陵,辅助帝王大业,其中先来的大弟子叫张大山,是隐卫天卫玄武,在钟离九麾下,而小弟子张小山,刚到金陵半年,并未在隐卫中任职,只是在皇宫中,专门守护春和宫,护卫太子安全。
张小山本来是来寻找大师兄才向武当山的老祖宗万般请求下山,他也想入隐卫,没想到老祖宗吩咐,一切听皇帝安排,然后皇帝就把他安排守卫太子了。
这个职位很无聊,太子不是朝会就是在书房批阅奏章,而大师兄也很多时间也不在京城,所以张小山只能在盘坐在房梁上,还好刺杀太子的人不少,时不时蹦出来一两个给自己练练手,也不是太过无聊。
刚刚,张小山隐约感觉到书房外的东北角,有一丝细微的声响,他不能判定是外面积雪从花草顶端坠落的声音,还是有人轻轻踩在雪地上。
张小山瞥了眼下方专心国事的两个人,迟疑一瞬,翻身从房梁上落下,走到两人身边。
太子和杨士奇略微诧异,他们俩都知道这个年轻人一直护卫春和宫,不过平常不见人影,只有在吃饭或者危险的时候,才会露出身行,太子看着他,笑着问道,
“小山啊,你这是饿了吗?”
张小山略微羞涩,他和隐卫天卫玄武张大山是亲兄弟,兄弟俩饭量都很大,这半年在京城最让他觉得不错的就是皇宫御厨做出来的饭菜,每盘的量不大,但是管够。
摇了摇头,张小山指着书房东南角,低声说到,
“太子殿下,属下出去看看。”
懂了,太子和杨士奇对视一眼,这个年轻的护卫每次说出去看看,基本上就是几条人命没了,看来是皇宫里又闯进来了不知死活的刺客,太子叹了口气,点点头,丝毫不担忧自己安全,又和杨士奇谈论起来,不过兴致明显低了许多。
张小山转身走了出去,伸手搭载墙壁上,随着他沿着墙角缓缓前行,淡淡青色气息从指尖溢出,本来就笼罩着春和宫的那层气息越加浓厚,还在不断地对外蔓延。
转过墙角,踏着积雪走到春和宫地东南角,张小山略微奇怪,刚刚感知到的声音还在,可是没有丝毫异常的踪迹,四周看了看,没有可以的人影,张小山低伏下身躯,慢慢向声音传来的小花园中走去。
“沙沙,沙沙。”
离那个声音越来越近,眼中一抹青光闪过,透过轻轻摇晃的花枝,张小山看到一只老鼠在枝蔓的根部不停的转着圈。
只有巴掌大小,浑身乌黑的老鼠,身上泛着冰冷生硬的铁锈味道,依稀可以闻到一丝血腥,张小山瞬间眼睛瞪圆,耳边好似响起了得意的轻笑,他记得有个词语叫做调虎离山,浑身汗毛炸起,就要飞身掠回。
“喀嚓!”
清脆的爆响从书房房顶传来,书房内瞬间火光消失,小太监慌乱的喊叫中夹杂着闷哼传来,张小山一声大吼浑身青光飞舞人瞬间飞掠在书房顶部,清晰的看到一个大洞,瓦片雪花散落,杨大人伏在桌案上一动不动,而皇太子,不见了踪影。
张小山大急,可惜人还没来得及落下,侧边的窗口炸开,一道臃肿的黑影从碎屑中冲出,向宫外掠去,看方向,正是皇宫后门。
......
“敕,三千铁鸦。”
铁凌霜背着大黑包裹,撞破窗棂的一瞬间,轻声封刺后,丝毫没有停留,对着附近的玉漱宫飞掠而去。
张小山只有一个任务,护卫太子,他很清楚的知道,太子事关大名传承,但江湖中人,对朝政之事兴致缺缺,但太子他很喜欢,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这半年的相处,几乎都是陪着太子深夜批阅奏章,知道他为大明的泣血付出,而且待人很宽和,笑的也特别像个和蔼的长辈。
一落在房顶,张小山脚下一震,飞身而起对着那道黑影掠去,可身形刚动,劲风扑面而来,嘎嘎的叫声响起,黑色的乌鸦群凭空出现,密密麻麻,爪喙和羽毛都闪烁着冰冷锐利的锋芒,扑向张小山。
飞掠中,铁凌霜转头看向被铁鸦围住的身影,冷笑不止,身行未停,掠到玉漱宫内,一道明亮的刀光爆射而出,铁凌霜拉下嘴角,长刀豁然出鞘,横扫撞开盘旋而来的弯刀,脚尖在玉漱宫阁楼轻轻一点,人如一道流星,向更高的阁楼处飞掠。
脚下一道人影飞冲撞来,弯刀凌厉,带着沉闷虎吼,刀光从身侧飞卷而来,铁凌霜长刀纵横,叮当鸣响间,刀光闪烁间火花纵横,转瞬间玉漱宫内也乱成一片。
铁凌霜瞥见远处青光一闪,那群铁鸦惨叫着消失不见,不再纠缠长刀猛然一震,逼退身边手持弯刀的人影,顿时轻松许多,嘴角高高扬起,翻身从阁楼间跃下,引入宫城墙壁间的黑暗中。
......
“快找!”
本来昏暗的皇城在骚乱的第一时间,每座宫中烛光闪亮,都惊醒起来,毕竟这是在皇宫,一群最机敏的人聚集的场所,任何不平常的声音,都会在迅速传开。
基本每个宫里,都有一个高手护持,他们感知到春和宫内发生骚乱的瞬间,并没有着急的前往,只是静静的守在自己应该守护的宫中,防止调虎离山。
郑和今天在坤安宫内守着,坤为地,地为母,坤安宫是皇后的寝宫,永乐五年永乐皇帝的原配徐皇后殡天后,皇后大位一直空着,坤安宫也一直空着,虽然如此,朱棣大多时间,都在坤安宫内安寝,不需要后宫侍奉,只是一个人静静的呆在宫中,回味着过往的峥嵘岁月。
皇城的骚乱渐起,守门的小太监不敢隐瞒,担着砍头的风险把消息汇报给郑和,郑和轻轻点头,示意他在门外守着,小太监才松了一大口气,小步跑到门外专心的站岗起来。
“约定了十天内,这才第一天,铁家那姑娘就忍不住出手了?”
朱棣并未安寝,只是披着棉袍在软榻上躺着,对走到近旁的就要汇报的郑和问了起来,见到郑和点头,朱棣追问到,
“太子安危如何?”
“太子无恙,已经送到。”
见到郑和没有出手,朱棣就已经知道,还是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到,
“看来这场赌,是朕输了。”
略微沉默了一会,朱棣又低声问到,
“三保,你说咱们当年该不该靖难?”
郑和面色肃然,恭敬地整理衣衫,跪服在地,目光坚定的望着朱棣,
“皇帝没错,洪武皇帝错了。”
没错,在郑和的心中,错的不是朱棣,而是洪武皇帝,当时的太子朱标很令人尊敬,但是他死了,那传承,就应该在还是壮年的儿子中择选一个,而不是选择立十几岁的皇太孙朱允炆。
皇位,不仅事关皇家传承,更关乎着大明黎民百姓的繁衍生息,不能因个人喜好而随意订立传承之人。
朱棣叹了口气,靖难之时是自己也是这样安慰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之所以不亲近后宫,就是因为时常梦中惊醒,看到的都是父皇对拎着大刀说自己犯上作乱,朱棣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
“起来!朕天天看人跪去的看的心烦。”
伸手扶起郑和,看着这个跟随自己二十多年的马童,现在是可统领十万大军的将军,驾着大船到过几万里外异域的宝船统领,武道修为更是世间少有能迈入君临佛陀境的几人之一,可依然像二十多年前一样,恭敬守礼,没有丝毫逾越。
朱棣拍着他的肩膀大笑着说到,
“纪纲晚上汇报,铁家两个女儿去了承恩寺,去见朕的侄子,铁家大女儿鐡凝眉对他很是尊重,毕竟在一起十年,小女儿倒是冷嘲热讽,说出来的话,和你刚刚讲的一样,都说朕的父皇当年做错了。”
鲜有见到朱棣提及朱允炆脸上还能带着笑意,这自然是铁凌霜的功劳,郑和笑着说到,
“铁凌霜,极其聪慧,为人桀骜,无法无天,她所说必然是她所想,不过臣觉得她不适合金陵,不适合隐卫,更适合在江湖中逍遥自在。反倒是她的姐姐,知礼守节,进退有据,她更适合这里。”
“呵呵,你可以找钟离九把她姐姐纳入你麾下,朕乐见其成。”
见郑和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朱棣略微疑惑的盯着他,郑和轻声解释,
“钟离兄本是逍遥天下之人,也不适合金陵,他可能是当世唯一自由的真龙了,可惜也是和铁家姑娘一样,被仇恨束缚,臣更想他有一天可以放下一切,江湖逍遥。”
“哼!三保,朕看你整天在船舵里呆着,又想着什么时候要出航了吧?你这个隐卫右统领可不称职啊。你们倒都想逍遥江湖去了!”
见皇帝生气,郑和就要解释,忽然皱起眉头,片刻之后,摇头苦笑。
“怎么了?”
“回皇上,铁凌霜并未出皇城。”
“哦,她去哪了?”
郑和笑着说到,
“请皇上恕罪,明日皇上就会知道。”